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北京时间2021年3月31日零点,中国"天眼"正式面向全世界开放,接受全球科学家的观测申请。中国"天眼"又称FAST,是一台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radio Telescope,简写为FAST),坐落于贵州省黔南州的喀斯特巨型洼坑中,是目前全球单口径最大、灵敏度最高、综合性能最强的射电望远镜。  相似文献   

2.
上海65米口径射电望远镜建成"如果你在火星上用手机拨号,地球上的它能收到信号。"这个"它"指的是上海佘山的65米射电望远镜。2012年10月28日上午,"上海65米射电望远镜落成仪式及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成立50周年暨建台140周年庆典活动"在上海佘山的65米射电望远镜现场隆重举行。在落成仪式上,高70米、重2700多吨、主反射面直径65米的  相似文献   

3.
短消息     
正近日,据新华社报道,自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以来,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共发现51颗脉冲星候选体,其中有11颗已被确认为新脉冲星。近日,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朱铁军教授的实验室,制成了高纯度的铌钴锑合金。实验还证明,稳定的铌钴锑合金不属于标称的19电子体系金属,而是自带"缺陷"的18电子体系半导体,是正宗的半导体热电材料。这为科学家  相似文献   

4.
《空间科学学报》2017,37(6):779-779
正中国著名天文学家南仁东先生生前为中国科学院原北京天文台副台长、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500m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工程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他在天文科学和天文技术方法领域造诣深厚,培养了大批科学技术人才,为中国天文学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FAST被誉为中国"天眼",是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自1994年起,南仁东负责FAST的选址、预研究、  相似文献   

5.
寻找地外生命的活动是一件令地球人类兴奋不已的事,特别是我们这些UFO的研究者。据《生活时报》报道,中国将在贵州南部的喀斯特山谷中,建造世界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国际天文学界寄希望于这个直径达500米的“天眼”能够找到“外星人”,并且能够揭开宇宙起源之谜。读了这则消息,让人为之一振。我们可以借助“天眼”看到遥远的星系,看看外面的精彩世界了。人类多想知道大眼睛、大脑袋、长着四个带蹼的手指的“外星人”是怎样生活的。然而,观测的结果是否会像人们预料得那么好呢?笔者很自信地断定,寻找后最可能的结果是发现一些…  相似文献   

6.
中国国家天文台科技处人员日前透露,正在建设的北京密云50米射电望远镜工程,将可能成为中国探索外星文明的基地。该工程于2002年10月开工,是在原来北京密云天文台的基础上建立的。该望远镜50米口径的抛物面天线是中国最大面积的“天眼”。据介绍,2005年望远镜工程建成后,它的地面接收能力将达到世界先进射电望远镜的接收范围。届时,该观测基地不仅服务于探月工程,还意味着中国将拥有探测地外智慧生命的有力武器。目前,探索地外文明的手段主要有两种:一是大口径射电望远镜;二是星际探测器。美国曾先后向太阳系以外共发射了四个探测器,现在它…  相似文献   

7.
正FAST是"50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的英文简称。这个架设在中国贵州喀斯特洼坑中的"大锅",是目前世界上单口径最大也是最为灵敏的射电望远镜,为我们探索宇宙之谜开启了另一扇窗户。除了进行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方面的诸多研究外,FAST还将监听太空中特定波段的信号,寻找地外文明,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外星人"的蛛丝马迹。  相似文献   

8.
宇宙探索     
射电望远镜和类星体接收射电波探测射电宇宙的望远镜为射电望远镜。它由接收盘面、天线和计算机组成。盘面越大,所获得的信息越详细,图像越清晰。所以,巨大的盘面就成了射电望远镜的主要标志。接收盘面将入射的射电波反射到天线上,天线因而产生电子信号,信号被送到计算机上储存起来,最后转换成电子图像。1955年,英国在曼彻斯特建成了抛物面盘面直径达76米的焦德尔班克射电望远镜,成为唯一能跟踪苏联1957年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和此后苏美早期卫星的大型射电望远镜。1971年德国建成了更大的射电望远镜,可活动的盘面直径达100米。1974年座…  相似文献   

9.
在德国西部艾费尔山上的宇宙观测站的机房里,1993年2月15日凌晨.德国宇宙空间探索计划组织的研究员夏特姆·科尔巴赫博士像往常一样,认真注视着从直径100米的巨大射电望远镜传过来的各种信息数据。夏特姆·科尔巴赫和他的同事们坚持做着这项人类史上最伟大同时却又最枯燥无味的工作,希望有朝一日能搜寻到来自宇宙其他星体的智慧生物发来的电波。  相似文献   

10.
寻找外星文明路漫漫常国兵1997年6月14日,“格里哥利”设备启用了,此举标志着阿雷西沃射电望远镜将以“新的耳朵”监听外星世界。“格里哥利”“格里哥利”设备是什么?它有何使命?世界最大的阿雷西沃射电望远镜收到来自宇宙的无线电波,在巨大...  相似文献   

11.
张明昌 《太空探索》2001,(12):35-35
现在人们已普遍接受了宇宙大爆炸的理论,尽管很多人一时还难以想象,但一般都知道,今天这个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乃是100~170亿年前一次“大爆炸”的结果。 宇宙大爆炸的理论最有力的证据之一,是1965年美国的彭齐亚斯和威尔逊于无意中发现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因为他们用射电望远镜(一种只接收天体发出的无线电波的望远镜)观测时,发现在波长为7.35  相似文献   

12.
微波背景辐射的发现发现微波背景辐射,是射电望远镜早期探测的重大成果,它与发现脉冲星一样,非常具有戏剧性。乔治·伽莫夫在1948年预言,早期的宇宙必须是非常密集的、白热的,会产生黑体辐射。由于宇宙膨胀,这种辐射的温度已降至5K,即绝对零度以上5度。20世纪60年代初,两位美国  相似文献   

13.
正绿岸射电望远镜绿岸射电望远镜是地球上最大的全动射电望远镜,位于美国西弗吉尼亚州绿岸山区,这里四周被群山环绕,有助于阻挡这个射电望远镜以外的无线电波。绿岸射电望远镜大约43层楼高,重7700吨。其中,碟形天线活动表面长110米、宽100米,由2000多块小型反射板组成,所获数据量可以达到每秒1千兆字节,就扫描频率范围而言,是"阿雷西博望远镜"的300倍。  相似文献   

14.
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也是我国建设航天强国、创造崭新历史的超级年. 这一年,中国航天多项重大工程顺利收尾,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完成,高分专项圆满收官,探月三期顺利开展;多个领域实现创新超越,嫦娥五号成功实施月球采样返回,天问一号飞行里程超3亿公里,"中国天眼"开放运行,载人空间站建设迈出关键步伐.  相似文献   

15.
吴鑫基 《太空探索》2004,(12):30-32
国际甚长基线干涉网,多由几个国家现有的一些比较大型的射电望远镜组成。其中,欧洲网最为有名。虽然由于我国上海和乌鲁木齐两台射电望远镜的参加增加了基线长度和改善了望无镜的分布,但不可能彻底改变“凑合”所带来的缺陷,加盟的各个射电望远镜大小不一,性能差别很大,分布也不完全合理。  相似文献   

16.
来自20个国家的科学家正在制定一项规模庞大的计划,建造一个巨型射电望远镜阵列,占地面积相当于一个大陆,能够揭示行星和星系的诞生和暗能量的谜团,同时也可用于搜寻地外文明发出的信号。2030年底投入使用这个巨型射电望远镜阵列名为"平方千米阵列"(以下简称SKA),"平方千米"这个名字就是为了突出其所覆  相似文献   

17.
基于Casper硬件平台的射电望远镜数字系统正在被广泛应用.在Simulink中通过调用Casper模块可以实现复杂的数字信号设计,加快FPGA开发射电望远镜系统的效率.利用Casper模块和Simulink中Xilinx模块设计射电望远镜单元样机的数字信号处理单元,完成子带的抽取、下变频和整体频谱分析等功能.在Casper通用硬件平台ZYNQ7020上进行相关功能的仿真,验证了利用Casper模块和Xilinx模块设计基于FPGA的射电望远镜单元样机信号处理系统的可行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18.
为了现测研究遥远射电源的种种特性.射电天文望远镜追求高灵敏度、高分辨率、多波段和可跟踪观测等性能,越做越大.越做越精密,耗资越来越大。但一些重大的天文发现并不全来自那些大型射电望远镜。1965年发现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1967年脉冲星的发现者都荣获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相似文献   

19.
朝文 《太空探索》2000,(8):10-11
今年5月,美国科学家联盟在其网址上公布了许多高分辨率卫星图像,其中有我国东南沿海布防和台湾地区军事基地的照片,于是,大家对侦察卫星(号称“天眼”)的话题特别多。本刊特邀请国防情报方面的专家,以世界上首颗高分辨率商用侦察卫星为例,剖析“天眼”的神力。  相似文献   

20.
陈育和 《飞碟探索》2007,(12):36-37
虽然经过了约40年的不懈努力,但科学家们仍未发现外星智能生物的一点无线电波,即使是将一种比弗兰克·德雷克所用的原始的单频道射电望远镜大数十亿倍的仪器联合起来,所得到的结果也是这样.看来,我们的这个宇宙是沉默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