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1 毫秒
1.
飞机起落架缓冲器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飞机着陆时与地面撞击将产生较大的撞击能量,大部分能量需要通过起落架缓冲器吸收,在进行飞机设计时首先要对能量吸收过程进行计算分析,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缓冲性能分析。本文将对各种起落架,包括单气腔、双气腔、双油式起落架缓冲器进行数学建模,为缓冲性能分析及未来的试验仿真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
以民用飞机前起落架和主起落架为研究对象,首先运用Delphi和SQLServer开发了民用飞机缓冲器参数设计程序,计算了前起落架采用单腔定油孔型式和单腔变油孔型式、主起落架采用单腔定油孔型式和双腔定油孔型式的缓冲器的设计参数;然后基于ADAMS/Aircraft模块分别建立了前起落架和主起落架的虚拟样机,并进行落震仿真分析,仿真结果符合要求;最后通过仿真结果进行起落架缓冲器不同型式的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单腔变油孔型式较单腔定油孔型式提高了缓冲器的缓冲效率、双腔定油孔型式较单腔定油孔型式在大的下沉速度下降低了缓冲器的过载。  相似文献   

3.
起落架缓冲性能优化设计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 起落架缓冲性能设计是起落架设计的核心问题,具有良好缓冲性能的起落架,才能使飞机和起落架在着陆、滑跑和地面操纵过程中具有较低的疲劳载荷、较好的稳定性、舒适性和较高的可靠性。起落架缓冲性能的好坏主要依赖于缓冲器的设计是否合理,而缓冲器参数(包括充填参数和结构参数)配置得恰当与否,对缓冲性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通过某种优化设计方法优选缓冲器参数使起落架缓冲性能达到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4.
飞机起落架在着陆过程中承受较大冲击载荷,致使起落架缓冲器内部承受较高的油压和气压,对缓冲性能有较大影响。首先,在缓冲器轴向载荷的基础上推导缓冲器各腔压力公式;其次,使用二质量系统建立起 落架着陆运动微分方程;最后,应用 MATLAB/Simulink搭建起落架着陆缓冲器压力仿真模型,利用此模型分析不同着陆速度下各腔压力随时间与缓冲器行程的变化规律,及不同正反行程回油孔面积的油腔压力对缓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着陆速度下,各腔的压力在着陆过程的特定时刻呈现一定规律性;正行程回油孔不能太小,保证油液充满回油腔,反行程回油孔不能太大,保证油液充满主油腔;着陆冲击阶段的缓冲器内油压对柱塞的稳定性有影响。  相似文献   

5.
提高飞机起落架着陆性能,需要探索设计缓冲器油针形状的有效方法。利用平面多体动力学建立起落架数学模型,并利用NSGA-Ⅱ遗传算法,以油针轴向不同位置的截面直径为设计变量,以起落架过载系数和缓冲效率为目标函数,进行起落架着陆性能双目标优化设计。结果表明:本文的方法有效提高了缓冲效率并降低了过载系数,改善了轮胎载荷环境同时提升了起落架着陆性能;该方法同样适用于特定缓冲器高性能油针的设计。  相似文献   

6.
彭志军  李彬  叶彬 《航空学报》2009,30(6):1012-1016
推导了某型飞机尾起落架主支柱转角与缓冲器行程的关系,以及尾起落架主支柱转角与轮轴倾角之间的关系,并指出在停机载荷下,尾起落架轮轴倾角受到主支柱转角的影响。将某型飞机与它同类型飞机尾起落架的转弯情况进行了比较,发现某型飞机尾起落架转弯困难的原因是:在停机载荷下,缓冲器压缩量较大,轮叉转动较小的角度就可以导致轮轴与地面之间产生较大的倾角。在满足缓冲性能的基础上,将某型飞机的尾起落架缓冲器重新进行了充填,提高其充气压力,减少灌油量,使尾起落架缓冲器在停机载荷下的压缩量为0。缓冲器经过重新充填后,在停机载荷下,该型飞机尾起落架轮轴与地面的倾角始终为0°,机轮垂直地面,即使在小转弯半径条件下,牵引转弯和首飞滑跑转弯时,尾起落架机轮左右转动也很灵活。改变该飞机尾起落架缓冲器充填参数后,解决了转弯困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飞机支柱式起落架落震仿真及缓冲器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介绍支柱式起落架缓冲器的各个参数,包括缓冲支柱的初压力、初容积、油孔面积、活塞面积、缓冲支柱行程等。介绍起落架落震时缓冲器轴向载荷的计算公式。结合具体飞机型号利用初始参数通过AD-AMS软件建立数值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比较,发现两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最后以起落架缓冲器的油孔面积作为设计参数进行优化分析,给出最优值。  相似文献   

8.
在设计飞机油气混合型式的可收放起落架时,应充分考虑其内腔之间的介质流动特性。以某型无人机起落架缓冲器阻尼孔径、充油量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实验法对各因素引起的缓冲器内部气液流动变化进行分析,通过Fluent软件对放下阶段不同阻尼孔径、充油量下的缓冲器气液特性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起落架放下过程缓冲器阻尼孔油液流量只与孔径大小有关,不受缓冲器充油量影响;在该型号无人机要求的637 mL充油量下,缓冲器阻尼孔孔径应大于6 mm;对于其他型号起落架缓冲器,当确定了充油量后,应将满足放下阶段缓冲器气液充填作为缓冲器阻尼孔设计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9.
舰载机起落架突伸性能参数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沈强  黄再兴 《航空学报》2010,31(3):532-537
以配置优化变截面油针的双腔油气缓冲器为研究对象,基于经典的二质量弹簧-阻尼动力学模型,从一组原始参数出发,考察了低压腔初始压力、高低压腔转换支柱临界行程位置、轮胎预压缩量以及油液缩流系数等起落架结构与充填参数的变化对舰载机突伸性能的影响。数值仿真结果表明,以上各参数对突伸性能的影响有别于它们对缓冲性能的作用,并且对振荡特性和突伸时间的影响还各有侧重,一起构成了起落架突伸性能参数敏感性分析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10.
根据某型无人机总体方案的设计要求在初步设计出的起落架缓冲器结构与缓冲器主要初始充填参数的基础上,利用MSC公司开发的虚拟样机技术软件ADAMS建立起该型号无人机的主起落架缓冲器数值模型,对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将仿真结果与经验公式计算值进行比较,两者一致性较好,表明模型建立比较准确。接着依据缓冲器优化准则通过仿真测试对影响起落架缓冲性能较大的阻尼油孔进行优化设计,在有效提高缓冲器缓冲效率的基础上,得到了最佳的阻尼油孔面积。为我国在无人机起落架设计中应用虚拟样机技术提供了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全球租赁飞机数量越来越多,全球化的租赁及转租业务蓬勃发展,而各个民航局对注册在各自国家或区域内的民航运输飞机飞机适航性要求存在差异。本文就全球主要民航局民航运输飞机的适航性要求差异进行研究,并对飞机租赁及转租业务受到相关差异的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The Magnetometer (MAG) on the MErcury Surface, Space ENvironment, GEochemistry, and Ranging (MESSENGER) mission is a low-noise, tri-axial, fluxgate instrument with its sensor mounted on a 3.6-m-long boom. The boom was deployed on March 8, 2005. The primary MAG science objectives are to determine the structure of Mercury’s intrinsic magnetic field and infer its origin. Mariner 10 observations indicate a planetary moment in the range 170 to 350 nT R M3 (where R M is Mercury’s mean radius). The uncertainties in the dipole moment are associated with the Mariner 10 trajectory and variability of the measured field. By orbiting Mercury, MESSENGER will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determination of dipole and higher-order moments. The latter are essential to understanding the thermal history of the planet. MAG has a coarse range, ±51,300 nT full scale (1.6-nT resolution), for pre-flight testing, and a fine range, ±1,530 nT full scale (0.047-nT resolution), for Mercury operation. A magnetic cleanliness program was followed to minimize variable and static spacecraft-generated fields at the sensor. Observations during and after boom deployment indicate that the fixed residual field is less than a few nT at the location of the sensor, and initial observations indicate that the variable field is below 0.05 nT at least above about 3 Hz. Analog signals from the three axes are low-pass filtered (10-Hz cutoff) and sampled simultaneously by three 20-bit 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s every 50 ms. To accommodate variable telemetry rates, MAG provides 11 output rates from 0.01 s−1 to 20 s−1. Continuous measurement of fluctuations is provided with a digital 1–10 Hz bandpass filter. This fluctuation level is used to trigger high-time-resolution sampling in eight-minute segments to record events of interest when continuous high-rate sampling is not possible. The MAG instrument will provide accurate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intrinsic planetary field, magnetospheric structure, and dynamics of Mercury’s solar wind interaction.  相似文献   

13.
关于NND格式的两点注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差分格式在激波上计算准确性的标准提出了新的看法,并证明NND格式完全符合这个标准。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内套筒材料性能与几何尺寸等参数对预紧力影响规律,本文首先通过实验对不同内套筒材料与壁厚对预紧力的影响规律进行研究。然后通过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了接头预紧力施加的数值模型,模拟结果与实验实测值吻合较好,并通过有限元对实验现象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相同挤压量下,接头壁厚越高,所产生预紧力越高;对于塑性材料的内套筒接头,当外部挤压量超过一定值时,塑性材料完全进入塑性,变形增加,但应力值不再显著增长,预紧力趋于稳定;而对于弹性材料的内套筒接头,弹性材料应力一直随着应变线性增长,因此预紧力随着挤压量增加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15.
16.
Methods of determining helium on Jupiter (and the Jovian planets) are critically surveyed. Current information is consistent with solar abundance, He/H2 = 0.11 by number. The available lines of evidence are the mean density, spectral-line broadening, and stellar occultations. Methods usable from spacecraft flying by are discussed. Observation of far-infrared emission has great promise, but we may have to await the development of entry probes for the greatest assurance.This is one of the publications by the Science Advisory Group.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该型教练机现有航空电子系统构型、驾驶员操作程序、接口控制文件深入研究,结合未来功能扩展需求,给出了合理的系统构型分析、功能分配、数据流规划、原相关系统软件改动分析,在此基础上还设计出了嵌入式训练系统技术方案.依据方案研制的嵌入式训练系统原理样机通过系统动态试验、航电系统地面综合试验和飞机地面通电试验,证明系统...  相似文献   

18.
在传统的辞旧迎新之际,本应一片繁荣的民航运输旺季被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冲淡,相应地民航MRO业也受到了波及。虽然目前疫情仍未彻底散去,但显然在中国政府和全国人民的努力下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至于对2020年乃至近期较长一段时间的行业发展会有何种程度的影响,现在还无法做出明确的定论。但可以看到当前各类维修企业都在主动出击、想方设法、调整计划、优化资源、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19.
针对微织构刀具对钛合金Ti6Al4V切屑形成以及微槽二次切削机理分析的不足,通过建立热-力耦合仿真模型对比研究不同微织构刀具、微织构几何尺寸以及切削速度对切屑形成的影响规律。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微织构刀具更有利于断屑,二次切削作用使切屑的弯曲半径变大,微织构可以减小刀屑之间实际接触面积,降低切削温度。增大微织构宽度可以增强微槽的二次切削作用,利于断屑,但应注意其对刀具强度的削弱作用,而增大相邻微槽间距则会出现相反的二次切削作用机制。提高切削速度对各刀具均有利于断屑,弧形微织构刀具的降温效果最好,V形微织构刀具次之,矩形微织构刀具降温效果最差。研究结果对进一步理解微织构刀具对钛合金切屑的二次切削作用机理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0.
出于对燃油价格上涨的担心和军事安全上的考虑,国际航空界,特别是美国开始投资进行飞机替代燃料的研发和试验,针对这种形势,我国应根据国情,充分吸收已有成果,开展飞机替代燃料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