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瑞典皇家科学院决定将200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给美国科学家雷蒙德·戴维斯、日本科学家小柴昌俊和意大利出生的美国科学家里卡多·贾科尼,以表彰他们在天体物理学领域做出的先驱性贡献,打开了人类观测宇宙的两个新窗口。这两项成果中的一项是戴维斯和小柴昌俊在“探测中微子”方面取得的成就,这一成就迎来了中微子天文学的诞生;另一项是贾科尼在“发现宇宙X射线源”方面取得的成就,这一成就为X射线天文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捕捉来自宇宙的中微子著名美籍华裔物理学家吴健雄教授曾经说过:“在世的人们即已看到中微子假说的胜利,也许永远不能…  相似文献   

2.
最近,两位美国天文学家西斯·肖斯塔克和亚历山大·巴奈特共同撰写了一本有关宇宙奥秘的新书,书名为《宇宙同伴》,其中的主题是“寻找外星人”,两位作家在书中断言:“人类将在2025年左右用一种特殊的方式与外星人取得联系。”至于地球人是否有能力与外星人取得沟通,许多科学家认为现在断定还是言之过早,因为迄今为止,科学界对外星人是否存在还是信疑参半。自从1947年罗斯韦尔事件以来,科学家以无数个频率信号、1亿多美元的资金、成千上万个小时的时间对天空进行扫描,但还是没有发现任何可信的信号。不过,他们所探测的最遥远的恒星到地球的距…  相似文献   

3.
在上一期《外星人离我们有多远》一文中,我们介绍了部分科学家对宇宙中生命的观点,即生命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这里再介绍另一部分科学家针锋相对的观点,即地球人类是宇宙中生命发展的特例。美国进化生物学家厄恩斯特·迈尔认为,无论宇宙中有多少亿颗行星,产生生命的几率都极小。美国古生物学家彼得·沃德和天文学家唐纳德·布朗在《罕见的地球》一书中认为,在地球以外的宇宙空间存在技术高度发展的社会的几率微乎其微,即使有生命形式存在,也  相似文献   

4.
一道来自遥远宇宙边缘的闪光,可能将打碎人类关于宇宙运行所做的一切假说。1998年,科学家在宇宙中搜索到一束光亮。这束闪光来源于约120亿年旅程的一个遥远类星射电源,它穿过了金属(例如铁、镍、铬、镁)的天际云层被人们所捕捉。当天文学家约翰·韦布和他在澳大利亚悉尼新南威尔士大学的研究小组分析这束闪光时,他们发现一些金属原子已吸收了它的某些光子。但是,根据已知的物理学定理,这种吸收既不合理,也有违常规。如果按照美国新泽西州拉特格斯大学的物理学家托马斯·班克斯、迈克尔·道格拉斯和圣克鲁斯大学的迈克尔·丹等人的理论,这项…  相似文献   

5.
日本科学技术厅于1993年6月20日,公布了空间往返运输系统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1.空间开发意义·根据以往空间开发的进展情况,以建立人类各种各样活动的据点,并以此作为寻求真理的对象这两个观点来探索空间。·特别是从前者探索空间,在那里活动与地球上的活动是密切不可分割的,人们试图将空间与地球构成一体,把它称为“地球圈宇宙”是很相称的。·开拓支持人类活动的“地球圈宇宙”,从中可获得新知识的空间开发,给人类带来更为丰富的知识。2.空间往返运输系统的意义与必要性·随着空间开发的集中化、多样化、大量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一个多国研究小组于2001年8月3日宣布,研究人员第一次用架设在地球上的望远镜看到了那个被天文学称为宇宙黑暗时代的迷雾———恒星和星系在那个时代还没有开始发光。如果这一发现经得起其他科学家的检验,那么它将意味着人类已经观测到了宇宙在星光和其他辐射开始弥漫天空时所发出的第一缕曙光。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天体物理学家理查德·埃利斯博士说:“这是恒星诞生的时代。”埃利斯本人并未参与此项研究工作,不过他认为多国研究小组的发现“非常令人振奋”。宇宙的“黎明”是参与斯隆数字天空测绘计划的科学家观测到的。雄心勃勃…  相似文献   

7.
1999年4月15日将成为天文史上值得纪念的一天。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的科学家在这一天宣布,他们第一个发现太阳系以外的一颗恒星,有多个行星围绕其运转。这是人类首次获得直接证据,证明太阳系在宇宙不是“孤家寡人”。参与此次研究的黛布拉·费希尔说:此次发现表明,银河系2000亿颗恒星中可能有不少会有多颗行星。曾几何时,人类把地球封为宇宙的中心,认为其他天体都在绕着地球转。后来哥白尼、伽利略发现地球绕着太阳旋转,于是提出太阳中心说。但现在一般人都知道,太阳也并不是宇宙的中心。中国民间传说中的“好汉”阿凡提…  相似文献   

8.
美国的“探险者”号宇宙探测器在其行程中拍摄了一系列土星光环的照片NASA的科学家们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就已经对这些照片进行过分析。但是,围其中部分照片的议论之声,直到1997年春人们才有所耳闻,西方媒体对此才开始所披露。当时的焦点人物是两位美国科学家:在斯坦福大学讲授航空航天学课程瓦尔特·温荪蒂和诺曼·R.伯格仑博士。当时他们声称,从“探险者”号传来的某照片经过他们研究认定,应为绕土星轨道运行的巨大航天器。其中的一个飞行体,长达5万千米以上;另一个则近乎地球直径的长度。加盟这一说法的还有里昂大学…  相似文献   

9.
李龙臣 《太空探索》2003,(4):F002-F002
2003年是康·爱·齐奥尔科夫斯基提出火箭公式100周年的日子。这个被誉为“宇宙航行第一公式”的火箭公式将人类古老的飞天幻想,变成了宇宙航行的理想,进而又变成了今天活生生的航天现实。  相似文献   

10.
美国贾丁·格兰维尔公司的马克·拉盖特1987年11月参观了苏联拜克努尔发射场,之后,他说:“苏联质子号运载火箭每年只有2~3次商用发射”。随后,美国空间商业公司的阿尔特·杜拉也参观了该发射场的发射设施,目睹了1987年11月26日用质子号火箭发射宇宙-1897的实况。这两家美国公司参观的目的是了解情况,以便帮助苏联推销质子号火箭,打入西方市场。拉盖特及其工作组细致参观了那里的质子号火箭发射台。苏联的“和平”号空间站就是从那里发射的。从火箭总装厂到发射台有一条12  相似文献   

11.
美国科学家凯伊·戴维森曾披露美军曾打算在月球上引爆一颗原子弹。接着,曼哈顿科学家爱德华·泰勒又在最近出版的《原子能科学家》杂志上披露了更大的内幕:美国空军和陆军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就打算在月球上建立一个永久性的军事基地,并且欲宣布月球归美国所有,不允许其他任何国家染指。结合美国军方现在的举动,相信媒体曝光的不仅仅是历史。1961年5月25日,美国前总统肯尼迪在一次国会演讲中提出了“把人类送上月球,又能让他安全返回地球”的目标。8年后的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和艾尔德林把人类的…  相似文献   

12.
宇宙考古     
宇·宙·考·古吴再丰宇宙考古是近年来诞生的一门考古学的新领域,是与天文考古学完全不同的另一个领域。宇宙考古学的基本命题称“地球人类及其文明实际上不是完全独立发展的,是由于远古的某一时期来自地外文明生物的若干接触、干涉乃至援助的结果而出现。”宇宙考古学...  相似文献   

13.
“宇宙所具有的质量可能仅仅需要一点儿就能阻止其膨胀.”两个在美国的天文学家说.如果他们是正确的,理论学家将不得不放弃“膨胀论”,他们最珍爱的宇宙起源的模式.这要求宇宙将永远不会坍塌或膨胀,但这平衡于两种可能性的边缘上.天文学家用一个叫做Ω的量表示宇宙的质量.如果Ω大于1,宇宙就会重得其所有物质的引力均匀地阻止其膨胀而造成宇宙坍塌.如果Ω小于1,宇宙将会永远膨胀下去.大多数理论宇宙学家认为Ω正好等于1,但许多观测天文学家认为Ω只有0.2或0.3.新西泽州普林斯顿大学的耐塔·贝考尔和雷恩尤·森,使用一台电脑来摹拟包含有不同数量物质的宇宙.他们想确定他们需要多少物质才能摹拟观测到的星团的特性.  相似文献   

14.
美国大众天文学杂志《天空与望远镜》2000年1月号上刊登了“读者选出的20世纪最感人的10张照片”专集。被选为第1号的是1968年1月载人宇宙飞船“阿波罗8”号上的威廉·安达斯宇航员拍摄的“地球从月球地平线升起”的照片;第10号是宇宙科学研究所发射的“阳光”太阳观测卫星上X射线装置观测到的太阳的真面目。飘浮在宇宙中的行星这张照片捕捉到了在一片漆黑中从荒凉的月球地平线上冉冉升起的由白色云带点缀的蓝色地球的情景,实在是太壮观了。“阿波罗”计划的科学成果众多,但是对人类思想产生巨大影响的莫过于这张照片,难怪被选作第一号。这…  相似文献   

15.
曹夫 《飞碟探索》2004,(5):41-42
在1997年美国天文学年会上,天体物理学家杰弗里·马斯和保罗·巴特勒发布了一条惊人的新闻:在室女座和大熊星座中有两颗行星,“其上可能有人”评论家认为此说只不过是一种推测假定这两位科学家所言不谬,而且地球上的人愿意与这两颗行星上的人建立联系,那么双方怎么才能交往呢?就此问题,欧洲航天局火箭运载系统部技术司负责人吉恩·弗朗索瓦兹·利伯海尔接受了德国记者的采访记者:如何与生活在遥远星球上的人交往?利:要想得知这一问题的答案,首先得具有极强的记忆力这两颗行星距地球大约有30光年(1光年即光在1年中所走的距离)远,也就是说,地…  相似文献   

16.
宇宙的年龄     
许多年来,天文学家们一直为测算宇宙的年龄而努力奋斗。然而,直到 70年前由天文学家哈勃的名字命名的哈勃太空望远镜诞生之后,人类才真正开始了探知宇宙年龄的历程。   埃德温·哈勃发现宇宙各星系间正以与其距离成正比的速率加速远离,这个膨胀速率——哈勃常数——是计算宇宙年龄和大小的关键。而要修正这一常数则需要准确测量各星系的直径。   由美国华盛顿卡内基研究所的温迪·弗里曼领导的研究小组于 1999年 5月公布了哈勃用 8年时间测量的结果:宇宙正以 21千米 /秒的速率膨胀。当把宇宙年龄改为接近 120亿年,与一些最古老…  相似文献   

17.
千古之谜久悬未解,迄今令人困惑不已,使现代科学陷入窘境,面临挑战.然而,前不久,俄罗斯著名学者、超自然现象专家德·勃洛欣采夫和弗·泽列宁通过理论上的计算和大量实践性研究,提出“多维宇宙平行世界论”,从而为揭开当代UFO之谜、外星人之谜、百慕大“魔鬼三角”之谜、金字塔之谜等诸多超自然现象的奥秘提供一个发人深思的启示.德·勃洛欣采夫和弗·泽列宁,分析了已被大量天文观测全面证实的“弗里德曼”膨胀“炽热”的宇宙模型,并通过理论上的计算和大量研究后得出惊人的结论;我们所看到的宇宙(即总星系)不可能形成于四维宇宙范围内,也就是说,我们周围的世界不只是在长、宽、高、第四坐标和时间这几维空间中形成的.宇宙可能是由上下毗邻的两个世界构成的,它们之间的联系虽然很少,却几乎是相互透明的.  相似文献   

18.
二.,一,…,。,,!,。。湘{运载}近地点}远地点{倾角l周期},二。,“,,’…,‘”}“””曰”’…火箭1(公里’1(公里)…(度)1(分)1宇宙1495!苏联!。月5日!!211}248}82·3!88·。{资源勘查卫星宇宙1406{苏联1。月7。{{,。2{362{67.2{80.6{高分辨率军用照相侦察卫星萨康一2“}美国}。月8日}德尔他{西经66。静止轨道;取代RC“的萨康一2宇宙1407{苏联1。月。日{…208 1 403…72·8{。。万一{军用照相侦察卫星一宇宙1495}苏族一}一葫i压-百{{222{305{82.3阿月一责瘾画杳玉夏---一宇宙,‘””{苏联}””,7日匕__f_竺上3竺{72·”{”。遭__{多用照相…  相似文献   

19.
美通用动力(GD)公司商业发射业务部门(CIS)公布至1993年的宇宙神一半人马座火箭发射计划。 GD公司于1992年发射的火箭及有效载荷如下: ·“GALAXY 5” (宇宙神2火箭发射)——美休斯通信公司的通信卫星。·“INTELSAT K” (宇宙神2A火箭发射)——国际通信卫星组织的通信卫星。  相似文献   

20.
澳大利亚天体生物学家保罗·戴维斯在英国《新科学家》杂志(2004年8月7日出版)上,发表了一个惊人的观点:外星文明也许早就将他们的“兴衰史”和对地球人类的“欢迎词”写进了人类的细胞———DNA中,只有当人类科技水平发展到高级阶段时,才能懂得DNA中那些由外星人留下的“加密信息”!自1947年以来,世界各国的天文学家孜孜不倦地用天文望远镜搜索着浩渺的太空,希望能捕捉到某个外星文明向地球发来的信息。美国“SETI”研究计划的科学家们更是发起“凤凰计划”,用天文望远镜寻找外太空中可能是“外星人”发出的激光信号。然而到目前为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