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可燃冰:未来能源的希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科学家发现,南海海域某些部位有可能埋藏着大量可燃烧的“冰”,其主要成分是甲烷和水分子的结合物(CH·4H2O),学名为天然气水合物。因它80%以上的成分是甲烷,故也有人叫天然气水合物为甲烷水合物。天然气水合物是由天然气与水分子在高压和低温条件下合成的一种白色固态结晶物质,外观像冰。由于天然气水合物中通常含有大量甲烷或其他碳氢气体,因此极易燃烧。而且,天然气水合物多呈白色或浅灰色晶体,外貌类似冰雪,所以被称为“可燃烧的冰”。它燃烧产生的能量比同等条件下煤、石油、天然气产生的能量都多得多,而且在燃烧以后几乎不产生…  相似文献   

2.
按照常人的思维,地球上的海洋和河流形成后,植物才在地球表面扎下根来。道理很简单,液态水通过各种方式把岩石弄碎,形成了土壤,然后植物才有了“安身立命”的适宜的土壤环境。听上去逻辑上没问题,但是最近关于维管植物的新研究却挑战了这个“常识”。  相似文献   

3.
美国得尼安以色列理工学院的3位天文物理学家达亚、罗雅和沙威夫发表了他们的“死亡和创造理论”。他们认为恒星互相碰撞所产生的宇宙射线,会在地球大气层产生致命份量的介子,破坏臭氧层和使环境变得具有放射性,地球上的一些大绝种是由此而造成的。但是在绝种后,这些...  相似文献   

4.
春来 《飞碟探索》2004,(4):23-24
几乎每个天体都把自己异常的一面展示给了我们,NASA主要行星学家之一的大卫·莫里逊说,月球考察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早在人类首次登上月球的“阿波罗11”号飞行前,就已存在三种互相对立的月球起源理论,这就是“姐妹论”、“母女论”和“俘获论”:按照第一种理论,地球和月球是各自演化而来的,不过两者都起源于同一块母体;第二种理论假定月球是由地球上被撞掉的一块演化形成的,地球上留下的凹陷,形成了今天的太平洋;最后,第三种理论认为,我们的月球是一颗在宇宙中流浪的小行星,后被地球引力场所俘获。当月球地形出现在美国宇航员眼前的一刻…  相似文献   

5.
20世纪.地球上发生过好多次令人畏惧的自然界大爆炸,一些科学家认为.那些令人难以解释的大爆炸是反物质导演的恶作剧,因此把它们称为“反物质大爆炸”。  相似文献   

6.
众眼看宇宙     
易轩 《太空探索》2012,(2):62-63
这张由美国航宇局“机遇号”火星车拍摄的火星地表最新照片中,从左上一直延伸到右下的沟纹状地貌,称为“霍姆斯特克”。它是一片迥异于周边地形的薄岩脉,和地球上的岩脉非常相像,让人一眼望去就能联想到这是洪水流过后的痕迹。事实可能确实如此。霍姆斯特克岩脉也富含钙与硫,就像地球上的矿泉岩石一样,为火星有水存在提供了最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7.
正科学家认为,地球上的生命很可能起源于不见天日的深海,而非浅海。在一项最新的研究中,有科学家对37.7亿岁"高龄"的岩石进行了分析,从中发现了管状化石,这种化石的结构与在深海热液喷口周围发现的化石相似,而深海热液喷口是孕育生物群落的理想场所。这比目前地球上已知最早的生命迹象——生长在浅海的微生物叠藻层化石,还要早3亿年。  相似文献   

8.
UFO研究的主题   美国著名的 UFO否定论者菲利普·丁·克拉斯认为: UFO是地球上的自然现象,任何证 明它是外星来客的痕迹和证据都是不存在的。但是笔者通过统计、对比国内外众多的具有可 信人证的 UFO事件,发现从目击的形态特征以有无智能行为表现为准可划分出两类 UFO:某 种未知自然因素形成的无生命的不明光亮 (移动 )现象,如地震光、“鬼火”、等离子火球 等形成的 UFO;在被目击时表现出智能行为的 UFO,说明它们是智慧生物遥控或亲自驾驶的 飞行器,它们的行为特征用“地球上的自然现象”是绝对解释不了的。为了与第一…  相似文献   

9.
29什么叫“宇宙免费午餐”?一些宇宙学家认为,大爆炸初期的宇宙就存在伪真空态,宇宙中的物质粒子就是从那种伪真空态中从“无”中产生的。一些宇宙学家进一步认为,量子引力理论也允许时间和空间自发地、没有原因地从“无”中产生,就像粒子自发地、没有原因地从“无”中产生一样,而不违反物理定律。根据量子引力理论的这些理论,包括物质、时间和空间在内的整个宇宙都是从“无”中产生的。因此,宇宙学家艾伦·古斯说:“人们常说没有免费午餐这回事,然而,宇宙本身就是一份彻底的免费午餐。”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主流科学家的意见是宇宙起源于一次大爆炸。据说那是在150亿或120亿年前,大爆炸形成了时间、空间和物质。数学物理教授图罗克最新提出的“开放暴胀”理论认为,宇宙最初是一个像豌豆大小的物体,悬浮于一片没有时间的真空,“豌豆”状的宇宙存在的时间与“大爆炸”相隔一个极短瞬间。他认为,“豌豆”状的宇宙在大爆炸前的瞬间内经历了被称为“暴胀”的极其快速的膨胀过程。根据大爆炸理论,宇宙由于爆炸不断膨胀,膨胀到一定程度又将坍塌,然后整个宇宙乌呼哀哉,所有的一切宣告消亡。虽然科学家宣称宇宙的消亡也要有一二百…  相似文献   

11.
[据英国《空间飞行》1979年2月报道] 在过去几年中,苏联加倍地把其空间获得的数据应用到经济管理方面。这些新的数据有许多是礼炮-6上的MKF-6M型多光谱相机拍摄的。礼炮-6相机拍摄的照片,只有约10%用于科学研究,其余的数据直接输送到各个用产。在莫斯科对北美的广播中,尤里·柯来索夫指出,西伯利亚所产的石油占整个苏联石油总产的1/4,固体燃料占1/3,天然气占1/10。柯来索夫说,“这里蕴藏着大量的天然资源”。这些资源有助于推动机器制造、化学工业和矿业的发展。然而,地质学家们认为西伯利亚的矿物资源大部分还未开发,而空间摄影能帮助勘探这些新的矿物资  相似文献   

12.
微凉 《太空探索》2010,(5):48-49
每天我们都能看到太阳升起,它明亮、巨大、时刻温暧着我们. 太阳与我们息息相关 太阳给我们带来光明、温暧和能量.石油和电这些能源是完全不能和太阳带给地球的无尽能源相提并论的.没有太阳,地球上的生命将不复存在.没有太阳,地球将完成冻结,任何生物都无法生存下去.  相似文献   

13.
石堡与洞窟教堂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东南大约300千米的阿纳多利亚中部,有一片极为荒凉的岩石地带,这就是被称为世界第一奇景的卡帕多基亚高原。这里每年除了初夏的几天有雨外,一直都处在酷热与严寒中。在烈日下,地表的草木都枯萎了,岩石也似乎快要熔化了,一切都仿佛到了天之尽头。  相似文献   

14.
看看世界地图就会清楚:如果各块大陆能象玩大型的拼板游戏那样移动,非洲大陆凸出的那部分恰好妥贴地嵌到美洲大陆上.早在1912年,两块大陆的轮廓互相吻合这一点,启发一位德国的气象学家阿·威格纳去探索一种令人瞠目的理论.他认为,地球上的七大洲原先是连着的,是一大整块陆地,他把这个超大洲取名为“潘加埃”,意思是“总大陆”.它在满布着地滞性岩块的海上漂浮,历经了几亿年才漂散开来.威格纳的理论对现存和已绝迹的很多类动植物的分布现象,提供了很有说服力的理由.例如,不少南美的淡水鱼种在非洲有极类似的近支,而它们是不可能远渡重洋,从一个大陆到另一个大陆的.同样,在南美洲和非洲发现的野生猴子,也不像是在两地分别进化的.  相似文献   

15.
美国和欧洲的一些天文学家,目前正在讨论着这样一个问题:生命是否发源于火星而非地球,地球上的生命是否是由陨石带来的 ?  最近的一次发问来自于芬兰研究人员毛利威尔托嫩。他指出,根据近来的天文观察与实验结果,已使有关的科学家越来越相信,我们地球上的祖先,很可能是来自于火星的“火星人”。当前,大部分科学家相信,在 38亿年~ 35亿年之前,由一个类似现代细菌那样的先祖,孕育了地球上各种生命形式。但是,相当一部分科学家并不这么看,生命起源究竟姓“地”亦或姓“火” ?人们争论纷纷。   ●火星生命说   火星与地球在…  相似文献   

16.
正尽管科学界的主流意见认为行星源于岩石小行星,但来自澳大利亚科廷大学和美国行星科学研究所的科学家发现,包括地球在内的太阳系行星可能源于“巨大的流体泥球”。在该研究中,科学家对碳质球粒小行星中的岩石颗粒和泥质活动进行了计算机模拟分析,发现早  相似文献   

17.
外星智慧生命的模样人们认为在寒冷且强烈的紫外线所构成的宇宙中,生物是无法生存的,这是真的吗?近来的一些实验结果明确地表明,在这样的宇宙中生物是完全可以生存的。有一些学者认为,地球上的生命原本来自宇宙,并且,列举了许多具有说服力的依据,因而,特别受到人们的关注。  英国剑桥大学的霍依、钱德拉二位博士也坚决主张地球上的万物来自宇宙的说法,他们的主要观点是“遗传物质,即生命的种子布满银河系及别的星系,因此,生命诞生于其他行星的机会非常多”。  有一个事件可以证明他们的说法。在1967年美国发射到月面的探测…  相似文献   

18.
庾晋 《飞碟探索》2006,(6):32-34
大爆炸理论是关于宇宙形成的最有影响的一种学说,英文说法为“Big Bang”,也称为大爆炸宇宙论。大爆炸理论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在20世纪40年代得到补充和发展,但一直默默无闻。直到20世纪50年代,人们才开始广泛注意这个理论。大爆炸理论认为我们的宇宙诞生于140亿年前,并曾有一  相似文献   

19.
早在44亿年前,地球上的生命是完全有规律而独立出现的,而地球和太阳系才形成于45.7亿年前。当然,这并不排除完全有另外一种可能,外星文明首次访问地球时,把从“时间窗口”的持续时间比我们地球还长的某一颗其他行星的云层中拿来的原始生命形式的水滴带到地球的云层中。  相似文献   

20.
用微型计算机监测与控制煤碳生产,可以大大提高煤矿的安全生产和自动化水平,进一步改善煤矿的生产管理和增加企业效益。本文具体介绍了一个适用于中、小型煤矿的安全生产微型机监测与控制系统的功能、结构和软、硬件配置,并着重讨论了系统主站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是怎样解决的。该系统现已投入运行。实践证明,设计合理,性能稳定,工作可靠,它是一个特别适用于中、小型煤矿的廉价安全生产监控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