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我的新家在月球。今天我们要到我的新家去了。我和妈妈爸爸坐着火箭不一会就到了。当我刚来到月球上时,看到的是一个个古怪的高楼,有的像一个巨大汉堡,有的像一个冰淇淋,还有的像一只小鸽子……哇!原来月球不像科普书中说得那么冷淡。我来到新家门口,抬头一看,不由自主地叫了起来:"哇!原来新家上面有一朵巨大的花朵呀!"妈妈告诉我这个小区全部是上面有不同的花朵。这有什么大惊小怪的。我走进一看,十分美丽,我问妈妈:"我可没有看见  相似文献   

2.
小时候,和妈妈一起遥望夏季的夜空,那时我内心充满了对宇宙的好奇与憧憬。我天真地问妈妈:“星星上有人吗?”童年是人生最美好的梦,而我们不可避免地长大。时光荏苒,考学、求职、成家占据了大部分生活,可我对物理、天文的兴趣丝毫未减。兴趣不需要理由,就像追星族一样,我对宇宙  相似文献   

3.
碧声 《飞碟探索》2006,(7):15-15
喵喵喵,我是一只克隆猫,世界上第一只……什么?完全不像?克隆出来的怎么会不像?你看错了啦,那只灰猫是生我下来的代理妈妈,她的基因与我没有什么关系,另外那只大花猫才是基因提供者。什么?还是有点不一样?汗……这个……绵羊多利的基因妈妈早在多利出生以前就死了,没有遗像公布  相似文献   

4.
喵喵喵,我是一只克隆猫,世界上第一只……什么?完全不像?克隆出来的怎么会不像?你看错了啦,那只灰猫是生我下来的代理妈妈,她的基因与我没有什么关系,另外那只大花猫才是基因提供者.  相似文献   

5.
“唉,我离开了我的宝贝,“我找到了一个新住处,“它在400千米上空,“它的名字叫国际站“但是,宝贝,它是孤独的。“噢,它是这么形单影孤……“五月份我将返回“噢,……耶。”这是美国航天员沃尔兹在国际空间站上创作的一首摇滚歌曲,  相似文献   

6.
欣然 《太空探索》2007,(2):56-59
苏联的斯普特尼克1号卫星上天的那个晚上,美国首都华盛顿的苏联大使馆里一片灯火辉煌,50多位科学家正出席国际地球物理年火箭和卫星会议的鸡尾酒会。忽然,一阵清脆的声音打断了人们的交谈。“我要向诸位宣布一件事,”《纽约时报》的沃尔特·沙利文敲打着手中的酒杯大声说:“我得到一个消息,一颗卫星正在900千米高的轨道上运行。我想我们应该祝贺苏联同行们取得的这一成就。”此言一出,举座哗然,在场的美国科学家们的谈兴和酒兴被一扫而光。第二天,当苏联成功发射卫星的消息传遍美国后,公众普遍对美国在这场竞争中的表现感到气愤和失望。面对…  相似文献   

7.
这本书源于一个紧张的玩笑,严格说来是好几个因为紧张而开的玩笑。几年前,因缘际会,加上我长久以来的好奇心,我去了一个生物回馈研究者的办公室。我们躺在沙发上,前额、手掌及手指尖都贴了电极。当我们说话时,我们看到电脑的屏幕上出现了一连串的数字,这些数字记录着我流汗的情  相似文献   

8.
日月 《太空探索》2005,(2):38-39
常言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格尼芬卖火星的土地之后,美国又出现了一个更疯狂的家伙——丹尼斯·霍普。1997年这个年届“知天命”的老人,再次狂妄地称他是整个太阳系的主人,并一本正经地分别给联合国秘书长、美国与俄罗斯总统写了信,信中说,除了地球之外,太阳系中其他的8颗行星与所有的卫星都归他所有。并表示,他以后将把月球和行星上的那些土地分成小块单独出售,“如果你们对此有任何疑问的话,请务必告诉我,我随时在恭候你们的回音。”据说,他这样干的根据是:没有任何人告诉他不能这样做!既然所有国家都已自动放弃了对外太空的所有权,它…  相似文献   

9.
你对天文学的了解有多少'我的意思是,真正的了解——完全的、自信的、敢断定的、百分之百的、绝对的、确凿的知道。一知半解是“似是而非”滋生的温床。以下就是一些常见的“天文常识”,他们貌似真理,但事实上却是谬误。它们中有没有哪个正潜伏在你的大脑里呢?我敢打赌至少有一个!就让我们来看看到底有多少东西是你自认为知道,但实际上却并不知道的。让我们捉出那些潜伏在你“常识”里的“BUG”。菲利普·普莱特  相似文献   

10.
我第一次遇见约翰·曼克博士是在1993年密苏里州召开的小型UFO会议上。早在此一年前,曼克博士曾出版了有关外星人劫持悬案的书。哈佛医学院的教授如此认真地研究外星人劫持现象,这在UFO界是一个重大新闻。曼克很快成了名人,尽管他自己很不情愿受到这样的关注。曼克不是一个古板  相似文献   

11.
目击概况1999年 12月 9日下午 16时 35分~ 17时 5分,在上海市西部天空中又出现了不明飞行物,因为是白天当时目击者人数很多。我与我的同事们也亲眼目睹了这个不明飞行物,他们都是飞机设计方面的专家和技术人员,有研究员、高级工程师、工程师等近百人。此后随着电视、报纸的大量报道,更引起社会极大的反响,各种猜测和推想应运而生。经过调查,我将收集的资料归纳如下: 目击时间: 1999年 12月 9日下午 16时 35分~ 17时 5分,持续时间为 7分钟~ 10分钟。因受众多高层建筑的限制,大多数目击者看到的时间是在下午 16时 50分~ 17时…  相似文献   

12.
海底的"太空生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丹 《太空探索》2003,(9):24-25
航天员“上天”不足为奇,航天员“下海”却不多见,而且还要在海底过“太空生活”!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跟我一起去看看美国航宇局设置的特殊培训科目——海底航天试验。  相似文献   

13.
谢湘雄 《飞碟探索》2006,(10):23-23
1981年,我出差北京时有幸看到刚出版的《飞碟探索》创刊号,一看就爱不释手,于是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一气将它读完。从此我每期必购《飞碟探索》(1982年起改为长年订阅),不仅全体通读,而且对于某些感兴趣的文章还原要反复研读,  相似文献   

14.
高歌 《太空探索》2006,(12):16-17
翻开1988年的《人民日报》,细心的读者会发现,8月30日一版上刊登了这样一条消息:《我着手研制三种大型火箭》。 消息说,为适应国内外商业卫星发射的需要,我国已经制定计划并开始实施三种大型火箭的研制。  相似文献   

15.
每当我开启喜爱的《飞碟探索》类杂志仔细品读,总被遇到的一些所谓正统的“学者”讲的关于“地球之外不可能存在生命”之类的文章气得乱七八糟,那些结论的条件总是以当前人类所处的环境为依据而推断出来的。实际上我们可以想一下:如果按照“正统专家们”所依据的形成生命的条件来推断的话,其实世界上就没有恶劣环境下人眼看不到的细菌了,因为那不该有。比如在核爆试验区试验结果后,科学家们还是发现了一些微生物在核污染的水内生活,这显然是违反常理的,但它确实出现了,就应该去正视。不知为什么,传统学术界总是固执的认为“形成生…  相似文献   

16.
李鉴 《太空探索》2005,(5):13-15
不久前美国航宇局的“深入撞击”号顺利升空,大家是不是也像我一样正期待着它在7月4日给我们带来精彩的“空中大碰撞”呢?以一颗人造铜头飞弹挑战气势汹汹的大彗星,航宇局科学家们那近乎疯狂的想象力令人倾倒,不过他们可并没有因此而止步不前,现在,他们又打起了小行星的主意。代号为“黎明”(DAWN)的小行星探测器的研制工作早已提上了航宇局的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17.
近日来,国内一些报纸纷纷刊载美国中央情报局 2001年 3月 10日大规模解密 859份秘密情报文件的消息,其中有关 UFO的解密文件揭示美国中情局对 UFO现象 50余年的研究结果证实:“前期的 UFO现象可能是前苏联政府为了制造美国社会混乱的阴谋,后期的 UFO现象是由于中情局绝密间谍飞机秘密实验导致的。一句话, UFO迄今为止还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其存在 !” 这种说法站得住脚吗 ?当然站不住脚 !这种说法显然是不堪一驳的。   首先,我要提出质疑的是: 859份解密文件的成文时间是 1947年~ 1991年,这些篇“ UFO文件”充其量只能代…  相似文献   

18.
夏光 《国际太空》2003,(3):25-28
□□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虽然于2月1日失事了,但其为期16天的“科研之旅”是多年来担负科学实验最多的一次,并且科学家们仍能利用保留下来的实验数据得到新的科研成果。1成果显著哥伦比亚号此次搭载的实验有80项,经过航天员不间断的工作,各项实验都取得了相当满意的结果。美国航宇局(NASA)负责太空飞行的官员比尔·雷迪说:“幸运的是,在航天飞机最后向地球坠落的过程中,我们仍得到了大量的实验数据,我认为,这次航天飞行还是能取得一定的科学实验成果。航天飞机上的所有乘员还为我们提供了许多空间生命科学方面的知识。”此次航天…  相似文献   

19.
自从人们发现海上“光轮”现象以来,至今已过去一个半世纪了,却仍无法揭示谜底。这对我们来说实在是太漫长了,好歹还有个“百慕大三角区”,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线索。笔者是一个观察到球雷的幸运者,可以说遇到过千载难逢的佳景,至今认为这是球雷对我的一次洗礼。笔者在《封闭球雷的猜想》一文中,设想建立一个专门的试验场所,让球雷在其中无洞可钻,就像海洋“光轮”一样,在不断向海水中和海面上空散发能量的同时,在海水中自行旋转,直至完全消失。  相似文献   

20.
我要问学霸     
《飞碟探索》2013,(12):56-57
这种说法有一定的科学依据。智力有一定的遗传性,同时受到环境、营养、教育等后天因素的影响。据科学家评估,遗传对智力的影响占50%-60%。就遗传而言,妈妈聪明,生下的孩子大多聪明,如果是个男孩子,就会更聪明。其原因在于,人类与智力有关的基因主要集中在X染色体上。女性有2个X染色体,男性只有1个,所以妈妈的智力就在遗传中占了更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