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场发射电推力器的研究现状及其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与传统的化学推进相比,电推进具有高比冲、小推力、长寿命等特点,能够大幅节省推进剂、增加有效载荷质量,从而增加航天器在轨寿命,提高航天器的整体性能与收益,特别适合用于航天器的姿态控制、轨道转移和深空探测等任务。场发射电推力器是一种具有比冲高、推力冲量分辨率高、推力噪声低、功耗及成本低、结构紧凑等优点的电推力器,是重力梯度卫星的高精度阻力补偿、微纳卫星的姿态控制和轨道转移、星座编队飞行等任务最有前景的推进技术之一。简述了场发射电推力器的工作原理、结构和特点,重点分析了国内外场发射电推力器的研究现状以及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
今年5月4日,美国波音公司的德尔它3型运载火箭发射了称为奥利昂3的一颗通信卫星。但由于火箭上面级在第二次点火工作之初发生了爆炸,这颗卫星被困在了一条低地球轨道上。考虑到轨道太低,卫星无法利用自身携带的推进剂和推力器进行“自救”,所以它已被作为全损向保险商索赔。承保该卫星的保险商已于8月份向卫星原定的所有者劳拉空间与通信公司  相似文献   

3.
彭磊  刘莉  龙腾  郭晓松  史人赫 《宇航学报》2015,36(3):268-277
针对小推力器安装角度对卫星南北位置保持、东西位置保持和姿态控制效率的影响,从而决定推进剂需求量,提出一种推进剂消耗过程耦合建模与求解方法,并建立了小推力器安装角度优化模型。该方法采用定点迭代对转移轨道阶段推进剂消耗量和静止轨道阶段推进剂消耗量与贮箱尺寸之间耦合过程进行解耦,并建立了不同阶段推进剂消耗量估算模型。以卫星寿命期推进剂需求量最少为优化目标,建立了小推力器布局优化模型。通过实际的小推力器布局设计实例,分别采用遗传算法和序列径向基函数代理模型(SRBF)优化策略进行优化。优化结果表明相比于基于经验设计,SRBF可以有效地降低推进剂需求量,而且对比遗传算法,优化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4.
奥林帕斯试验性直播卫星姿态失控将迫使欧空局终止这项价值8.5亿美元的计划。8月12日,处在非洲上空地球同步轨道上的这颗重3.4吨的卫星在进入每秒2转的自旋状态后失控。两天后,位于意大利境内的一个卫星控制设施恢复了对该星的控制,然而此时星上的姿控用肼推进剂已消耗殆尽。欧空局和该卫  相似文献   

5.
《空间飞行》1990年11月报道: 欧空局计划于1991年末或1992年初由航天飞机发射的尤里卡卫星目前正在德国进行系统质量检验。欧空局已任命了任务专家,负责在航天飞机进入轨道的第一天进行尤里卡卫星的部署工作。 在6~9个月的飞行中,尤里卡将进行大量的、不同的微重力试验。其它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包括:太阳观测、电推进和利用欧空局的奥林帕斯卫星进行轨道内通信试验。完成飞行后,卫  相似文献   

6.
《航天器工程》2016,(4):20-26
为满足GEO卫星定点位置调整的需求,利用电推力器在GEO上的控制方法,以轨道倾角、漂移经度和漂移率为目标,提出了一套结合南北位置保持的GEO卫星电推进轨道漂移策略。通过分析电推进平台在进行位置保持时的电推力器控制方法,设计电推力器点火策略,得出了漂移阶段推力器点火时刻及时长的计算方法,并分析出漂移各个阶段时间的估算公式。利用龙格库塔法对该策略进行了数值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文章中提出的电推进平台轨道漂移策略能够在无须姿态大幅调整并不增加额外燃料消耗的基础上完成对目标经度的轨道转移,满足漂移任务要求,并保证轨道倾角在漂移过程中稳定在0.01°以内。  相似文献   

7.
霍尔电推进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霍尔电推进具有推力密度大、推力功率比大、比冲高及系统可靠等优点,在20世纪60~70年代突破关键技术、完成空间试验后,在俄、美、欧等航天器上获得大量应用,执行位置保持、轨道转移、轨道调整和深空探测主推进等任务。目前,100 W级到5 k W级功率的霍尔推力器已经实现在轨应用,100 k W功率的霍尔推力器已在研制中。针对未来载人深空探测、GEO卫星、低轨和超低轨卫星及轨道机动飞行器等任务需求,霍尔电推进朝着更大功率包络,更强多模式调节能力,更高性能,更长寿命及推进剂多样化等方向发展。在分析霍尔电推进技术特点和适用任务后,对国内外霍尔电推进技术的发展现状、任务应用等进行了综述,最后对霍尔电推进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基于微波等离子推力器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任务优化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微波等离子推力器(MPT)应用于“东方红三号”(DFH-3)卫星的推进子系统,完成其轨道转移和南-北位置保持任务。建立了卫星任务和系统优化计算模型,采用遗传算法对卫星轨道转移和位置保持任务进行优化模拟计算,讨论了推力弧段和推力等对卫星变轨时间、MPT累积工作时间、卫星干质量和有效载荷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MPT可大大减少推进剂工质消耗,增加有效载荷,变轨时间明显大于化学推进,但小于相同电功率的其他电推进。  相似文献   

9.
霍尔效应推力器作为一种先进的电推进装置受到国内外航天界的广泛关注,利用氙气作为推进剂的中功率霍尔推进技术已相对成熟,并有上千台霍尔推力器在轨运行。然而,作为一种稀有气体,高纯度氙气价格昂贵,相对固体推进剂其储存密度偏低,高压储箱给安全和减重带来不利。因此,寻求一种新型固态工质替代氙气具有重要意义。2006年,有学者提出利用固态碘特有的升华和电离特性,可以代替氙气作为霍尔推力器的推进剂的想法,并对此进行了原理样机设计和初步实验研究。首先对国外的研究进展和目前能达到的推力器性能进行了概述,接着阐述了碘工质霍尔推力器的工作原理,然后总结了该推力器研究的关键技术和理论上可行的解决方案,最后对碘工质霍尔推力器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航天器工程》2016,(4):33-39
针对配置电推力器的地球静止轨道(GEO)卫星,研究了以位置保持效率为指标的电推力器最佳安装位置。分析了南北、东西位置保持所需推力大小与工作时间的关系,得到推力器安装位置与位置保持可控性的定量关系。分析了电推力器安装位置与角动量卸载能力的关系,电推力器的推力方向越接近垂直,角动量卸载能力越大。以位置保持效率为最优目标,考虑卫星尺寸、位置保持可控性和角动量卸载能力等约束条件,给出了电推力器最优安装位置的确定方法:根据位置保持效率及卫星尺寸约束,确定电推力器纵向与垂向安装位置;根据位置保持可控性和角动量卸载能力等约束条件,确定电推力器横向安装位置。利用一个典型优化算例对此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优化方法能够确定满足约束条件下的电推力器最优安装位置,可为GEO卫星电推进系统的布局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小卫星的推进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卫星推进系统可以完成多种功能:变轨、轨道保持、姿态控制、重新定位以及离轨等。先进化学推进系统和低功耗电推进系统是现代小卫星的理想选择。近期可供小卫星应用的推进系统包括高压Ir/Re双组元推力器、电弧推力器、霍尔推力器、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业已证明,这些推进系统可以在目前计划中的许多小卫星上发挥其用武之地。本文综述了这一技术领域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2.
全电推商业卫星平台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坤  王敏  李敏  汤海滨 《火箭推进》2015,41(2):13-20
近年来,电推进技术在空间推进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电推进系统主要应用于低地球轨道、同步地球轨道和星际任务三个方面。在轨道转移过程中,与传统双组元化学推进系统需消耗数吨推进剂相比,全电推进完成从地球转移轨道到同步地球轨道的变轨过程仅需数百千克推进剂,从而能够有效降低发射质量,显著提高商业效益。基于全电推进的商业卫星平台能够较大限度地提升卫星荷载比、充分发挥卫星平台承载能力,并提升卫星平台综合性能。从调研电推进系统研制和应用现状入手,介绍了国外全电推商业卫星平台开发情况,借鉴国外发展模式并结合我国电推力器研制基础和能力,提出了国内全电推商业卫星平台总体方案。  相似文献   

13.
《航天器工程》2016,(5):39-44
针对地球静止轨道(GEO)卫星转移轨道段推进剂消耗量大,卫星横向质心偏移,导致变轨过程中发动机产生较大干扰力矩等情况,提出在轨使用推力器进行卫星横向质心估算的方法。为保证卫星姿态稳定控制,采用推力方向相同、力矩方向相反的成组推力器同时喷气激励,再用陀螺进行角速度测量,避免因力矩过大、控制系统暂停闭环控制时卫星产生较大的角速度。利用实例对横向质心估算方法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估算方法仅需10s的连续喷气激励,避免了卫星姿态的波动,估算误差可控,可用于GEO卫星转移轨道段的质心估算。  相似文献   

14.
《中国航天》2007,(9):44-45
俄罗斯研究人员称,采用现有的等离子体推力器技术可使联盟2-1b火箭的静地轨道有效载荷能力成倍提高。目前萨马拉中心的联盟2火箭采用弗雷盖特上面级时可将1吨重的有效载荷送入静地轨道,但应用力学与电动力学研究所(R1AME)研究人员认定,通过用火炬试验设计局的氙燃料霍尔效应推力器对上面级进行改进,该火箭在拜科努尔发射时可用180天时间把2280公斤的卫星送人静地轨道。  相似文献   

15.
太空新航线     
《航天》2010,(10):16-17
“先进极高频”卫星推迟变轨 8月14日美国首颗“先进极高频”保密通信卫星由宇宙神5火箭发射升空,成功进入近地点230千米、远地点5万千米的椭圆形超同步转移轨道。按原定方案,卫星随后要花30天时间利用其肼燃料液体远地点发动机把近地点抬高到1.9万千米,再花90天时间利用氙离子电推力器完成轨道圆化。8月15日地控部门启动了提轨程序,但肼发动机却因探测到异常而自动关机。  相似文献   

16.
今年5月4日,美国波音公司的德尔它3型运载火箭发射了称为奥利昂3的一颗通信卫星。但由于火箭上面级在第二次点火工作之初发生了爆炸,这颗卫星被困在了一条低地球轨道上。考虑到轨道太低,卫星无法利用自身携带的推进剂和推力器进行“自救”,所以它已被作为全损向保险商索赔。承保该卫星的保险商已于8月份向卫星原定的所有者劳拉空间与通信公司赔付了2.65亿美元,所以保险商现在已经成了这颗卫星的新主人。起死回生有术8月23日,美国报纸《空间新闻》刊发了一条消息,称休斯空间通信公司正在考虑用航天飞机拯救这颗通信卫星,…  相似文献   

17.
电弧推力器 (arcjet)因其高推力 /功率比、高推力密度等特点成为当前国际上电火箭研究和应用的热点。文章描述了 arcjet的内部工作机理 ,介绍其实验和工作参数测量方案 ,针对小卫星使用 N2 作为推进剂 ,对 4种不同结构尺寸的小功率 arcjet进行了不同工况下的性能实验 ,给出初步的发动机工作性能参数及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优化推力器工作参数并合理设计其结构尺寸可提高推力器性能。所得结论对小功率 N2 arcjet推力器的优化设计具有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在轨卫星10N推力器点火异常无法及时发现的问题,根据10N推力器热平衡方程,考虑空间外热流、加热器加热、推进剂燃烧和向深冷空间热辐射等因素,应用10N推力器在轨实测温度数据,建立了精细化的10N推力器点火温度数学模型;进一步考虑测温热敏电阻测量误差,建立了10N推力器点火温度包络线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温度模型的10N推力器点火异常发现方法。该方法计算精度较高,绝对误差小于3℃,在10N推力器点火温度偏离正常趋势3~5℃后即可快速发现。以东方红3号平台某卫星为例进行了案例应用,所提方法计算得到的10N推力器点火温度理论值与实测值最大仅差2.72℃,证明所提方法预测精度较高,对于及时发现10N推力器点火异常、保证卫星轨道或者姿态控制的成功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一种基于推力器控制的卫星质心在轨估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准确估计地球静止轨道(GEO)卫星在轨道机动过程中因燃料消耗产生的质心位置的变化,提出了一种基于推力器连续喷气的卫星质心在轨估算方法。采用推力器在固定时间内连续喷气工作方式以形成恒定的推力器作用力和力矩,根据陀螺测量值用最小二乘法估算推力器产生的星体角加速度值,采用产生正负向相反控制力矩的两个推力器同时工作,以减小对卫星姿态的扰动和三轴间的动力学耦合。给出了卫星质心计算公式,讨论了质心估算中的推力器推力位置测量误差、推力器推力矢量方向角度测量误差、成对工作推力器推力大小偏差、陀螺组合测量噪声、整星转动惯量计算偏差,以及卫星姿态动力学耦合特性等主要误差源对估算结果的影响。基于某GEO卫星的推力器数据,计算获得了在轨质心的总测量偏差。仿真结果表明:理论计算值与仿真结果的误差在允许范围内,方法有效,可广泛用于航天器的质心位置测量,方法有较大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正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猎鹰"9-1.2型运载火箭6月15日在卡纳维拉尔角空军站发射了百慕大亚洲广播卫星公司(ABS)的ABS-2A和欧洲通信卫星公司的"欧洲通信卫星"西117B通信卫星。卫星被送入一条超同步转移轨道,接下来将用至少6个月时间利用星上的氙离子推力器实现定点。不过,本次发射的火箭第一级海上平台着陆回收没能成功。火箭着船后被损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