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尽管大家经常谈论在空间使用激光和粒子束武器,但是麻省理工学院的物理学家却告诫人们,这样一种空间死光武器在可以预见的将来还远远不能满足实战的要求。“即便这种武器最终能被研制出来,但部署、支援和维护这类武器的费用也将是惊人的昂贵。”科斯塔·特西匹斯在美国先进科学学会的一次年会上还指出,空间高能射束武器在最初阶段的致命弱点是生存能力差。即使能投入使用,它们也很可  相似文献   

2.
今年四月底,美国召开了第20届空间会议,会上对美国的军事空间活动问题进行了讨论。与会的有关专家认为,苏联在空间的威胁正从数量上和质量上不断地增加。主要的威胁将是苏联的反卫星武器和类似于美国土星5的大型运载火箭。反卫星武器对低轨道上的卫星将是一个严重的威胁,而在本世纪末就能投入使用的相当于美国土星5的大型运载  相似文献   

3.
正美国海军将在下一代空射和海基巡航导弹上采用大量通用部件,但这两种导弹可能采用不同的弹体外形和推进系统。美海军正在开展两个项目,用于发展下一代巡航导弹,替换现役相应武器,但这两个项目目前正处于初期阶段。下一代对陆攻击武器(NGLAW)计划发展未来可由水面舰和潜艇发射的导弹;而进攻性反舰战(第二阶段)项目将发展未来的空射反舰武器。这些武器最早将在20年代末服役。  相似文献   

4.
美国作为世界航天第一大国,近年来虽然表面宣称反对反卫星武器试验和太空军备竞赛,但一直致力于空间对抗武器装备的研制,其独霸太空的野心不言而喻。今后美国仍将继续推行这一策略,加紧发展各种空间对抗武器。空间对抗有防御性空间对抗和进攻性空间对抗两种作战样式,都依赖于强大的态势感知能力。  相似文献   

5.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乃至于人类历史长河中,战争,这种作为国家之间及民族之间的最高冲突形式一直伴随其间而频繁复发,两次世界大战留给世人的创痛更是难以磨灭,今天和平发展已成为世界主流呼声,高科技领域的飞速发展人类文明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但就在这一切背后,区域性冲突及强权政治导致的战争却时有发生。海湾。科索沃乃至于当前正在进行并趋于扩大化的以反恐为目的的一系列现代战争,都表现出了与以往截然不同的战争特性,这当中,先进的军事指导思想及高科技武器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而由智能武器,气象武器,太空武器甚至于电脑病毒等构成的新一代概念武器也随之妆露端倪。这些新概念武器中有些已不再停留于相对空洞的概念阶段,完全有可能成为未来战争模式的主角,越来越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关注。在我们日常收到的热心读者来信中,经常有希望得到这方面知识内容的建议,本刊在经多方面努力后,自本期开始设立(世界新武器)这一亲栏目,我们希望借此栏目来为广大读者介绍这类新武器的发展动态,并希望读者来稿来信提出宝贵意见,大家共同探讨,使这一栏目更具互动性。  相似文献   

6.
最近,在巴尔的摩会议中心举行的美国航空航宇学会年会上,美国防部的一些高级官员纷纷到会发表演说,对国防与空间的关系和未来的空间军事化问题阐述了自己的看法。这些观点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美国军界人士的共同看法,反映了美国军事航天系统的发展趋势。现将有关人士的讲话摘要如下:  相似文献   

7.
随着空间技术的不断发展,美苏两国在空间的角逐也日趋激烈。为了争夺空间霸权,双方都在加紧空间战的各项准备,一方面研制进攻性的反卫星武器,一方面加强防御性的防天(Space Defense)能力。本文将简单介绍美国的防天现状。在苏联拦截卫星获得成功之时,这种反卫星武器就构成了对美国C~3系统工作网的威胁,美国卫星的生存能力就开始遇到了难题。为此,  相似文献   

8.
本刊在1988年第4期的“学术问题讨论”专栏中刊出了北京天文台的郑乐平等的“关于北京天文台初期射电毫秒级接收机设计中的若干问题的讨论”一文后, 收到了北京天文台金声震等对此文持有不同观点的回答稿.本着百家争鸣的方针精神, 本刊在这一期的同一栏目中刊出金声震等的这一回答稿, 请同行们鉴别.但由于本刊篇幅有限, 对这一问题, 本刊将不再进行公开讨论.如有同行对此问题需作进一步了解, 可向两文作者个别进行深入讨论.我们提倡并欢迎不同的学术观点开展讨论, 今后将仍开辟各种形式的专栏刊出类似的文章, 以期活跃学术气氛.   相似文献   

9.
吴勤 《国际太空》2007,(10):19-23
1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空间力量作为未来战争的一个重要角色正出现在战争舞台上.对卫星的破坏与反破坏、干扰与反干扰将成为未来空间对抗中的一项主要内容.反卫星武器不仅是破坏各种军用卫星的必要手段,也将成为对抗天基反导系统的重要手段,是争夺太空优势的基础.美国一直致力于反卫星武器装备的研究,其独霸太空的野心不言而喻.今后美国仍将继续推行这一策略,加紧发展各种反卫星武器,这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和长期关注.  相似文献   

10.
这是一张美国空军反卫星武器的剖面图(上)。该反卫星武器将以苏联的电子侦察卫星和海洋监视卫星为主要攻击目标。航天司令部的空间防御操作巾心将协调美国反卫星攻击工作。图中牵牛星第二级发动机用美国空军的标志示出。近程攻击导弹第一级发动机在尾部。  相似文献   

11.
死光武器正在以光的速度摧毁一枚枚来袭导弹;带电粒子束武器穿透大气层袭击卫星,使一颗颗卫星失灵;装备着激光炮的空间战舰巡航在地球轨道上空。这就是当今科学家在密室里谋划的有关未来空间战争的一些幻影。这些幻影不断地在扰乱着东西方的防御体制。目前东西方对有关激光武器在空间应用的研制工作好象都已趋于完成。但在具有更大潜  相似文献   

12.
SINS快速传递对准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空间武器捷联惯性导航系统SINS(Strapdown 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动基座快速、精确初始对准问题,建立了空间环境下武器SINS的动基座误差模型,并考虑武器SINS的惯性器件误差.根据姿态传递对准原理,推导了姿态匹配方式下卫星与武器SINS姿态角之差的量测方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空间武器SINS传递对准的数学模型,设计一种快速对准卡尔曼滤波器.计算机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在10s时间内,可获得与卫星姿态测量系统姿态精度相当的对准精度,同时还能实现武器SINS惯性器件误差的准确标定.   相似文献   

13.
UFO信箱     
辽宁王永宽:贵刊在 2000年第 6期的“ UFO信箱”中刊登了湖南江上夫先生的来信, 看过之后,我也想谈谈自己的看法,不妥之处请江上夫先生、刘海江先生及广大读者朋友指 正。   首先,我同意江先生关于“大爆炸理论存在着很多缺陷”这一看法,但是如果加上了“ 致命”一词就有些不大恰当了。残余辐射的非均匀性达到何种程度 ?这种辐射在天体上的强 度分布是怎样的 ?解决了这类问题,天体物理学家和宇宙学家对宇宙中一些独立结构的发展 过程以及早期宇宙的了解就多了一些。尽管理论和实际观测之间还不吻合,但是“大爆炸” 理论的确预言…  相似文献   

14.
本刊在今年第6期和第8期介绍了把小行星作为武器的威力,本文介绍了美国小行星任务的三个阶段以及每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和关键技术。重点分析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中美国航宇局(NASA)没有公开说明的部分,即第二阶段的月球远程逆行轨道和第三阶段中航天员的作用和任务。作者认为:月球远程逆行轨道与小行星重定向没有明显关系,该轨道主要是用来部署小行星太空武器,它是小行星武器的理想轨道;在第三阶段中用自动化装置或机器人即可完成在小行星上采集样品,完全不需要航天员,航天员到上面的真正目的是完成小行星的武器化改装,即将自然小行星改装成真正的太空武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  相似文献   

15.
正4月15日,美国航天司令部称,俄罗斯当天试射了一枚反卫星导弹,此次试验证明俄空间武器威胁到美国卫星。美方认为这"进一步证明俄假意倡导外空军备控制提案,旨在限制美国的能力,同时却显然无意停止自己的空间对抗武器计划"。  相似文献   

16.
为了争夺空间,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都在加紧研制反卫星武器,本文简单介绍美国的反卫星计划,是根据美国《航空周刊与空间技术》1978年9月3日和美国《空军杂志》1979年6月的两篇文章编辑整理的。美国当局已决定优先发展反卫星武器,以加强空间防御能力。目  相似文献   

17.
在分布式武器对目标的协同拦截中,作战任务往往被划分为多个子任务,为了保证任务的实时性,针对分布式武器对目标的协同拦截问题建立实时任务模型,运用分布式实时系统中的截止期分配技术,把全局作战任务的截止期转化为其包含的各子任务的截止期.建立了任务调度模型和仿真模型,对分配有截止期的子任务实施仿真调度,研究了在一定武器数量情况下,不同来袭目标数量和武器节点上本地负载所占不同比例时,各截止期分配方法保障任务实时性和完成率的能力,可为实时条件下的分布式任务协作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航天飞机即将邀游太空之际,本刊在这一期里专门选登了几篇有关航天飞机的稿件。目的在于向读者介绍航天飞机的发展背景、研制过程、发展规划以及它对未来空间活动的影响。“殊途同归”一文试图从一个侧面评论美苏在过去十年的空间活动中所走过的不同道路。“空间战争的幽灵”一文则试图向读者展示美苏为控制空间进而争霸全球而展开的一场“战争”。小资料是对航天飞机发射以前美苏20年载人空间活动的小结和历史的回顾。  相似文献   

19.
2004年2月,美国空军在互联网上发布了其2003年11月制定的《美国空军转型飞行计划》。该计划内容相当丰富,包括美军转型的背景、美空军转型的目标、部队编成、作战理论与作战概念、武器装备与技术等诸多方面。引人注目的是,《美国空军转型飞行计划》十分突出地强调发展空间攻防武器,第一次公开地、正式地列出了美国空军在研和计划研制的空间攻防武器清单。同时明确指出,空间攻防武器已被视作美国未来武器库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实现空间攻防武器的各种技术正在研究之中。  相似文献   

20.
对于采用空间惯性定向姿态的卫星,其在数传设备工作期间不能保证固定安装在星体上的发射天线波束准确指向地面站,这给有效载荷高速数传提出更高技术要求. 研究了这类卫星在轨运行时其姿态相对地面站的变化规律,利用STK软件提供的卫星轨道仿真分析结果,寻找数传天线波束中心轴的较好指向,得到不同天线波束宽度能够实现的卫星对地数传时间. 通过研制140°波束范围内0dBi增益天线,在链路设计上保证了传输速率85Mbit·s-1时有足够的余量. 在星载设备小型化约束(质量10kg、功耗80W)条件下,采用小型化宽波束天线以及固态功放解决了空间惯性定向姿态卫星的有效载荷数据传输问题,设计方案满足相关任务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