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未来几年内加拿大的空间费用将急剧下降,如果加拿大政府不尽快批准修改后的长期规划项目,势必将严重削弱该国在空间界的地位。按照目前的拨款计划,用于加拿大空间项目的资金将从1993年的略低于5亿加元(4.2亿美元)降至2000年的略高于1亿加元(8400万美元)。空间费用的降低反映了加拿大3个主要空间项目的完成:MSAT移动卫星项目;雷达卫星(Radarsat)遥感项目和移动服务  相似文献   

2.
经过几年研究的加拿大雷达卫星(Radarsat)(封三图1)计划,于1985年12月16日提交给加拿大政府审议,12月底获得批准,预计1986年中期开始研制,1991年用美国航天飞机发射。雷达卫星的星上硬件由加拿大斯派尔(Spar)航宇公司(它为巴西生产了两颗国内通信卫星)负责监督制造和装配;主承包商是加拿大马可尼公司和航宇公司。卫星上的硬件利用欧空局的“奥林匹斯”卫星和美国费尔柴德公司的出租卫星(Leasecraft)上的硬件。太阳电池翼使  相似文献   

3.
加拿大斯帕宇航公司已经与我国仪表进出口公司签订了五个合同,根据这些合同的规定,加拿大将卖给我国26个 C-波段卫星  相似文献   

4.
据报道,加拿大电信公司在1982年6月份与美航宇局签订了发射五颗国内卫星的合同。按合同规定,除了其中一颗卫星用德尔它发射之外,其余的四颗卫星将用航天飞机发射。这五颗卫星的造价为1.3亿美元,总的发射费为7500万美元。上述五颗卫星是加拿大的第三代和第四代卫星,即为安尼克-C和-D型卫星。这些卫星在今后十年内将成为加拿大国内卫星系统的“骨干”,为加拿大提供电视广播、点对点的音频、视频和数据传输、私人商务通信以及许多其它特殊的通信业务。  相似文献   

5.
5日苏联从普列谢茨克发射场用SL-8运载火箭发射宇宙1937卫星,其为一颗通信卫星。轨道参数:远地点813公里,近地点774公里,倾角74度,运行周期100.6分钟。 11日苏联予格林威治时间11点17分从普列谢茨克发射场发射代号为宇宙1938的照像侦察卫星。卫星在本月25日回收。 14日苏联发射重新设计韵光子(Fo-ton)卫星。卫星装有太空材料学研究用的科学仪器,将在微重力条件下进行改进半导体材料性能,以及超纯生物活性试剂合成的试验。该星于本月28日回收。 19日英国政府决定参加欧空局的哥伦布舱计划,同时宣布,将不参加加拿大雷达卫星(Radarsat)计划。 20日苏联用东方号运载火箭发射代号  相似文献   

6.
加拿大的第一颗地球观测雷达卫星将被装入航天飞行器运载舱。运载舱系统建造任务由美国鲍尔公司的空间系统小组完成。目前美国鲍尔公司和加拿大斯巴尔太空有限公司已为建造航天运载舱签订了5500万美元合同,但这还只是整个项目的一部分。实际上雷达卫星是由NASA(美国宇航局)和加拿大宇航局联合搞的一个项目。雷达卫星将使用雷达系统对北冰洋的冰层位置和冰层类型进行监测预报来达到导航  相似文献   

7.
加拿大空间局(CSA)将在1994年发射雷达卫星,它的分辨率为10米,是加拿大最先进的遥感卫星。星上装有合成孔径雷达和强大的微波辐射计。卫星将每天从500公里高的轨道上昼夜24小时地拍摄地面照片。它不受天气影响,也能穿过云层和黑夜进行对地观测,是一种全天候的雷达观测卫星。该星与今年苏联发射的“钻石”雷达卫星、欧空局发射的第一颗地球资源卫星和明年日本发射的第一颗地球资源-1性能相似,只是分辨率有所不同,苏联和欧空局的卫星分辨率为15米,加拿大和日本的卫星分辨率为10米。  相似文献   

8.
加拿大斯派尔宇航公司根据政府通信部(DOC)的一项移动卫星通信系统空间段方案设计的合同,进行了卫星公用舱及有效载荷的综合研究。本文简述斯派尔公司在卫星公用舱方面的研究进展,其范围包括从最基本的小型系统到能满足大量用户要求的复杂系统的多种卫星方案。虽然 M-SAT 是着眼于美、加合作的北美区域性系统,但斯派尔公司所考虑的方案也适用于加拿大的国内移动通信系统。  相似文献   

9.
正美国国防部称空军已行使了价值3.95亿美元的一项合同选择权,将由洛马公司建造第9和第10颗GPS-3导航卫星。这两颗卫星预计将在2022年前完工,与该项目下的其它卫星基本相同。按照2008年签订的约36亿美元的合同,洛马航天系统公司是GPS-3项目主承包商,按合同建造8颗GPS-3卫星。合同包括最多加造4颗的选择权。空军已在今年早些时候启动了从第11颗卫星开始的下一批卫星的招标工作,涉及最多22颗卫星。洛马、波音和诺格公司预  相似文献   

10.
最近,加拿大遥感中心与法国斯波特图片公司签订了一项利用“斯波特”地球资源卫星的协定。加拿大将使用两座地面站直接接收“斯波特”卫星的照片和数据,并向国内用户出售。这项协定意味着加拿大是继瑞典之后第二个能直接接收法国斯波特卫星照片的国家。瑞典基律纳地面站既能接收斯波特卫  相似文献   

11.
易林 《太空探索》2013,(5):21-22
2月25日,印度用"极卫星发射器"成功地实现一箭七星发射,这批小卫星被成功地送上400多千米的近地轨道上,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号称"小行星猎手"的加拿大"近地天体监视卫星"(NEOSSat)。它将执行定位那些对地球有潜在威胁的小行星任务。同时升空的其它6颗小卫星,分别是法国的印度洋研究卫星、加拿大军事卫星、两颗加拿大/奥地利纳米卫星和微小望远镜、英国的由智能手机提供动能的小型卫星,以及丹麦学生建造的一颗立方体卫星。  相似文献   

12.
路迪 《国际太空》1999,(6):15-15
中国台湾已与德国DaimlerChrysler宇航公司(Dasa)签订了一份价值8000万美元的合同。按照合同,Dasa的道尼尔卫星系统分公司将向台湾“空间计划办公室”提供一颗重500kg、地面分辨率高达2m的卫星。卫星将于2002年发射。Dasa负责制造卫星公用舱以及主要的成像相机。卫星采用道尼尔公司的Flexbus模块式卫星设计。星上成像相机从未进行过太空飞行,它部分采用了Dasa为行星际任务所开发的技术。台湾“空间计划办公室”和台湾的公司将为卫星制造一些重要部件,其中包括一台飞行计算机、一个电源系统、一个热控系统和一些科学仪器。卫星将在台湾装…  相似文献   

13.
许菁菁 《国际太空》2011,(12):37-43
1 概述 美国卫讯公司(VIASAT)与美国劳拉公司联合打造的卫讯-1(ViaSat-1)于2011年10月19日发射。它是迄今为止容量最大的宽带卫星。与之相对应的是欧洲通信卫星公司(EUTELSAT)于2010年12月发射的“Ka频段卫星”(Ka-Sat)。这2颗卫星均采用美国卫讯公司的新一代“冲浪波束”(SurfBeam)网络系统,大大提高了卫星容量,更好地服务于美国、加拿大、欧洲和地中海地区。 卫讯-1 美国卫讯公司与美国劳拉公司签署了关于卫讯-1的研制合同,其合作伙伴还有加拿大电信卫星公司(TELESAT)和欧洲通信卫星公司。  相似文献   

14.
正美国空军将与洛·马公司签署一项72亿美元的合同,制造22颗GPS卫星。这些卫星将是GPS-3的后续型号,也称作GPS-3F。这种新一代GPS卫星抗干扰和电子攻击能力更强。首颗GPS-3F卫星预计可在2026年交付发射。"洛·马"2008年被空军选中,拿到前10颗GPS-3卫星的建造合同。  相似文献   

15.
夏光 《国际太空》2002,(11):9-10
□□加拿大雷达卫星计划项目官员称,加拿大计划研制双雷达卫星的前景取决于国家军方的资金支持,该计划将从2003年开始。双雷达卫星主要用于收集地貌估测的数字信息。 加拿大国防部已经开始对计划发射的军用雷达卫星-3测绘卫星独立进行研究工作。雷达卫星-3将和之前已经验收  相似文献   

16.
文青 《国际太空》2008,(1):36-36
诺格公司赢得GPS新一代地面控制段合同美国空军授予诺格公司一份价值1.6亿美元的合同,从事GPS新一代地面控制段系统的设计和风险降低工作。地面控制段的现代化改造将为关国现有GPS-2及未来GPS-3卫星提供任务控制支持。GPS地面控制段包括卫星指挥与控制、任务规划、星座管理、监视站和地面天线。依据合同,诺格公司将提供基础设施设计、通信与网络工程,信息保密及安全,  相似文献   

17.
台湾中央大学在“行政院”、“国科会”资助下,与加拿大MDI公司签订合同,在该校设置资源卫星接收站,接收法国斯波特卫星、欧洲资源卫星-1、美国陆地卫星-6、日本地球资源卫星-1和加拿大雷达卫星的图像资料,处理后供岛内90个研究和业务单位使用。全系统造价890万美元,预计1994年6月完成。它将成为亚洲第三个同时接收法国  相似文献   

18.
RCA 公司空间电子部已获得为卢森堡研制一颗商用通信卫星的合同。根据合同,RCA 公司将提供和发射一颗大功率的 Ku 波段卫星,负责人员培训和提供跟踪、遥测和遥控设备。该卫星有16个信道和6个备分信道,  相似文献   

19.
韩国官员6月7日声称,韩国已经与法国阿尔卡特航天公司签订了一项金额达1.48亿美元的合同。根据这项合同,阿尔卡特公司将帮助韩方制造韩国历史上的第1颗军用卫星—— 韩国卫星-5,韩国计划于2006年之前将其送入轨道。 据悉,韩国卫星-5将会帮助军方有效地收集东北亚地区的安全情报  相似文献   

20.
9月18日,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了风云一号D气象卫星和海洋一号A卫星在轨交付暨风云三号卫星合同、海洋一号B星协议签字仪式。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装备部分别与中国气象局、国家海洋局进行了风云一号D卫星和海洋一号A卫星交付签字;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还与中国气象局签订了风云三号气象卫星研制合同,与中国国家海洋局签订了海洋一号B卫星启动协议。这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中又一件大喜事,对此卫星研制和地面应用系统的几位总设计师别有一番感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