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1982年12月30日太阳视面上S10W20处伴随耀斑产生的日浪形态,并给出其速度场随时间演变的特征.光谱观测结果表明,日浪上升过程中有旋转运动,速度为20—30km/s,旋转速度随时间而减小.  相似文献   

2.
日知録     
正此状态的观音菩萨在水边随意轻坐,寓意佛法背无实体、色空之境界,在佛教及佛教艺术中称为"水月观音",系观音菩萨三十三像之一。因水月观音的姿态安详随意,平易近人又带有一分唯美和慵懒,所以也被誉为最美观音形象之一。二○一八年《日知录·菩提福海》"菩提"一词,意思是觉悟、智慧,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福海"则是心台明净之后所能感知的福深如海。二○一八年的《日知录》,以"菩提福海"为主题,辑录佛国难得一见的藏珍。  相似文献   

3.
行星冲日     
《飞碟探索》2008,(5):5-5
太阳系中最“魁梧”的行星——木星将于2008年7月9日冲日。届时,天文爱好者通过肉眼便可以在晴朗的夜空看到木星,它是7月星空中最亮的一颗星。如果通过天文望远镜观测。还可清晰地看到木星的大气条纹和环绕在它周围的4颗伽利略卫星。  相似文献   

4.
《太空探索》2003,(10):2-2
○世界空间周的由来1999年7月,在维也纳召开的联合国第三次外空会议期间,与会国家考虑到,1957年10月4日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进入外层空间,开辟了人类探索外空的新纪元,以及1967年10月10日《外空条约》生效,为人类开展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的活动奠定了法律基础,因而一致建议,将每年的10月4日至10日作为“世界空间周”。1999年12月,联合国第54届大会核准了第三次外空会议提出的建议,将每年的10月4日至10日定为“世界空间周”,以庆祝空间科技为改善人类生存条件以及对提高人类生活水平作出的贡献。○欢迎学校的参与教师可以利用世界空间周的活…  相似文献   

5.
飞扬 《国际太空》1992,(4):13-14
日本邮政省的通信综合研究所与日本电气公司共同利用小型试验卫星进行通信实验系统的研究。将日电公司的两颗“业余爱好者卫星-1号(JAS-1)”的星体用伸展臂连接,以研究能否用它建立起存储转发型通信实验系统。经1年研究已将卫星重量控制在50kg水平上。双方并同意再延长1年时间进行可行性研究。  相似文献   

6.
《飞碟探索》2006,(3):56-56
哪个是金星或飞机呢?对星空爱好者来说,常见的疑难之一是地平线附近的亮斑是否为金星。因为飞机移动得很快,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加以分辨,而金星则因地球自转之故,会缓缓西沉。如果金星不是每晚都改变位置的话,辨认金星的工作会更加容易。上面这幅2005年-2006年之间从土耳其伯沙  相似文献   

7.
日研制新型镍氢电池最近,在民用蓄电池中,和镍镉(Ni-Cd)电池具有互换性,且同样大小但容量却大大提高的镍氢电池已进入实用化阶段,如可用于个人计算机、移动电话等。该蓄电池的结构是将Ni-Cd电池的Cd电极,换成能吸附氢气的合金的电极,俗称镍氢(Ni-...  相似文献   

8.
<正>2018年11月11日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的"H-2转移飞行器"(HTV)7(又称"白鹳"7)货运飞船在海上溅落,完成为国际空间站运送货物的任务。这艘飞船同年9月23日发射,为站上运送了约5吨食品、  相似文献   

9.
日—地科学     
太阳是我们地球所在的太阳系里唯一可变化的恒星,这种随时间的变化来自太阳的旋转和内部的对流区,以及从太阳内部向日面传输热气。上述两种运动的相互作用即旋转和对流产生的所谓“太阳发电机过程”,人们至今并不十分了解,仅粗略地了解到有11年的周期。太阳的外部大气叫“太阳日冕”,并由它产生太阳风,这种“风”是一种不可见的热的,高速太阳等离子体,从日面一直贯通整个太阳系。 60年代初“水手二号”发现了包围地球及太阳系内其它行星的太阳风。由于我们居住的地球本身也有磁场,带有“冻结磁场”  相似文献   

10.
┌────┬────┬──────┬───┬───┬───┬───┐ │国别 │发射日期│运载火箭 │近地点│远地点│倾角 │周期 │ │ │ │ │(公里)│(公里)│ (度)│ (分)│┌──────┼────┼────┼──────┼───┼───┼───┼───┼───────────┐│宇宙一1502 │苏联 │10月6日 │ │372 │1511 │65。8 │92。3 │这是非通常轨道参数, ││ │ │ │ │ │ │ │ │可能是实验新技术的 ││ │ │ │ │ │ │ │ │军用卫星 │├──────┼────┼────┼──────┼─…  相似文献   

11.
一、订刊优惠!订购《飞碟探索》任意24期,原价:120元,现价:仅需100元,同时需要消费您的8U晶,可获赠30元的维普咨询网阅读卡。注:所订购的杂志,杂志社均免费平邮。  相似文献   

12.
9月25日,日本发射了一颗进行几项科学试验的小型火箭。火箭升到距离地面200公里的上空,然后按预定计划返回。这颗名叫TR—1A的火箭在日本种子岛航天中心起飞,经过14分20秒的飞行,溅落在太平洋水域。  相似文献   

13.
你看过日柱吗?当天气很冷而太阳正好升起或落下时,落下的冰晶会反射阳光并产生一道罕见的光柱。当冰从高层的云落下时,有时会形成平板,形状就像是一些冰晶。空气阻力使得这些冰晶在落到地面时,几乎是水平的。被冰晶反射的阳光因此几乎完全是垂直的,因此产生日柱效应。上图的拍摄时间是2005年12月,一道反射夕阳的日柱在美国缅因州的邦哥上空。  相似文献   

14.
美航宇局(NASA)将于1990年使用航天飞机实施第一次国际微重力实验(IM-L_1),实验采用日本工业技术院电子技术综合研究所研制的有机晶体生长装置,在重力只为地面万分之一的微重力环境里,制造新的超导材料等。IML 计划是 NASA 从日本及欧洲各国募集实验装置,将它们搭载在航天飞机上进行新材料和生命科学的实验,经费由 NAS—  相似文献   

15.
1981年美苏日欧空间组织和机构联合成立了空间科学的国际机构顾问组(IACG),当时的任务是联合探测哈雷彗星,它先后召开了几次会议协调这一任务,1985~1986年相继有6个飞行器探测了哈雷彗星。 1983年9月26日,在华盛顿召开了美欧日三方会议,决定成立规划小组,并起草了《国际日地物理(ISTP)规划指南》。1986年3月,ISTP小组建议吸收“国际宇宙”组织(IKI)参加ISTP小组工作,并将Relict-2卫星的探测数据合并到ISTP数据库,以便成员国的科学家使用。  相似文献   

16.
在发射升空的24小时里,神七航天员经历了16个日出日落,飞行了大约68万千米。从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接收到的飞船舱内实时画面上,记者感受着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的太空生活。  相似文献   

17.
日本的奥林匹斯光学、东北电子产业等10家公司,正研究在空间失重状态下可直接观察晶体生长过程的,用于航天飞机“外部载荷架上的独立实验装置”(GAS)中的晶体生长实验装置。它是由带有自动调焦部件的显微镜、纹影光学仪器及记录用的电视图像装置组合而成,该装置能观察水溶性晶体(邻苯二甲酸氢钾)生长的情况和生长速度。晶体生长是微重力实验中最有希望的实验项目,过去这种实验虽已做得较多,但全都是在微重力状态下做实验,返回地面后再对晶体解  相似文献   

18.
日本间组公司估计在空间站时代到来之际,必定会出现增加运送人员和物资的搭载量,使宇宙空间往来变得频繁起来。为此,间组公司议定了利用压缩空气从地下2000米发射火箭这一发射基地的构思,这样,火箭的小型化和搭载量便成为重要课题。这一构思主要点是在地下挖一个2000米深,直径为10米的竖坑,从它的底部发射火箭。过去为了保密起见有从地下发射导弹的先例,但要  相似文献   

19.
为了杜绝火箭或人造卫星进入运行阶段发生故障,除在设计、制造及试验阶段严格把关、及早发现隐患外,正确排除故障也至关重要。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NASDA)为了提高质量,加强可靠性管理,使故障信息数据库化,建立起便于有效利用的故障信息系统,从1992年开始应用。过去,火箭或人造卫星从研制到应用各个阶段发生故障时都必须起草故障报告书,记载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与结果。这些报告书不光是为了排除本次故障,更重要的是为今后不再发生类似故障而记载的经验总结与行之有效的技术总结。有些一时弄不清故障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