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最近几年,许多仿真结果都揭示了基于神经网络的直接自适应控制在飞行控制系统设计中的发展潜力。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显著降低了对系统动态模型的要求。本文把该方法应用于无人直升机,给出了自适应姿态控制系统和跟踪控制器的设计方法。通过,数字仿真表明该控制方法有良好的跟踪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国内外无人直升机自主飞行控制技术的现状及差距,提出了应重点解决的关键技术,为我国无人直升机自主飞行控制技术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最近,国内外很多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神经网络的直接自适应控制方法,在飞行器控制系统设计中有着诸多优点。其中最重要的是它减少了设计对飞机动态特性高保真建模的依赖。这种设计方法在某无人直升机上得以实际飞行验证。本文主要介绍这种非线性自适应控制系统及其外回路航迹跟踪器的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某型无人直升机的线性化模型,并对动态矩阵控制算法进行了相关的理论研究,结合经典的PID控制应用至某型无人直升机飞行控制系统控制律.经仿真验证,该设计方法可行、合理.  相似文献   

5.
某型无人直升机带传动离合器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某型直升机无人化改装过程中带传动离合器的控制要求,探讨一种具有安全保护功能的控制系统.通过分析带传动离合器的操纵原理和控制特性,提出了控制系统的设计需求,确定了控制系统的总体方案.采用转速反馈和间歇接合的控制方法,实现离合器的自动接合,避免发动机转速降幅过大.通过采集着陆信号,采取硬件注销的方式,避免无人直升机在飞行中响应离合器分离等危险指令.采用转速反馈和磁电机间歇接地的控制方法,防止发动机在离合器未接合的情况下超速.在某型无人直升机上分别进行自动接合试验和超速保护试验,在地面模拟进行空中/地面保护试验.结果显示:自动接合试验中发动机最小转速为960r/min;超速保护试验中发动机瞬时最大转速为2016r/min,最小转速为1088r/min,超速持续时间为0.5s;空中/地面保护试验确认了地面状态指令正常执行和空中状态指令注销的功能.试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设计方案满足无人直升机的使用需求.   相似文献   

6.
针对无人直升机飞行控制技术发展进行了简要综述。首先,介绍了无人直升机的典型特征、飞行控制系统的设计过程和设计中面临的挑战。然后,系统梳理了适用于中大型和微小型无人直升机的飞行动力学建模技术发展现状,总结了无人直升机的飞行控制算法,对比了各算法的优缺点,阐述了飞行品质发展现状。最后,给出了这一领域未来发展的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无人直升机系统高度复杂,不同建模技术和控制策略各有利弊;在飞行控制系统设计时需综合考虑相关因素,权衡相关指标矛盾;在无人直升机飞行品质评估标准建立时,要充分考虑无人的特点,对有人直升机的飞行品质进行裁剪和优化。  相似文献   

7.
针对某型无人直升机超视距飞行需求,提出基于Vega软件平台开发一套无人直升机视景监测系统,给出了系统的设计方案及构建流程,论述了视景模型建立、Vega场景模型配置以及Vega实时驱动等关键技术的实现,并完成了系统的开发。飞行试验表明系统满足无人直升机超视距飞行监测所需的实时性及真实感要求,有效地提高了地面监测效率。  相似文献   

8.
去年底,诺斯罗普·格鲁门公司与贝尔直升机公司联合研制的Fire-X验证机在亚利桑那州尤马试验场完成了首次全自主飞行.美国海军充分肯定了Fire-X验证机的技术可行性,已经决定利用贝尔407直升机的机体来改装现役"火力侦察兵"无人直升机,从而满足他们目前对舰载中程监视平台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9.
某型无人直升机飞控系统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巍  王道波 《飞行力学》2004,22(1):41-44
介绍了某型无人直升机飞行控制系统半实物仿真系统的组成、原理和实现方法。在仿真系统中,采用Windows平台实现了无人直升机飞行动力学模型的实时解算,解决了在多任务平台上进行实时仿真的关键问题。通过对某型无人直升机飞行控制系统半实物仿真结果的分析和研究,确定了无人直升机飞行控制规律,并整定了控制参数。  相似文献   

10.
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无人机已经成为发展速度最快的机种,作为无人机体系中的重要分支——无人直升机,因其结构紧凑、转场灵活、空中悬停、垂直起降、低空低速性能、机动性和安全性高等特点,已经形成了覆盖靶标、情报侦察、战场监视、通信中继、目标指示、引导与摧毁、电子干扰与对抗、灾害灾情调查、气象探测、国土资源调查、地理信息测绘、电力巡线和输油管线巡线等军、民用任务领域的产品体系。  相似文献   

11.
针对导弹正常制导过程中导引头跟踪点突变的情况,理论分析了导引头跟踪点突变对导弹过载指令的影响;对于不同的弹体动力学模型,仿真分析了跟踪点突变对制导系统精度的影响,并分析影响制导系统精度的主要相关因素;最后,探讨了跟踪点突变影响抑制方法。仿真分析表明,文中所述的方法能够有效抑制导引头跟踪点突变对制导精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直升机作为一种特殊的飞行器,其非线性运动特性强,稳定性差,各通道的耦合性严重。针对直升机的特点,将非线性反馈线性化的方法运用到直升机的控制中,通过该方法得到解耦的直升机伪线性模型,采用经典的LQR线性最优二次型设计方法设计状态反馈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性能,满足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13.
随着农用植保无人直升机这一新型农用机械的推广,对其飞行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有了更高的要求.针对农用植保无人直升机基本作业于0.5~2 m的近地空中,考虑到高度对飞行安全和喷洒效果的影响,因此要求更高的控制精度和抗干扰能力.从反馈信号和控制方案两个角度展开对农用植保无人直升机高精度高度控制技术的研究,并通过仿真验证高度精确控制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动量理论、叶素理论与FLIGHTLAB软件,为样例无人直升机建立了模型体系,该模型体系包括直升机对象的三个数学模型:动量模型、叶素模型与FLIGHTLAB模型.动量模型主要用于对象性能初步分析与控制系统初步决策;叶素模型主要用于控制系统设计;FLIGHTLAB模型主要用于动量模型与叶素模型的对比、分析与修正,构成了直升机模型体系,通过仿真与飞行试验,该模型体系效果较好,置信度高.  相似文献   

15.
戴宁  司云玲  雷亚平 《飞行力学》2006,24(1):77-80,84
介绍了基于M ATLAB开发的某型直升机飞行控制系统仿真软件包及快速原型的开发,说明了系统各单元的模型及系统仿真的实现。并对飞控系统的所有功能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控制系统的设计合理可行。在某型直升机飞行控制系统的设计过程中,本软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控制律的设计及验证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针对无人直升机有/无地效悬停状态的飞行特性,综合考虑在自动起飞与自动着陆过程中无人直升机过渡状态存在明显的差异,开展了无人直升机自动起降过程控制特性研究,给出了无人直升机自动起降控制策略及其控制律,进行了半物理仿真,并将研究成果应用到样例无人直升机的自动起降控制中,较好地实现了样例无人直升机的自动起降功能并满足相应的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17.
针对无人直升机前飞-悬停过渡飞行的高精度和安全性要求,提出了一种过渡控制方案.采用自适应在线轨迹生成技术,将过渡过程划分为若干阶段,每个阶段仅采用单通道操纵形式,共同实现过渡段的任务要求.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安全地实现飞行高度和飞行速度的过渡,并能够达到过渡飞行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8.
无人直升机操纵响应特性研究的关键是有准确的旋翼诱导速度模型。本文介绍了确定旋翼非定常入流分布特性的最新方法—旋翼动态入流模型。并以欧拉方程为基础,结合动态入流模型,计算了某型无人直升机的操纵响应特性。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美国民用直升机的故障分析,阐述了无人直升机系统设计、使用和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其存在的原因,提出了提高无人直升机系统安全性的主要措施.从使用者的角度为无人直升机系统的设计、使用和管理者提供一些有关安全性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