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迄今为止,关于月球的形成原因,有许多假说,但最主要的假说只有4种:第一种是认为月球是地球的一部分物质形成的“母子说”;第二种是“捕获说”,这种说法认为,月球是太阳系内某处形成的某种天体在接近地球时,被地球的引力所捕获形成的;第三种是“兄弟说”,这种说法认为,地球和月球几乎于同时在太阳系中形成;第四种说法是大碰撞说。这种说法认为,月球是地球遭到火星大小的天体碰撞后,四散的碎片最终形成了的。  相似文献   

2.
月球成因新说今天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说,月球可能是在数十亿年前由地球和一颗体积3倍于火星的巨大行星相撞之后形成的。这项由美国天文学会发表的研究报告说,地球与一颗“胡作非为的星球”相撞可能使地球上面几层足够多的物质汽化,从而形成了月球。科罗拉多大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春来 《飞碟探索》2004,(4):23-24
几乎每个天体都把自己异常的一面展示给了我们,NASA主要行星学家之一的大卫·莫里逊说,月球考察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早在人类首次登上月球的“阿波罗11”号飞行前,就已存在三种互相对立的月球起源理论,这就是“姐妹论”、“母女论”和“俘获论”:按照第一种理论,地球和月球是各自演化而来的,不过两者都起源于同一块母体;第二种理论假定月球是由地球上被撞掉的一块演化形成的,地球上留下的凹陷,形成了今天的太平洋;最后,第三种理论认为,我们的月球是一颗在宇宙中流浪的小行星,后被地球引力场所俘获。当月球地形出现在美国宇航员眼前的一刻…  相似文献   

4.
姚承 《飞碟探索》2006,(4):22-23
关于月球的来历一直有不同的看法,其中主要有地月同源说、地球捕获说和地月同体分离说。地月同源说认为,地球和月球是从同一团原始星云物质演化来的;地月同体分离说认为,地月本是一体,后来因撞击而分离;地球捕获说认为,月球是地球在运行当中捕获的一颗闯入太阳系的死行星。俄罗  相似文献   

5.
重返月球     
许彤  周武 《太空探索》2004,(10):42-45
月球曾经是太阳系中最引人注目的星球,早在1969年,美国的阿波罗计划首次让人类的脚步踏上月球.但此后的30多年间,月球探测中断了很长一段时间。近年来,对人类重返月球的呼声越来越高。而且人类还打算改变阿波罗登月时对月球进行突击式访问的方式,做好了长期驻留的准备。如果是这样的话,今后的月球之行将需要许多后勤保障,如需要有近地轨道上的空间站、  相似文献   

6.
对美国载人重返月球的动机有各种说法,如何来正确分析认识这些说法是非常必要的。透过这些分析来比较客观地认识美国载人重返月球的真正动机,对于梳理我国实施月球探测计划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1关于载人重返月球动机的各种说法1.1探寻水冰之说在几次月球探测任务中,如1994年的“克莱门汀”,(Clementine)、1998年的“月球勘探者”(Prospector),美国都对外宣称发现了月球可能存在水冰的证据,  相似文献   

7.
月球原位资源利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月球上含有丰富的能源和矿产资源,太阳能和氦-3等都是地球能源之外的重要补充与额外储备,如能解决月球原位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技术,则月球对于人类而言,就是一个几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宝库,同时也能够为人类后续建造载人月球基地奠定基础。1引言绕月探测、落月探测、采样返回是人类开展月球探测的初级阶段,自1969年阿波罗-11(Apollo-11)  相似文献   

8.
《太空探索》2010,(5):20-29
俄罗斯伟大的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曾说过: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终将走出摇篮,走向更广阔的空间. 上世纪50年代人类进入太空时代后,首先把目光投向月球,不仅派出使者--各类无人探测器到访月球,还相继把12位航天员送上月球.迄今为止,月球是人类到访过的地球以外的唯一一个星球. 5月31日~6月3日,世界月球大会将在北京召开,本刊特别刊发"世界月球大会速递"专栏,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设在美国新泽西州的空间研究所(SSI)是非赢利机构,它准备招标研究寻找月球上水的小型卫星——月球极区探测器,其目的是在美国航宇局(NASA)下世纪初作出如何最有效地探索与载人在太阳系飞行的重要决定之前,发现月球极区中的水。月球自旋轴的倾斜使其极区永远背着太阳,因而极为寒冷,所以那儿可能会有冰。SSI副所长说,月球极区如果有冰就可证实月球上存在有水和其它挥发物,这便为化学处理加工、生命支援物质和其它有用产  相似文献   

10.
美国航宇局局长理查德·特鲁利7月14日说,到2000年时值阿波罗登月30周年之际,美国可能重登月球。美国国家空间委员会现正在分析研究一项“重返月球和火星登陆”的设想。该委员会正研究在月球上建立一个永久基地,从那里起飞进行火星登陆飞行。在国会议员召开的会议上,议员罗伯特·沃克简要地介绍了该委员会正在考虑的几项方案,他告诫说:“建立月球基地将是昂贵的。”  相似文献   

11.
佚名 《飞碟探索》2003,(4):20-20
自UFO报告出现以来,联合国曾开会讨论过,证实了UFO现象的存在。美国空军“蓝皮书”档案密藏有数万张这类照片,英、法、德、日、俄各国也都在研究他们获得的照片报告,只是各国官方都不愿意公开。美国航空航天局的一位卸任科学家查特伦最近说:“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太空飞行员曾经在月球上目击UFO。”他说:“在美国‘阿波罗11’号飞达月球时,太空飞行员驾驶月球登陆车着陆在一处火山口的底部,当时有两架疑是外太空人的飞船出现在火山口上面的边缘上。”他说:“太空飞行员曾将照片向地面控制中心报告,但是美国航空航天局秘而不宣,也没有人敢谈…  相似文献   

12.
据苏联科学家说,苏联计划在八十年代初期发射月球极轨道器,以获得月球表面各个地区的详细数据。并计划用一个探测器从月球背面取回以前在月球三次着陆才能取回的100—150克样品。在苏联加紧这些新的月球探测计划时,美国航宇局却由于经费缺乏而决定不进行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月球和类地行星的模型化学分析数据进行了多元统计分析, 结果表明月球成分更近似于火星和小行星, 与其它类地行星和地球则相差较大。因此, 月球可能形成于地球形成区域之外更靠近太阳系外部的地区。   相似文献   

14.
美航宇局月球基地工作小组经过研究得出结论说,美国可以在15—20年内实现月球基地着陆计划,建立月球基地所需费用和阿波罗月球着陆计划的差不多,或者说低于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之一(阿波罗计划费用约是250亿美元,相当于1984年美元值的750亿美元。美国1983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为33万亿美元,百分之一为330亿)。  相似文献   

15.
1969年 ,美国“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成功地登上了月球。然而 ,当宇航员登上其表面时 ,却惊奇地发现 ,月球上已有23个人类的赤足脚印。他们用照相机将脚印拍摄了下来。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 ,美国当局一直对此保密。直至在一批飞碟研究人员的要求下 ,美国现任总统克林顿才公开了这些档案。经过研究 ,美国天体物理学家康穆蓬对美国新闻媒体说 :“显然 ,在月球上发现了人类的脚印是令人吃惊的。有人在美国之前已登上了月球 ,而且不穿宇航服。”康穆蓬还说 ,据登上月球的宇航员称 ,这些脚印无可置疑是属于人类的 ,而且留下的时间还不久。…  相似文献   

16.
月球主要构造特征:嫦娥一号月球影像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月球在31亿年前已基本停止地质活动,从而保留了其形成初期的信息.这些信息对于认识月球、地球乃至太阳系的形成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嫦娥一号探月卫星CCD影像数据,从月海穹窿、撞击坑、月岭、断裂、月坑链、月溪及月谷等方面介绍了月球主要构造形式的地质特征、形貌特征及遥感影像特征,对其成因以及所隐含的地质意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嫦娥一号CCD影像信息丰富,影像清晰,利用其CCD影像数据进一步研究月球的构造现象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正>尽管学界普遍认为:由于月球的体积相对较小,所以比地球和火星的冷却速度快许多;甚至认为早在20亿年前,月球上成规模的火成活动已经停止。然而,多年来的探测和研究结果以及目前仍然发生在月球上的动力学活动,如:频度不低的不同深度的月震、月球激光测距揭示的月球自转不均匀变化以及内部炽热的核幔边界存在的巨大的潮汐加热和耗散,这些动力学过程有力地支持了月球仍然活着这一观点。并且对于月球而言,来自地球和太阳的潮  相似文献   

18.
月球两极存在大量冰态水□□美国航宇局艾姆斯研究中心3月5日宣布说,根据迄今“月球勘探者”太空探测器对月球的初步探测,已有充分的证据表明,月球两极地区表层下面存在大量零散的冰块,且北极蕴藏的冰块数量约为南极的两倍。月球上有无可利用的大面积水资源对于未来...  相似文献   

19.
叶秋 《国际太空》1995,(12):14-18
为了填补欧洲在月球探测领域的空白,欧空局于今年10月向其部长级会议提出了研制欧洲第一个月球探测器的建议。现将该探测器的方案简介如下。欧洲第一个月球探测器取名为“环月观测器”(MORO——MoonOrbitingObser-vatory)。它实际上是一个月球极轨卫星,其任务是对月面进行遥感观测,对全月球进行月貌和重力场测量,为研究月球的形成、演化和未来提供科学数据。MORO将携带4种科学探测仪器和1颗微型子卫星。4种仪器是:·月球立体相机(LUSTEC)·月球紫外/可见光/红外绘图光谱计(LUVI…  相似文献   

20.
美国航宇局负责空间探索的副局长格里芬8月24日在空间探险家协会上说,美国航宇局将在2000年前利用一种运载能力超过土星5号的运载火箭将4名宇航员送往月球并在月球上生活45天,并打算在2000年以后利用机器人取道月球进行火星探测。为此,该局在其1993年财年申报的预算中,打算以空间探测倡议立项,拨出3200万美元进行月球轨道飞行器的设计。他还说,登月飞行的关键是开发一种重型助推器,这种助推器可将重约23吨的载荷送入低地球轨道。阿波罗登月计划所用的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