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正>2019年7月,美国宇航局迎来人类首次登陆月球的50年纪念。近日,美国宇航局在社交网络上推出了一个名为"美国宇航局探索者:阿波罗"的活动,希望公众能记录他们对于这一历史时刻的回忆。美国宇航局称,他们计划在社交媒体上使用这些回忆,作为庆祝阿波罗11号(Apolo 11)任务完成的系列活动之一。下面就让我们再次回顾一下那改变人类科技进程的首次登月壮举吧。  相似文献   

2.
<正>美国宇航局的第22期航天员在前段时间完成了选拔,选出了由5名女性和7名男性组成的最新一期航天员大队。他们将作为5年来的第一批新人,加入原本已有44人的美国宇航局航天员团队,迎接即将到来的太空旅行新时代。  相似文献   

3.
<正>美国东部时间2018年12月10日,美国宇航局旅行者号团队宣布:旅行者2号探测器脱离了太阳风的范围,进入一片人类陌生的太空。在美国宇航局的喷气动力实验室,你也许会看到一些让人匪夷所思的场景:一些拥有美国顶尖高校学位、掌握着最前沿航天技术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们,正在绞尽脑汁地维护着两台上世纪70年代出厂的老爷机器。在这个  相似文献   

4.
<正>最近美国宇航局突然开始积极推动国际空间站商业化,这让人有点诧异却又在情理之中。在人们的印象中,载人航天商业化这种事情,美国应该是当仁不让的先行者,但实际上至少在国际空间站的商业化问题上,走出第一步的并不是美国人,而是俄罗斯人。2001年,俄罗斯将世界上第一位太空游客送入国际空间站,这位游客还是个美国人——曾经报考美国宇航局航天员落选的富翁  相似文献   

5.
正美国宇航局的创新先进概念(NIAC)计划创立于1998年,旨在开发颠覆性的前沿探索技术,变革美国宇航局的空间探索方式,重点服务于美国宇航局未来的空间探索任务。创新先进概念计划资助对象以大学、小型创企和研究中心为主,在第一阶段会提供约12.5万美元的资金,开展方案原理和可行性研究。如果项目有深入研究的价值,美国宇航  相似文献   

6.
<正>2019年6月6日,美国宇航局发布了一个大消息,国际空间站正式开始商业化转型。今后,这个多国联合投资建设的科学设施,将变成美国人的太空商场了。这件事到底是怎么发起的,法律和商业上到底有没有可行性,美国人有权力这样做吗?美国宇航局这次的新闻发布与往常不同,他们并不像传统那样,在美国宇航局总部或者某个航天中心举办,而是把活动发布地点设在了纽约的那斯达  相似文献   

7.
<正>5月初,在美国马里兰州召开的第六届行星防御会议上进行了一场小行星防御演习。美国宇航局下属喷气推进实验室虚构了一颗可能在2027年4月29日撞击地球的小行星(代号2019PDC),由来自美国宇航局、美国联邦应急管理局、欧空局等机构的专家团队负责迎战小行星,以拯救人类。最后的结果是,虽然人类采用动能撞击法将2019PDC号小行星撞碎,但一块60米左右的碎块仍在飞向地球,  相似文献   

8.
<正>据媒体报道,美国宇航局5月31日在芝加哥大学威廉·埃克哈特研究中心宣布,计划于2018年夏天向人类既熟悉又陌生的星球——太阳发射一个高约3米、身穿12厘米厚碳复合保护罩的太阳探测器。这个被命名为"帕克号"的新型探测器将在距离太阳表面600万千米的外大气层轨道上观测日冕等的活动情况。这将是美国宇航局第一个飞入日冕的探测器,也是人类首次使用航天器较近距离地接触和观察太阳,以破解日冕与太阳风等的秘密。  相似文献   

9.
<正>1969年7月20日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发射升空,开始执行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载人登月任务,然而自1972年阿波罗17号任务完成后,人类再也没有踏上月球。转眼之间50年过去了,美国宇航局在高调纪念阿波罗登月50周年,但载人航天活动反而局限在近地轨道,美国更是随着航天飞机的退役失去了送人上天的能力,这实在比较难堪。美国总统特朗普已经签署命令指示美国宇航局重返月球。随着SLS火箭和猎户座飞船的研制接近尾声,美国把重返月球的时间定在2024年。  相似文献   

10.
<正>根据美国宇航局的消息,8月30日美国宇航局又对RS-25发动机进行了500秒的点火热测试,RS-25发动机使用了新的控制器,为太空发射系统(SLS)的研制积累了更多的经验。RS-25实际上就是航天飞机主发动机(SSME),它的重新启用对生产商洛克达因公司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洛克达因的诞生RS-25发动机由洛克达因公司研制,洛克达因公司自诞生以来,就一直是美国液体火箭发动机主要的研制生产商之一。  相似文献   

11.
<正>发动机完成"大脑"测试8月30日美国宇航局的工程师完成RS-25发动机飞行控制器的热点火测试。该发动机将为新的太空发射系统提供动力,以实现最终的火星任务。据最新消息,美国宇航局的太空发射系统(SLS)首发猎户座"勘探任务-1"(EM-1)的日期确定为不早于2019年12月15日,"勘探任务-2"将不早于2022年6月1日。根据目前的安排,四个RS-25发动机将被整合到"太空发射系统"的核心部件,在2018年5月15日前交付米秋德装配厂安装。  相似文献   

12.
正近日美国宇航局公布了商业载人运输项目的最新进度安排,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载人龙飞船修改后的不载人试飞日期是明年1月。这艘飞船本来可以在12月份发射,安排到1月份是为了顺应空间站上的对接机会。新进度把"载人龙"的载人试飞改到明年6月。美国宇航局还修改了波音CST-100星际线飞船两次试飞的进度。  相似文献   

13.
<正>1月9日,美国宇航局称由于出现硬件故障,哈勃空间望远镜上的主相机"宽视场相机"(WFC)3已停止工作。该局未给出问题细节,只是称问题系因硬件问题引起,并称该相机配备有冗余电子设备,可用于使其恢复工作。修复需花多长时间还不清楚。这起故障出现时美国宇航局等政府部门处于关门状态。这并不是"哈勃"近来首次出问题。用来使望远镜稳定指向特定方向的一台陀螺仪去年10月出现故障,导致"哈勃"停用了一段时间。"哈勃"  相似文献   

14.
<正>9月1日白宫宣布,特朗普总统拟提名共和党众议员吉姆·布莱登斯坦为美国宇航局局长。布莱登斯坦1975年出生,曾是一名美国海军飞行员,曾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执行任务,来自俄克拉荷马州。去年11月特朗普胜选后不久,布莱登斯坦就成了该局局长的热门人选。他在航天问  相似文献   

15.
<正>今年9月5日是人类首个进入星际空间的探测器"旅行者1号"成功发射升空飞行40周年的日子,它是历史上飞行距离最远、最长寿的航天器,尽管已经距离地球很远,它每天仍与美国宇航局联系,继续探索着人类未知的深空。"孪生兄弟"旅行者1号和2号为了探测太阳系的行星和观测太阳以及更远的深空,美国宇航局先后于1972年3月2日和1973年4月6日,分别发射了先驱者10号和11号探测器。又于1977年8月20日  相似文献   

16.
正由于又有一台陀螺仪报废,另一台也出现问题,美国宇航局的哈勃空间望远镜转入安全模式。"哈勃"共配备了6台精确指向用的陀螺仪,均在2009年的航天飞机维护任务中更换,目前已有3台报废。美国宇航局原本认为余下的3台在技术上均有所加强,预计使用寿命会很长,但根据按命令开机后的遥测  相似文献   

17.
正与载人龙飞船顺利进行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形成鲜明对照,被美国宇航局寄予厚望的另一种商业载人飞船——波音公司的星际线飞船,研制进程可谓举步维艰。波音公司是世界航空航天业的龙头企业,虽然在美国宇航局的新一代深空载人飞船竞争中输给了洛·马公司,但在商业载人飞船竞争中中脱颖而出,凭借星际线飞船(CST-100)占据了一席之地。然而,近些年来星际线飞船的研制试验坎坷不断。  相似文献   

18.
<正>美东部时间2018年11月17日,诺格创新系统公司的心宿二230型运载火箭在位于美国宇航局沃洛普斯飞行设施的中大西洋地区航天港发射了执行"商业补给服务"(CRS)计划下国际空间站货运补给任务的一艘天鹅座货  相似文献   

19.
正为了确保"大嘴巴"总统特朗普的"2024重返月球"计划能够实现,美国宇航局制定了一个叫阿尔忒弥斯的计划。计划的重点,是要在2024年送美国人再次登上月球,重点中的重点是,其中要有一名女性。为此,美国宇航局准备了一个12人的航天员备选名单,其中有5位女性。此外还有1位备选的加拿大女航天员。让我们来看看她们都是谁。  相似文献   

20.
<正>近日,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宣布,加将会同美国宇航局合作,在为期24年的时间里在"月球轨道平台-门户"这一绕月轨道上有人照料的设施以及其它航天项目上投入14亿美元,并将研制新一代"加拿大臂",用于"门户"的修理和维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