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残余应力直接影响镀膜膜层的稳定性与可靠性。为减小薄膜的残余应力,提高镀膜膜层的可靠性,在不同溅射气压、不同镀膜温度条件下,在熔融石英基底上进行了直流磁控溅射镀金膜试验。通过基片曲率法得到薄膜的残余应力,采用激光平面干涉仪对基片的形变进行测试,对不同工艺参数下膜层的残余应力进行分析,并采用扫描电镜对膜层的表面形貌进行测试。通过试验可知,磁控溅射镀膜膜层的残余应力随镀膜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在一定工作气压范围内(0.2Pa~0.6Pa)随溅射气压的增加而降低。电镜测试结果表明,常温镀膜晶粒的尺寸约为30nm,180℃镀膜晶粒的尺寸增长至近100nm。镀膜温度越高,薄膜的微观结构越致密。  相似文献   

2.
座舱玻璃镀膜是实现飞行器隐身技术的重要途径之一。利用雷达散射截面(RCS)均值增益研究铌掺杂ITO镀膜玻璃隐身性能;针对不同方块电阻的铌掺杂ITO镀膜玻璃,进行系列化RCS暗室测试,分析不同入射频率、极化方式的电磁散射特性。结果表明:方块电阻增大时电磁散射减弱,合适的方块电阻(小于40Ω/m~2)有利于实现座舱外形隐身,散射特性与金属接近,频率较高时,镜面散射波峰较窄。  相似文献   

3.
本论文提供了一个矩形波受到脉冲干扰影响时.进行实时、精确、鲁棒估计的一种频谱方法。这个适合于来自典型谐振传感器(频率2kHz~22kHz)信号的方法.已通过使用一个浮点数字信号处理器和一个16比特模拟一数字转换器(ADC)来实现并投入测试。我们已观察到:在分辨率(10^-6)和测量时间(10ms)接近传统高价实验设备的分辨率和测量时间的同时,在相同的经历时间,对闪烁脉冲干扰的响应,比传统方法有更大的抗干扰性。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膜层交替周期对多层膜表面硬度与耐磨性能的影响,利用金属蒸发真空弧离子源(MEVVA)和磁过滤阴极真空弧复合离子束沉积技术在AM355钢材表面制备膜层交替周期分别为5、13和26的3组CrN_x/Ti_yCr_(1-y)N膜层,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膜层形貌和相结构进行了分析,利用划痕仪、显微硬度计等对膜层硬度与结合力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采用该技术制备的CrN_x/Ti_yCr_(1-y)N多层膜结构致密,与基体结合良好;随着多层膜交替周期的增加,膜层硬度有所降低,膜层结合力则呈现先升高后缓慢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磁性多层膜微波吸收剂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磁控溅射设备制备了Fe/SiO2磁性多层膜微波吸收剂。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将磁性多层膜微波吸收剂制成同轴测试样品,利用网络矢量分析仪测量电磁参数,并针对单层材料进行优化设计。结果表明,该磁性多层膜吸收剂具有较好的微波吸收效果。  相似文献   

6.
飞机座舱复合玻璃电磁性能和透光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电磁性能 ,如电磁波后向散射功率、吸收功率以及反射功率与透明导电膜的内在关系 ;研究透光性能 ,如光学膜系的优化设计等。提出了透明导电膜与多层玻璃合理组合以提高电磁性能 ;薄金属膜与多层光学膜合理匹配以提高透光率。采用溅射和蒸发镀膜方法分别实现了上述优化设计的光学膜系结构 ,并与多层玻璃合理层合后 ,斜入射电磁后向散射功率下降 1 0 d B,透光率可达到 77%。  相似文献   

7.
针对航空机载光电系统红外光学窗口膜层抗磨损能力偏低、易损伤的问题,以某型飞机光电雷达整流罩为研究突破点,采用磁控溅射镀膜方法,在大球冠、深穹形整流罩外表面成功实现了类金刚石膜复合膜层的制备,有效提升了探测设备的综合实用性能和质量。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低气压环境对声学测量的影响,在低压实验舱模拟不同气压环境,开展低压环境下白噪声的测量研究.测量设备采用B&K3160,采用3种传声器B&K4966,B&K4938和B&K4138,声源输出为白噪声,测试舱压为常压101 kPa及低压(91,81,71,61,51,41 kPa)下的线性声压级和A计权声级以及频谱....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加载直流电压条件下己二酸铵对2024-T3铝合金阳极氧化膜的封闭效果,从而提出一种新型封闭方法.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和能量散射谱(EDS)对封闭前后阳极氧化膜的微观形貌和成分进行了分析.采用动电位极化技术、电化学阻抗谱(EIS)和盐雾腐蚀实验研究了加载直流电压条件下己二酸铵封闭后铝合金硫酸阳极...  相似文献   

10.
美陆军航空兵落实基于状态的维修已见成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状态的维修(CBM)是一种以对设备状态进行实时或接近实时评估为基础的维修,这些状态信息通过嵌入式传感器、外部测试或便携设备测量获得.  相似文献   

11.
采用体3维测试系统(V3V)试验研究了拉伐尔喷管出口的速度场。为了选择适合V3V试验测量气流流场的示踪粒子,对3种不同物理属性的固体微粒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二氧化钛粒径为5~10μm,对于激光散射性太差,粒子亮度较弱,在V3V处理软件识别时粒子匹配不成功;滑石粉和聚苯乙烯的粒径分别为20~25μm和30~35μm,在V3V软件处理4副图片时的粒子匹配率分别为30%和40%,试验得到的速度场与理论计算值误差分别约为2%和5%。  相似文献   

12.
测试设备在Inspex99展览会上,材料测试设备专业生产厂家LloydInstrument演示了使用机器人利用新型的SpringTester弹簧测试仪进行的连续压缩测试。演示结果表明这种预先编程的测试十分容易,仅需几个关键动作就可以完成所有数据分析和报告。Mecmesin公司开发出的Emperor是下一代拉伸及压缩测试控制软件。该软件中有两个模块:一个是量规测量仿真模块,该模块是一种虚拟仪器控制板,利用它可以使待测几何尺寸测量以固定的速度进行;另一个是可编程测试模块,通过Emperor的Windows接口.该模块可以使复杂的控制和分析过程得以改单AThQ公…  相似文献   

13.
采用SBR法研究飞机进气道的雷达散射截面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采用弹跳射线法(SBR)对飞机发动机进气道的雷达散射截面(RCS)进行了分析计算.通过光学射线跟踪、场强跟踪及口径积分方法,研究了任意截面和形状的管道电磁散射特性,通过在微波暗室的实际测量,频率在X波段,分别进行垂直极化和水平极化两种方式测试,比较了一实际进气道的计算与实验结果,验证了此方法的有效性,与其他方法相比较,具有物理概念清晰、数学模型容易建立等特点,满足了实际应用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科研或生产上所用设备的薄膜,它的牢固性是检验一个优质薄膜的重要因素之一。关于薄膜的附着力问题,主要涉及到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因素,其影响原因是多方面的。在从事镀膜的实际工作中,涉及到怎样提高膜层附着力这一问题。根据实践经验,谈谈一点粗浅认识。1膜层的吸附、形成  相似文献   

15.
研制并测试了1种用于测量介面张力和粘力的低成本表面激光散射谱仪。这种谱仪基于1个廉价的多棋个导体激光和五个常规硅光电二没答。对中度粘性的流体计c如:匕烷、乙醇和水等),这种谱仪可以提供与高价光散射谱仪最少是完全一样的精度。文章还讨论了向高粘度领域扩展的可能的改进。1种低成本表面激光散射谱仪@李叶青  相似文献   

16.
AMS2750标准规定了热处理过程热加工设备的高温测量要求,它包括温度传感器(一般指热电偶)、仪器、热加工设备、系统精度测试和温度均匀型测试五个部分。而热电偶技术要求是高温测量的最重要的内容,本文就热电偶的技术要求对NADCAP认证过程中以及日常使用维护中容易存在和忽视的问题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ZQSn10-2-3锡青铜表面状态为镀银和未镀银的两种样品,分别采用N2+离子注入及(Ag+N2+)离子束混合技术,进行表面改性,提高其耐磨性。并且用背散射装置、离子探针和扫描电镜对离子注入层进行了测试与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离子注入及离子束混合样品,抗磨损能刀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8.
磁控溅射沉积工艺条件对薄膜厚度均匀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薄膜厚度均匀性是衡量薄膜质量和镀膜装置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在自行设计的磁控溅射沉积设备上,对薄膜沉积工艺中靶基间距、溅射功率、工作气压对膜厚均匀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由连续光谱椭圆偏光仪SE800测量薄膜厚度.结果表明:靶基间距较大的情况下,薄膜均匀性明显改善;溅射功率和工作气压对薄膜均匀性也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综述了ONERA(法国宇航院)在高超声速流中采用激光或电子束等光学技术实现非接触式精确测量上已取得的进展.点、视线和成像测量均属可能.点的测量采用X射线辐射和相干反-Stokes Raman散射(CARS)探测的电子束荧光(EBF)实现.不要求空间分辨率时,二极管激光吸收分光术给出沿一条线集成的结果.采用高能脉冲电子枪的EBF成像术也很有成效.在多种高超声速高焓设备中,旋转和振动的氮和氧化氮总量以及在激波和边界层中分辨旋转态的速度也都已做了测量.  相似文献   

20.
一、研制惯导测试和飞行模拟设备的特点中国航空精密机械研究所研制惯导测试及飞行模拟设备已有二十年的历史。目前已研制了并正在研制计算机控制和对测试数据自动化处理的第二代测试设备。在研制这些设备的过程中有以下五个特点。 (一) 自动化程度要求高。测试系统有手动和自动两种工作方式。自动工作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