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前言随着现代航空、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其所用的遥测遥控系统所传输的信息量正迅猛增加,系统的码速率已达50MBit/s或更高。对这样高的系统码速率,用单个采集设备是很难完成的。既令满足了码速率的要求,使用也不方便,设备安装会带来很大困难,电缆网将很长、很重、很复杂。为满足高码速率、使用灵活、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在卫星数据传输系统中,高码速率QPSK解调器载波恢复环的主要性能指标和320Mbit/s码速率的硬判决型COSrAS载波恢复环的工作原理,并从System View的软件仿真和辅助设计入手,给出了QPSK解调器载波恢复环电路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3.
文章介绍了多进制正交扩频通信的基本原理,说明了在无线信道中进行可变速率传输的必要性,提出了使用同步控制信道辅助数据信道传输的一种逻辑信道结构,给出了支持可变速率的多进制正交码扩频的传输方案与设计实现。  相似文献   

4.
本文系统地论述了利用公用电话网络实现数据通信的意义与可行性,着重指出必须采用纠错编码,并推荐了几种实用的编码方法。文中还指出,如果信道的数据传输速率较高,允许采用编码效率较低的码,则可采用纠错能力极强的 Gold码,直接传输字符。  相似文献   

5.
一个面向遥科学实验的遥操作实验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焱  韦庆  贺汉根 《宇航学报》2001,22(6):106-109
在空间遥科学实验应用中,通信信道的传输延迟和有限带宽是大时延遥操作面临的关键问题。本文阐述了应用遥编程技术的遥操作系统的基本设计思想,介绍了遥操作实验系统的实现,给出了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高码速率遥测数据的硬盘录取与兼容实时监测的遥测-计算机系统。该系统硬件电路大为简化。文中着重讨论了实时存盘与兼容实时监测问题的解决方法及缓存RAM容量的决定、遥测数据在RAM中的排列、软件编制等几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7.
变码速率遥测是PPK自适应遥测系统的一个重要议题,要求地面系统能自动检测并跟踪PPK码年状态,本文提出并讨论了“码脉冲计数法”和“状态号通知法”两个检测方法.在此基础上,详细探讨了PPK信号自适应解调技术,采用TMS320C25和EPLD完成了一个自适应PPK解调器的设计,它是落区低高度个人遥测站的重要模块之一。  相似文献   

8.
崔大圣  刘峰  王璇  文艺 《遥测遥控》2021,42(5):28-42
光电微系统具有探测精度高、处理速度快、传输通量大等优势,在信息传输、目标探测和光子处理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本文综合国内外光电微系统产品和技术现状,重点从信息传输、目标探测和光子处理三个方面展开叙述,讨论了激光器、调制器、波导等光电器件,并对三维集成技术和光电微系统平台进行简介。简述了国内外有关光电微系统的发展计划,提出了国内发展独立的微系统平台和相关技术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该文研究了卷积码/Viterbi 译码用于 PCM/FM 非相干检测体制时编码增益下降和接收系统门限增高的问题。文中指出,在这种传输体制下,2dB 的译码软判决增益几乎全部损失;由于卷积编码使信道的码传输率提高,FM 非相干检测的门限随之增高,但这一般并不影响接收机的实际最小输入信号值,即不影响信道的实际性能。还讨论了火箭遥测信道单独使用 R—S 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用于某飞行器的PCM遥测系统中码同步器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某飞行器提出了地面遥测系统中的码同步器的设计方法。采用全数字电路来实现非线性变换,使得码速率在很宽范围内变化时,电路参数不用改变。通过自动选择锁相环路分频比和环路滤波器,来适应码速率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一种分散型用电负载管理用的三遥系统的设计、功能、特点、组成及其硬件和软件的实现。该系统由单板机和单片机构成,测控信号的传输信道为电力线本身,故其性能价格比较优。  相似文献   

12.
文章论述了数字码分多路传输的原理,提出了七路沃尔什码分数字多路复用系统的方案和原理逻辑电路,并进行了实验验证。特别对系统的关键与难点——沃尔什码组同步系统作了巧妙的设计。对于需传被测参数较少的场合,该系统是非常理想的传输设备。  相似文献   

13.
目前,大部分以地面为基础的空间遥测采集系统码速率达到每秒几兆比特(Mbps),NASA的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TDRSS)能支持大于300Mbps的下行码速率。另外,先进的TDRSS(ATDRSS)预计能支持650Mbps以上的码速率。NASA未来的大规模工作计划,例如:自由号空间站和地球观察系统都需要这么高的码速率。在哥达德空间飞行中心,正在研制一个帧同步器电路板,其最低码率为300Mbps,并提供一套可编程功能,例如:32位相关、搜索—校核—锁定策略、码滑动容限、惯性态(fly wheeling)等。另外,累积质量数据的产生、在板自诊断、状态/控制处理都综合在一块电路板中。这些功能和极高码率之所以能够实现,是因为在设计上采用了NASA为支持由空间数据系统咨询委员会制订的空间遥测数据系统标准而研制的砷化镓(GaAs)超天规模集成(VLSI)电路。本文将描述这电路板所完成的功能以及实现这些功能所用的VLSI器件。  相似文献   

14.
为满足未来遥测系统高码速率且可靠传输的要求,将空时编码与SOQPSK-TG技术联合调制,通过使用正余弦波形查表法及基于预编码特性的累积相位映射简化来设计结构,设计一种ALAMOUTI空时码与SOQPSK-TG编码调制的FPGA实现方案。在FPGA硬件平台测试结果验证SOQPSK-TG体制相比传统遥测调制体制具有更高的频带利用率,并且基于空间分集技术的空时编码并不会对SOQPSK-TG信号频谱产生影响,具有抗信道衰落能力的空时编码在未来遥测系统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针对导航系统干扰计算以导航信号码片功率谱代替导航信号功率谱分析导航系统干扰大小,文章分析了数据速率、码速率和码长对导航信号功率谱的影响,提出了数据速率大于或等于码速率除码长时,可用码片功率谱代替信号功率谱:同时以CA码为例分析了真实码与替代码对系统内的干扰偏差。  相似文献   

16.
空间太阳望远镜高速数据传输系统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空间太阳望远镜(SST)是中国未来重要的太阳观测卫星,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和航天部五院目前正在开展该卫星的研制工作。本文介绍高数据传输速率(60Mbps)的科学数据传输系统(DTS),该系统将SST每天采集的超大容量科学数据传送到卫星地面站,其协议与国内卫星地面站现有协议兼容。文中分析SST对DTS的系统需求;计算DTS系统星地传输链路的系统余量;侧重描述DTS的信道编码卡(CEC)的详细设计,包括设计原理、方法和实验室基带测试系统,CEC格式化海量存储器中的科学数据,插入伪随机编码(PN)及帧同步信号,生成的数据流适应四相相移键控(QPSK)射频调制及地面数据恢复系统的需求。本文最后讨论DLS检错和纠错编、解码(EDEC)的实现方法,以及如何分别利用软件、硬件或可编程器件实现系统功能优化分配。我们已研制出CEC地面样机及其测试设备,并成功验证了CEC的全新设计方法,如使用较低的工作频率完成高数据速率的传送等。  相似文献   

17.
针对未来我国新型高分辨率遥感卫星的需求,提出了我国高码速率遥感卫星数据传输系统的发展趋势,并对其关键技术高保真数据压缩,TCM技术,信源信道联合编码技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从物理链路与互连协议两个方面进行研究,设计出一种应用串行编解码收发器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器件编程配合,实现遥感卫星设备间数据传输的方案;通过伪随机码传输测试,实现了在速率2Gbit/s下数千亿位无误码的高速稳定串行传输。该设计传输速率快,可靠性高,为高分辨率遥感卫星设备间的数据传输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以多旋转关节空间太阳能电站(SPS)为应用系统,介绍了MW级SPS微波能量传输系统顶层设计参数。针对微波功率源相位误差对微波能量传输的影响问题,建立了分析模型,提出分析方法,并从波束收集效率下降容限的角度,用一维模型对百米量级能量发射阵列进行了分析,据此给出了对大规模微波源相位误差的要求,为MW级SPS的微波能量传输系统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0.
基于DSP的微型捷联惯导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瑞华 《航天控制》2005,23(4):24-26
主要讨论微小型惯性导航系统的工程设计问题。以微机电惯性测量元件(MEMS-IMU)为惯性传感器,以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为核心作为导航计算机,设计构造了一种微小型捷联惯性导航系统。给出了系统的硬件结构框图和程序设计流程图,并讨论了DSP软件设计和调试中的一些问题。利用本方案,对于实现军事和工程领域中导航系统微小型化、降低系统成本和体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