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正>2016年11月22日23点24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刺破夜幕,将我国第四颗中继卫星——天链一号04星送入太空。卫星准确进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天链一号04星是我国第四颗地球同步轨道数据中继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为主研制。卫星入轨并完成在轨测试后,将与天链一号01星、02星、03星实现全球组网运行,  相似文献   

2.
编者按:1983年4月4日,世界上第一颗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升空,开创了中继卫星时代.25年后,中国也迎来了自己的中继卫星时代.4月25日发射成功的中国首颗数据中继卫星"天链一号01星",将在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中首次应用.  相似文献   

3.
<正>国内动态天链二号03星成功发射7月13日,天链二号03星搭乘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天链二号03星将与之前发射的天链二号01、02星三星组网,组成我国第二代数据中继卫星系统,大大提升我国天基测控与数据中继的能力。(来源: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四维高景二号01、02星发射成功7月16日,四维高景二号01、02星搭乘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于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双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四维高景二号01、02星主要用于为国内地质地貌勘测、防灾减灾以及矿产资源监测等行业提供商业遥感数据服务。  相似文献   

4.
正"我们在北京等候各位凯旋!"2021年6月23日9时35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指控大厅,与正在天和核心舱执行任务的神舟十二号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亲切通话。大屏幕上,航天员的视频画面清晰,声音清脆响亮,向习总书记敬礼。同一时刻,在距地面3.6万千米的高空,由天链一号03星、04星、天链二号01星共3颗中继卫星组成的天基中继系统实时保障着这场天地通话。能为全国人民带来如此振奋的一幕,我国一代和二代天链"中继卫星天团"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5.
<正>3月31日23时51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在巨大的轰鸣声中,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划破夜空,将天链二号01星托举升空,卫星准确进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天链二号01星是我国首颗第二代地球同步轨道数据中继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主要用于为飞船、空间实验室、空间站等载人航天器提供数据中继和测控服务,为中、低轨道遥感、测绘、气象等卫星提供数据中  相似文献   

6.
8月18日17时28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实践十一号04星"。火箭飞行过程中发生故障,卫星未能进入预定轨道。9月1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表示,执行中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在发射场的各项测试准备工作进展顺利,神舟八号飞船按计划已空运至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于受到"实践十一号04星"发射失利影响,任务  相似文献   

7.
<正>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出征太空,电视直播中传出“天路前、返向链路正常,天路跟踪正常”的口令,“天链”数据卫星中继系统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提供可靠稳定的天基测控与数传服务。7月13日,随着天链二号03星发射成功,我国第二代中继卫星系统完成三星组网。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天链”中继卫星系统研制团队将多条高速“天路”编织成了一张多重覆盖的高速“天网”。  相似文献   

8.
根据计划,我国将在今年6月到8月间实施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开展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首次应用性飞行。在这次任务中,包括一名女航天员在内的三名航天员将驾乘飞船与在轨运行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载人交会对接。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介绍,此次任务的主要目的有四项:一是为天宫一号在轨运营  相似文献   

9.
将在2005年下半年进行的“神舟”六号飞船载人航天飞行,计划由两名航天员进行多天飞行,并在轨道舱里开展空间技术试验。航天员系统负责人介绍说,“神舟”六号飞行对航天员的训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载人航天飞行面临的风险性也增加了许多,为此,正在积极准备“神舟”六号飞船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总装备部航天员大队全体航天员,牢记肩负的使命,注重立足本职岗位强素质、练本领,使载人航天飞行训练取得显著成果。  相似文献   

10.
阳光 《太空探索》2013,(8):30-31
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神舟十号飞船承载着3名航天员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准确进入轨道。在此后的15天时间里,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实现了"准确进入轨道,精准操控对接,稳定组合运行,健康在轨驻留,安全顺利返回"的任务目标。以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圆满成功为标志,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第一阶段任务完美收官,将全面进入载人空间站工程建设阶段。  相似文献   

11.
<正>在嫦娥三号落月成功的喜悦与长征四号乙发射失利的遗憾中,中国航天告别2013年,迎来2014年。回首2013,中国航天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载人航天工程再次奏凯。2013年6月11日,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乘神舟十号飞船升空,执行我国第二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其间,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组合体联合飞行12天,完成三次交会、两次对接、一次绕飞,王亚平进行了太空授课,在轨飞行15天后,三名航天员安全返回地面。这是神舟载人飞船首次执行应用任务,是神舟飞船从研制飞行试验型过渡到实用型的飞跃,标志着我国已经拥有了一个可以实际应用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探月工程又迈新步。肩负我国月球探测工程"绕"、"落"、"回"三步走中的第二步任务,2013年12月,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成功着陆月球并开始执行科学探测任务。嫦娥三号任务攻克的关键技术多、技术跨度大、实施风险高,创造并实现中国航天史上的多个  相似文献   

12.
雨水 《太空探索》2012,(4):64-65
2011年7月11日23时41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将第二颗地球同步轨道数据中继卫星天链一号02星成功送入太空,它与2008年4月发射的首颗中继卫星天链一号01星组网运行,为我国实施的首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提供服务。现将收集到的部分相关单位制作的发射、测控封整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5月8日13时49分,在轨飞行2天19小时后,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成功着陆,试验取得圆满成功。自神舟一号飞行任务开始,为充分发挥任务效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在每次飞行试验任务中,都安排了试验类搭载项目,此次的试验船也搭载了不少"乘客",开展了新技术、新产品在轨验证和一系列科学实验,取得了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14.
杨诗瑞 《太空探索》2021,(10):19-23
9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安全降落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顺利返回地球,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中,航天员在空间站组合体工作生活了90天,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次飞行任务太空驻留时间的纪录,取得众多科研和技术进展,也代表中国空间技术取得新的重大突破.让我们一起盘点这次飞行任...  相似文献   

15.
<正>近日,正在国际空间站执行太空飞行任务的欧洲航天员佩斯凯向中国航天员同行发来问候视频。佩斯凯在视频中赞扬了中欧载人航天合作取得的重要成果,并祝愿中欧载人航天合作友谊之树常青。此前,根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与欧洲空间局之间的约定,我国航天员景海鹏、陈冬在神舟十—号飞行任务期间,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中向即将执行国际空间站飞行任务的欧洲航天员同行录制了问候视频,表达了今后与欧洲航天员一道飞行的愿  相似文献   

16.
正天宫一号全面完成各项在轨试验任务,正式终止了数据服务,目前仍在其设计轨道飞行。天宫一号在轨运行1630天,不但完成了既定使命任务,还超设计寿命飞行、超计划开展多项拓展技术试验,为空间站建设运营和载人航天成果应用推广积累了重要经验。  相似文献   

17.
<正>2022年12月4日20时09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安全着陆。21时01分,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安全出舱,本次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这是中国航天员第九次太空远征,也是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自从6月5日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送入太空以来,  相似文献   

18.
2003年,中国立项并启动天链一号中继卫星系统工程.历经近20年发展,天链卫星系统已经成为我国空间信息高速传输的骨干基础设施,为航天器提供数据中继和测控等基础性保障,扮演着"太空侦查员""通信接线员""太空导航员"的角色,充分发挥天基测控与数据传输的优势与效能.此外,鹊桥中继星、天问一号探测器环绕器分别在探月、探火任务...  相似文献   

19.
星辰 《国际太空》2023,(11):60-62
<正>国内动态遥感三十九号卫星相继发射成功10月5日、10月24日,两颗遥感三十九号卫星相继搭乘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卫星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来源: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云海一号04星成功发射10月15日8时54分,云海一号04星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云海一号04星主要用于开展大气海洋环境要素探测、空间环境探测、防灾减灾和科学实验等任务。  相似文献   

20.
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神舟十号载着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从酒泉卫星发射场出发,开始执行第二次载人航天交会对接任务。6月26日8时07分,神舟十号飞船独立飞行3天,与天宫一号组合体联合飞行12天,完成了三次交会、两次对接、一次绕飞,在轨飞行15天后,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中部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