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于1996年3月建成。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试验任务的指挥调度、飞行控制、分析计算和数据处理中心,是卫星发射试验北京任务指挥所的技术支持单位,也是我国对外测控服务的一个窗口。拥有指挥通信信息处理、监控显示、飞行控制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强、反应快捷、运算精确的现代化控制系统。是对飞船在太空飞行进行指挥控制的“中枢神经”。  相似文献   

2.
雨水 《太空探索》2012,(7):64-65
2011年11月1日,中国用改进型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神舟八号飞船,并与开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了空间交会对接试验。在此次任务中,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和所属的国内、国外以及国际联网测控站圆满完成了神舟八号飞船发射测控、空间交会对接测控和神舟八号飞船返回舱搜索回收等任务。  相似文献   

3.
北京时间 2 0 0 2年 1 2月 3 0日零时四十分 ,中国自行研制的“神舟四号”无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并成功进入预定轨道。北京时间 1月 5日 1 9时 1 6分 ,“神舟四号”飞船在完成预定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任务后 ,在内蒙古中部地区准确着陆。至此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 4次飞行试验获得圆满成功。飞船在轨运行期间 ,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统一调度分布在三大洋的 4艘“远望号”航天测量船及各有关地面测控站 ,对飞船进行了持续跟踪、测量与控制。飞船在太空成功地实施了太阳能帆板展开、轨道机动、姿态确定等数百个动作 ,成功实施变…  相似文献   

4.
天上测控站——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朝文 《太空探索》2001,(1):36-37
航天测控系统是航天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对航天器进行跟踪测量、监视控制和信息交换。从事航天活动的国家都建有不同规模与水平的航天测控系统。初期的航天测控系统主要由航天测控中心、航天测控站组成,后来又有测量飞机和测量船  相似文献   

5.
□□神舟号载人飞船工程分为载人飞船工程大系统和载人飞船系统两个层次,前者由载人飞船系统、运载火箭系统、航天员系统、应用系统、发射场系统、测控与通信系统和着陆场系统共7个系统组成;后者是7个系统之一,由结构与机构、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热控制、制导导航与控制、推进  相似文献   

6.
王朋 《太空探索》2003,(12):2-7
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时,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点火升空,我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踏上了探索宇宙的征程。近10分钟后,船箭分离,飞船进入绕地球飞行的轨道,航天员每1.5小时绕地球一周。中国大陆上的五个测控站、国外陆地三个活动测控站以及布在海洋上的四艘测量船组成的测控网密切监控  相似文献   

7.
<正>2016年10月17日,神舟十一号飞船准确入轨,两天后,与天宫二号对接,航天员进驻。11月17日,神舟十一号飞船开始准备返回。这是一场战役,一场立体战役,一场跨域战役。天上有中继卫星配合、国际救援卫星协助、通信卫星支持,地面有长达近两万千米、几乎连续的测控链,有S波段测控站、反射式雷达站、光学测量设备等。国外  相似文献   

8.
事故发生时,洛弗尔和海斯在“阿波罗13”上的情景 阿波罗飞船由3个舱段:指挥  相似文献   

9.
中继卫星支持海量航天器在轨测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中低轨的卫星在轨测控主要基于地面测控设备,当管理的在轨卫星数量持续增加时,需要不断地建设新的测控站或增加测控设备,同时由于地球遮挡限制,一个地面测控站的测控范围只占一颗卫星运行弧段的很小部分,集中在国内建设的地面测控站无法解决轨道全弧段覆盖难题。地球静止中继卫星系统的高覆盖特性和多址服务能力为近地卫星在轨测控提供了空间和频域的多重复用能力,文章从中继链路性能、多目标服务项目、多目标服务能力、覆盖特性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在现有的管理模式下,3颗具有多址能力的中继卫星就能管理中国目前在轨的和今后一段时间发射的所有近地卫星,这将显著降低在轨卫星对地面测控设备的需求。同时,中继多址测控服务模式可以克服现有在轨卫星管理时间域集中和应急能力差的缺陷,为卫星用户提供更多的服务手段,满足不同在轨卫星管理和使用要求,大幅提升在轨卫星的安全性和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0.
神舟一号飞船是我国载人航天计划中发射的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于1999年11月20日凌晨6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升空。飞船入轨后,地面各测控中心和分布在太平洋、印度洋上的测量船对飞船进行了跟踪测控,同B寸还对飞船内的生命保障系统、姿态控制系统等进行了测试。1999年11月21日凌晨3时,地面指挥中心向飞船发出返回指令,北京时间凌晨3点41分,神舟一号飞船顺利降落在内蒙古中部地区的着陆场。飞船在太空中共飞行了21小时.  相似文献   

11.
陆基、海基测控设备在跟踪低空特别是超低空飞行目标时受视距影响大,作用距离有限,而机载测控站作为空中测量平台,不受视距影响,有很大发展空间。介绍了机载测控站的组成、功能和工作原理,分析了机载测控站相关参数关系和工作能力,提出了提高跟踪能力的方法措施;给出了系统跟踪距离计算公式,通过几种典型目标速度分析了系统的跟踪能力,并与陆基、海基测控设备的跟踪能力进行了比对。结果表明,机载测控站在跟踪低空目标时作用距离较远,在低弹道大射程目标飞行试验中具有较大的应用空间。  相似文献   

12.
航天测控网资源均衡分配的调度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航天测控网资源集中管理、统一分配的工作模式,以及满足多星测控任务的测控网资源调度方法。提出了测控网均衡调度的方法。首先面向任务,将卫星测控任务按优先级划分,按最优分配的原则进行分配,使测控网能够支持的任务数量大;在此基础上,考虑测控站负荷和备份再进行优化,使测控网内各测控站的负荷均衡。相比其他方法,考虑了任务执行的成功概率,各测控站任务分配更均匀,便于测控网的管理。  相似文献   

13.
针对巨型星座的星地测控链路规划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智能规划调度算法。该方法考虑了卫星对于测控站的资源竞争关系和连接关系,设计了环境状态,决策智能体通过感知卫星状态,结合动作选择策略,生成卫星对于测控站的分配方案,并根据反馈的奖励值进行策略的迭代优化。将本算法应用于巨型星座系统的星地测控链路规划任务,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智能算法可以将测控站天线利用率提升到98%以上,同时有效地降低了天线的切换次数。另外,训练好的模型可以根据未来时刻的星地可视窗口,在30s内快速生成星地测控链路规划方案。  相似文献   

14.
空间扫描     
中卫┐1卫星正式投入运营据报道,中国东方通信卫星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卫公司”)的中卫-1通信卫星自6月16日成功定点以来,分别由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卫星测控中心和中卫公司测控站,对其进行为期一个多月的卫星平台及有效载荷在轨测试。结果表明,中卫-1...  相似文献   

15.
宗合 《太空探索》2013,(7):14-15
6月20日,神舟十号3名航天员在天宫一号开展基础物理实验,为青少年进行太空授课,全国8万余所中学6000余万名师生同步收看直播。这是中国首次举行太空科普教育活动,得益于2012年7月建成的能够覆盖全球的载人航天天基测控网。这个由13个地面测控站、4艘远洋测量船、1个天基测控系统组成的航天测控网,首次在神舟十号飞行任务中亮相,  相似文献   

16.
10月14日11点16分,伴随着雷霆般的轰鸣,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托举着中巴合作研制的地球资源卫星和巴西小卫星SACI-1腾空而起。火箭起飞约155秒一、二级分离,约175秒整流罩分离,288秒后二、三级分离,749秒后主星、箭分离,775秒后搭载星SACI-1分离,840秒测控中心发出指令,资源卫星太阳帆板解锁、展开,约100分钟后卫星再次进入中国测控站观测弧段,测控站发送指令,动量轮启动,卫星进入轮控模式,约12小时后精确轨道参  相似文献   

17.
正航天器一般包括导弹、运载火箭、人造地球卫星、载人飞船、深空探测器等类型。测控系统对各类航天器进行跟踪、测量和控制,是导弹试验、火箭发射、卫星运行和载人航天等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不同航天器根据飞行距离和运行轨道的不同,对航天测控要求也不同。航天测控系统总体可分为两类,一是专为导弹试验和运载火箭发射提供服务,又称"靶场测控系统";二是为卫星、  相似文献   

18.
目前,美空军正在帕特森空军基地附近进行四项工程,它们将用来指挥和控制几种军事卫星系统和保密的军事航天飞机飞行。这一需要十二亿美元的复杂设施叫做统一航天操作中心(CSOC),预期该中心从1987年开始控制国防部的某些卫星系统,起码要到1992年才能指挥航天飞机的飞行。CSOC 中心的工作可以一分为二,一个是卫星操作中心(SOC),专用于卫星的指挥和控制;另一个是航天飞机操作和计划中心(SOPC),  相似文献   

19.
在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的交会对接任务中,其动作主要依靠测控通信系统来实施与完成。要实现距地面343千米高空轨道中高速运动的两个飞行器安全对接,测控通信系统面临哪些难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测控通信系统副总设计师谢京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  相似文献   

20.
两个航天器在轨道上交会对接,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和非常困难的过程,航天员必须谨慎操作,地面测控站必须精心指挥,任何一丝疏忽大意,都可能导致对接失败,甚至使航天器因撞击不当而损坏。俄罗斯在其联盟号飞船与空间站方面已积累了70多次交会对接的实践经验。尽管如此,有时也难免功亏一篑,对接不成。对于美国航天飞机来说,在轨道上与另一航天器对接还是第一次。过去有过多次与轨道上的卫星进行空间交会的经验,但从来没有对接过,何况是与另一个国家的空间站对接,无论是技术风险,还是政治风险都是很大的。好在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