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田泰方  张群  陈怡君  孟迪  何其芳 《航空学报》2018,39(12):322313-322313
动态孔径分割技术为相控阵雷达针对不同任务灵活分配孔径资源提供了可能,而传统的资源调度方法仅基于单一孔径条件研究了时间资源的优化分配问题。针对雷达搜索、跟踪与成像任务的自适应调度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孔径二维资源管理的雷达资源调度算法。该算法建立了雷达孔径分割条件下的二维资源调度模型,确立了能量资源约束条件;利用基于压缩感知的稀疏孔径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成像技术,使雷达在完成目标搜索和跟踪任务的同时实现对目标的成像;定义了调度算法性能的评价指标。在仿真实验中将该算法与另外2种算法进行对比,验证了所提算法在高度成功率、二维资源利用率与任务并行度这3种性能指标上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孟迪  张群  罗迎  陈怡君 《航空学报》2018,39(2):321492-321492
相控阵雷达可以同时担负搜索、跟踪、识别与成像等多种雷达任务。为了提高雷达对战场环境的感知能力并减轻雷达资源分配的冲突,提出一种微动目标跟踪成像一体化的雷达资源优化调度算法。该算法建立了包含微动目标成像任务的雷达优化调度模型并利用启发式算法求解,利用跟踪脉冲与调度剩余的空闲时间资源,动态地构造感知矩阵并采用正交匹配追踪(OMP)算法对微动目标进行特征提取并成像。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实现稀疏孔径条件下的微动目标成像,并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同时进一步提高了雷达系统的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舰载相控阵雷达的实时驻留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相控阵雷达驻留时间调度算法。依据工作方式优先级和目标信噪比来设计调度准则。首先分析了构建舰载相控阵雷达模型所需要的各种理论模型,包括自由空间目标回波功率、干扰模型、目标检测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雷达时间动态调度算法机制。最后根据建立的舰载多功能相控阵雷达模型分析驻留时间分配,目标信噪比检测的效能,仿真结果表明了该算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刘一鸣  盛文  胡冰  张磊 《航空学报》2020,41(3):323519-323519
针对相控阵雷达多目标跟踪波束调度和波形参数优化控制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马尔可夫决策过程(MDP)的相控阵雷达跟踪波束调度与波形参数优化策略,该方法以无迹卡尔曼滤波(UKF)算法为基础来估计目标的状态。首先将本文的序列决策问题建模为马尔可夫决策过程,定义了资源的效费比和长期回报率,然后与当前实际跟踪误差综合考虑作为MDP的回报函数,进而给出了调度的优化模型,最后将长时决策问题转化为动态规划算法结构进行求解,并且提出了一种并行混合遗传粒子群优化算法来求解各决策时刻的最优策略。仿真结果表明了长时策略的先进性以及寻优算法的优越性,与传统的短时策略相比,跟踪精度可提高11.17%。  相似文献   

5.
针对数字阵列雷达搜索、跟踪和成像任务的资源调度问题,提出一种数字阵列雷达(DAR)任务的优化调度算法。该算法以脉冲交错技术为基础,在对目标搜索与跟踪的同时,利用基于压缩感知的稀疏孔径认知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成像方法对部分精密跟踪目标成像,并采用观测时间动态调整策略以提高雷达系统的自适应能力。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雷达资源调度算法相比,该算法可以将成像任务考虑到优化调度模型中并合理分配资源,实现雷达多任务并行的调度,获得更高的资源利用率与期望的成像质量。  相似文献   

6.
针对空间探测相控阵雷达系统,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非精确计算模型的观测任务规划算法。首先,建立了目标观测的实时任务模型,并分析了观测任务所占用传感器的资源;其次,基于非精确计算模型,提出一种多任务并行的实时容错调度算法来解决观测任务规划问题,该算法综合考虑相控阵雷达的搜索任务与跟踪任务,来进行系统资源的分配。对于跟踪任务,算法结合目标的过境时间以及当前系统的负载情况,以此来确定雷达对该目标的观测时间段;最后给出了算法的评估方法。利用2886个低轨空间目标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基于非精确计算模型的任务规划算法,可显著提高系统调度成功率以及时间资源利用率.比传统方法更稳健。  相似文献   

7.
针对空间目标光电跟踪调度问题,根据不同轨道空间目标的运动特征,着重考虑对编目定轨影响最大的轨道弧长,基于线性规划模型,分别提出了适合低轨道和中高轨道空间目标跟踪调度优化数学模型。仿真计算表明,模型在消除弧段冲突、充分利用观测时间的基础上实现了最优轨道弧长的观测策略,计算量适当,能够满足实践应用的需求。实测试验表明调度策略有效可行,能够提高50%的有效观测时间。  相似文献   

8.
基于多模型的低轨星座多目标跟踪传感器资源调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博  安玮  谢恺  周一宇 《航空学报》2010,31(5):946-957
针对低轨星座多目标持续跟踪传感器资源调度问题,首先将目标跟踪任务划分为高精度任务集合和低精度任务集合,并分析了跟踪任务状态转移过程;然后,为两任务集合分别建立了基于动态优先级的优化调度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模型的实时传感器调度算法。不同场景下仿真实验表明,所提算法较之以跟踪精度为优化目标和以跟踪精度为门限约束的方法具有更强的适用性,尤其对于目标分布较为集中的情况,其目标丢失率大大降低,尽管个别目标的跟踪误差略有增大。  相似文献   

9.
廖雯雯  程婷  何子述 《航空学报》2014,35(4):1134-1141
随着现代战场中电子对抗的日益激烈,雷达的生存环境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射频(RF)隐身技术是一种提高雷达及其运载平台战场生存能力的重要途径。为提高雷达射频隐身性能,针对具有MIMO探测模式的新体制雷达提出了隐身性能优化的目标跟踪算法。该算法基于射频隐身性能优化模型,通过自适应控制系统的子阵划分个数、平均发射功率、波束驻留时间以及采样周期,在满足系统跟踪性能要求的前提下优化系统射频隐身性能,其中的射频隐身性能综合考虑了截获因子及采样周期。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相控阵雷达相比,本文所提出的目标跟踪算法使MIMO雷达具有更好的射频隐身性能。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可动态检验相控阵雷达系统性能的多目标模拟器技术。介绍了多目标模拟器的工作原理、功能组成和系统模型,分析了模拟器应用于相控阵雷达性能和精度检查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多目标跟踪中自适应时间资源调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提高雷达的工作效率,在改进交瓦多模型-概率数据关联(IMMPDA)跟踪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灰色关联度和粒子群优化理论的自适应多目标跟踪的时间资源凋度(ATRS)算法.首先对每个跟踪目标设置不同的期望跟踪精度;然后以灰色关联度作为资源管理模型中的度冒函数和粒子群算法中的适应度甬数,来衡量各种情况下预测跟踪精度与期...  相似文献   

12.
Bounds on the accuracy of unbiased estimates of the angular coordinates of a target, in the presence of a nearby interfering target, have previously been determined. These bounds allow for the angular resolution of two CW targets to an extent limited only by the signal-to-noise ratio (SNR). An SNR of 40 dB will allow two targets to be resolved at less than one-fifth beamwidth (?/2 X) separation, for most values of target relative phase angles. The maximum-likelihood estimator for this problem, based on the outputs of a plane circular array of receiving elements, is found and simplified. An analog realization of the two-target maximum-likeli-hood processor is presented. This realization has the simple form of two single-target trackers each tracking one of the targets, linked by a decoupling network which accounts for the interference produced in each by the presence of a second target, when the targets are separated by less than a beamwidth. Results of an analog-computer simulation of the system are given and discussed. Finally an application to the finite-size single-target problem is given.  相似文献   

13.
面向无人机蜂群的航电云多层任务调度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荣巍  何锋  周璇  鲁俊  李二帅 《航空学报》2019,40(11):323183-323183
在航空作战体系中,基于航电云的无人机(UAV)蜂群作战是提高未来无人机综合作战能力的一种新模式。针对无人机蜂群作战的航电云架构,如何将云端作战任务派发到无人机且保证作战任务完成时间是其中关键。在无人机蜂群分层分簇网络结构和模块级资源虚拟化的基础上,对传统单层平台级任务调度模型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细化到模块级的多层任务调度模型,将作战任务从云端逐层调度到无人机功能模块上执行。利用OMNeT++对无人机蜂群多层任务调度模型以及传统的单层任务调度模型分别进行仿真,云端以攻击使命组为例构建使命组集进行分配,并对任务吞吐量、消息平均端到端延时和任务完成时间进行性能对比。仿真结果表明:与平台级单层任务调度相比,在执行任务方面,模块级多层任务调度模型将单个任务平均完成时间降低了46.2%,将使命组完成时间降低了52.1%,在保证任务吞吐量的基础上具有对复杂任务更稳定的调度能力;在网络性能方面,模块级多层任务调度模型消息端到端延时更低,延时分布更集中,提高了网络消息传输的实时性。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大场景下基于三维到达角的目标跟踪问题,提出了一种具有无偏性的伪线性卡尔曼滤波。首先,基于三维到达角信息对目标运动模型与量测模型进行建模;之后,对量测模型进行了伪线性化处理,得到了线性形式的目标量测模型。为了解决伪线性卡尔曼滤波存在的有偏性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EKF(extend Kalman filter)的三维伪线性无偏卡尔曼滤波。仿真实验表明,该模型能够对非机动目标与机动目标有效跟踪,对于百公里级别的目标,当角测量误差从0.1°变化到0.5°,算法在仿真时间结束时均能将绝对位置误差降低至10 km以内,且算法的运行速度与EKF为同一个量级,同时兼顾了抗干扰能力、定位跟踪精度、运行效率的要求,能够为大场景下的目标跟踪提供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李夏苗  陈新江  伍国华  贺川  龙运军 《航空学报》2019,40(11):323233-323233
为提高中继卫星系统的应用效能及数传任务的完成率,在中继卫星调度中考虑了断点续传这一应用模式,即对单个数传任务进行合理拆分,使其在多个时间窗口内完成。首先构建面向断点续传的中继卫星单址天线的调度模型,然后提出一种基于冲突风险评估的冲突度量化方法,并设计考虑断点续传的两阶段调度算法。最后开展大量的仿真实验将该算法与贪婪算法、基于最小冲突度的启发式算法和基于任务优先级的启发式算法这3个不考虑断点续传的算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在任务完成率方面分别提高了7.67%、6.34%和8.6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