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卫星动态     
近几年来,各国相继研制小型科学卫星,其中也有小型应用卫星。特别是在1993年8月29日,阿里安-4火箭发射斯波特-3卫星时,搭载了6颗小卫星。其中有美国的“眼晴”卫星(Exesat),英国的“健康”卫星(Healthsat),葡萄牙的第一颗小卫星Posat-1,韩国的Kitsat—B卫星。Eyesat以业余无线电小卫星为基础结构,由美国干涉仪公司制造。卫星重12.5公斤,尺寸为230毫米×230毫米。235毫米,采用磁稳定方式,设计寿命5~7年。它的任务是定位和监测。Healthsat由英国萨里…  相似文献   

2.
正如果说东方红二号卫星使我国掌握了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技术,那么,东方红三号这颗新一代通信卫星则让中国实现了"赶上20世纪80年代通信卫星国际水平"的目标。它是我国第一颗面向全社会的民用卫星,实现了我国地球静止轨道卫星从自旋稳定型到三轴稳定型的飞跃,首创了卫星公用平台设计思想。东方红三号公用卫星平台除已应用于"中星""天链"系列通信卫星外,  相似文献   

3.
<正>从我国首颗千克级卫星——"皮星一号A"卫星的研制机构浙江大学获悉,经过8天8夜的平稳运行,这颗中国最小的卫星完成全部技术试验任务。这意味着我国首颗皮卫星发射成功。  相似文献   

4.
<正>2015年6月23日3时51分,"哨兵"-2A(Sentinel-2A)卫星从法属圭亚那库鲁航天发射中心由"织女星"运载火箭发射升空。该卫星是欧洲"哥白尼"计划专用"哨兵"系列卫星中的首颗光学成像卫星。2015年6月27日,"哨兵"-2A卫星发射后的第4天,便成功传回第一批卫星图像。从图中可看到地球充满着各种色彩,俨然斑斓的仙境一般。  相似文献   

5.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空间信号接口控制文件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菁 《国际太空》2013,(4):26-32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采取"三步走"的发展步骤:第一步,"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第二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区域服务;第三步,2020年左右全面建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形成全球服务能力。目前,"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星座拥有14颗卫星在轨运行,包括5颗地球静止轨道(GEO)卫星、5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IGSO)卫星和4颗中圆地球轨  相似文献   

6.
编者按:1983年4月4日,世界上第一颗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升空,开创了中继卫星时代.25年后,中国也迎来了自己的中继卫星时代.4月25日发射成功的中国首颗数据中继卫星"天链一号01星",将在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中首次应用.  相似文献   

7.
正文昌航天邮局设立纪念封文昌航天邮局制作。编号:PFTN.HT.WC-1;规格:230毫米×120毫米;印量:10000枚;盖"海南文昌2016.04.24.10航天邮局2"邮戳首个"中国航天日"纪念封封盖"四川西昌2016.04.24.08卫星发射中心2"邮戳文昌航天邮局标志启用纪念封文昌航天邮局制作。编号:PFTN.HT.WC-1;规格:230毫米×120毫米;印量:10000枚;盖"海南文昌2016.04.24.10航天邮局2"邮戳  相似文献   

8.
<正>3月26日,俄乌合造的"第聂伯"运载火箭在亚斯内发射场发射了韩国多用途星"阿里郎"3A(KOMPSAT-3A)遥感卫星。韩还在2013年8月利用"第聂伯"火箭发射了其首颗雷达遥感卫星KOMPSAT-5。"阿里郎"3A由韩国航空宇宙研究院研制,是韩1999年开  相似文献   

9.
2010年1月11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高级技术顾问孙家栋荣膺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在中国航天史上,孙家栋是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和第一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总技术负责人,中国通信卫星、气象卫星、资源卫星、导航卫星等第二代应用卫星系统的总设计师和绕月探测工程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可以说,孙家栋的传奇人生与中国航天发展中的多个"第一"密切相连。为此,记者对孙家栋院士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10.
苏联的第五颗长寿命侦察卫星宇宙-1028在轨道上运行30天后于去年9月4日返回地面。在过去的三年中,苏联共发射了五颗这种长寿命的新型侦察卫星。第一颗是宇宙-758,于1975年发射,在轨道上运行了20天;第二颗是宇宙-805,于76年2月20日发射,也在轨道  相似文献   

11.
黄希 《太空探索》2010,(2):40-41
<正>很多人都想为孩子们做点事情,履行一份社会责任,种下一颗"航天种子"。于是,大家一起动手创造"希望"。2009年12月15日,希望一号科普小卫星伴随着遥感卫星发射升空。这是我们发射的第一颗用于科普试验的公益卫  相似文献   

12.
<正>2014年3月31日,我国长征二号C火箭成功将实践十一06星送人太空。这是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2001年成立以来研制、升空的第42颗小卫星,总数超过了著名的英国萨瑞卫星技术有限公司33年来研制、升空的小卫星数量(41颗)。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小卫星研制试验企业。4月18日,美国"猎鹰"9火箭顺利发射"龙"货运飞船和5颗长宽高均为10厘米的立方体卫星,其中包括一颗以智能手机为核心的"手机卫星"。它们将在太空运行约90天,然后坠向地球并在大气层中焚毁。回顾2013年,全球一共成功发射了208个航天器,大幅度超过了1990年173个的历史最高纪录,成为航天  相似文献   

13.
新闻摘要     
中国将在1990年9月发射第2颗风云号气象卫星。第一颗风云一号卫星实际只工作了39天,因姿控系统及一台辐射计故障而停止工作。风云一号卫星上有两台辐射计,地面分辨率为1100米,太阳翼跨度为8.6米。这是法刊7月15日《航空与宇宙》报导的。国际通信卫星组织申请Intelsat-7卫星的8个位置,它们是东经57°、60°、66°、310°、319.5°、329°、335.5°和338.5°。沙特阿拉伯建成斯波特卫星接收站,该站位于利雅得,这是中东第一座斯波特卫星  相似文献   

14.
<正> 北京夏令时9月7日5时30分,我国成功地发射了一颗试验性气象卫星。卫星顺利进入近圆太阳同步轨道,星上仪器工作正常。这颗卫星是我国发射成功的第24颗。被命名为“风云一号”的气象卫星,是在我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运载火箭发射的,也是我国自行研制和发射的第一颗极地轨道气象卫星。卫星本体是1.4×1.4×1.2米的六面体,外侧对称安装六块太阳电池帆板,卫  相似文献   

15.
正我今年87岁。从一个不懂航天、不懂气动的门外汉成长为一名气动力学者,我参与见证了中国航天创造的一个又一个"第一"。"东方红一号"是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这颗星当时是很先进的,比苏、美、法、日发射的卫星重量都大。它的发射震惊了全世界。那么,当年我们是如何把这颗重达173公斤的卫星送入轨道的呢?  相似文献   

16.
正今年4月24日,是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50周年纪念日,也是第五个"中国航天日"。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中国航天事业由此掀开崭新一页。中国航天事业创建于1956年10月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之时。其后的十多年间,中国航天事业基本上处于打基础阶段,一方面引进和培养各方面人才,着手建立航天科技工业体系;另一方面,着眼于国防建设的  相似文献   

17.
短消息     
正快舟火箭6小时内两连发创造新纪录2019年12月7日的6个小时内,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两枚快舟一号甲固体运载火箭,相继将1颗和6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7日10时55分,快舟Y2箭成功将"吉林一号"高分02B卫星发射升空。7日16时52分,快舟Y12箭采用"一箭六星"的方式,成功将"和德二号"A/B卫星、天仪16/17卫星、天启四号A/B卫星发射升空。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又一次成功实施北斗导航卫星的一箭双星发射了,上一次以一箭双星的方式发射北斗卫星是在2012年9月。不同于以往,此次成功发射入轨的第18、19颗北斗导航卫星,是由远征一号上面级直接"护送"到工作轨道的。这次升空的北斗双星"身份特殊":它们不仅是第一批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承担了大量新技术验证工作,而且作为中圆轨道的北斗卫星,在全球组网任务中一共将发射24颗,占据整个系统30余颗卫星中的绝大多数。  相似文献   

19.
徐菁 《国际太空》2015,(2):50-55
<正>2014年,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和"印度区域导航卫星系统"(IRNSS)均有新的卫星发射。中国正在加紧研制"北斗"卫星,将于2015年进行全球系统卫星的首次发射。欧洲"伽利略"(Galileo)系统建设遭遇重大挫折,或将无法按期完成星座组网。1 GPS系统现代化进程受阻截至2014年年底,美国GPS星座有32颗卫星在轨,其中工作星31颗,分别是GPS-2A卫星4颗、GPS-2R卫星12颗、GPS-2RM卫星7颗、GPS-2F卫星8颗。  相似文献   

20.
9月19日凌晨,我国第14、15颗北斗导航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乙改1型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升空,并被准确送入近地点200千米、远地点2万多千米的中圆转移轨道。这是我国第2次采用"一箭双星"方式发射两颗地球中高轨道卫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表示,"一箭双星"对于加快北斗导航卫星组网进程、完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建设意义重大。此次发射任务的圆满成功,也标志着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组网建设顺利进入收官阶段。2007年4月14日第一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此后,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成功完成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组网阶段的5颗地球同步静止轨道(GEO)卫星、5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IGSO)卫星和2颗中圆轨道(MEO)卫星的发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