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正>9月25日9点41分,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家族第一型固体运载火箭、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中唯一一型固体火箭——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拔地而起,运送浦江一号和另外3颗微小卫星奔向太空。这4颗卫星主要用于开展航天新技术、新体制、新产品等空间试验。随着星箭成功分离,长征十一号火箭将4颗卫星顺利运送至预定轨道。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11次飞行,也是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第二次飞行。这次飞行与新一代运载火箭的"首秀型号"——长征六号火箭的首飞  相似文献   

2.
张晨 《太空探索》2022,(3):34-40
中国 长征六号甲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基于长征六号运载火箭研制了长征六号甲运载火箭,计划今年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进行首飞. 长征六号甲运载火箭使用无毒无污染的液氧/煤油芯一级,使用2台YF-100高压补燃火箭发动机,捆绑4个120吨2段式固体火箭助推器,二级设1台YF-115火箭发动机.火箭起飞质量为530...  相似文献   

3.
国内动态     
<正>长征十一火箭成功发射试验十九号卫星3月15日,试验十九号卫星使用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试验十九号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主要用于国土普查、城市规划和防灾减灾等领域。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中唯一一型四级固体运载火箭。  相似文献   

4.
正1月19日12时12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利用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成功实施"一箭六星"发射,将吉林一号视频07星、08星和四颗小卫星精确送入预定轨道。此次发射是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继2015年"一箭四星"和2016年"一箭五星"连续发射成功后,又一次多星发射的突破,此次发射任务是长征十一号火箭首次"全商业发射",也是中国固体运载火箭首次向国际用户提供发射服务。那么,这款由中国运载火  相似文献   

5.
<正>新闻: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我国新一代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好消息不断传出。长征五号火箭预计今年下半年重返航天发射舞台;长征六号改、长征七号改、长征八号火箭研制进展顺利;重型运载火箭关键技术攻关取得实质性进展,预计2030年完成首飞。  相似文献   

6.
开始新长征     
<正>在中国航天史上,2015年9月,将成为一个值得浓墨重彩书写的月份。在这个月里,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的两个型号——长征六号和长征十一号,先后出征并告捷。从此,长征系列火箭跨进了一个新的时代。而这只是中国新一代火箭精彩亮相的开始。新一代运载火箭是一个成员涵盖"大、中、小、快"型谱完整的大家族,其成员各司其职,实现航天运载需求的全面覆盖。其中,长征五号被称为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长征七号被称为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而"长六"、"长十一"则是新一代运载火箭中的"小液"和"小  相似文献   

7.
<正>2015年9月20日,我国新型三级液体运载火箭长征六号一飞冲天,成功将20颗微小卫星送上了太空。人们在为中国航天一箭多星技术取得突破而欣喜的同时,更对液氧煤油发动机的完美首秀,充满了惊叹与惊喜!此次长征六号新型三级液体火箭首飞,其动力系统即一、二、三级运载火箭发动机,全部部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六研究院研制提供。而长征六号新型火箭最大的亮点,就是第一次使用了液氧煤油发动机作为主动力。其中,一级火箭采用了120吨液氧煤油发动机作为主动力,二级火箭使用  相似文献   

8.
<正>新闻:10月19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长征火箭有限公司召开"龙"系列运载火箭发布会,正式推出"捷龙"固体商业运载火箭系列、"腾龙"液体商业运载火箭系列的研制计划和未来发射计划。  相似文献   

9.
<正>9月20日7点01分,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八院抓总研制的长征六号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这是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10次发射。在经过980余秒的飞行以后,长征六号火箭成功将20颗卫星送入太空,创造了我国一箭多星发射的新纪录。作为我国全新研制的新一代快速发射三级液体运载火箭,长征六号火箭具有无毒无污染、发射准备时间短等特点,主要用于满足微小卫星发射需求。"秘密武器"助精准入轨从起飞到精确入轨,长征六号运  相似文献   

10.
<正>不经意间,2014年悄然谢幕,2015年闪亮登场。2014岁末,国内外航天分别有件大事值得回味,一是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以下简称"长征火箭")发射达到200次,二是美国新一代飞船"猎户座"发射试验成功。北京时间12月7日11时26分,中国自主研制的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将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4星准确送入预定轨道。这是长征火箭的第200次发射。第200次发射本身不过是一次普通的发射,但长征火箭累积达到200次背后传递的信息则耐人寻味。首  相似文献   

11.
<正>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发射升空,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飞行19分钟后,器箭分离,嫦娥三号顺利进入地月转移轨道,踏上赴月之旅。这是长征系列火箭的第186次发射,长征三号乙火箭的第25次发射。与发射嫦娥二号卫星火箭相比,此次发射的火箭进行了多项技术状态更改,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进一步提高了可  相似文献   

12.
我们在热烈祝贺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五十次发射告捷时,也为河西公司研制的固体火箭发动机所做的特殊贡献而自豪。 伴随中国长征火箭的成长与发展,地处内蒙古的河西公司根据长征火箭的不同用途,陆续开发研制出了各种新型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它们分别承担第三级运载、近地点变轨和返回式卫星制动火箭的功能和  相似文献   

13.
正"万丈高楼,起于设计。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的设计没有太多经验可以直接拿来,它是真正的跨代研制项目,是在一张白纸上重新画下每一根线。运载火箭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龙乐豪说,长五火箭是新一代运载火箭的老祖宗。从这个意义上说,在我国火箭发展史上,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与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有着相似的意义。长五火箭启动研制是为了全面提升我国进入空间的能力,而不是以发射某个特定载荷为目标。  相似文献   

14.
正6月25日20时,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七号在海南文昌发射场首飞成功,将载荷送入预定轨道。长征七号作为我国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的基本型,未来不仅承担空间站运送补给物质和补加推进剂任务,还将成为中国未来航天发射任务的"主力军"。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长征七号控制系统团队的负责人宋征宇在接受本站记者专访时称,长征七号火箭的首飞成功,验证了火箭控制系统多项国产化技术的成功,将带动一批我国具  相似文献   

15.
正5月5日,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一院")抓总研制的大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B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首飞,把重约22吨重的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送入太空。这是中国乃至亚洲火箭首次发射超过20吨的航天器,进一步奠定了长征五号系列火箭运载能力在世界现役火箭第一梯队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是中国自行研制的用于发射航天器的火箭之统称。现今报刊上有关“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发射人造卫星情况的报道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是简单地把“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与冠以“长征”的运载火箭等同,二是对冠以“长征”的运载火箭遗漏了1次曾在国内外引...  相似文献   

17.
<正>先走铁路后转公路,从北京而来的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星夜兼程赶到山东海阳港口,在这里稍作停顿,为一场从未经历过的旅程做准备。6月2日中午,骄阳当空一片蓝,火箭搭乘排水量两万吨的"泰瑞号"驳船,在"北海救101"号保障船的牵引下驶离港口。中国航天史上的新一页就这样被海风吹开了。它将从海上起飞,这是中国运载火箭以前从未尝试过的。历经20多个小时200公里的平稳  相似文献   

18.
正11月3日20点43分,伴随着响彻长空的一声长啸,我国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腾空而起,火光映红了天空。火箭起飞引发的大地震动,传到数千米之外。约30分钟后,载荷组合体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长征五号首飞圆满成功。长征五号作为我国运载火箭升级换代的里程碑工程,是我国全新研制的一型大推力、高可靠、无毒无污染新一代运载火箭,也是我国起飞规模最大、运载能力最大、技术跨度最大的一型运载火箭,总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9.
正6月25日20时00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为发射货运飞船而全新研制的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约603秒后,载荷组合体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近地点2 0 0千米、远地点3 9 4千米的椭圆轨道,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首次发射圆满成功,为庆祝中国航天事业创建60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作为新一代无毒无污染、高可靠的中型运载火箭,长征七号代表了中国近60年运载火箭研制领域的最高水平。此次发射刷新了中国航  相似文献   

20.
<正>近日,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七号首个助推低温氧箱进行爆破试验,获得圆满成功。这是长征七号初样研制阶段最重要的试验之一,它的成功不仅验证了设计工作的正确性以及制造工艺的合理性,而且标志着长征七号转阶段研制工作就此全面展开。长征七号火箭助推氧箱在现役火箭型号中长度最长,在研制过程中采用了多种先进工艺技术,包括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