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6 毫秒
1.
《国际太空》2016,(4):87
为了加强元器件可靠性行业内各单位间的相互交流,研究探讨提高元器件可靠性的技术手段,促进元器件质量控制和管理,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元器件可靠性中心(航天科工防御技术研究试验中心)拟于7月主办"第七届航天科工集团元器件可靠性技术交流会",会议设技术交流和论文发布环节,现将会议征文的有关要求通知如下:一、征文内容、范围  相似文献   

2.
一种基于通用失效率的航天设备可靠性评估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高可靠、长寿命的航天电子设备的可靠性评估问题,从Bayes定理出发,进行了理论推导,提出了一种等效任务数折合算法.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种基于电子元器件通用失效率的电子设备可靠性评估算法模型,并对一具体航天电子设备进行了可靠性评估.   相似文献   

3.
朱敏悦 《国际太空》2016,(10):35-39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宇航物资保障事业部对外名称为中国航天宇航元器件工程中心(CACEC),是中国最早从事宇航用元器件质量保证的专业机构。其前身为成立于1984年的中国空间技术电子元器件可靠性中心。经过30多年的积累和发展,已经形成集宇航物资选用、认证、应用验证、采购、质量保证和物流仓储为一体的完整的服务体系,为航天器提供高可靠元器件和材料。截至目前,CACEC已经为170余个国内外航天器提供了超亿只的元器件质量保证服务。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星上电子元器件快速动态测试的主要技术指标、工作原理。重点介绍了星上电子设备所用介质材料介电常数及快速动态测试方法;星上电子元器件噪声系数快速动态测试方法和星上电子元器件幅频特性快速动态测试方法,包括测试原理、测试步骤及误差分析,并且分析了其应用前景,建议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星用SRAM型FPGA的故障模式分析和容错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静态存储器(SRAM,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型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是一种对空间辐射效应较为敏感的航天器电子元器件。由于其特有的构造和工作方式,单粒子辐射效应对SRAM型FPGA造成的影响及其引起的故障模式有着区别于一般电子元器件的特征。为了提高SRAM型FPGA在空间应用中的可靠性,以该类型FPGA的主流器件作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FPGA在空间应用中的各种故障模式,研究了相应的各种容错方法。研究表明,通过采取适当的FPGA容错方法,能够有效降低SRAM型FPGA因空间辐射而发生故障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从元器件到单机、从单机到分系统、从分系统到总体,层层可靠性的保证,托举起"神舟"、"神箭"的腾飞。致力于航天电子基础技术与产品、电子工程设备产品、电子系统的开发、研制、生产、销售以及制定相关专业宇航级标准的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在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中,主要负责惯导系统、计算机与微电子、  相似文献   

7.
晶体管老化筛选设备是对大功率、小功率三极管(NPN、PNP型)、二极管等电子元器件进行老化筛选的计量装置。通过对被筛选的晶体管施加电压、电流等影响量来对晶体管的可靠性进行检查。介绍了老化筛选装置输出的基极电压、集电极电压、集电极电流等参数的校准方法以及对同一个参数采用不同校准方法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8.
任何元器件的故障是以一定的故障模式表现出来的。当一个元器件以不同的故障模式发生故障时,设备产生的后果是不同的。结合FMECA(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度分析)深入分析了故障模式的影响及其危害度,以提高可靠性预计的精度。 建立了结合FMECA可靠性预计模型。可预计产品的任务可靠度和致命故障间隔的任务时间。为便于推广,编制了相应的计算机程序并进行了实例运算。还对结合FMECA可靠性预计法和常规可靠性预计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9.
蜂窝夹芯板的缺陷严重地制约和影响了其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介绍了电子剪切散斑干涉技术的基本原理,并利用电子剪切散斑干涉技术,用热加载的方式对蜂窝夹芯板进行了无损检测,通过图像处理及对含缺陷材料的3点弯曲实验,验证了电子剪切散斑干涉技术的正确性和适用性.结果表明,蒙皮与蜂窝芯子的脱粘等缺陷是蜂窝夹芯板强度降低的主要原因,该无损检测技术可以快速地对蜂窝夹芯板的质量检测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0.
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电子元器件可靠性中心1987~1990四个年度数百份失效分析报告为依据,得到卫星用半导体器件解剖前失效模式分布:逻辑失控占36.3%,开路占22.2%等;失效机理分布:铝腐蚀占1 6.3%,使用不当占14.6%等。该项研究以第一手数据首次全面、系统指出卫星用器件失效模式和机理。为卫星可靠性设计、优选器件厂及器件厂采取措施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多状态n中连续取k系统是二值状态n中连续取k系统扩展到多状态的一般模型.多状态n中连续取k系统可靠性的求解问题是可靠性工程中一个热点和难点.当元件及系统具有多状态时分析了系统的可靠性与元件的可靠性之间的关系.对于系统处于不同状态时具有不同的可靠性结构的情形,提出了计算多状态n中连续取k坏系统可靠性的递归算法.实例对比说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可用性.该方法不仅适用于递减或递增多状态系统,而且对系统及部件所处的状态数目的大小不加要求,为进一步研究复杂多状态系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工程系统健康描述及基于GFRF方法的健康监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健康管理概念是伴随着工程系统应用而产生的.针对目前复杂系统综合健康管理技术领域缺乏有效的系统健康表示方法的问题,提出了健康向量、健康指数、健康函数、健康态变映射、健康状态映射等一系列描述工程系统健康的基本概念.与传统的部件状态参数描述方法相比,引入健康向量等概念可以全面地描述系统级健康,并且能够有效地刻画系统健康的动态变化本质.分析了Volterra级数系统描述方法和广义频率响应函数分析技术,利用系统健康形式化定义构建系统健康向量,讨论了一类非线性系统基于广义频率响应函数的健康监测技术.以非线性弹簧-阻尼-质量块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仿真计算,给出了系统健康监测数据与系统健康指数的对应关系.仿真实验结果证明了系统健康形式化描述方法的有效性以及基于广义频率响应函数健康监测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设计了一种基于倍福控制器的点火控制系统,介绍了点火控制系统的主要功能,根据功能要求确定了总体设计方案以及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对点火电路及其基本原理进行了分析与介绍,对系统各组成部分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点火控制系统为控制系统和测量系统前端设备,并为摄像系统提供触发信号,为点火装置提供点火信号。  相似文献   

14.
企业生产系统综合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进入80年代,企业生产系统所片环境的变化引起了与其相关的诸多方面的变化,也使传统的生产系统评价体系不再适应现代生产系统;发展适应现代环境的生产系统评价体系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从生产战略角度论述了企业生产系统综合评价的重要意义及其内涵的发展与演变,对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结合中国企业的实际情况,构造了适合现代企业生产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提出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生产系统进行评价,应用本文所述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数字式直接驱动伺服作动系统的可靠性,对系统进行了余度配置,电气部分采取三余度,机械部分采取二余度,设计了伺服作动系统的余度配置和管理方案.对系统的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建立了二余度阀控液压缸、三余度直流无刷电动机等系统各部分的数学模型,分析了余度配置对系统的可靠性和动静态性能的影响.基于Matlab的仿真平台Simulink对冗余伺服作动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系统在电气二次故障、机械一次故障的情况下仍保持较好的动态特性,系统的余度配置和管理方案使系统可靠性得到提高,动静态性能得到改善,为冗余直接驱动式伺服作动系统的研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针对在轨服务卫星GNC系统的任务特性,设计了一套地面测试系统,经过相应模块扩展即可用于在轨服务技术支持.该系统已应用于某型号GNC系统的地面测试和在轨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良好.地面测试系统由动力学仿真器、星上产品模拟器、ATS测试系统、三维显示系统组成,该系统充分验证了星上软件算法逻辑和硬件电气接口.增加三维避障、图像显示分析等模块后,测试系统实时性更强,可视化程度更高,能适应卫星在轨服务等复杂工况.  相似文献   

17.
重要度是反映系统中各单元重要程度的一种度量准则,文章研究多状态系统单元重要度分析方法。文章首先阐述了二态系统元件重要度的一般性结论;然后结合多状态系统的有关特点,提出多状态系统元件重要度的相关定义;并建立了其与二态系统元件重要度和多状态单调关联系统元件重要度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8.
大型航天器热管理系统集成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文章以虚拟的空间实验室为例 ,用数值模拟的方法 ,模拟了大型航天器热管理系统非稳态过程的温度等参数。热管理系统温度等参数的集成分析 ,为大型热管理系统设计提供了分析平台 ,为进一步的敏感性分析、优化设计、试验参数修正、参数置信度分析、鲁棒性设计奠定了分析基础 ,并作为能量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为能量系统的能量平衡分析和电能 /热匹配分析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飞机动力涡轮驱动部分闭式环控系统的参数计算关系式,对该系统参数进行了优化计算;针对该系统所特有的参数进行了讨论和分析;并在系统引气量、冲压空气流量、系统重量、系统性能代偿损失等方面与现有高压除水系统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这种系统在性能上优于现有高压除水环控系统。  相似文献   

20.
伺服作动系统的余度控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为了提高伺服作动系统的可靠性,设计了一种三余度的电液伺服作动系统,将伺服阀的力矩马达、喷嘴挡板阀、系统的反馈元件等做成一式三份.并对该结构伺服作动系统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建立了三余度伺服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分析了余度控制对伺服作动系统动态品质的影响,以及系统出现故障后余度伺服作动系统的动态品质.分析结果表明:伺服作动系统采用余度控制后,系统的动态品质基本不变.但系统在伺服阀线圈一路断开的情况下,余度伺服作动系统仍能正常工作.结果表明:伺服作动系统采用余度技术后,系统性能基本不变,而大大提高了伺服作动系统的可靠性,为高性能伺服作动系统的研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