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自后航天飞机时代起,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开始引导私人宇航公司进入往返国际空间站(ISS)和近地轨道(LEO)的任务领域。通过包括航天法案协议(SAA)、"商业轨道运输服务"(COTS)、"商业补给服务"(CRS)、"商业乘员开发计划"(CCDev)、"商业乘员运输综合能力"(CCi Cap)等项目、协议或合同,NASA希望通过引入私人商业宇航公司,培育一个竞争性的商业航天市场,降低进入空间的成本。经过近10年的努力,以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 X)为代表的一批私人宇航公司在NASA的支持、引导下,已取得了举世瞩  相似文献   

2.
“龙”飞船首飞空间站,开启载人航天新纪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蕊 《卫星应用》2012,(4):69-73
美国东部时间2012年5月22日3时44分,美国空间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商业货运飞船——"龙"(Dragon)飞船在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由法尔肯-9火箭成功发射,完成了与"国际空间站"(ISS)的交会对接,运送460kg货物到空间站,携带约590kg科学设备和货物返回地球。"龙"飞船是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商业轨道运输服务"(COTS)计划下发展的商业货运飞船,其首次完成空间站飞行验证任务,开启了载人航天商业化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3.
<正>一、引言近年来,国外商业航天蓬勃发展,在空间运输、卫星遥感等方面的商业化进展显著,涌现出以太空探索公司(Space X)、轨道科学公司、数字地球公司为代表的一批商业航天公司以及猎鹰火箭、龙飞船、高分辨率商业遥感卫星为代表的全新商业产品及配套服务。商业航天提供从航天器设计、建造、发射、运营在内的一整套服务,以低成本、高效率、高可靠实现客户需求,展现  相似文献   

4.
正2015年,我国出台了《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规划中提出鼓励航天军民融合新型产业资本进入航天领域。同年,首届中国商业航天高峰论坛在武汉召开,正式开启了我国商业航天时代的大门。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下,一大批商业航天创新型企业纷纷涌现,进军原本封闭的航天领域,商业航天也渐渐成为行业新的"风口"。纵观国际商业航天领域,其中较为活跃的细分方向为发射服务以及通信、导航、遥感卫星服务。  相似文献   

5.
<正>一发展现状在民营商业航天初创公司出现之前,我国的火箭和卫星测控历来由国家航天测控部门提供,定位于保障国家战略安全和政府航天项目安全运行,具有测控资源广泛、知识经验丰富、技术发展先进和人才储备雄厚等特点。随着国际商业航天形势的快速发展,我国的航天商业化进程也进入快车道,商业火箭和商业卫星的  相似文献   

6.
正2018年3月,NASA按照《2017年NASA过渡授权法案》的要求,向国会提交了《国际空间站过渡报告》,报告讨论了近地轨道商业市场发展以及今后NASA将逐步转变为近地轨道载人航天私营企业的用户等问题。近几年,国际空间站成为商业航天发展的新领地。随着全球科技的发展与创新,进入空间以及开展空间活动的能力在不断增强,方式方法也变得多元化。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轨道-ATK公司为代表的商业公司已经成为为国际空间  相似文献   

7.
<正>21世纪初,随着航天产业的发展,商业航天开始在中下游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卫星遥感商业化服务和市场化运营中显现。近年来,随着政策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市场需求驱动下,以商业运载火箭、低轨互联网星座、商业卫星为代表的商业航天产业规模日益扩大。欧洲咨询公司研究认为,到2025年,商业航天市场价值将高达2000亿美元。  相似文献   

8.
空天瞭望     
《中国航天》2006,(2):46-48
NASA征集载人和货运方案美国航宇局(NASA)正动员美工业界建立能开拓新的航天市场并保障国际空间站人员和货物运输需求的能力和服务。这是该局首次寻求用非政府飞行器和商业服务来满足载人航天的人员和货物运输需求。“商业人员/货物(CC/C)项目第一阶段”最终公告要求工业界提交“商业轨道运输服务验证”方案。该局官员称.这预示着商业航天厂家可从中发挥更大作用的航天运输新时代的到来。该局将拿出高达5亿美元来支持商业航天运输方案的开发.以在航天飞机退役后和新型“机组探测飞行器”到位前用于向国际空间站运送货物和人员。中标公司或团队将研制和验证能支持空间站等载人空间设施的飞行器、系统和操作手段。一旦某项能力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9.
动态新闻     
正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发布商业航天发展计划据《中国航天报》2018年9月28日报道,在第四届中国(国际)商业航天高峰论坛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宇航部部长尚志介绍了公司商业航天发展情况和未来计划。未来3年,公司将在发射服务以及通信、导航、遥感卫星等优势领域陆续开展商业实践探索,重点推动商业发射服务、卫星应用产业以及卫星移动通信与空间互联网系统等,促进公司商业航天全面、深度发展。商业发射方面,公司将  相似文献   

10.
正近十年,世界航天产业发展呈现新的特点,即在商业航天投入和产出的比重正逐年快速上升,尤其是商业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和卫星遥感等领域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商业航天潜在的巨大需求和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使之正在成为除互联网、大数据等领域之外的又一投资热点。尤其是在美国,涌现出了一大批以空间探索技术(SpaceX)公司、蓝色起源(Blue Origin)公司、一网(OneWeb)公司等为代表的新兴  相似文献   

11.
当前,国内外又进入新一轮商业航天发展高潮,以太空探索技术公司为代表的新兴商业航天公司在研制模式、应用领域、服务模式等方面不断创新,改变了传统航天格局。遥感是商业航天创新的重要领域,国外新兴遥感公司不断发布信息,致力于推动商业遥感产业的发展,具有代表性的包括特拉贝拉公司、行星实验室公司、地球播报(UrtheCast)公司等。据国外业界专家预测,商业遥感未来将达到每年千亿级的市场规模。在良好市场预期下,国内外机构不断挖掘卫星遥感的潜在应用价值,并在最近几年出现了一些新的应用领域和应用模式。  相似文献   

12.
美国目前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如何在国际商业航天市场上保持其竞争能力。如果美国想要在世界上保持其技术优势,就必须对美国商业航天工业界采取鼓励与支持的政策。 1988年2月11日,里根总统宣布一项经过修改的国家航天政策和关于商业航天活动的15点建议,对航天商业化工作予以大力扶持,并为美国商业航天活动指明了方向。这表明,美国确信私营企业参与航天活动一方面会给国家带来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对国家的航天活动也是有利的,它可使航天产品进一步增加,服务状况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13.
<正>近些年,商业航天迅猛发展,总量已占到全球航天经济总量的80%以上,且占比逐年攀升;以太空探索技术(SpaceX)公司为代表的独角兽企业,几乎以一家之力对全球行业产生强力冲击。随着我国创新驱动战略持续推向深入,微小卫星技术发展迅速,已实现从技术验证向商业应用的转变,微小卫星星座呈现爆发式增长;伴随而来的就是对进入空间能力的迫切需求,带动了商业运载火箭的快速发展。社会各界参与航天的热情空前高涨,商业航天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14.
吴季 《中国航天》2021,(9):8-14
2021-2022年是我国载人航天计划发展的大年,2年内先后会有11次发射任务.在国际上,这两年却常常被认为是太空旅游启动的重要年份.有人将2020年称为太空旅游的元年,因为美国太空探索技术(SpaceX)公司的"龙"飞船首次将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2位航天员送到了"国际空间站"(ISS),标志着商业航天企业具备...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及生产生活的需要,人类对太空的依赖程度逐渐增加,全球范围内的空间活动迅速加剧,出现了很多新的航天参与者(包括新的航天国家和商业公司)和航天概念(如大型星座、立方体卫星和小型化系统、在轨卫星服务等).这些新参与者和新概念的出现,对各国的空间资产及空间活动的安全性提出了挑战,随着空间环境的逐渐恶化及美国《...  相似文献   

16.
航天基金会是美国一家非营利组织,成立于1983年,主要研究航天发展态势和市场状况等,研究数据比较客观.从2006年起,航天基金会每年发表一份《航天报告》.报告对前一年全球航天产业的动态进展进行全面而清晰的综述,对政府和商界领导人、教育工作者、金融分析师、学生和航天相关企业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今年4月发表的《2013年航天报告》仍分为5篇,即航天产品与服务、航天经济、航天基础设施、劳动队伍与教育和未来展望.报告对全球航天经济进行了全面分析.报告称,包括商业收入和政府预算,全球航天经济总量2012年增长到了3043.1亿美元,比2011年的2853.3亿美元增加了6.7%.增长的很大一部分源自商业活动(含航天产品与服务和商业基础设施)的推动.从2007年到2012年,全球航天经济总量增长了37%.  相似文献   

17.
吴文 《中国航天》2015,(4):54-55
<正>近期,欧洲咨询公司公司发布了有关全球卫星产业价值链的报告。报告称,卫星产业为政府机构和商业公司提供基础设施时处于价值链的上游,为下游终端用户提供卫星容量。卫星价值链主要包括以下5个层面:1.政府机构。通常为其自身应用或两用需求投资研发航天技术:公共部门的研发仍然高度集中在少数国家之中。2.航天工业界(上游)。包括能够设计和制造航天系统和运载器的机构。3.卫星运营商。它们拥有卫星,向服务提供  相似文献   

18.
<正>当前全球航天发展目新月异,我国迎来航天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和跨越发展关键期,航天产业在多个领域已经步入了商业化进程。国有商业航天企业应牢牢把握战略机遇,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然而,当前国有商业航天企业还面临着产业链商业化程度不足,以及人才活力、成本控制、创新效率等方面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发展。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国有商业航天企业发展指标体系,引导企业深化改革创新,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从而更好地为推动我国全面建成世界航天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9.
正2016年6月13日,由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二研究院)主办的钱学森论坛第2期——"走向商业航天的未来"在北京成功举行。这也是该院正式成立以来第一次组织举办的以商业航天为主题的大型论坛。论坛得到了工信部、国防科工局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等单位的指导和大力支持,出席论坛的有两院院士,来自国家部委、军队、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领导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宇航产业终端市场的发展变化,发射服务市场也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在国际市场上,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冷战时期的航天竞争不同,发射服务市场竞争的主体更多从国家之间转到了企业之间,特别是私营资本主导的企业与军工巨头之间的竞争。在中国国内,随着商业航天概念的兴起,一些私人资本和民营资本开始进入发射服务的载体——运载火箭的研制,出现了不少新兴小火箭公司,一些客户对新型小火箭进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