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4年12月27日,包括地球轨道卫星和星际探测器在内的十余个人造航天器,都探测到了来自太阳系外的一次超级伽玛射线爆发事件。这是迄今为止人类观测到的最剧烈的一次伽玛射线暴,堪称百年难遇的天文奇观。假如这次爆发离我们只有10光年,地球上空的大气臭氧层就会被完全破坏,我们的星球将赤裸地暴露在各种射线之下,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命将荡然无存。  相似文献   

2.
中法天文卫星(SVOM)伽玛暴联合探测任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法天文卫星SVOM是中法两国合作的伽玛暴探测任务,由中国国家航天局(CNSA)和法国国家空间研究中心(CNES)批准立项,中国科学院负责总体研制.SVOM是继美国SWIFT任务之后最重要的伽玛暴多波段探测项目,是一颗功能强大的天文卫星,具有多波段观测、快速机动、灵活操作及地面后随观测能力.SVOM将开创一个非常广阔的探测领域.本文介绍了项目组织、任务目标、卫星和有效载荷、地面段以及运控概念.   相似文献   

3.
应用MonteCarlo方法对太阳X射线暴(1-8?及0.5-4?)与地球大气相互作用过程进行跟踪模拟,得到了X射线暴在电离层D层产生的电子产生率,并计算了由此产生的宇宙噪声吸收值。结果与作者在南极观测得到的X射线暴期间宇宙噪声吸收值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4.
据法国空间研究中心说,苏联1978年10月31日发射的预报-7卫星携带了三种法国的科学仪器和许多捷克、匈牙利和瑞典研制的科学仪器。法国仪器的任务是探测伽玛射线,并利用仍在空间运行的四个宇宙飞行器对这些伽玛射线源进行三角测量。其中两颗现成的卫星  相似文献   

5.
美国航宇局因日益恶化的局面,不得不改变其价值4.5亿美元的伽玛射线观测台(GRO)的运行,以使苏联在轨道上运行的核反应堆辐射对美GRO仪器造成的损害减小到最低限度。NASA的科学管理人员说,尽管核反应堆是GRO的对头,但不致于抵毁其使命,或严重地阻碍GRO发回的科学数据。GRO计划在1990年7月份发射时将进行为期10年的研究宇宙中伽玛射线源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夏光 《国际太空》2004,(11):8-10
2004年11月,“雨燕”(Swift)卫星计划由德尔他-2火箭发射升空,进入到低地球轨道(LEO)。Swift是观测γ射线暴(GRB)快速反应的天文卫星,用于对GRB进行研究。它可观测GRB及其在γ射线、X射线、紫外线和可见光波段中的余辉。  相似文献   

7.
张威 《太空探索》2002,(12):22-23
莫斯科时间10月17日8时41分(北京时间同日12时41分),新一代高能望远镜“积分”(Integral)搭乘俄“质子K”火箭,从哈萨克斯坦的拜科努尔发射场顺利升空。约92分钟后,火箭将望远镜送入预定轨道。“积分”是欧空局有史以来最灵敏的伽玛射线望远镜,总重约两吨。“积分”能够在太空中捕捉伽俐玛射线、X射线,观测黑洞、射电脉冲星等高能天体。它获得的图像、遥感信息可被传至地面站,供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1992年5月20日被送入非正常轨道的一颗印度科学卫星于1992年7月9日提前返回了大气层,它在太空仅仅运行了55天。原计划在太空运行100天。不过,据说这颗重达150公斤的卫星已完成了其上大气物理学及伽玛射线爆炸等大部分研究任务。  相似文献   

9.
中国第二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二号”6月9日傍晚飞离月球,开始奔向距离地球150万千米的深空开展拓展性试验任务。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表示,“嫦娥二号”奔向更遥远深空肩负有两项科学目标,一是在深空开展地球远磁尾带电粒子探测,二是对可能的太阳X射线爆和宇宙伽玛爆进行观测。  相似文献   

10.
《空间科学学报》2017,37(5):639-639
正作为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和天宫二号伽马暴偏振探测两个重要项目的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粒子天体物理重点实验室主任张双南主要通过天文观测和理论计算来研究中子星、黑洞、星系、星系团以及宇宙演化,同时还在论证中国下一代X射线太空望远镜以及未来中国空间站上的天文观测项目。1992年张双南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工作。他利用医学成像专业软件处理天体  相似文献   

11.
4日苏联回收了一颗军事侦察卫星宇宙2077。 7日中国在四川省西昌发射中心建成了一座大型运载火箭发射设施。这一工程是为适应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和为国际空间技术服务需要而建造的。 11日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在种子岛航天中心进行了H-2运载火箭第一级LE-7低温发动机的静态点火试验,结果失败。苏联从拜克努尔航天中心用“联盟”号运载火箭发射了一颗伽玛射线天文观测卫星。它载有两台望远镜:Disk-M望远镜(研究低能辐射);Pulsar X2望远镜(观测X射线)。科学数据将由法国设计的星上Spec-trum-2计算机处理。  相似文献   

12.
电离层暴时经验模型STORM在中国区域的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中国区域内9个垂测站1976---1987年一个太阳活动周期的电离层暴时f0F2数据, 统计分析了电离层暴事件的等级, 以及不同等级的电离层暴随季节和地磁纬度的分布特征. 研究发现, 中小型电离层暴在春秋季发生的概率较大, 不同季节的发生次数与地磁纬度具有明显的关系. 利用STORM模型对电离层暴时f0F2和大型及特大型电离层暴时f0F2的预测值与月中值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 除了冬季误差增大外, 发生电离层暴时STORM模型能够有效地改善月中值模型. 增加中国的暴时数据, 并提高对冬季的暴时参数f0F2的预测是改善STORM模型的重要因素. 建立合适的暴时指数来预测f0F2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对X射线天文卫星观测需求进行了分析,提炼了观测任务对观测模式、源的高精度定位与对准、轨道、热控、测控数传等多项需求与约束;针对X射线观测的多需求、多约束难点,设计了集巡天观测、定点观测与小天区扫描观测于一体的观测模式,解决了一颗卫星同时实现全天扫描、银道面深度扫描、重要惯性区域扫描、重要及机遇目标深度观测以及伽马暴全天监测的多种观测需求的难题,该技术已在我国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上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二参数伽玛分布环境因子的估计。根据伽玛分布的特点,指数分布环境因子的定义,并考虑数据折算的方便,给出了伽玛分布环境因子的定义。根据此定义,用经典方法、贝叶斯方法和Fiducial 方法推证了环境因子的上、下限,并给出了一些近似式。  相似文献   

15.
欧空局选定了它的下一颗科学卫星。这颗卫星名为“国际伽玛射线天文物理实验室”(Internationnal Gamma—Ray Astrophysics La-boratory)卫星,也叫综合(Integral)卫星。6月4日,欧空局科技委员会通过了空间科学咨询委员会的建议,把Integral卫星作为2000年科学计划第二项中等规模的任务。综合计划的概念研究工作定于1994年开始,多家工业公司申请做该  相似文献   

16.
参考照片     
装在伽利略探测器顶部的惯性未级(IUS)助推器正在点火,使探测器飞向金星,最终到达木星。左侧是发射探测器的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伽利略探测器向木星释放再入器。在伽利略探测器上有百页窗,以保护在地球轨道内探测器上的敏感部分不受到太阳的高热照射这是一幅绘制的火星观察者探测器构造图。其上装有研究地形学、矿物学、大气学的仪器。A为伽玛射线分光计;B为激光测高计;C为火星气球中继天线;D为密封的红外辐射计;E为热辐射分光计;F为火  相似文献   

17.
宇宙线暴时增加及其特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利用11个地面超中子堆的资料分析了6个不同地磁暴期间由于赤道环电流增强引起的暴时增加,并分析了它们的特征。结果表明,地磁暴愈强,暴时增加愈明显。暴时增加与地磁H分量的变化有很好的负相关,并有明显的纬度效应或与地磁截止刚度有依赖关系。北京地区是暴时增加相当明显的区域。暴时增加还有明显的地方时依赖关系。在白昼一侧的增加更大,表明环电流具有不对称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印度的第一枚加大推力卫星运载器(ASLV),由于一九八四年十一月的一次旋风毁坏了设在斯里哈里科塔的整个发射设施,估计一九八六年一月份之前不大可能进行发射,但科学工作者正为早日修复这些发射设施而日夜轮番工作。ASLV 是印度的第一枚应用型运载器。它首先将把一颗重一百五十公斤的改进型罗希尼卫星 SROSS-1送入轨道。该卫星的主要任务是监视运载器的工作性能,评定卫星自身的主要部件的在轨性能,并研究伽玛射线爆发机能。SROSS-2将进行遥感实验,载  相似文献   

19.
太阳质子耀斑X射线辐射特征及质子事件警报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太阳质子耀斑X射线辐射特征的研究, 为太阳质子事件的警报提供一个重要的途径和方法。本文分析了第21周太阳活动峰年(1977—1986)期间质子耀斑和相应的GOES和SMM卫星观测的X射线辐射资料, 结果表明:大部分质子耀斑的硬X射线峰值流量FHX≥104s/c;积分流量F0≥106counts;硬X射线辐射到达峰值时间TR≥100s;持续时间TD≥103s;X光子最高能量Ex≥300keV;平均能谱指数√r≤3.5;高能时延TL≥10s。利用这些X射线暴的特征参数, 对第21周峰年大质子事件作警报检验, 结果是:报准率为94%, 虚报率为40%。   相似文献   

20.
利用全球分布的GPS原始观测数据提取的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EC)分析了2004年11月6日至12日期间全球电离层暴的形态特点与发展过程.结果表明,11月8日磁暴主相期间电离层暴以大范围的强烈正暴为主,在11月10日的恢复相,Dst又一次降到最低值前后期间,电离层再次受到很强的扰动,大范围的正暴和负暴交替出现.这次磁暴期间夏季半球的负暴更加强烈,反映出负暴偏向于在夏季半球发生的季节变化特点.另外,磁暴期间,夜晚TEC值普遍比磁暴前的平静期要低,具体是什么机制导致还需要进一步收集数据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