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综合火力/飞行控制系统(IFFCS)的模糊控制问题,首先给出了飞机纵向运动的火力/飞行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然后讨论了基本模糊控制器的结构方案和设计过程,在分析了不同量化因子及比例因子对控制特性的影响后,对基本模糊控制器进行了改进,提出了分段因子模糊控制器和经过一次修正的模糊控制器的设计思想,最后,对包含模糊控制器的IFFCS进行了计算机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对IFFCS采用模糊控制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经阻容耦合的三角波载波信号会影响PWM控制器的传输特性。为研究阻容耦合后耦合信号的变化及其对PWM控制器传输特性的影响,通过对模型电路的分析并运用拉普拉斯(Laplace)变换方法求解出了三角波信号激励下阻容耦合电路的时域响应,再由具体数据仿真得出耦合参数对耦合效果和PWM控制器传输特性的影响并分析了产生这些影响的原因。通过仿真实验发现耦合电容取值偏小时,会导致耦合效果差,耦合波形失真严重,PWM控制器的传输特性变得非线性,从而使得PWM控制器的输出与期望偏差较大,不能满足要求,同时,耦合电路的时间常数偏小,也会使耦合效果差,影响PWM的传输特性。最后,还给出了工程应用中耦合电容和时间常数的参考值选择。  相似文献   

3.
针对某型涡扇发动机的性能控制,设计了一种可进行多输入选择的开关式双模非对称、非线性段量化因子可自寻优的Fuzzy控制器.其可以在最大和加力状态对发动机状态进行控制,克服了一般模糊控制器因发动机转速动态响应变化快而不能进行实时调整和控制的缺点.该控制器输出与某涡扇发动机电子综合调节器的输出结果的实验比较表明:双模Fuzzy控制器设计简单,有较好的静态、动态特性,与实际输出比较误差较小,且具有很好的非线性校正作用,可作为实际发动机主燃油通道的数字控制器.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述了风洞磁悬挂天平系统数字控制器的工作原理、软硬件补偿及其配套的测量系统,并分析了数字控制器的特性及其与模拟控制器的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圆锥电磁轴承的耦合动特性概念,并明确给出了其定义,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五自由度圆锥电磁轴承转子系统动力学耦合模型,进一步分析了圆锥电磁轴承耦合特性对系统最优控制器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机载光电跟踪系统的构成,并对机载光电跟踪系统的最主要组成部分--陀螺稳定平台框架系统设计了基于GA(遗传算法)的模糊控制器.由于遗传算法可以搜索整个空间,不易陷入局部最优解,不受搜索空间的限制性假设的约束,因此本文通过遗传算法对模糊控制器的控制规则、参数以及量化因子和比例因子进行了优化.在对模糊控制器设计的过程中,为了提高模糊控制的精度并加速遗传算法的收敛速度,还采用了变论域的方法.通过对系统详细的仿真研究,验证了基于GA的模糊控制器设计的良好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7.
基于SG的Buck变换器自适应反步滑模控制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Buck变换器的非线性特性,考虑在电感电流连续导通模式下的数学模型,采用自适应反步滑模法设计其闭环控制器,同时基于系统生成器(System generator,SG)提出了数字控制器的实现方法,并分析了其负载扰动和电源扰动特性,将仿真结果与PI控制方式相比较,结果表明了自适应反步滑模控制的优越性和SG设计开发的有效性,为FPGA实现Buck变换器的数字控制器提供了新的设计流程。  相似文献   

8.
免疫控制器是以生物免疫系统的功能、特点和作用机理为基础而设计出的系统。文章运用免疫反馈系统的原理和模糊控制理论在传统PID控制基础上设计出一种模糊免疫PID控制器,并在MATLAB环境下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模糊免疫PID控制器的控制性能优于常规PID控制器,即使在外界干扰和系统工况发生变化时,也具有很好的响应特性。  相似文献   

9.
数字双闭环瞬时值控制逆变器外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字双闭环控制通过电流环的无差拍控制实现对负载扰动的抑制,从而提高系统的动态响应速度,但由于没有实现电压的无差拍控制,稳态精度不够理想。本文在介绍电容电流瞬时值反馈控制逆变器数字双闭环控制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并从理论上分析了影响数字双环控制逆变器外特性的因素。滤波电感参数的实际偏差和直流电压的波动对逆变器的外特性有较大影响。通过适当的参数设计和在控制器中引入直流电压的解耦控制可以解决在实际参数与控制器参数不一致时输出电压精度不高的问题。仿真和试验结果证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尤其是加入直流电压解耦控制明显提高了逆变器的输出稳态精度。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的PID参数智能调节器。该控制器能根据响应过程中误差大小以及PID参数对系统性能影响的知识实时调整PID参数。仿真试验表明,该控制器具有良好的动静特性和一定的鲁棒性,且控制算法简单,实现方便。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机载光电跟踪系统的构成,并对机载光电跟踪系统的最主要成部分-陀螺平台框架系统设计了基于GA(遗传算法)的模糊控制器,由于遗传算洒可以搜索整个空间,不易陷入局部最优解,不受搜索空间的限制性假设的约束,因此本文通过遗传算法对模糊控制器的控制规则,参数以及量化因子和比例因子进行了优化,在对模糊控制器设计的过程中,为了提高模糊控制的精度并加速遗传算法的收敛速度,还采用了变论域的方法,通过对系统详细的仿真研究,验证了基于GA的模糊控制器设计的良好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2.
通过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了铝合金7075微弧氧化实验,建立了回归模型,量化了对陶瓷膜的多变量互约组合的影响趋势,解决了对生长陶瓷膜可预测、可控制的工艺。通过工艺特性曲线、金相分析、X射线衍射、扫描断层分析、摩擦磨损实验等手段,对形成的陶瓷膜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回归设计铝合金7075微弧氧化工艺是可行有效的,可在很大范围内调节陶瓷膜的微观和宏观结构,调节陶瓷膜相的比例关系,获得防腐、耐磨、电绝缘等高品质陶瓷膜。  相似文献   

13.
磁轴承控制器的设计及仿真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了磁轴承系统的组成,对控制器性能的基本要求及控制方案的选择,分析了典型PID控制器存在的两个弊端,提出了磁轴承控制器的四种模型。通过对这四种模型的仿真研究,分析了各模型中比例系数、积分时间常数、微分时间常数及局部反馈系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并给出了各参数较为理想的参考值及阶跃响应曲线,仿真结果对制作模拟控制器及数字控制器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PID控制的单自由度电磁轴承-转子系统由于力-电流/位移的非线性特性所引起的非线性振动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控制器参数改变时,系统在三次超谐共振区的特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基于特征模型的某型无人机智能PID控制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无人机的飞行特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飞行控制律。本文以无人机的姿态控制回路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表征该无人机姿态控制特性的特征状态信息。利用特征建模的方法,设计一种基于控制对象特征模型的无人机姿态回路仿人智能P ID控制器,并进行了仿真试验。结果表明,该控制器具有较好的抗干扰和自适应能力,结构简单,针对性强,易于实现。  相似文献   

16.
为量化评估低空空域无人机飞行风险,从飞行冲突、飞行环境和交通特性3个方面分析了无人机飞行风险影响因素,分别构建了无人机空中风险指标和地面风险指标,建立指标筛选模型和无人机飞行风险评估模型,提出了基于K-means聚类的无人机飞行风险评估方法。数值仿真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既能有效地评估无人机飞行风险,又能为无人机风险管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针对现代无人机作战时存在强不确定性、全包线大机动飞行时的强非线性、战损/故障导致的舵面效能变化问题,提出一种包含基本控制器和补偿控制器的鲁棒自适应控制律设计方法。以鲁棒伺服LQR作为基本控制器,L自适应作为补偿控制器,在保证无人机控制系统稳定性和动态特性的同时,拥有较强的鲁棒性。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
一种无人机姿态智能PID控制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姿态控制是无人机自主飞行控制的基础,其控制律设计结果对无人机飞行特性的影响至关重要。它决定了无人机是否能够满足自主飞行要求。为了解决在整个飞行包线中都能获得好的控制效果.本文引入了仿人智能比例,积分和单神经元控制等智能控制方法,设计出了一种用于无人机姿态控制的智能PID控制器。控制品质主要表现为响应快、精度高、超调量小,能进行稳定的大范围调适,鲁棒性强。仿真研究表明,这种控制器算法简单.易于实现,且比常规P1D控制器具有更强的鲁棒性和自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9.
空中交通复杂度是对空域结构的客观衡量,是影响扇区规划的最主要因素之一。为了合理利用空域资源、提高空中交通运行效率,研究了基于复杂度分析的空域扇区划分问题。针对空域的内部结构与运行状态,深入分析扇区面积、航路结构、交叉点复杂性、机型混杂程度以及运行状态混合程度等影响因子的特性,建立了可量化计算的空中交通复杂度评估指标,定义了空中交通复杂度;基于空中交通复杂度来衡量管制员的工作负荷,以均衡管制员工作负荷为原则建立扇区规划模型,并采用生长算法进行求解。最后,选取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空域进行实例分析,验证了本文扇区划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液压加载系统是结构静力试验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试验前通过数值模拟了解加载系统的特性,优化控制参数,对于提高静力试验效率和精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建立了静力试验加载系统的液压-结构-控制耦合动力学模型,采用遗传算法进行PID控制器优化,分析了不同系统性能优化指标对控制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遗传优化算法结合ITAE性能指标可以得到较优的PID控制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