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永元  阮国华 《航空学报》1994,15(3):269-274
提出了一个三维钝裂纹的计算模型,并建立了适用于这类模型的边界元法程序。还利用现有的疲劳裂纹扩展模型,对含三维钝裂纹构件的剩余疲劳寿命估算方法进行了讨论,并对三维钝裂纹在空气和海水中的扩展进行了计算。研究表明,本方法和边界元程序,既适用于三维尖裂纹的剩余寿命估算,也适用于三维钝裂纹的剩余疲劳寿命估算。  相似文献   

2.
基于Turbo码研究的无人机信道分析与建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无人机通信信道的特点和要求,提出了一种无人机信道模型.通过分析无人机通信信道的组成,将信道按照无人机的飞行状态划分为3种主要状态,最后通过实验给出了无人机在不同飞行状态下误码率性能和的仿真结果,并将此结果与计算机模拟该无人机信道下的仿真结果相比较,得出在进行无人机信道编码的仿真研究中应用该信道模型的具有可行性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基于多Agent卫星遥测数据实时监测与诊断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龙兵  姜兴渭  宋政吉 《航空学报》2005,26(6):726-732
为了提高根据遥测数据进行卫星故障诊断的速度与精度,提出了集成多信号模型诊断Agent、模糊诊断Agent以及专家系统诊断Agent等多Agent监测与诊断系统。多信号模型诊断Agent,采用模糊阈值进行监测,并引入可信度因子对Deb原实时诊断推理方法做了改进,解决了Deb方法可能因虚警而导致的诊断结果冲突的问题。模糊诊断Agent采用Mamdani算法,能给出部件故障的可能性。专家系统诊断Agent采用基于规则的产生式系统,同时采用加权不确定推理解决了规则的不确定性问题。研究了3种诊断Agent的协作方式,采用D-S证据理论对各Agent的诊断结果进行决策融合,给出故障元件的置信区间。通过某卫星仿真遥测数据验证,该集成诊断系统充分利用了各种诊断方法的优点,诊断精度高且速度快(一般诊断时间小于0.3秒,PIII800/256M计算机),适用于卫星地面站对卫星遥测数据进行自动实时在线监测与诊断推理。  相似文献   

4.
A computer simulation model capable of predicting the performance nce of a high-dta-rate end-to-end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adaptive equalization is described in this paper. The model is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behavior of NASA's proposed tracking and data relay satellite system (TDRSS), while accounting for signal distortion effects due to operational conditions and the required hardware are components necessary to fulfill mission objectives. Specifically, the performance of the TDRSS high-dta-rate lik (300 Mbps) is defined, both with and without adaptive equalization.  相似文献   

5.
A two-dimensional x, y Kalman tracking filter is analyzed for a track-while-scan (TWS) operation when the radar sensor measures range and bearing (r, ?) at uniform sampling intervals T seconds apart. This development explicitly considers the coupling between the quantities measured by the sensor (r, ?) and the Cartesian x, y coordinate system selected for the tracking operation. The steadystate components of the gain and error covariance matrixes are analytically determined under the assumption of a white noise maneuver acceleration model in two dimensions. These results are verified by computer calculation of the Kalman filter matrix equations.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用人工神经网络算法确定待复原颅面的软组织厚度及颅面特征点的方法。在计算机辅助颅面复原过程中,通常只能根据颅骨上少数特征点及其所在部位的法向软组织厚度的统计值进行运算。由于现有统计值指标涵盖的年龄较宽泛,导致复原结果缺乏个性。在测定待复原颅骨骨龄的基础上,通过神经网络训练,确定软组织厚度随年龄的变化规律,较精确地计算出与拟复原对象的骨龄相适应的特征点软组织厚度值,并用最小二乘法及曲面法线原理建立数学模型,计算出颅面特征点。最后用基于Delaunay三角剖分的wavelet插值法复原出面貌雏形。  相似文献   

7.
针对涡轮叶片精铸蜡模壁厚的快速、低成本测量问题,提出了基于光学测量的内切圆弦长的壁厚计算方法.以陶芯和蜡模外形的光学扫描测量模型为对象,将两测量模型进行配准并提取截面数据,拟合得到蜡模内外截面轮廓线,提出并研究了两种内外截面轮廓线内切圆弦长计算方法,进而在UG平台上进行二次开发计算得到蜡模壁厚.最后,通过实验将算法的实...  相似文献   

8.
热障涂层厚度及厚度不均热无损检测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兴旺  丁蒙蒙 《航空学报》2010,31(1):198-203
研究了热障涂层(TBC)厚度及厚度不均的红外热无损检测(IRTNDT)的建模和基于有限单元法的数值模拟。在柱坐标系下以轴对称模型描述热障涂层结构的瞬态热传导,建立相应的物理模型及有限元模型。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计算涂层结构受热脉冲激励后的温度场,研究热无损检测可检信息参数(如最大温差和最大对比度)与厚度特征参数(厚度差和厚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涂层公称厚度一定时,最大温差和最大对比度与厚度差呈非线性关系,它们随着厚度差的增大而增大;在涂层厚度差一定时,最大温差和最大对比度与涂层公称厚度呈非线性关系,它们随着涂层公称厚度的增加而减小。利用计算所得的可检信息参数与厚度特征参数的关系可以反向估计陶瓷层厚度差和厚度。这些研究结果为热障涂层厚度及厚度不均的红外热无损检测及表征提供了基本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何永彪  陈欣 《飞机设计》2007,27(4):43-47
基于linux系统的软件故障注入方法,设计了一个软件故障注入系统UAVFI_L,采用硬件覆盖和故障模型的方法,模拟无人机系统的硬件故障,并着重讨论了在总线上注入故障的试验策略。最后用一台工控机和飞控计算机通讯,注入故障。故障注入试验结果表明了这种方案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复合材料构件成型模具温度场,本文以某型飞机壁板的热压罐固化工艺为例,通过模型简化,利用FLUENT等仿真软件建立模具温度场的数值模拟模型,并将模拟数据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二者平均相对误差为7. 4%。此外通过仿真模拟一组以支撑板厚度为变量的实例,两组以U、V两个方向的支撑板厚度为变量的对照组,通过判断模具型板表面温度方差大小,研究了支撑板厚度对模具温度场分布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模具温度场的均匀性随着支撑板厚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其中U向支撑板厚度的变化对温度场均匀性的影响比V向大。  相似文献   

11.
Security applications of computer vis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 an age which bears witness to a proliferation of Closed Circuit Television (CCTV) cameras for security and surveillance monitoring, the use of image processing and computer vision techniques which were provided as top end bespoke solutions can now be realised using desktop PC processing. Commercial Video Motion Detection (VMD) and Intelligent Scene Monitoring (ISM) systems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sophisticated, aided, in no small way, by a technology transfer from previously exclusively military research sectors. Image processing is traditionally concerned with pre-processing operations such as Fourier filtering, edge detection and morphological operations. Computer vision extends the image processing paradigm to include understanding of scene content, tracking and object classification. Examples of computer vision applications include Automatic Number Plate Recognition (ANPR), people and vehicle tracking, crowd analysis and model based vision. Often image processing and computer vision techniques are developed with highly specific applications in mind and the goal of a more global understanding computer vision system remains, at least for now, outside the bounds of present technology. This paper will review some of the most recent developments in computer vision and image processing for challenging outdoor perimeter security applications. It also describes the efforts of development teams to integrate some of these advanced ideas into coherent prototype development systems  相似文献   

12.
Dryden大气紊流模型的数字仿真技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为如何利用电子计算机产生符合Dryden模型的三维大气紊流信号(包括三个速度分量和三个角速度分量)提出了一个比较严格和完整的方法。所得结果的可靠性可以通过相关函数来检验。最后还对飞行模拟器中如何使用这一数学模型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3.
针对燃油调节器主副出口组件参数匹配难、串装试验效率低等问题,以一体化燃油主副出口组件为基础,系统分析了影 响主、副出口开启特性及燃油流量分配的影响因素及影响规律。利用AMESim软件构建了精确的仿真模型,对各影响因素及影响 规律进行了定量计算。利用Isight建立以调控参数为优化变量,建立了设计尺寸链及参数强关联性为约束条件的多目标优化数学 模型,得到了影响燃油主副出口开启压力及特定位置燃油流量分配的最优调控参数,并在样机上对最优调控参数进行了试验验 证。结果表明:试验结果与仿真优化结果相符,最优调控参数为弹簧刚度23.41 N/mm、支座下垫片0.5 mm、支座上垫片1.0 mm、弹 簧垫片1.0 mm、阀座活门配合间隙0.0102 mm,证明了建模仿真及多参数寻优联合优化方法,能够解决强关联参数问题的可行性和 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某发动机压缩系统喘振与消喘控制的模拟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虎  东秋生 《推进技术》2002,23(3):216-218
应用逐级动态压缩系统模拟技术,对某型发动机核心压气机系统的过失速-喘振行为进行了模拟分析,发展了相应的控制主燃烧室切油速率的消除喘振方法,结果表明,主燃烧室切油速率是实施喘振消除的关键,但伴随着压缩系统喘振的消除,发动机涡轮进口总温迅速下降,这将对发动机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5.
变极性等离子弧焊接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主要介绍了所研制的变极性等离子弧焊接系统,包括:主弧电源、维弧电源、等离子焊枪、电源配套系统以及计算机控制系统等,对系统的设计和关键技术突破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采用该系统焊接了4mm、5mm、12mm厚铝合金试片和5mm厚筒形结构件,焊缝内部质量符合QJ2698-95中I级接头要求,气孔符合MIL-STD-2219标准。  相似文献   

16.
大厚度扩散焊NLU成像检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钛合金大厚度扩散焊,基于非线性超声(Non-linear ultrasonic,NLU)原理,构建了一种NLU成像方法和检测系统,设计制备了不同的大厚度扩散焊试件,进行了NLU成像检测试验分析。检测结果表明,采用NLU成像检测方法,可实现钛合金大厚度扩散焊的超声可视化检测,最大检测厚度可达70mm。  相似文献   

17.
孙营  林鹏  苑世剑 《推进技术》2021,42(11):2617-2624
针对NiAl合金板坯制备及板坯成形锥形薄壳件存在的材料流动及组织性能控制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制备成形一体化新工艺。该工艺是将塑性成形和反应合成在同一工步中,即先将Ni/Al叠层箔置于模具中进行塑性成形,随后对成形的Ni/Al叠层箔原位加热加压反应合成NiAl合金薄壳件。采用三维扫描仪及Geomagic Studio/Qualify对锥形薄壳件的形状精度进行了分析,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和电子背散射衍射( Electron Backscatter Diffraction, EBSD )技术对其微观组织进行了表征,并对构件的高温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采用该新工艺制备的锥形薄壳件成形效果良好,整体型面偏差尺寸在±0.1 mm以内;构件沿轴截面壁厚平均偏差为0.012 mm,沿横截面壁厚平均偏差为0.072 mm,构件轴截面壁厚分布均匀性及组织成分均匀性高于横截面。构件高温力学性能稳定,1000 °C时平均屈服强度为77.8 MPa,平均抗拉强度为82.6 MPa。NiAl合金构件的微观晶粒形貌与Ni箔的初始热处理状态及Ni/Al箔的初始厚度有关,未退火的Ni箔将延缓粗晶区晶粒的长大,减小初始箔材厚度可实现晶粒的进一步细化。  相似文献   

18.
临界冰形确定方法及其对气动特性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界冰形是指在适航规章结冰包线内,每个可用飞行构型下,对飞机操纵性和稳定性影响最严重的冰形,临界冰形分析是飞机适航取证中的重要工作。对临界冰形确定方法,及临界冰形对气动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发展了基于 CFD 方法计算临界冰形的一般方法,包括临界冰形分析状态、敏感性分析截面确定、结冰参数敏感性分析、临界结冰条件确定、临界冰形确定等。流场计算采用中航工业空气动力研究院气动力计算平台(UNSMB),基于 Jameson 中心格式的有限体积法求解 N-S 方程;水滴撞击特性计算采用 Eulerian 方法求解水滴轨迹运动方程;结冰计算采用经典的 Messinger 热力学模型。选取 CRM 飞机为研究对象,以机翼外翼50%展长处为敏感性分析截面,在典型飞行条件下,分析了结冰对环境温度、水滴直径、飞行速度、飞行迎角等参数的敏感性。利用“几何外形敏感性分析方法”,即通过对比冰形的上下冰角角度和冰角厚度等冰形几何参数来确定最严重冰形,得到了CRM 飞机的临界结冰条件和临界冰形,其中敏感性分析截面在水滴直径为30μm 时上冰角厚度和下冰角厚度最大,冰角最大厚度约41 mm。计算了结冰后的气动性能衰减规律,临界冰形对飞机气动性能影响严重,导致升力降低6.7%~23.8%,阻力增加17%~70.9%。发展了45min 待机临界冰形确定方法,基于几何外形敏感性分析方法进行环境温度、水滴直径、飞行条件等各类参数的结冰敏感性分析,得到飞机的临界结冰条件和临界冰形,对于民用飞机设计和适航取证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液体火箭发动机系统静态特性模拟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杰  王克昌  陈启智 《推进技术》1990,11(6):7-11,6,72
以往分析液体火箭发动机系统静态特性的程序都是针对特定的发动机系统编写的,这样的模拟程序缺少通用性,一旦发动机方案发生变化,要重新列系统方程与编程序进行模拟.本文采用基于元件模型的结点方法,探讨了在计算机上自动建立液体火箭发动机静态方程,并且进行数值模拟的方法.运用该软件,用户只要输入发动机元件参数和元件之间的连接关系,计算机就可以自动完成系统模拟工作.  相似文献   

20.
复合材料CT检测的原理和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复合材料CT检测、密度及微气孔含量三维测量的原理和方法,并利用在PC机上研制的软件,对断层扫描的图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分析和测量,实验表明,CT检测对复合材料内部缺陷的检测具有很好的分辨率,三维重建能够很好地显示密度的空间分布情况,CT检测是目前最精确、有效的无损评价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