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2021年4月29日,随着"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将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顺利送入太空,中国空间站拉开建造大幕。按照空间站建造任务规划,2021-2022年我国将接续实施11次飞行任务,包括3次空间站舱段发射、4次货运飞船发射和4次载人飞船发射,并于2022年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实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三步"的任务目标。中国空间站:开启载人航天新的里程碑(一)三舱结构构筑安全舒适的"太空之家"作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航天器,空间站是一种在近地轨道长时间运行,可满足航天员长期在轨生活、工作及地面航天员寻访的载人航天器,代表了当今航天领域最全面、最复杂、最先进和最综合的科学技术成果。  相似文献   

2.
2021年4月29日,中国空间站第一个舱段——"天和"核心舱由"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揭开了中国空间站建设和运行的序幕,我国载人航天也由此开启了空间站建设的新征程.2021年5月29日,中国空间站第一艘货运飞船——"天舟"二号货运飞船由"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为空间站运输货物和燃料.2021年6月17日,...  相似文献   

3.
航天医学空间实验研究设计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22年10月底至11月初,随着“梦天”实验舱的成功发射和对接转位以及“神舟”十四号乘组首次亮相“梦天”实验舱,标志着我国空间站全面建成,中国载人航天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空间站是承载、展示我国航天科技发展实力的重要窗口,更是一个真正独特的研究平台,在空间站上科学实验研究新发现的可能性无穷无尽,有可能为地球上的生命作出更大的贡献,并激励一代又一代的研究人员。充分利用空间站国家级太空实验室平台开展航天医学等科学研究,获取最大的科学回报,是我国空间站及载人航天事业未来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然而,在空间开展航天医学研究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我国自“神舟”六号任务以来,坚持不懈地充分利用各次飞行机会开展航天医学探索,持续积累了航天医学数据成果,探索了独具特色的航天医学研究路径。  相似文献   

4.
<正>建造空间站、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是实现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的重要目标,是建设科技强国、航天强国的重要引领性工程。2022年11月初我国已经完成空间站三舱T字构型建造,经历约1个月在轨测试,空间站工作正常稳定,后续将转入应用与发展阶段,连续运行10年以上。在空间站全寿命周期内将持续开展平台维护、航天员驻留,并开展大规模的空间载荷试验。  相似文献   

5.
《航天器环境工程》2012,(4):418-418
在上海院士中心日前举行的以"神九载人,入主天宫"为主题的上海科普大讲坛暨第40期院士专家讲坛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货运飞船副总设计师查学雷在报告中透露,我国航天部门正在研制货运飞船。他介绍说,预计在2020年前后,我国将建成首座空间站。该空间站由一个核心舱、两个实验舱、  相似文献   

6.
庞言 《航天》2011,(4):38-41
由于空间站具有寿命长、容积大等优点,是开发太空资源的理想基地。所以,在1969年美国载人登月成功后,苏联放弃了载人登月计划,而把建造载人空间站作为未来航天计划发展的核心和一项国策。经过艰苦的努力,苏联终于在1971年4月19日用质子号运载火箭成功将世界第1个空间站——礼炮1号试验性空间站送入地球轨道,它标志着人类进入太空的一个新阶段的开始,人类有了在太空长期驻留的基地。  相似文献   

7.
航天短讯     
<正>梦天实验舱发射,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完成据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网站2022年11月3日报道,10月31日,梦天实验舱搭载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从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11月3日,梦天实验舱与空间站成功对接,至此,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与梦天实验舱形成“T”字基本构型,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圆满实现。中国空间站建成后,工程将转入为期十年以上的应用与发展阶段。初步计划是每年发射两艘载人飞船和两艘货运飞船,航天员要长期驻留,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实验,并对空间站进行照料和维护。  相似文献   

8.
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前苏联与美国先后成功发射载人飞船,把宇航员送上太空,开创了人类载人航天的新纪元。此后,苏、美两个空间大国展开太空竞赛,由载人飞船分别向空间站和航天飞机发展。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爆炸,机毁人亡,而20天后的2月20日,前苏联却把世界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设施最完善的和平号空间站送上太空,并与两年后恢复飞行的美国航天飞机比翼齐飞,把载人航天推向一个新的高潮。和平号空间站在太空独树一帜,独占鳌头,在征服太空领域中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俄罗斯发射的和平号空间站在太空飞行15年,是20世纪科学技术的一项伟大成就,在人类航天史上竖起一座永恒的丰碑。它的长期载人飞行,创造了一系列新的纪录。  相似文献   

9.
周建平 《航天》2013,(12):6-11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王兆耀在第64届国际宇航大会上表示,中国航天人将坚持着眼国家整体发展需要,坚定不移地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持续推进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发展,为探索太空、造福人类,作出中国人应有的贡献。以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圆满成功为标志,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全面进人载人空间站工程建设阶段。针对读者关心的下一步,本刊特摘编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的论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庞之浩 《航天》2012,(8):36-39
2012年6月16日~29日,中国圆满完成了首次载人航天交会对接任务。按照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今后中国还将发射货运飞船、天宫二号和三号空间实验室,在太空建造60吨级大型空间站,并正在论证载人登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