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卫星移动通信的发展有全球性卫星移动通信和区域性卫星移动通信两类之分。全球性卫星移动通信主要采用中、低轨道移动通信卫星,其典型代表是已于1998年11月开通业务的“铱星”星座,以及不久将组网的“全球星”系统和“中圆轨道系统”。区域性卫星移动通信主要采用静止轨道移动通信卫星,其典型系统是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三方公司合作的亚洲蜂窝卫星系统(ACeS)和中国、新加坡公司合作的亚太移动通信系统(APMT)。大型静止轨道移动通信卫星的一大特征是星上安装12m~16m口径大天线,形成200~300个点波束,使其EIRP和G/T值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2.
□□2004年9月20日,印度使用静止卫星运载火箭―F01(GSLV―F01)成功发射了“教育卫星”(EDUSAT)。EDUSAT被送入了地球同步转移轨道(GTO),之后通过其液体远地点发动机(LAM)点火进入了地球静止轨道,最终定点在74°E。EDUSAT是世界第1颗专门为教育部门提供服务的卫星。它配置了专门的有效载荷,用于视听媒体教学,构建数字交互式教室和多媒体、多中心系统。EDUSAT主要是使学校和更高级教育机构之间实现信息交流,同时也能支持私立学校的教学和通信。1“教育卫星”计划2002年10月,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提出了EDUSAT计划,发射1…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卫星通信方式取得显著发展,特别是随着卫星大型化和系统成本的大幅度降低,以及卫星通信技术的进步,使卫星的发射数量迅速增加。其结果使静止轨道(GSO)的混乱情况日益严重。在1979年召开的世界无线通信主管厅会议(WARC)上,发展中国家提出有计划使用卫星轨道的要求,但是由于各国的意见不统一,没有得出最后结果。1985年针对GSO的使用计划又召开了WARC-ORB-1会议,只是原则上对轨道规划给予承认,仍没有达到解决GSO混乱状况的目的。以往采用的轨道调整方法是两国之间的,由使用轨道的国家向IFRB(国际频率  相似文献   

4.
基于单站或三站跟踪测轨数据,对静止卫星轨道进行精确确定,提出一种新的有效的轨道确定的算法,星下点位置精度优于30m。  相似文献   

5.
<正> 最近,根据美国航宇局和国防部的空间轨道垃圾研究联合工作组向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提供的一份报告统计,目前约有453颗工作和不工作的卫星在地球同步轨道上运行,其中仅有150颗是处在地球静止轨道上,其余303颗,或在地球同步轨道、或在地球准同步轨道、或在大椭圆轨道(如苏联的“闪电”号卫星)上,卫星的空间平均密度比近地轨道的低2~3个  相似文献   

6.
金兑 《太空探索》2007,(8):52-53
我国于1975年把卫星通信工程列入国家计划,这个工程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要研制一种发射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的运载火箭。长征三号瞄准了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的制高点,使我国航天技术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7.
伍琴 《国际太空》1998,(5):15-17
国际电联关于地球静止轨道资源的决议国际电信联盟(ITU,简称国际电联)最近发表了题为《国际电联在空间通信方面的目前活动》的报告。现将其中与地球静止轨道、频谱资源分配有关的第一节(引言)、第六节(对决议18的审查)和第七节(收取成本费)摘译如下,供参阅...  相似文献   

8.
朱毅麟 《太空探索》2003,(12):16-17
为了满足广大航天爱好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的需求,本刊在“宇航博士”栏目中开辟“航天科普讲坛”,请航天专家全面、系统地介绍世界和中国航天的发展史以及与航天相关的各种基础知识。同时,它也是“全国少年宇航技师”培训工作的辅导教材。  相似文献   

9.
金兑 《太空探索》2001,(4):22-22
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因首次发射地球静止轨道卫星而一鸣惊人,也因首次发射国外通信卫星而走向世界。 中国于1975年3月31日把通信卫星工程正式列入国家计划,故又简称331工程。1977年9月,研制发  相似文献   

10.
11.
运行在螺旋巡游轨道上的航天器无需施加控制力就可以长期巡游在指定轨道附近,利用该特点,克服地基目标监视系统的不足,可提高空间目标监视能力.在现有的设计基础之上,改进对地球静止轨道多个目标螺旋巡游轨道的初始轨道设计;通过施加控制提出两种可以对地球静止轨道上多个目标进行绕飞观测的螺旋巡游轨道设计;通过仿真验证,对比二者各自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太阳帆飞行器轨道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对轨道要素影响最大的加速度分量,使太阳帆总是位于光压力沿这个加速度方向的分量最大的方位。通过分析轨道要素调整时的相互影响关系,提出了同时修正多种轨道偏差的控制方案。对处于地球静止轨道上太阳帆飞行器的轨道调整进行了数值仿真。结果证明利用太阳光压力进行轨道调整是可行的,而且有利的太阳方位是进行快速有效的轨道调整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3.
夏光 《国际太空》2006,(7):13-18
□□在俄罗斯国家气象卫星系统现代化的架构里,其主要工作是研制下一代极轨卫星--"流星"(Meteor)系列和静止轨道卫星--"电子星"[Electro,又称"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GOMS)]系列.这些卫星将分别在2006年和2007年发射.在对运行的气象卫星系统进行支持和改进的同时,环境卫星的研发也在实施中.  相似文献   

14.
20 0 1年 4月 18日 ,印度成功地发射了其迄今最为强大的首枚“静止卫星运载火箭” (GSL V) ,将 1颗试验通信卫星 Gsat-1送入近地点 180 km、远地点 36 0 0 0 km高的地球静止转移轨道。随后 ,Gsat- 1卫星使用其本身携带的燃料使卫星到达最终的地球静止轨道位置 (但据法新社 4月 2 4日报道 ,Gsat- 1卫星因故障到达了一条周期为 2 3h0 2 min的轨道 )。此举使印度成为世界上继美国、俄罗斯、法国、日本、中国之后第 6个能够独立发射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国家。不过 ,仅仅在 2 1天前的 3月 2 8日 ,GSL V火箭在印度 Sriharikota岛的 Shar发射…  相似文献   

15.
龚燃 《国际太空》2013,(9):20-26
"地球静止环境业务卫星"(GOES)是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与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共同发展的民用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系列,和"诺阿"(NOAA)、"国防气象卫星计划"(DMSP)极轨卫星共同组成美国的气象卫星系统。美国航空航天局负责卫星的采办、设计、研制和发射,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负责卫星的运行管理,为军民用户提供卫星气象服务。美国已发展三代"地球静止环境业务卫星",其中第一代和第二代"地球静止环境业务卫星"全部发射完毕,目前共有4颗在轨运行,分别是地球静止环境业务卫星-12~15。第三代"地球静止环  相似文献   

16.
现有关于空间太阳能电站(SpaceSolarPowerStation,SSPS)轨道动力学的研究中,均将其放置于地球静止轨道(GeostationaryOrbit,GEO〖BF〗),然而这并非最优的工作轨道。文章提出了一种优于GEO的地球同步拉普拉斯(GeosynchronousLaplacePlane,GLP)轨道。首先,建立了轨道运动模型及影响轨道运动的摄动模型,包括地球非球形引力摄动、日月引力摄动、太阳光压力摄动及微波反冲力摄动;然后,提出了评估空间太阳能电站轨道的3个指标:接收功率、轨道适用性和安全性,并据此分析了GLP轨道相对于GEO的优势。最后,给出了数值仿真算例。结果表明:在发电功率大致相同且满足供电需求的情况下,工作在GLP上的SSPS每年大约能节省用于轨道保持的燃料364534kg。  相似文献   

17.
空间扫描     
汇文 《国际太空》2004,(9):31-32
美国航宇局兰利研究中心宣布重组 该中心在7月8日宣布了一项重组声明,此次重组计划将削减20%的管理岗职位,下岗的管理人员将被重新分配到技术岗位工作并且薪水基本不变。该中心的其他变动包括关闭弗吉尼亚中心225幢建筑中的15幢,同时创立一个“产业孵化器研究所”,从而为该中心赢得更多业务。兰利是航宇局继马歇尔中心之后第2个宣布重组的中心。今年6月,航宇局总部曾公布了一项重大的重组声明。 俄罗斯将在法属圭亚那建立火箭发射场 德国《明镜》周刊2004年7月11日报道,俄罗斯和欧空局已经达成最后协议,在法属圭亚那的库鲁建立俄罗斯火箭…  相似文献   

18.
针对静止轨道上卫星悬停编队问题,考虑空间摄动力及测量误差,建立卫星编队的相对运动模型.根据上述模型,取优化指标函数,将跟踪问题转化为LQR问题,求得最优控制解.综合滑模控制方法,提高最优控制解的鲁棒性,并用Lyapunov第二法证明最优滑模控制器的全局渐近稳定,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最优滑模控制器对静止轨道卫星编队控制性能优于LQR控制,在200 m的编队距离,相对位置控制精度达到毫米量级.  相似文献   

19.
为了减少在轨卫星的喷气卸载次数,节省推进剂,延长卫星的使用寿命,对地球静止轨道零动量卫星和V型轮偏置动量卫星的角动量管理问题进行了研究.根据卫星角动量累计演化特点,给出两类卫星的角动量管理方法,提出优化的喷气卸载策略.基于上述研究对在轨卫星非正常卸载情况进行了理论分析与仿真验证,提出解决措施.在轨试验表明,基于优化的喷气卸载策略进行卫星角动量管理,可明显减少卫星的卸载次数,验证了策略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0.
佚名 《飞碟探索》2007,(10):20-20
观测地球静止轨道卫星需要一个足够好的天气条件,然后你装备上望远镜或者双筒镜,可以看到一些卫星群聚在地球静止轨道环上(就是所谓的克拉克轨道,阿瑟·查尔斯·克拉克博士最先提出的)。严格的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轨道倾角是0°,零偏心率,平均每天转0.002701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