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齐炳辉 《卫星应用》2005,13(1):16-21
介绍了全球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现状以及我国卫星移动通信市场的定位和主要应用,预测了我国卫星移动通信市场规模,展望了卫星移动通信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个人移动卫星通信方案30多年来,通信卫星的应用大大促进了全球通信业务的发展,最初是开拓了越洋电话和洲际电视转播,后来又开通了国内通信和海洋舰船的移动通信,而今个人移动通信已遍及全球。但是,个人移动通信的成本居高不下,所以人们在寻求一种通用性的个人通信...  相似文献   

3.
在移动通信网络中,切换算法直接关系着系统的整体性能。目前区域卫星移动通信中采用的一般是地面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切换算法,虽然这些算法也可以使得区域卫星通信网络得到较好的系统性能,但是区域卫星移动通信网络有着很多自身的特点,直接采用地面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切换算法对整个系统而言不是最优的。文章从地面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切换算法出发,结合区域卫星移动通信自身的一些特点,对其中一种切换算法进行了改进,使之更加适合区域卫星移动通信网络。  相似文献   

4.
详细介绍了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1G通信技术到现在广泛应用的5G技术以及正处于研究阶段的6G技术,针对每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网络架构、频带分布以及传输速率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其优缺点,通过对每一代通信技术的对比,分析了移动通信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阐述了移动通信技术在战术通信中的应用以及未来发展的影响;旨在帮助学术研究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了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其在战术通信的应用,对从事移动通信研究和战术通信研究的人员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MSV-ATC卫星移动通信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卫星移动通信的最新技术——辅助地面组件(ATC)。ATC技术主要由美国移动卫星风险公司(MSV)研发,它是用于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一系列新技术的集合,代表了卫星移动通信的最新发展方向。采用了ATC技术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可以为密集城市和室内用户提供通信服务,从而实现卫星移动通信真正意义上的无缝覆盖。文章主要从发展历史、系统原理和关键技术三方面对ATC技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概念、类型、用途和系统组成,概述了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在我国话音业务、低数据采集业务和高数据采集业务中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建设我国卫星移动通信系统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我国自主研制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总体思路及系统总体方案,详细介绍了系统的各组成部分及主要性能。  相似文献   

8.
《航天器工程》2017,(3):123-129
为实现卫星移动通信数据传输,并改善数据传输的安全性,文章提出了应用数字签名机制的卫星移动通信数据传输方案。该方案结合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移动通信接口标准第2版(GMR2)的通信机制,通过在数据帧中增加同步位解决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同步问题,利用增加状态位和同步位的方式实现2.4kbit/s到3.0kbit/s的数据率转换,同时引入数字签名机制,提前验证通信双方身份的可靠性,进一步保证数据安全传输。通过设计实例和测试方案验证了数据传输方案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方案能保证数据在卫星移动通信网络中安全传输,可为卫星移动通信数据传输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2016年4月7日,中国卫星应用产业协会宣布成立卫星移动通信应用发展委员会。来自卫星应用产品研发、运营和服务以及行业重点用户的专家、领导100多人出席会议,围绕我国自主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应用发展、发挥卫星移动通信网络的综合效益、促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展开务实、深入的研讨。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李湘宁副局长对卫星移动通信应用发展委员会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他说,近年来我国卫星事业发展迅猛,在轨卫星总数  相似文献   

10.
许兴 《中国航天》1993,(12):10-11
无线通信和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将为移动通信开辟一个广阔的新消费市场,这也为宇航公司提供了机会。与政府合同相比,该市场很不稳定而且价格上竞争激烈,因此,公司必须对市场进行认真调查研究。 移动通信是个人通信产品和服务革新的结果。与放在桌上利用个人计算机和电话线进行通信的传真机等设备不同,人们可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通过使用卫  相似文献   

11.
概括地介绍了卫星移动通信载天线和移动地球站天线的发展趋势,并以实便对当前的技术水平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12.
该文在分析国外卫星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和下一代系统相关国际标准框架的基础上,提出了在2005-2010年建立我国区域性中,低轨的系统目标以及所需做的前期工作。  相似文献   

13.
Globalstar系统是Loral Qualcomm卫星业务公司提出来的低轨道全球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其基本任务是为全球提供可靠的移动通信业务。通过该系统,人们使用小型便携式终端或车载终端,就可在世界上的任何地方、任何时候,与任何地方的用户建立通信联系。本文主要介绍Globalstar系统的组成、系统特点以及系统的部署和运行计划。  相似文献   

14.
闵长宁 《中国航天》1994,(11):19-22
国内及亚太区域性卫星移动通信方案闵长宁Abstract:Thispaperbrieflydescribesthecurrentstatusanddevelopmenttrendofmobiletelecommunicationsatellitebot...  相似文献   

15.
俞盈帆 《卫星应用》1999,7(4):15-21
该文介绍了卫星移动通信的最新发展态势,分析了当前这个产业困难处境的原因,并对今后发展态势提出了预测。  相似文献   

16.
赵爽 《中国航天》2012,(2):45-49
近期,因计划建立美国首个天地融合移动通信网络而被通信产业界持续关注的光平方公司(LightSquared),向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提出申请,要求取消之前授权中“只能提供卫星移动通信服务/长期演进技术(MSS/LTE)双模终端”的限制,最终有条件地获得了FCC的批准。  相似文献   

17.
微波应用于卫星通信和陆地移动通信系统日前普遍,本文简要叙述了微波滤波技术在卫星通信和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卫星通信,在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系统占据统治地位30年之后,即将进入低轨道卫星星座通信的时代。低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出现,可以说是在小卫星技术、卫星发射技术、地面蜂窝通信技术和电子技术等迅速发展的基础上出现的。这种系统是迈向“四海为一村”的第一步,将成为卫星通信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 低轨道卫星通信系统可称之为倒置的蜂窝状系统。在传统的地面蜂窝状通信网络中,基础设备在地面,蜂窝区是固定的,移动用户在这些区域“漫游”实现通  相似文献   

19.
主要论述由微小卫星组成区域性 (纬度有限和经度有限或无限 )移动通信系统总体方案 ;中轨道 ( 1 0 0 0 0km左右 )或低轨道 ( 1 0 0 0km左右 )最佳星座轨道设计及发射组网研究 ;地面终端为手持机的微小卫星移动通信方案。通过对三项内容的综合 ,最终达到以确定区域手持机为终端的、投资最佳的实时移动通信系统  相似文献   

20.
王巨椿  王航 《卫星应用》2002,10(3):30-33
在信息技术蓬勃发展,并广泛应用的形势下,卫星通信与地面通信形成了激烈的竞争态势,但卫星通信以其特有的优势在广播电视、移动通信、远程教育、卫星互联网以及新的通信市场开发中将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