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2018年1月21日,美国私营企业"火箭实验室"的"电子"号小型运载火箭从新西兰马西亚半岛发射成功。2017年12月12日,"电子"号小型运载火箭曾在试射时被中止程序。"电子"火箭第一级采用9台"拉瑟福德"液氧/煤油发动机,由火箭实验室公司自行研制,单台海平面推力约18千牛,采用由蓄电池带动的电动泵。第二级设一台发动机。  相似文献   

2.
正为供新型联盟6火箭使用,俄动力机械科研生产联合公司专家已开始对RD-180液体火箭发动机进行适应性改进。RD-180发动机将用在最终可能将取代联盟2中型火箭的联盟6型火箭的第一级上,而且还将用在超重型火箭的芯级上。供"联盟6"使用的发动机将加强防火保护,采用新型过滤器、涂层、现代材料和新  相似文献   

3.
正航空喷气发动机洛克达因公司的AR-1液氧/煤油发动机已完成关键设计评审,为后续研制工作扫清了道路。AR-1拟用于替代联合发射联盟公司宇宙神5火箭所用的俄制RD-180发动机。该发动机计划2017年试车,2019年投入飞行。本次评审涉及发动机的18个分系统和组件。为结束国防部对俄RD-180发动机的依赖,美国国会已要求空军  相似文献   

4.
<正>2015年9月20日,我国新型三级液体运载火箭长征六号一飞冲天,成功将20颗微小卫星送上了太空。人们在为中国航天一箭多星技术取得突破而欣喜的同时,更对液氧煤油发动机的完美首秀,充满了惊叹与惊喜!此次长征六号新型三级液体火箭首飞,其动力系统即一、二、三级运载火箭发动机,全部部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六研究院研制提供。而长征六号新型火箭最大的亮点,就是第一次使用了液氧煤油发动机作为主动力。其中,一级火箭采用了120吨液氧煤油发动机作为主动力,二级火箭使用  相似文献   

5.
美国通用动力公司和麦道公司正在扩大其一次性使用运载火箭系列,企图与欧洲新火箭、苏联和中国的运载火箭竞争发射国际卫星。通用动力公司正在设计4种新的改进型宇宙神G/半人马座。它们将采用已有的液氧/RPI宇宙神第一级和液氧/液氢半人马座一级,将为其增加结构、改进推进系统、采用新的航空电子设备。每一枚火箭将设计成标准(3.3米)或宽体(4.2米)两种整流罩。也拟采用意大利研制的星上用的近地点级发动机。1988年底该公司已与意大利公司签订合同。  相似文献   

6.
6月16日,联合发射联盟公司宣布已同多家美厂家签订合同,研究下一代液氧/烃类推进方案,并希望在年内选出一项方案进行研制。公司发言人以保密协议规定为由拒绝透露这些厂家的身份,并拒绝给出所签合同数量或价值。中选厂家将研究发动机方案的技术可行性,并制订进度安排,同时给出费用估计和技术风险分析。这种发动机将会替代联合发射联盟公司宇宙神5火箭第一级所用的俄制RD-180发动机。采用该发动机的首次发射拟在2019年进行。  相似文献   

7.
正虽然预算经费遭压缩,俄联邦航天局仍在考虑把研制"凤凰"运载火箭作为其未来10年要开展的工作之一,未把该项目从2016-2025年联邦航天计划草案中撤下。"凤凰"项目的最终目的是为载人航天项目形成一种新的运载火箭。该火箭的运载能力与"天顶"号火箭类似,它的第一级有可能选用动力机械科研生产联合公司出产的、已用在"天顶"号火箭  相似文献   

8.
Nemo 《太空探索》2014,(1):40-43
<正>与主流航天强国相比,印度的运载火箭发展要落后得多。印度的航天工业基础相对薄弱,运载火箭的发展也受到外援的很大影响。目前印度火箭使用的液体主发动机Vikas,实际上是得到阿里安火箭上Viking发动机的授权,印度的固体发动机技术也得到了美国和欧洲国家的支持;印度目前使用的低温上面级发动机RD-56M是直接进口俄罗斯的存货,即使自行研制的7.5吨推力的低温上面级发动机,也不过是RD-56M发动机的仿制型号。印度火箭技术的不足,不仅体现在发动机对外的依赖上,也体现在火箭拙劣的设计中。印度极地轨道运载火箭(PSLV)选择了极其复杂的四级运载火箭设计,而且运载系数并不高,静止轨  相似文献   

9.
4月初,俄罗斯联邦航天局签发了总价值12亿卢布(约3700万美元)的两份合同,开始设计能将航天员送往月球的下一代载人飞船和运载火箭。进步中央特别设计局将负责设计“罗斯”M火箭。这种液体燃料火箭将在俄以在远东新建的东方航天发射场发射,正在按价值3.751乙卢布的合同开展设计。“罗斯”M为两级火箭,第一级采用RD-180发动机,第二级采用RD-0146发动机,  相似文献   

10.
张晨 《太空探索》2022,(3):34-40
中国 长征六号甲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基于长征六号运载火箭研制了长征六号甲运载火箭,计划今年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进行首飞. 长征六号甲运载火箭使用无毒无污染的液氧/煤油芯一级,使用2台YF-100高压补燃火箭发动机,捆绑4个120吨2段式固体火箭助推器,二级设1台YF-115火箭发动机.火箭起飞质量为530...  相似文献   

11.
正2015年12月7日,美国轨道科学ATK公司研制的天鹅座飞船发射升空,恢复了中断一年多的飞行。然而这次飞行是靠俄罗斯火箭发动机才得以实现的。发射天鹅座的美国联合发射联盟公司"宇宙神"5火箭采用的是俄罗斯RD-180发动机。天鹅座今后的飞行,还要靠另外一种俄罗斯发动机RD-181才能持续下去。而12月19日,一度打算禁止进口RD-180的美国国会终于让步,取消了进口禁令,上演了相当没有面子的一幕。  相似文献   

12.
正长征七号运载火箭于5月中旬运抵海南发射场,执行首次发射任务。该火箭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为发射货运飞船而全新研制的运载火箭。该火箭是我国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的基本型号,采用了液氧煤油发动机等新技术,近地轨道运载能  相似文献   

13.
<正>2023年7月12日9:00,中国民营航天企业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箭航天)的朱雀二号遥二(ZQ-2 Y2)火箭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成为世界上首款成功入轨的液氧甲烷火箭,标志着近年热门的“液氧甲烷潮流”向着实用化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1概述朱雀二号遥二火箭是全球首枚成功入轨的液氧甲烷火箭,也是国内民商航天首款基于自主研制的液体发动机实现成功入轨的运载火箭,填补了国内液氧甲烷火箭的技术空白,意味着我国首款大推力液氧甲烷发动机通过飞行验证,标志着我国全面掌握液氧甲烷运载火箭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4.
正6月25日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发布消息,称中俄之间已经签署了航天技术知识产权保护协议,这一协议将为俄罗斯向中国出售RD-180火箭发动机铺平道路。俄罗斯官员和媒体更是频频表示,中国正在就引进RD-180火箭发动机和俄罗斯进行接触。RD-180这种先进的大推力火箭发动机,因为这些消息再次站上了风口浪尖。RD-180的诞生:美国的需求RD-180大推力液氧煤油火箭  相似文献   

15.
《美国航空周刊》4月6日报道,俄罗斯航天局已经选中Samara航天中心、能源公司和Makeev火箭设计局共同组成的团队研制新一代中型火箭。该团队在竞标中击败了俄罗斯赫鲁尼切夫国家航天科研生产中心及其“安加拉”火箭。依照俄罗斯航天局要求,新的运载火箭可将运送重达20吨的载荷进入距地面200千米的轨道。新型火箭为两级火箭,第一级使用液氧,煤油为燃料,第二级使用氢氧燃料。  相似文献   

16.
陈杰 《国际太空》2014,(12):39-41
俄新社2014年9月2日称,俄罗斯副总理罗戈津表示,俄罗斯总统普京赞同开始开发载重量达到150t的超重型火箭。早在2014年4月24日,俄罗斯联邦航天局局长奥列格·奥斯塔宾科就表示:俄罗斯已将新型重型运载火箭研制计划列入"2016-2025年俄联邦航天计划"草案,研制工作分两个阶段进行,将逐步优化火箭构型,渐进提高运载能力。截至目前,俄罗斯政府尚未公布草案中新研重型运载火箭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7.
<正>4月14日,在美国航天研讨会上,美国军方"御用"航天公司"美国发射联盟"(波音和洛马公司合资组建,简写:ULA)公布了其新一代军用运载火箭部分设计详情。这种新型运载火箭被定名为"火神",这是网络投票选出的名字,新研制的"火神"火箭将在本年代末开始逐步接替联合发射联盟公司现役的"宇宙神"5火箭以及"德尔它"4火箭除重型型号("德尔它"4H)外的所有型号。  相似文献   

18.
<正>成功"首飞"的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拥有强大的"中国芯":三型两种新型火箭发动机,分别是2001年立项的50吨级氢氧发动机、2006年立项的9吨级膨胀循环氢氧发动机和2000年立项的12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历经20余年研制发动机,不仅为火箭"一飞冲天"。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六研究院院长刘志让对记者说,"这是不断  相似文献   

19.
<正>新闻:近日,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在"低温推进剂蒸发量控制技术"上取得突破,使我国低温火箭在轨时间可延长到30天,为我国深空探测以及远距离空间运输提供了可行条件。解读:我国的长征五号和七号运载火箭等都属于低温火箭,采用液氢、液氧等低温化学推进剂。这种推进剂具有无毒、无污染、经济实惠、效率高的优点,广泛应用于国内外运载火箭和上面级。不过,受推进剂蒸发损失  相似文献   

20.
以色列飞机工业公司披露,以色列正在研制发射小型卫星用的商用运载火箭。这种小型商用运载火箭源于以色列军用火箭“沙维特”,沙维特火箭曾于1988年和1990年发射了以色列的“地平线”1号和2号卫星,今年底将发射“地平线”3号卫星。新研制的运载火箭有4级,其中3级是固体火箭,上面级是液体火箭,使用双组元燃料。该火箭高20米,重30吨。第1级用游动发动机控制飞行方向,第2、第3级用气体喷射制导,第4级火箭用于保证最后推力和有效载荷姿态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