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火星探险新设想本林人类为寻求载人火星航行途径进行了不懈地探索。当然,至今仍没有找出登上火星的理想方法。我认为,根据现有的科学技术水平,人类登上火星途径要点在于利用火星上的材料建立火星探险营地。并以这个营地为依托,准备返航的推进剂,补给返航的食品,愉快...  相似文献   

2.
2003年,美国、俄罗斯的数艘火星探测器先后启程,人类的目光再次聚焦太阳系中那颗红色的星球———火星。火星,作为地球的邻居,是太阳系中与地球最相似的一颗行星,也是人类重点探测的星球。长久以来,人类一直推测火星上可能存在着生命,这无疑更增加了探索火星的兴趣。乘坐飞船从地球出发,至少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才能抵达火星,一次往返约需要一两年的时间,目前的航天技术还无法将人送到这么远的地方。尽管人类现在还不能登上火星,但人类对火星的探测却已经进行了三十多年。1962年11月1日,前苏联发射了“火星1”号探测器,拉开了探测火星的序幕。…  相似文献   

3.
<正>红色的火星是太阳系内最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之一,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它还拥有水资源和碳氮等重要元素,是未来人类星际殖民的最佳选择。正因为如此,火星探测是当今人类航天的热门,载人火星探测是几十年来也是未来几十年内人类航天的圣杯。载人火星探测对人类航天技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早期方案都由于规模太大和耗资巨大胎死腹中,今天美国航宇局喷气推进实验室的科学家们,  相似文献   

4.
人类已经发射了一系列空间探测器,对太阳系内的其它天体进行探测,其中最令世人瞩目的要算是登陆火星的“火星车”了。1997年7月4日美国“火星探路者”探测器成功登陆火星,搭乘“火星探路者”的“火星车”,是人类车辆首次行驶在火星大地上,发回了大量珍贵图像资料。但是“火星车”只能行驶在比较平坦的火星地面,遇到岩石或陡  相似文献   

5.
正火星是地球的邻居,从表面环境、资源、距离等因素分析,是人类移民的首选。然而,在火星表面建立人类的宜居环境,相对人类现在的科技水平而言,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尚无法准确描绘火星移民工程的技术路线图。但是,这并不妨碍对火星宜居化(MtoE)技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6.
近20多年来,各国研究火星的科学家发现的许多迹象表明,火星上很可能存在着原始生命,于是重新燃起了人类移民火星的希望之火。为了探索人类登上火星之路,从现在开始将持续不断地发射一些航天器,这是迄今为止人类对火星进行最频繁探索的开始。美国航宇局于1996年...  相似文献   

7.
<正>人类的深空探测事业,是一条漫漫长途。在可预见的未来,人类深空探测的重点依然是行星,小行星、彗星等太阳系小天体。火星探测是重中之重在深空探测领域已经取得辉煌成就的情况下,展望未来,火星仍然是人类深空探索的重中之重。由于每隔26个月才会有一次从地球到火星的理想轨道转移窗口,因此,2018年和2020年将迎来人类探索火星的又一个高峰。美国在火星探测活动中一直处于引领地位,但迄今为止人类送达  相似文献   

8.
<正>红色的火星是人类最早了解的大行星之一,它也是除了地球外,太阳系一直最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火星处于太阳系的宜居地带内,还有稀薄的大气层,外加可能存在水,也是最有可能发现生命的星球。因为这些特点,自阿波罗登月后,火星就是人类尤其是美国航宇局念念不忘的目标。虽然由于技术和预算等各种原因,人类登陆火星还遥遥无期,但以美国航宇局为首,世界各国已经把火星作为  相似文献   

9.
火星是与地球最相似的行星,因此是目前除地球以外人类研究程度最高的行星。截止到2007年8月8日,人类共发射了38个火星探测器,其中美国18个、苏联17个、俄罗斯1个、日本1个、欧洲1个。总共有18个探测器成功对火星进行了探测,其中5个飞越火星,7个进入火星轨道探测,6个在火星着陆。目前,在火星轨道上有3个探测器在工作,在火星表面有2辆火星车在工作,还有1个火星着陆器正飞往火星。  相似文献   

10.
红色的火星是人类自古以来就十分关注的天体。进入空间时代以来,人类对火星一次又一次探测,使我们对火星的了解越来越透彻。最近美国航宇局在其计算机互联网网页上又公布了一项十分引人注目的太空探测新成果:火星的三维图像。这是一个旋转的非常漂亮的假彩色  相似文献   

11.
杨抑 《飞碟探索》2008,(8):F0002-F0002
火星一直让人们对它充满幻想,从动画片中的火星人,到《宇宙威龙》对火星作为人类第二星球的描述,无不表现了人类对于火星的期待。人类对于火星的观测,在古代就有详细的记录。通过现代航天手段的探测,则始于20世纪60年代。对于探索火星.也许没有科学家会清晰地告诉我们,这种探索的结果会是什么,但如同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也很难想象,他们探索新航道的行为会意外地改变人类的历史。  相似文献   

12.
1月份,美国的勇气号和机遇号火星车在火星的古谢夫环形山和梅里迪亚尼平原相继着陆,它们将进行为期3个月的火星漫步,其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探寻火星上水的踪迹。由于水是生命存在原必要条件之一,也是未来人类登陆火星所必需的生存基础,因而火星上是否有水对于人类的火星探测与开发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美国科幻片《红色星球》讲述了2050年的火星故事,当时地球正逐步走向毁灭,移民火星殖民是人类的惟一选择。正当移民们以为火星不会适合人类居住的时候,其实火星已经有人居住了,那些人生存的基础竟然是地衣。地衣的生存能力和繁殖能力都特别强,它们改变了火星大气的成分,让火星能够适应地球移民生存。  相似文献   

14.
卷首画     
火星是地球的近邻,火星生命之谜使人魂牵梦绕,人们盼望着火星能早日成为人类的另一个故乡。 右图为艺术家绘制的科学家设想的人类在火星上的探测活动。 下国为通过航天器的探测而绘制的火星表面图。  相似文献   

15.
正火星的自然环境与地球最相似,是太阳系中目前已知唯一经改造后适合人类长期居住的天体。20世纪,我们实现了载人登陆月球,人类第一次有能力登陆另一个天体。21世纪的上半叶,我们将实现载人登陆火星的梦想,这是人类航天史上最重要、最复杂的太空计划,将对人类的未来产生深远影响。由马特·达蒙主演的年度太空大片《火星救援》以其丰富的科学内涵和坚实的技术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载人登陆前的火星生存手册。  相似文献   

16.
吴国兴 《太空探索》2005,(10):40-42
要将环境恶劣、荒无人烟、寸草不长、连细菌和病毒都“望而生畏”的火星,改造成像地球一样,适合于人类生存和居住,听起来似乎是科学幻想,但国外很多科学家正在讨论和研究火星环境改造的方法和技术途径。美国航宇局的科学家也认为,对火星的改造在想法上是合理的,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因此对火星的环境改造,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人类一定能将这一幻想变成现实。  相似文献   

17.
载人火星飞行是当今人类向往的一个伟大目标。为此,美、苏两国都在积极地进行该领域的探索。1986年,美国政府制定了人类2000年前后登上火星的计划。而苏联为了实现载人火星飞行,不止一次地利用“礼炮”号和“和平”号太空站进行长期载人空间飞行试验,争取早日登上火星。为了实现人类登上火星的宏愿,美国在原计划的基础上又制订了“火星观测者”(Mars Observer,缩写:MO)计划。该计  相似文献   

18.
火星殖民     
殖民火星是指人类在火星上居住。许多研究与理论都将火星当成一个可行的殖民地,它的表面状况与水份的来源使得火星成为太阳系除地球外最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因为火星的环境与改造成适合生物生存的可能性,火星被许多科学家(其中也包括史蒂芬·霍金)认为是一个殖民的理想行星。  相似文献   

19.
胡杨 《太空探索》2012,(11):1-1
1962年11月1日,苏联的"火星"1号探测器从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启程,飞向遥远的火星。这枚探测器成功进入了前往火星的轨道,计划于次年6月19日到达火星,但是当它3月21日飞行到距离地球1.06亿千米时,与地面失去了联系。"火星"1号通常被认为是人类第一个飞往火星的探测器。毫无疑问,这次火星之旅失败了。站在整整50年后的今天回望,人类的火星探测之旅可谓悲喜交加。"悲"的是,截至目前,大约有三分之二的火星探测器,特别是早期发射的探测器,"出师未捷身先死",没有能够完成自己的使命。事实上,"火星"1号并不是人类火星探测的首次尝试。  相似文献   

20.
太空新航线     
火星上有水冰1月23日,欧空局称,该局正在环火星轨道上运行的火星快车探测器发现火星南极存在冰冻的水。这是人类首次直接在火星表面上发现水。火星快车上的红外相机对火星南极地区上空水蒸气分子进行了分析,确认了火星南极地区存在水。在欧空局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火星快车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