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塔斯社网站2019年3月20日报道,俄罗斯科学院空间研究所(IKI)宣布将在国际空间站俄罗斯舱段上安装全天空监测仪,用于测量X射线宇宙背景辐射亮度,分析和绘制83%的宇宙地图。全天空监测仪将于2020年通过货运飞船运抵国际空间站,再由航天员执行出舱任务时安装在俄罗斯舱段外部的通用模块上,任务周期为3年。  相似文献   

2.
苏新 《国际太空》1997,(6):13-14
1拖期后的发射计划“阿尔法”国际空间站原计划从1997年11月正式开始建造,但因俄罗斯服务舱的制造工作拖期,整个空间站的发射计划将推迟7个月。这样,空间站的第一个部件——俄罗斯制造的FGB功能货舱,将推迟到1998年6月由俄罗斯的质于号火箭发射入轨。随后,在1998年7月9日,美国将用奋进号航天飞机发射第一个美国制造的部件——配备6个舱口的增压节点舱,它用于连接空间站的其他舱段。为防止空间站计划推迟发射后再继续拖期,美航宇局(NASA)希望制造一种称为“临时控制舱”(InterimControlModule)的辅助推进系统,它将以一种原…  相似文献   

3.
2001年航天员承担了更为繁重的太空建筑任务.为国际空间站增添了三个舱段(美国命运号实验舱、美国探索号气闸舱和俄罗斯码头号对接舱)和一只手臂(第一套遥控机械臂系统).  相似文献   

4.
今年 1月底 ,俄罗斯联邦政府决定 ,俄罗斯将在今年 7月底之前发射国际空间站服务舱。日前 ,美国航宇局局长戈尔丁已向记者表示 ,美国希望俄罗斯这次能够按时完成发射服务舱的计划 ,并称一旦俄罗斯不能如期发射服务舱 ,美国则将在今年 1 2月发射自行制造的服务舱。戈尔丁还称 ,即使俄罗斯能按时成功发射服务舱 ,美国也将在 2 0 0 1年发射自制的服务舱。显然 ,美国对俄罗斯多次推迟发射服务舱感到了失望 ,以至发出了最后通牒。俄罗斯多次推迟发射服务舱的主要原因是经费不足。今年 1月召开的俄罗斯政府工作会议已批准了俄参加国际空间站的项目…  相似文献   

5.
正空间站航天员出舱活动医学保障工作,是载人航天长期飞行医学保障的重点,也是空间站运营和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主要以"国际空间站"俄罗斯舱段为背景,介绍了"国际空间站"航天员舱外活动的概况、舱外活动的工作组织原则与医学保障系统,阐述了舱外活动的减压安全保障措施、舱外活动期间航天员作息制度的特点,最后分析了"国际空间站"航天员舱外活动的主要结果。随着航天员舱外活动个体装备技术的完善及其功能可靠性的提高,舱外工作逐渐由短时行为变为航天员有  相似文献   

6.
“国际空间站”的总体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晓帆 《国际太空》2012,(3):18-21
1“国际空间站”概况 “国际空间站”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国际载人航天合作计划,集中了世界主要航天大国各种先进设备和技术力量,其复杂性和技术先进性是以往任何载人航天器无法比拟的.目前“国际空间站”美国舱段基本组装完成,俄罗斯舱段将于2013年完成建设,已实现6人驻站目标,体积是和平号空间站的3~4倍,相当于一个足球场大小.围绕“国际空间站”的建设,到2012年1月底,美、俄共完成了67次载人航天飞行,航天员累计完成了135次出舱活动.  相似文献   

7.
正长期载人航天器(下)实用型空间站之国际空间站国际空间站是由16个国家参与研制的大型太空设施,重419吨,桁架长108.4米,由12个增压舱组成的舱段长74米,舱内总容积1202立方米,4对太阳电池阵构成的电源输出功率110千瓦,可同时容纳6名航天员工作生活。图中的曙光号功能货舱是国际空间站的第一个舱段,由美国出资、俄罗斯负责建造,重20.04吨,长12.6米,最大  相似文献   

8.
1电源系统 “国际空间站”的电源系统采用太阳能发电方式.站上有2个互连系统,即美国舱段的124V系统和俄罗斯舱段的28V系统,2个系统通常状态下是相互独立的,但通过直流变换器互连后可允许电力双向传输.  相似文献   

9.
二○一○年2010年国际空间站的组建已近尾声,航天飞机3次造访国际空间站,为空间站增添了美国"宁静"号节点舱和"瞭望塔"号观测舱、俄罗斯"黎明"号小型实验舱;更换了已经用尽的氨冷却剂储罐和一些旧电池组;安装了通信天线等部件。  相似文献   

10.
浩言 《太空探索》2008,(4):32-33
在欧洲哥伦布实验舱与国际空间站成功对接后,美国航天飞机紧接着的主要任务是放飞日本"希望",为国际空间站继续添砖加瓦.从2008年3月11日起,美国航天飞机将分3次发射日本希望号实验舱与国际空间站对接,即先发射希望号实验后勤舱增压段,然后发射希望号实验舱增压舱和遥控机械臂,最后发射暴露设施和实验后勤舱暴露段.  相似文献   

11.
正自1998年11月"国际空间站"(ISS)第一个基础组件—俄罗斯曙光号(Zarya)功能货舱成功发射以来,ISS已成功在轨运行近21年,目前计划延期运营至2024年,并对站上设备进行全面评估,研究其是否具备延期工作至2024年以后的可能性。ISS俄罗斯舱段现阶段仍处于建造之中,目前由五部分组成,后续计划再发射3个舱段,对现有舱段进行补充,待ISS退役后,俄罗斯计划以部分在轨舱段为基础建造本国独立轨道站。为充分开展在轨应用,俄罗斯在ISS建造之初便制定了《"国际空间站"俄罗斯舱段计划开展的科学应用研究与实验长期规划》,确定了十个研究领域,此后不定期对规划内容进行更新,用以指导ISS俄罗斯舱段开展应用研究。俄罗斯发布的2018年版科学应用研究与实验长期规划中明确了六大研究领域,同时公布了299项计划开展及已经完成的实验项目。  相似文献   

12.
张蕊 《国际太空》2010,(7):11-13
美国东部时间2010年5月14日14:20,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顺利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这次任务代号STS-132,是航天飞机第132次飞行和2010年的第3次飞行。此次飞行还是阿特兰蒂斯号的第32次飞行,也是它的最后一次飞行(不包括用于乘员救生的1次备份飞行)。在STS-132之后,航天飞机退役前,还有2次"国际空间站"任务(不包括1次备份飞行)。此次任务为期12天,为"国际空间站"运送了俄罗斯建造的迷你研究舱-1(MRM-1)。该舱可以提供额外的存储空间,同时还为俄罗斯联盟号飞船和进步号飞船提供一个新的对接口。迷你研究舱-1又名为黎明号(Rassvet),它被永久地安装到了空间站曙光号多功能货舱舱口的底部。在迷你研究舱-1的外部携带了重要硬件,包括散热器、气闸舱和欧洲机械臂各一个。此次任务进行了3次出舱活动,在空间站外部安装了备用部件,包括6块备用电池、1副Ku频段天线和用于加拿大机械臂的备用部件。  相似文献   

13.
评审了“国际空间站”合作情况。与会代表包括美国航空航天局局长格里芬、加拿大航天局长比约德、欧洲航天局局长多尔丹、俄罗斯联邦航天局长佩尔米诺夫、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理事长立川敬二。在会上,俄罗斯航天局局长佩尔米诺夫宣布,俄计划为“国际空间站”建造新舱段,它  相似文献   

14.
□□俄罗斯奥兰-M(又译作海鹰-M)航天服是"国际空间站"舱外活动使用的主要航天服之一,其功能和实用性得到了"国际空间站"航天员的一致认可.为了便于在"国际空间站"上使用,俄罗斯曾对奥兰-M航天服进行了修改(分2个阶段完成),其中也适当地考虑了航天服在和平号空间站上的使用经验.  相似文献   

15.
许彤 《太空探索》2000,(9):C014-C015
莫斯科时间7月12日上午8时56分,在来自美国、欧洲、日本和加拿大等国众多航天官员的注视下,俄罗斯“质子K”运载火箭从拜科努尔航天中心升空,将国际空间站的第3个舱段——星辰号服务舱送入太空。这次发射进行得非常顺利,服务舱在火箭起飞大约10分钟后进入了低地轨道。入轨后,该舱的交会系统天线和两个太阳能帆板顺利展开。经过两周的自由飞行,7月26日凌晨3时45分利用自动对接系统同国际空间站先  相似文献   

16.
苏新 《国际太空》2000,(1):21-22
1 空间站装配进度再次推迟□□自1998年11月20日和12月4日国际空间站的头2个组件(俄罗斯的曙光号功能货舱和美国的团结号节点舱)被送入轨道,并在1998年12月7日实现对接以来,第3个组件——俄罗斯服务舱的发射日期因俄罗斯的经费不到位而一再推迟。最近,服务舱的发射日期再次从1999年11月中旬推迟到2000年3月以后,但这次推迟是应美国的要求,不能怪俄罗斯。美国已把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的一次空间站后勤保障飞行,从1999年12月推迟到2000年1月底,目的是使肯尼迪航天中心的技术人员有时间…  相似文献   

17.
<正>国际空间站的商业化道路似乎已箭在弦上了。然而正如贸易战一样,事物的发展是受客观规律驱使的,并不会以美国人的主观意愿为转移。至少,国际空气站的商业化就面临着几个重大的问题。小事我们先来谈小事,也就是国际空间站合作方的态度问题。美国宇航局已经明确提出,所谓的国际空间站商业化只限于美国舱段,也就是说,美国公司  相似文献   

18.
最新消息     
美国发射间谋卫星5月14日,美国从卡纳维拉尔角把一项行踪诡秘的军用卫星送入地球轨见五角大楼以“维护国家安全需要”为由拒绝透露这颗卫星的使命及其运行轨迹。但有消息说,这是一颗造价15亿美元的间谍卫星.它将以每小时绕地一周的速度飞行,其使命是对俄罗斯和北欧的军事通讯信号进行窃听。(阿兵)俄航天员成功进行太空行走俄罗斯两航天员5月12日在大空行走,完成了移动太阳能电池板的试验。此行是为了和平号空间站和光谱舱对接作准备。光谱舱已于5月20日发射。自和平号空间站1986年投入使用以来,在其上工作的航天员已…  相似文献   

19.
易林 《太空探索》1998,(6):8-10
由美国、欧洲(11国)、加拿大、日本、俄罗斯和巴西等16国联合研制的国际空间站(ISS)将于今年11月20日开始在太空兴建。届时,将由俄罗斯“质子”火箭发射它的第一个构件——由美国出资,俄罗斯建造的多功能货舱(美方现称其为控制舱,为不引起误会,本刊沿用以前的叫法)。 国际空间站重472吨,在轨道运行的平均高度为352千米,运行  相似文献   

20.
马爱军  刘巍 《国际太空》2012,(10):42-48
俄罗斯加加林航天员训练中心水槽实验室自1980年投入使用以来,在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及目前正在运行的“国际空间站”的航天员舱外活动训练及试验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