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读者心声     
《太空探索》2005,(1):38
在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一周年之际,我们收到了来自上海的读者钱业发先生寄给中国宇航学会理事长的一封信和一枚纪念封。信中他表达了对航天科技工作者的亲切问候和崇高敬意,同时希望中国宇航学会理事长能在此纪念封上签名并寄还给他,以留作纪念。为满足他的愿望,经过多方努力,中国宇航学会理事长张庆伟先生欣然在纪念封上签名,并希望通过我们向这位读者对中国航天事业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在此,我们将此纪念封一并刊出,与大家共赏。读者心声  相似文献   

2.
1988年11月,我们向《宇航计测技术》部分作者、读者发出了征求意见表,以征求对本刊的意见。值得高兴的是,许多同志以高度的热情,对我刊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意见和诚挚的建议。这是广大作者、读者对我刊的厚爱,也是对我们编辑人员的极大的鼓舞和鞭策。对此,我们表示哀心的感谢。我们一定按照广大作者、读者的要求,努力把刊物办得更好。现在,我们略去了来函对本刊的赞扬与肯定,把有关意见予以汇总,并提出了初步的处  相似文献   

3.
投诉站     
最近有不少读者反映38期的招贴图注有误,我们仔细观看才发现那架Su-33UB高耸着减速板,再看图注说是他要起飞,看过之后小编咧嘴了,哎,怎么能犯如此低级的错误!明明是降落嘛。看看老板能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别在难为我那点薪水了。  相似文献   

4.
“《航天》与我”征文启事自今年第一期登出后,我们收到了读者的大量来稿,这一篇篇真情流露的故事使我们深受感动和鼓舞,在此我们编辑部全体同仁谨向这些热心的读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希望你们能继续关心并支持《航天》,与我们共创《航天》美好的未来。  相似文献   

5.
星星工作室     
历时半年的读者意见调查活动结束了,我们收到了很多热心读者的来信,坐在办公桌旁拆开一封封读者来信,那种喜悦的心情是无法言喻的,面对读者的真知灼见,编辑部的全体同仁纷纷表示,只有把《航天》办得更好,才能无愧于广大的航天爱好者们。  相似文献   

6.
祁莲 《飞碟探索》2013,(12):F0002-F0002,1
在微博上关注了一位读者,没想到是位年近七旬的老先生,一位UFO发烧友。他给我发了很多条私信,讲他探索UFO现象的经历、对UFO探索行为的思考。最后他说:“UFO探索只是一种流行文化,和科学无关。”  相似文献   

7.
马里乌什·科瓦尔斯基是波兰东北沃尔希廷市的一名飞碟爱好者,他收集在该省观察到的UFO的资料差不多有15年了。不久前,他把自己收集到的资料送到了《飞碟时代》杂志编辑部,该杂志登载了科瓦尔斯基收集的资料中最有趣的几个事件。经《飞碟时代》杂志编辑部的允许,我们把这几起目击事件介绍给我们的读者。1986年7月初,沃尔希廷,加达村大约8时左右,四个小伙子从瓦顿格湖的捕鱼地动身回家。半路上,他们的汽车发动机突然熄火了(当时机器一切正常,但是无论如何发动机就是发动不起来)。这时他们中的一个抬头看了一下天空,发…  相似文献   

8.
蒋迅 《太空探索》2014,(2):50-53
看过“‘好奇号’的惊险七分钟”视频和“’好奇号’登陆火星实况”的读者都一定对那个梳着猫王埃尔维斯·普雷斯利式发型的男子有深刻印象,因为这个发型太像猫王了。猛地一看,他神态上简直就是猫王再世。这个人就是喷气推进实验室负责“好奇号”再人、下降着陆的亚旦。施特尔茨纳博士。如果读者认为施特尔茨纳从小就有一个太空梦,那就错了。他成为“好奇号”火星车的首席指挥决不是人们所能想象的一帆风顺,因为他在中小学里是一个很“差”的学生。  相似文献   

9.
《太空探索》2011,(4):29
《单程去火星?去不成!》一文发表后,很多读者跟帖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一位署名"WADE"的读者说:"我会去的。纵观历史,愿冒生命危险去探索地平线那边世界的,不乏其人。我们是富有探索  相似文献   

10.
徐菁 《太空探索》2010,(8):53-53
<正>哈罗!如果读者看到这篇日记,我猜想,读者已经对"火星500"项目有了大致的了解,对于我们的第一天,我想写一些我们的训练及在隔离设备中的感受。对我来说,最重要的一点是:发现太空领域与研究领域是两码事。正如读者知道的那样,我的学科背景是工业领域,尤其是电子工业。太空是一个几乎不能到达的遥远目标。今天,我能记得的近期经历是:"我两天前在卡纳维拉  相似文献   

11.
苏联《航空与宇宙航行》杂志宇航处科学编辑Γ·戈拉巴依撰文谈了他个人对苏联宇航事业的看法。现摘译如下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2.
按照惯例,当年国外发射卫星、飞船的统计次年与读者见面。为使读者尽快了解当年的发射情况,我们从现刊中搜集了各国的发射消息,汇编成表,以飨读者。因资料分散,若有遗漏,以本室今后出版的卫星表为准。  相似文献   

13.
现有读者来信询问:人造卫星到底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上天之后,又是如何工作的?就读者的问题,本刊记者专程请教了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嘉墀先生,请他回答读者的不解之处。  相似文献   

14.
美国新闻周刊驻意大利办事处主任罗德·诺兰对卫星通信的好处太了解了。他接受了到战火弥漫的南斯拉夫采访的危险任务。当其它记者旅行12小时到最近的工作电话亭去发送当天战斗故事之际,诺兰却在受迫击炮火包围中的巴尼亚卢卡市里在与他个人卫星通信终端连接的一台个人计算机上编撰他的故事。诺兰通过卫星技术把巴尔干山脉战况以按钮方式带给全世界百万读者。  相似文献   

15.
在读者拿到本期刊物之时,正值中国航天科技工业创建40周年之际,我们以中心页组合画及众多彩页与厂大读者同贺。 本期还公布了为庆祝中国航天科技工业创建40周年而举办的“航科杯”航天知识竞赛的结果。这次竞赛得到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香港航科集团、众多著名专家和厂大读者的大力支持,这里一并表示衷心的感  相似文献   

16.
姜晓军 《飞碟探索》2008,(10):48-49
最近经常有读者来信询问,如何才能找到适合自己观测用的天文望远镜,为此,本刊特地邀请中国国家天文台姜晓军博士,对一些读者的疑难问题,进行解答。文中还特别提到他在进行天文观测中的一些体会,相信会对读者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7.
杂志社收到的贺信贺电实在是太多了,因篇幅有限,不能一一刊登’,谢谢各位热心读者的祝贺!我们将把大家的祝福转告给广大航天工作者。  相似文献   

18.
我的体验     
近期我们收到很多读者来信,询问如何自制天文望远镜,现在我们将周旺镝同学自制简易天文望远镜的方法介绍给久家,有兴趣的读者不妨一试。 1.制作天文望远镜的关键点和一些误区。  相似文献   

19.
读者天地     
有读者问在很多资料中都出现过一种枪叫卡宾枪,请问卡宾枪与其他枪支有何不同?使用弹药是否相同?  相似文献   

20.
老实说,这是两部看不明白的电影.然而,它们又是那么迷人,所以我决定写一篇或许也看不明白的文章.读者要是读了此文不得要领,那就去找波兰小说家斯坦尼斯拉夫·莱姆算账--谁让他写出这么奇怪的作品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