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联的第一批卫星,第一批宇航员,第一批行星探测器都是从拜克努尔发射场发射的。昔日发射频繁的拜克努尔,而今设施陈旧,商品匮乏,四季多病,消沉的气氛笼罩着那里的每个工作人员和家庭。《红星报》刊登了拉丁上校撰写的短文,描述那里的情景:零下30℃的严冬,人们无煤取暖,热电站发生事故,缺乏修复,维护不当,商品不按计划供应。《论坛与事实》杂志援引了能源-暴风雪联合企业工作的一位技工的话,6年来,这位技工和他的妻子住在旅馆里,自己烹调,因为食堂的菜价高得惊人,“我们既无土豆,又无水果,无浴室或淋浴设备。”《工人论坛》写道,卫生状况恶劣,冬天患流感,夏天  相似文献   

2.
三维空间     
维是几何学及空间理论的基本概念。直线是一维的,平面是二维的,普通空间是三维的,所以叫三维空间,也叫三度空间。我们在地球上一条东西方向的路上行走,那是一维的,再加沿南北方向的路,就可以到达任何地方,那是在二维地球表面上运动,离开地球表面升入空中,到宇宙空间去遨游,那就是进入三维空间了。宇宙空间是一个巨大的三维空间,但可能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3.
明天的世界     
我们一生下来,就开始长年龄了.长期的体力消耗与机能衰退,使身体抵御各种疾病、突发事故和损伤的能力逐渐减弱,就是体格最强壮的人也抗拒不了年龄增长的影响.身体的某些部分,如大脑和肌肉,经发育成熟,即使没有遇到意外事故,也要逐渐衰老.其他部分,如皮肤细胞和血球,则每天都在更新,处于不断的置换过程,直至生命的最后时刻.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复制机制看来也会出现毛病.皮肤渐渐失去弹性,神经细胞的敏感性日益减弱,而整个身体抵抗疾病的能力逐渐降低,对于劳累与损伤也就更难适应了.某些新细胞的活力每况愈下,远不及先前的那样旺盛,而为机体所排弃.  相似文献   

4.
随着苏联的解体,一些严密封锁的档案资料逐渐解密,铁幕慢慢拉开,越来越多鲜为人知的内幕在世人面前露出了真面目.对UFO研究爱好者而言,苏联作为一个先进的航天强国,在发展航天技术的过程中,获取了哪些有关UFO的绝密信息,又是怎样实施对各种异常现象的研究,在研究中投入了哪些力量,有什么研究结果,都是大家迫切想了解的.人们兴奋的心情难以言表,期待能得到出乎意料的信息.  相似文献   

5.
2016年的2月14日,不只是情人节,因为有一个叫"徐立平"的名字在一夜之间广为人知,有一个叫"大国工匠"的称谓响彻神州,有一个叫"中国航天工作者"的群体备受敬仰. 徐立平,1968年10月生,1987年参加工作,国家高级技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7416厂发动机药面整形组组长,坚守岗位28年,潜心发动机火药微整形的世界难题.他在"炸药堆"里战斗,在"导弹心脏"上整形,在生死一线间独舞;他用手里的刻刀与死神搏斗,他用心中的信念为祖国"铸剑",他用航天人的意志创造奇迹;他勇敢,他坚毅,他进取,他创新,他凭借"国家至上"的情怀和高超的技能,展现航天人独一无二的风采.  相似文献   

6.
<正> 大家知道,两点的相对位置的精确测量,随着尺度的增加,精度渐渐降低。在人造卫星没有问世之前,在陆地上,人们只能通过大地三角网的测量来确定两点间的距离。随着距离的增加,误差也不断积累。洲际的距离、大陆与海岛之间的距离,由于海洋阻隔,其相对位置很难准确测量。即便可以测量,但浩繁的工作量,往往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得到结果。雷达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测距工具,但受到视距的限制,超视距雷达,由于工作频率比较低,它的精度是很有限的。在人造卫星出现以后,人们设想将高悬在太空中的卫星作为参考点,地面可以用  相似文献   

7.
冬夜的星空,是四季中最美丽的。寒冬来临,万物萧索,似乎一切的生命都已被禁锢在这冰冷中。然而,这时的星空却像是要给我们低落的生命以补偿似的,空前地繁华美丽起来,这是一年中亮星最多的季节。那么,放下你满身的疲惫,背上你的行囊跟我走吧,找一个无月的夜晚,坐上我的  相似文献   

8.
双星照环宇     
刘振兴 《太空探索》2003,(10):26-28
天气,对于人类来说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刮风、下雨、冰雹、飓风,这些耳熟能详的名词,代表了人们几千年来对天气的认识,也使人们认识到了大自然的无穷威力。观天,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的手段。其实,地球只是太阳系大家族中的小弟弟,她的能量来自于太阳的照耀。太阳的一举一动,对于地球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太阳一感冒,地球就会打喷嚏。因此,了解太阳对地球的作用机理,是科学家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科学探测的背景地球主要是由固体物质组成的,有一个强度适宜的地磁场,它透过大气层,延伸到地球以外很远的地方。太阳风是…  相似文献   

9.
成功地建立航空发动机数据库的关键,是根据数据模型分析,研究的结果进行数据库总体逻辑结构设计,经过分析,研究采用关系型数据理论,使航空发动机数据库具有合理的逻辑结构,航空发动机是一种在不断发展中的技术密集型的热动力机械产品,它不但涉及许多学科与技术领域,而且本身结构得杂,型式多样,在建立关系型航空发动机数据库时,研究描述航空发动机的各种数据间的关系模式与函数依赖关系,是建立数据模型的主要环节,数据库  相似文献   

10.
正冰川,地球上重要的淡水资源,是江河之源,也是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在中国的西部,厚厚的冰川覆盖了5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是一片美丽奇异的冰雪王国。距今6500万年前,青藏高原开始隆升,这里的气候逐渐变得极端,最终,它成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陆地,也成为我国主要的冰川分布区。由于温度较低,高海拔地区的降水通常以雪为主。  相似文献   

11.
2005年2月23日,注定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日子——这一天不仅是中国人传统的元宵佳节,而且在夜幕降临之际,天空中出现了UFO与礼花同飞共舞的美丽景致。这不仅在山东省泰安市,而且在湖南省湘潭市被群体目击,并且留下了DV等影像资料。所以,在回眸中国重大UFO事件时,不能忽略发生在湖南省境内的UFO案例。南岳衡山,是中国五岳之一,位于湖南省衡阳市的境内,群峰巍峨,气势磅礴,七十二峰逶迤400千米,自古即人杰地灵。也许就此“吸引”了UFO的“拜访”,留下一段佳话。此次,湖南UFO研究会负责人湘雄先生应策划者相邀,再度“回访”UFO之路,为我们推出《UFO夜访南岳衡山》的调查报告,挑开了笼罩在南岳上空的神秘来客的面纱。需要说明的是,原定本期推出的王思潮先生的大作,因故延迟发表,希予见谅。  相似文献   

12.
编者的梦     
《航天》是一座科普园。她的总体风格,应该有明显的航天特色,她的每一篇文章,每一幅图画,应该是一朵特型花,有鲜艳的颜色,有浓郁的芳香,有独具特色的花粉,可观、可赏、可采酿营养丰富的蜜;她应该扩大篇幅;她应该缩短周期,她应该常办常新。这是读者的托付,也是编者的梦。  相似文献   

13.
3月1日,在科技人员的准确控制下,嫦娥一号卫星以其矫健的身躯,缓缓靠近与她相伴494天的月球,然后热烈地拥抱和亲吻了月亮女神,至此,嫦娥一号卫星以我国月球探测一期工程圆满成功的伟大壮举,完成了光辉的使命,走过了绚烂而短暂的生命周期,永远被镶嵌在遥远的月球上,成为中华民族的骄傲和永远的怀念.  相似文献   

14.
日月 《太空探索》2006,(10):56-57
在我国盛唐时期,有一位德高望重的大天文学家一行。一行是一位高僧,本名张遂。他家原是书香门第,祖父张公谨是颇受唐太宗器重的名将,但就在他2岁时,武则天执政,对旧功臣进行了无情的打击,他家也就跌入了生活的低谷,靠亲友的接济才长大成人。但张遂自小就才智过人,他读书时勤于思考,并与自然界中的现象相对照,因而进步神速。还在少年时期,就能在很短的几天时间内,读通了内容极为深奥、连成人也不易弄懂的《太玄经》,有人因此惊称他是“颜回再世”。盛名之下,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极想把他笼络在自己翼下,正是为了逃避武三思的纠缠,他才逃到嵩山…  相似文献   

15.
2012年12月21日,本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日子,可是,由于一个以讹传讹的古代传说,掀起了纷纷扰扰的“世界末日”说,各种耸人听闻的消息甚至引发了不少荒唐的事情.在各种“世界末日”的版本中,“太阳消失,连黑三天”、“小行星即将撞击地球”和“中微子将地球变为一个大微波炉”以及许多宇宙中遥不可及的事情,都成为了造成地球毁灭的罪魁祸首.荒谬的“世界末日”说能在我国风起云涌,背后有各种深层次的原因,不可否认的是:加强科普宣传,提高公民科学素养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多了解一点科学,也许会少一点莫名的恐惧.在“末日”纷扰中,嫦娥二号卫星在太空屡创纪录,本刊特编发“你好,深空!”专题,以此向崇尚实干兴邦的科技人员们致敬,也祝福各位告别“末日”干扰,享受幸福生活.  相似文献   

16.
灵巧手滚动操作的运动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研究灵巧手和物体滚动接触时运动规划,首先,介绍了空间物体曲面的表示,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两刚体点接触时的运动学方程,并由点接触的运动学方程和滚动接触的约束条件得到了两刚体的滚动接触运动方程,然后,由于掌坐标,手指末端坐标,接触坐标和物体坐标之间的位置关系,推导了关节速度和物体速度之间的关系,建立了灵巧手滚动操作的运动方程,并分析了滚动操作中的物理约束,位置约束,速度的约束和方向约束及其表示,最后,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由于太阳的恩赐,我们居住的地球目前无疑是太阳系内唯一的“生命乐园”,不管是天上还是地面,到处是莺歌燕舞,鸟语花香,无论是海洋还是沼泽,都有形态万千的各种生命争奇斗艳。难怪上天的航天员,在太空“望乡”时,对宇宙间的这个美丽星球无不发出由衷的惊叹。 然而,由于人类滥伐森林,无节制地排放二氧化碳,使得当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已比工业革命前增加了25%,而且目前还在以每年0.5%的速率继续增加着,其直接的  相似文献   

18.
痛觉缺失     
早在30年代,布拉格的唐鲍博士就见到一位奇特的患者,他53岁,与常人完全不同的特殊遭遇使他过早的衰老,弯腰弓背,步履蹒跚,瘦骨嶙峋.他自述从出生起,就不知道什么叫疼痛,从小跌打摔伤,火烧水烫,从没喊过一声痛.长大后,成了一名水手,走南闯北,什么苦头都吃过,可还是不知道“痛”是个什么滋味.艰难困苦,给他精神上带来巨大的创伤;而无数次的外伤流血,又在他肉体上留下了重重叠叠的疤痕.离奇的无痛生活给予他的恰恰是人世间最大的痛苦!唐鲍博士半信半疑地听完这传奇式的病史,小心翼翼地开始检查病人,结果使他大吃一惊:病人果然像他自己叙述的那样,无论是锐利的针刺,还是重重的敲打,都毫无疼痛的感觉,他确实是一个  相似文献   

19.
苏联用于国土防空的导弹,在国外被称为“萨姆”导弹,它的第一代导弹系统C—25“金雕”的研制工作开始于1950年8月,但是,直到1952年,侵入苏联领空的外国飞机,只有少数遭到苏联歼击机的拦截,曾被击落过8架,而苏联的飞机和飞行员也受到损失。这使入侵的外国飞机肆无忌惮,美国战斗机联队的飞机已深入到列宁格勒、基辅、明斯克,甚至莫斯科郊外上空。 为此,苏共中央政治局曾专门开会,听取防空导弹武器发展前景的汇报。最后,斯大林作了决定:  相似文献   

20.
茫茫大海,点点白帆,一叶扁舟既然可以往来于天涯海角,那么,浩瀚宇宙,耿耿银河,是否也可以乘帆船横渡呢?众所周知,江河湖海里的帆船曾是我们人类的重要水上交通和运输工具,由于蒸汽机和内燃机的发明和运用,这种较为古老原始的帆船才逐渐退伍了,慢慢让位于动力船.可是,航天科学家受帆船启发而设计了太阳帆船.科学技术的进步给帆船安上了翅膀,它不久的将来就要星海扬帆,展翅飞翔在太空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