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徐菁 《国际太空》2005,(8):22-24
自从美国总统布什宣布太空探索新构想以来,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制定了一系列具体的探测计划,其中包括“无人月球探测计划”(RLEP)。RLEP的第1个项目已经确定,就是研制“月球勘测轨道器”(LRO)。LRO计划于2008年10月15日发射,它将是NASA重返月球迈出的第一步.将为未来人类探索更远的宇宙空间铺平道路。图1为LR0设想图。  相似文献   

2.
正从2017年《航天政策1号令》(SPD-1)提出要让美国在2028年重返月球,到2018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发布《国家太空探索活动报告》规划出具体登月步骤,再到2019年提出要在2024年前登上月球并发布了最新的《NASA月球探索战略计划》。尽管质疑的声音不绝于耳,美国依然不断地加快着登月的步伐。本文概述了几次政策变化中登月计划的推进和调整,以及NASA联合各方力量为此做出的努力,并阐述了作为  相似文献   

3.
正SpacePolicyOnline网站2018年11月16日报道,美国国家空间委员会(NSC)用户咨询组(UAG)于2018年11月15日召开会议,重点探讨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载人重返月球并探索火星的规划。用户咨询组于2017年底成立,旨在为美国国家空间委员会提供咨询建议,充分反映工业界、非联邦机构和其他参与航空航天活动的人士的意见。此次会议中,用户咨询组多位成员对NASA重返月球计划  相似文献   

4.
正2017年6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正式宣布取消原计划从一颗小行星表面采集一块巨石拖回月球附近轨道并安排航天员到访的"小行星重定向任务"(ARM)。奥巴马总统任内提出的这一"创新"的载人小行星探索方案,在新总统特朗普上任初始便惨遭"扼杀"。12月,特朗普签发总统令,指示NASA实施载人重返月球。随着总统换届,美国探索太空的计划一直在调整。本文对该项目的背景、意义、进展及随之而来的争议进行了回顾、总结  相似文献   

5.
太空新航线     
《太空探索》2010,(3):20-21
<正>奥巴马砍掉重返月球计划2月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向国会提交了总额3.83万亿美元的2011财年预算方案,其中为NASA申请的预算为190亿美元。这份预算提出砍掉前任总统布什提出的以重返月球为目标的"星座"计划,将国际空间站的工作时间至少延长到2020年,并拿出数十亿美元来发展商业航天飞行器和旨在使美国能持续开展空间探测的"可改变格局的技术"。  相似文献   

6.
□□2020年美国将开始“重返月球”。但这次的目标不仅仅是简单的往返月球,而是要在那里为新一代的太空探索者建立一个基地。“猎户座”(Orion)飞船(见图1)是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星座计划的关键部分,星座计划(见图2)是NASA的一项大胆的计划,包括建造可以载人往返月球,并为“国  相似文献   

7.
2009年6月,美国将发射“月球勘测轨道器”(LRO),对月球进行为期1年的考察。1概述21世纪,月球探测的新一轮热潮在世界主要航天国家再次兴起,目标以探测月球资源,试验探测技术,为月球能源与资源的开发作准备为主。2004年1月,美国总统布什宣布了“太空探索新构想”。2005年9月19日,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局长迈克尔·格里芬在华盛顿公布了1040亿美元预算的重返月球计划,  相似文献   

8.
国外载人登月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世纪以来,载人登月成为世界航天界的新热点,也成为载人航天领域的发展方向。2004年1月,美国总统布什在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总部公布了“太空探索新构想”,其中指出美国将在2020年之前实现载人登月。随后两年,NASA先后出台了重返月球计划、星座计划等,并逐步细化这些计划,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同时开始研制并不断改进新一代运载火箭和飞船等系统。俄罗斯不甘落后,  相似文献   

9.
□□2006年12月4-6日,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在休斯顿召开了第2届太空探索大会,公布了全球性太空探索战略和美国月球体系结构,这是美国载人重返月球新设想中的两个关键性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1背景介绍2010年2月,在奥巴马总统向国会提交的2011财年预算中,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重返月球计划因削减经费而被叫停。然而,与NASA经费不足相比,  相似文献   

11.
卢波 《国际太空》2009,(3):17-21
1美国 美国太空探索的长远目标是在2020年使航天员重返月球,建立月球基地,并以此为跳板,在2035年左右进行载人火星飞行。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在“太空探索新构想”中规划了“火星研究、试验台及任务”:  相似文献   

12.
正最近几年,美国政府加快了载人深空探索的步伐,2019年,更是宣布要提前在2024年实现载人重返月球、建立月球基地、载人火星探索的"阿尔忒弥斯"(Artemis)计划。其中,无论是航天员完成科学研究和考察,还是在轨服务、维修和相关操作,都需要配备能够适用于深空往返路途、月球表面或火星表面环境穿着的航天服装备执行关键任务。本文根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当前载人航天深空探索航天服装备发展规划,概述了当前重点进行的舱外航天服和舱内航天服型号研发工作进展,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正2018年5月3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发表声明,取消"资源勘探者"(RP)月球巡视任务,原计划由该巡视器携带至月球的部分仪器,将改由商业月球着陆器运送。这是NASA在美国新航天政策指导下,广泛联合商业力量实施"重返月球"的重要举措,显示美国借助商业力量实施月球探测的步伐大幅加快,将对未来月球等深空探测活动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杨孝文 《飞碟探索》2009,(10):40-41
从“阿波罗”计划的登月舱最后一次离开月球表面到现在,已经有36年历史了。虽然NASA制订了宇航员重返月球的计划,但这一计划目前给人的感觉只有困惑。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私人团队却为争夺2007年设立的2000万美元的“谷歌月球X”大奖而各不相让,都希望抢在竞争对手之前把自己研制的月球车送上月球表面。  相似文献   

15.
正继2018年2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发布《NASA战略规划2018》后,9月NASA发布《国际太空探索战略报告》,其中包括了2019年至2024年未来6年的深空发射任务表。报告列举的11次任务清单中,与月球相关的任务为8次,占72.7%。这些任务的实施,将建成月球轨道空间站(LOP-G),支撑美国航天员2030年前重返月球、飞向火星乃至太阳系更深远的空间,为以美国为核心的西方航天强国抢  相似文献   

16.
2010年2月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向国会提交了2011财年政府预算申请报告,其中为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申请的预算约为190亿美元。报告称:取消前总统小布什提出的载人重返月球的星座计划;"国际空间站"的运行至少延长到2020年;投资数十亿美元用于商业空间运输系统和新技术的开发,努力使美国的太空探索活动持续、稳步发展。该预算申请报告还有待国会批准。  相似文献   

17.
为响应美国总统布什提出的将开发载人月球前哨基地作为通往火星的阶梯的号召,NASA已动员几百人研究早期的月球基地计划。 NASA局长特鲁利向《航空周刊》简要介绍了9月19日白宫空间科学委员会明确的方案,他说:“这对NASA将产生相当好的效果。”在NASA对实用项目的重视程度上,月球基地计划已开始与空间站计划相匹敌。本月,空间站方案正面临着变化,主要原因是因为该计划的1990年财政预算可能被削减。特鲁利说:“在进行常规评审之前,我对空间站方案的完美性非常担心。”  相似文献   

18.
航天简讯     
美国航宇局公布“乘员探索飞行器”需求□□据2005年3月10日报道,经过数月的审慎考虑,美国航宇局(NASA)公布了新型载人飞船——“乘员探索飞行器”(CEV)的需求。CEV是美国总统布什计划送人类重返月球和登陆火星设想的核心内容,将替代老化、易出事故的航天飞机。CEV将在2008年进行无人试验飞行,首次载人飞行定于2014年,即现有3架航天飞机退役4年之后。CEV在2014年运送4~6名航天员进入地球轨道,在2020年送1名航天员登陆月球,然后建立月球基地,人类能在这个基地上生活数月。NASA希望波音、洛马和诺格等公司在2005年春季提交CEV提案;…  相似文献   

19.
<正>2017年4月,在第33届太空论坛上,美国航宇局(NASA)的一个新想法得到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15个航天局代表的支持:为了探索火星,人类需要在月球上"练手"。这或许意味着载人火星探索开始回归比较现实的想法了。不过和其他国家相比,NASA的计划还是有所不同。NASA并不打算再次送人登上月球,而是打算在地月空间做一番文章,搞一个用于任务中转的前哨站。  相似文献   

20.
由于空间站的研制工作目前正在进行之中,因此,许多人认为下一步应该重新返回月球,NASA 已经对在月球表面上建立基地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1984年10月,NASA 局长詹姆斯·贝格斯在华盛顿的一次关于未来空间活动的会议上发表重要演说。下面是他在这次讲话中阐述关于重返月球的主要思想。NASA 的月球基地工作小组于1984年4月在美国洛斯阿拉莫斯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