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6年,北斗系统为全国的防灾减灾事业锦上添花。上海、辽宁、青海、山东、山西、宁夏、福建等省相继下发北斗报灾终端,灾情险情一键上报;北京、福建、云南、湖南、西安、云南、广东等省通过北斗系统构建气象、防灾减灾系统,让防灾减灾更加科学与精确。北京市在容易出现汛情的下凹立交桥的抢险抽排位置、检查井及雨水箅子重要设施布设北斗定位终端,汛情出现时,工作人员能迅速定位,快速排水,为城市防汛提供了全新的  相似文献   

2.
<正>北斗系统利用自身的导航定位、短报文等功能,为老人、儿童、残疾人等特殊人群搭建来自太空的"保护伞"。北京、上海、河北、河南、湖南、陕西、青海、江苏、四川等省相继推出北斗特殊人群关爱终端与平台。河北等省推出的北斗特殊人群关爱平台还实现了与公安系统对接。老人、儿童外出遇险时,可以通过北斗终端实现一键报警,公安系统收到报警信息第一时间进行处理,保障老人、儿童的安全。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2月,原总装备部、民政部联合批复实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国家综合减灾与应急典型示范项目"。项目聚焦国家减灾救灾重大业务需求,利用北斗系统的功能和特点,进一步完善国家综合减灾业务平台,研制减灾救灾专用北斗终端,选择天津、辽宁、上海、江苏、山东、湖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等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成系统、成规模的示范应用。通过示范,破解民政减灾救灾行业在灾情信息  相似文献   

4.
<正>渔民说,现在出海就拜两样东西,一拜妈祖,二拜北斗。目前,我国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等海域的5万多条渔船装上了北斗终端。北斗系统能够快速地进行位置报告,同时具备短报文功能。在通信手段不健全、不发达的地区,北斗系统优势便会凸显,所以北斗渔业应用是北斗特色应用的重要方向之一。渔民有了北斗终端,可以跟手机进行并网运行,大大解决渔民海上通信需要,同时为沿海岛礁信息传输提供了良好的手段,近年来受到了政府部门、渔政部门  相似文献   

5.
重点运输过程监控管理服务示范系统工程,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以下简称"北斗"系统)专项启动的第一个"北斗"系统民用示范工程。该工程由交通运输部与总装备部联合组织实施,计划用2年时间,在江苏、安徽、河北、陕西、山东、湖南、宁夏、贵州、天津共9个示范省市建设应用系统,并安装"北斗"终端。  相似文献   

6.
目前中国的"北斗"双星定位系统只能实现二维有源定位,大大限制了该系统的应用。针对这种情况,充分利用现有的"北斗"双星系统资源,提出了使用伪卫星来辅助"北斗"双星系统的方案;推导了此系统的定位原理,并且简单分析了系统的时间同步问题;通过数学推导和仿真分析,研究了伪卫星数目以及布局对系统定位精度的影响,得出了伪卫星布局的相应结论。仿真结果表明,此方案是可行的,采用伪卫星来增强"北斗"双星导航系统,可以提高整个系统的可用性、可靠性、稳定性以及测量精度,为现阶段"北斗"双星系统无源定位的应用提出了一种低成本的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7.
基于电力系统对卫星导航定位的自主安全性要求,研究用于电力终端的北斗定位技术,设计了一款用于电力行业终端的北斗定位导航模块,主要包括模块的模拟前端设计、数字信号处理及分析,重点对低功耗小型化设计、提高接收灵敏度设计等进行研究,并对所设计的北斗模块实物进行了实际测试和分析,成果已开始在电力行业试点应用。  相似文献   

8.
2011年,广州市启动了公务用车使用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服务项目,公务用车使用管理信息系统通过为车辆安装"北斗"卫星定位车载终端设备和身份识别装置,搭建监控中心管理平台,建立"北斗"车辆监控系统,为加强公务车辆使用管理提供强有力的信息化保障手段。  相似文献   

9.
基于电力系统对卫星导航定位的自主安全性要求,研究用于电力终端的北斗定位技术,设计了一款用于电力行业终端的北斗定位导航模块,主要包括模块的模拟前端设计、数字信号处理及分析,重点对低功耗小型化设计、提高接收灵敏度设计等进行研究,并对所设计的北斗模块实物进行了实际测试和分析,成果已开始在电力行业试点应用。  相似文献   

10.
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网络技术和批量化测量技术,探讨北斗/GNSS高精度时频应用终端的测试手段;提出应用测试模块化和VXI/PXI/LXI总线技术的测试设计方案,该方案具有多路标准时间频率参考信号一致性设计和网络远程测试校准设计;同时,提出北斗/GNSS高精度时频终端测试校准系统的结构设计及其应用模式。这将能有效提高北斗/GNSS时频终端测试的集成化和智能化水平。  相似文献   

11.
曹冲 《国际太空》2012,(4):46-48
1 ICD文件发布的意义 ICD文件的重要性在于:它定义并规范了"北斗"的空间段和用户段之间无线电链路的通信接口协议,是用户终端接收、捕获跟踪、解调解码"北斗"导航卫星信号必须依据的规范文件,是产业链之源的"开关",故成为行业内备受瞩目的关键文件.  相似文献   

12.
<正>2016年6月,中国政府发布《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白皮书,指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北斗系统应用及产业化,将北斗产业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予以重点推进。目前,我国已形成包括基础产品、应用终端、运行服务等较为完整的北斗产业体系。目前,我国国内卫星导航总产值已达1900亿元,其中北斗系统贡献率约30%;国产北斗芯片、模块、天线等关键技术已取得全面突破,掌握卫星导航芯  相似文献   

13.
正北斗,我国独立建设的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之一,中国航天的一张靓丽名片,最近却有点"烦"。不久前,一条"北斗地图APP将要上线"的消息热刷网络,甚至得到了众多主流媒体的报道,最后却被证实是借"北斗"之名进行的营销炒作。事后,央视新闻发文辟谣《"北斗"与"北斗地图APP"有关系吗?只是借机炒作!》;人民日报发文《北斗地图?少拿北斗当名头  相似文献   

14.
正2020年7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宣布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标志着"北斗"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圆满完成,"北斗"迈进全球服务新时代。8月3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开通新闻发布会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介绍了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开通有关情况,并发布了服务接口控制文件。  相似文献   

15.
<正>北斗应用在电力行业不断推进的同时,青海、陕西、宁夏、新疆等省、自治区,利用北斗短报文功能开发的北斗抄表设备得到广泛应用,解决了偏远地区、无通信信号覆盖区域的电力数据采集难题。北斗系统的授时功能,较早地为电力行业的时间校准服务,中国电网进入"北斗时间"曾让国人为之振奋。2016年12月,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北斗系统首次在配电领域应用》,引起人们对于北斗电力应用的广泛关  相似文献   

16.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空间信号接口控制文件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菁 《国际太空》2013,(4):26-32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采取"三步走"的发展步骤:第一步,"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第二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区域服务;第三步,2020年左右全面建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形成全球服务能力。目前,"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星座拥有14颗卫星在轨运行,包括5颗地球静止轨道(GEO)卫星、5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IGSO)卫星和4颗中圆地球轨  相似文献   

17.
<正>9月10日,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第八届年会暨中国北斗应用大会在郑州开幕,大会主题为"北斗服务全球融合创新应用"。开幕式上,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副会长、秘书长张全德发布并宣读了来自北斗相关领域十余位院士和行业领袖联名发出的《"开启北斗卫星导航应用新时代"倡议书》。  相似文献   

18.
<正>截至2012年底,我国成功发射了16颗"北斗"导航卫星,"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完成,具备了覆盖亚太地区的区域服务能力。2015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第17~第20颗共4颗新一代全球覆盖的"北斗"导航卫星,全面验证了卫星的关键技术,标志着"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初战告捷。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的第18颗、19颗和20颗"北斗"导航卫星分别于7月25日和9月30日成功发射入轨。此后,研制团队紧张有序地开展了各项在轨测试,按计划完成了所有工作项目,全面验证了关键技术,导航信号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北斗系统在交通运输与车辆监管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渣土车无疑是2016年北斗交通运输与车辆监管领域最闪亮的应用,没有之一。湖南、云南、湖北、山东、河北、贵州等省相继"重拳出击",渣土车不装北斗不许上路!以北斗系统监管渣土清运,北斗应用为抗雾霾贡献一份力。2016年,山东、陕西、安徽、福建等省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公车改革。北斗系统为他们提供了新式的管理方法,信息化手段让公  相似文献   

20.
<正>11月5日19点45分,在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北斗三号首发双星在长征三号乙/远征一号运载火箭的托举下顺利升空。卫星入轨后,经测试及入网验证,可对外提供服务。本次发射的卫星也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第24颗、25颗卫星。这次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卫星首次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开启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球组网的新时代,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三步走"发展战略进入"最后一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