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渗碳结构钢在民用发动机零件上应用较为普遍,如齿轮、联杆、轴类零件等,由于渗层表面硬度较高,磨削时易产生磨削裂纹。我厂生产的长江-750发动机主联杆,材质为20CrMnTi,内孔渗碳层厚0.9~1.2毫米,表而硬度HRC60~64。在1980年生产中,磨削时,发现成批零件出现严重龟纹、金属层剥落。为此,我们从零件材质、模锻件质量、热处理工艺、磨削工艺等方而进行了分析试验,  相似文献   

2.
在设备维修工作中,对机床导轨、工作台的砸、钻、铣、拉、咬伤的修补,过去采用过很多办法,从银焊镶补,到环氧树脂铸铁粉的填补,进而发展到轴承合金(巴氏合金)钎焊及高锡基轴承合金焊补。以上各项的修补技术都存在着下列问题: 1.焊补处结合不牢; 2.焊补材料的硬度不高; 3.焊补工艺比较复杂,成本较高; 4.焊补材料与本体颜色不一。我们厂对导轨较细的拉毛仍采用高锡基轴承合金焊补,对砸、钻、铣、拉、咬伤等面积较大  相似文献   

3.
要扩大等离子弧焊接工艺的应用范围,当前有两个主要问题需要解决。一是随着被焊材料厚度的增大,焊接规范区域变窄,特别是每当焊接厚度>6毫米时,焊接规范参数(离子气流量、焊接电流等)稍微变化即会导致未焊透或烧穿;一是焊接环形件时,收弧处容易产生气孔。这两个问题是与等离子弧焊枪的性能密切相关的;而焊枪性能的优劣关键在于喷嘴  相似文献   

4.
某副滑阀内孔孔径为φ6~(+0.013)毫米,孔长80毫米,前端孔径φ7毫米,长35毫米,小孔总长达115毫米,L/D=115/9≈19(图1)。φ6~(+0.013)毫米小孔表面光洁度为▽11,椭圆度、锥度、母线不直度小于0.001毫米,和主滑阀的配合间隙为0.001~0.003毫米。副滑阀材料为12CrNi3A,内孔表面渗碳,淬火硬度HRC58~63。  相似文献   

5.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我们从一九七二年开始应用等离子弧焊接技术,先后改装了焊接设备,改进了转具及各种控制系统,比较稳定地掌握了直缝和4~6毫米环缝的焊接规范。为了适应科研产品的急需,我们在吸取兄弟单位有关经验的基础上,又以较快的速度突破了8毫米环缝焊这一技术关键,初步摸索到一些经验。现小结如下,仅供参考。一、存在的主要问题大家知道,环缝焊区别于直缝焊的主要特点是必须首尾相接,收弧处与起弧处要搭接重  相似文献   

6.
电动机转轴常见故障有:轴头弯曲、轴颈磨损、键槽磨损、轴头扭断等。现分别简述各种故障的处理方法。 1.轴头弯曲因一般电动机轴伸长度不大,所以当轴头弯曲后,不易在压力机上矫正。可以在轴伸的表面采用电弧焊堆焊一层。堆焊前要测量好原尺寸,绘出草图。堆焊时,在轴的不焊处用浸水的石棉绳捆包。堆焊高度,视轴头弯曲程度而定。弯曲严重时多堆焊。焊后,要立即将焊接部分埋入石灰粉中,使其慢冷。然后车削。车削前要以转子铁心外圆为基准找正,使转子外圆和轴承档不同心度在0.02毫米以内,车至  相似文献   

7.
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具有生产效率高、成本低、可清楚地观察整个焊接过程等优点,因此,目前各工业部门正在逐步扩大其应用范围。我厂在应用细丝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时(设备为自制三相桥式硅整流有级调压焊机,焊丝为H08Mn2SiA,直径0.6~0.9毫米,被焊材料为30CrMnSiA钢板,厚度小于3毫米),发现焊缝中存在大量气孔,严重影响焊接质量。经过不断试验、改进,现在气孔问题已基本解决。下面重点谈谈气孔的产生与预防。  相似文献   

8.
图1、图2为某发动机涡轮泵的两种波纹膜片。膜片材料为1Cr18Ni9Ti,料厚原为0.2毫米,后改为0.15毫米。两种膜片型面复杂,形状相反。使用时将两种膜片各数片在内外边缘处彼此焊接而成弹性密封元件。因膜片材料较薄,焊接性能不好,为保证焊接质量,对膜片的内外圆尺寸精度提出较高要求,内孔尺寸为φ26_(0.05)~(0.02)毫米,外圆尺寸为φ42±0.03毫米。如果是单纯的平板冲切,达到这样的尺寸精度还是不困难的。而这两种膜片既要成形较  相似文献   

9.
部分印制电路板通孔焊盘与接地层连接,手工焊接过程中接地层散热严重,焊点透锡率不足。为解决此问题,通过ABAQUS软件计算多层印制板手工焊接普通焊盘、低透锡率焊盘的温度分布情况,分析整板预热对温度及透锡率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未预热状态下低透锡率焊盘的镀铜层散失热量约为普通焊盘孔的4倍,低透锡率焊盘孔非焊接面温度为125~126℃,远低于锡铅共晶焊料熔点(183℃);预热85、100、115℃情况下低透锡率焊盘非焊接面温度分别提高至171.5、179、187.5℃。模拟与实验结果表明,整板预热85~115℃可有效改善通孔焊盘透锡率、提高焊点服役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我厂一批深孔零件(油缸体),材料30CrMnSi,调质硬度HRC33~38,孔径φ100D_3,孔长565毫米,盲孔,内孔光洁度▽9,因无深孔磨削设备,便利用一台普通外圆磨床M115W,改制成一台深孔磨床。经磨削试用,性能良好,磨削光洁度达▽8~▽9,工作稳定,已投入批生产使用。结构如图示。改制方法和步骤如下: 1.根据被加工零件孔的长度1,和外圆磨床工作台纵向最大行程L(L>1),选择  相似文献   

11.
对TA15钛合金板材进行氩弧焊对接焊后,加工成光滑疲劳试件进行R=0.5,0.06的高周疲劳SN曲线测试。试验后对试样断口进行扫描电镜(SEM)分析发现,疲劳源大多位于焊接区域的气孔或夹杂等焊接缺陷处。以焊接处微观结构缺陷尺寸作为初始裂纹尺寸,采用基于裂纹闭合的全寿命预测模型,以焊接区域不同位置的长裂纹扩展速率曲线作为基线,利用J.C.Newman的FASTRANII软件对焊接接头试件的疲劳寿命进行预测,发现采用焊缝边缘处的长裂纹扩展曲线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2.
我厂生产的民品——红菱50二用车,其发动机汽缸体材料为QT50-1.5,硬度为HBl80——229,内孔Φ39.5D,孔长90毫米,光洁度▽9,孔壁上有多处凹坑和直槽(进气道和燃烧室),约占内圆总面积的10%左右,见图1。  相似文献   

13.
如图1所示大长径比细长杆外圆与深孔加工,材料是30CrMnSi加工性能差,毛料是厚壁管材,加工量约为0.35~0.5毫米左右,又有不同程度的弯曲,管内原有约为2~2.5毫米内孔,加工孔时客观上起导向作用,且壁厚不均,上下差可达0.2毫米左右,由于外径工量很小,且不能热处理,故内应力不能消除,加工后变形大,此件技术要求是(外径负0.2毫米,壁厚差不大于0.2毫米,即内孔直线偏差在0.2毫米以内,全长跳动不大于0.2毫米)就很难达到。针对零件材料状况和要求,进行了工艺分析,为保证技术要求采取了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14.
以运载火箭助推器贮箱广泛应用的4 mm厚2219薄板铝合金为焊接对象,研制了浮动式双轴肩搅拌头,分析了内部塑性金属流动模式及特点,并推测出需匹配较低焊接热输入才能获得优质焊缝。工艺探索及优化试验结果直接验证了焊缝内部塑性金属流动模式及推测。接头宏观组织形貌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焊接速度下的焊缝横截面宏观形貌都可以观察洋葱环特征,且随着焊接速度提高,洋葱环特征越发增多,并从靠近前进侧的焊核区逐渐向后退侧孕育发展,这也有效验证了薄板铝合金双轴肩搅拌头的设计思路。薄板铝合金双轴肩搅拌摩擦焊接头横截面显微硬度分布均呈"U"型,接头显微硬度最低点位于焊核区与后退侧热机影响区的交界处。接头力学性能测试结果显示:随着焊接速度逐渐升高,接头抗拉强度逐渐升高,且当焊接速度达到350 mm/min时,接头抗拉强度达到最高值。铝合金浮动式双轴肩搅拌摩擦焊接头延伸率整体较高,焊接速度对其影响不大。铝合金双轴肩搅拌摩擦焊接头正、背弯均可以达到180°无裂纹。基于立式纵缝搅拌摩擦焊系统成功实现了2 m长试片的浮动式双轴肩搅拌摩擦焊,累计焊接长度达到60 m,且双轴肩搅拌头完整,未发现裂纹、扭曲或其他损伤。  相似文献   

15.
一、概况一三二厂八车间有两台国产的WX—009型深孔内圆磨床。该机床原设计只能磨φ70毫米以上的深孔,加工光洁度最高只能达到(?)8。凡要求(?)9~(?)10的产品都只能用搪磨工序完成,生产效率低。八车间有一些产品,孔径为40毫米左右,孔长500毫米左右,光洁度要求(?)9~(?)10,原机床不能满足要求。车间曾自制了两根φ35毫米,长540毫米的小砂轮杆,用了四对滚动轴承,轴承内径φ12毫米,这样主轴又细又长(图1),生产效率和磨削质量都  相似文献   

16.
真空充氩     
EA—200型真空充氩焊机研制成功。EA—200型真空充氩焊机适应于焊接直径3~150毫米的圆筒形焊件,如电子管电极等。真空充氩与普通氩弧焊(氩气局  相似文献   

17.
在受力元件上镶压衬套是飞机构造中普遍采用的一种结构。以往一直采用常温压套工艺,即在常温下用压力机或手锤敲击的方法将衬套强行迫人。但近年来,在重要的结构元件,尤其是过盈量较大的静配合处,常温压套已逐渐被温差压套所取代。常温压套存在着严重的弊病:一是啃伤,一般啃伤率为60%,啃伤面积达50%,啃伤会破坏孔的配合精度,造成过盈量不足,从而导致配合的紧密度降低。二是划伤,划伤率几乎为100%,划痕能损害孔壁的光洁度,从而形成应力集中。三是村套内孔收缩,压套后需进行精加工才能保证设计上所要求的衬套内孔精度。  相似文献   

18.
开展了不同晶粒尺寸的细晶粒TC21钛合金的TIG焊接实验,研究了母材及接头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细晶粒TC21钛合金TIG焊接接头抗拉强度达到母材的95%左右,焊接性较好;但是焊接接头脆化严重,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均较低。焊缝中心和热影响区组织相似,为α’马氏体组织。相同焊接规范下,21μm的细晶TC21合金焊缝及热影响区为片状或长粒状α’组织;而7μm的细晶TC21合金接头中α’丛的尺寸较小且相互交错,形成针状或短粒状α’组织。硬度测试表明:靠近母材的热影响区细晶区存在一个软化区,该区域硬度最低,而焊缝中心与热影响区粗晶区分界处(细晶过渡区(FTZ))也存在硬度的下降,不过此区域下降幅度不大。常温拉伸断口呈准解理断裂特征,随着母材晶粒度的增大,焊接接头解理特征越明显。  相似文献   

19.
为了扩大搅拌摩擦搭接焊在镁合金异种材料的市场应用范围,采用搅拌摩擦搭接焊工艺对AZ31镁合金和LA141镁锂合金进行焊接。借助光学显微镜、维氏硬度计和万能试验机等仪器设备研究了搅拌摩擦搭接焊接头的显微组织,测试了接头的显微硬度和剪切拉伸。结果表明,当旋转速度为1800 r/min,焊接速度在80~120 mm/min之间时,AZ31/LA141搅拌摩擦搭接焊成形良好,无明显缺陷。在相同的焊接工艺参数条件下,上层AZ31和下层LA141前进侧热机影响区的晶粒尺寸均小于后退侧热机影响区的晶粒尺寸,而前进侧热影响区却与之相反,其晶粒尺寸均大于后退侧热影响区的晶粒尺寸。当焊接速度变大时,上层AZ31和下层LA141前进侧热机影响区的晶粒尺寸均随之变小。上层AZ31和下层LA141焊核区的显微硬度值变化趋势不同,前者先变大后变小,而后者却呈现变大的趋势。AZ31/LA141搭接接头拉剪力随着焊接速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最近一段时间,国内外文献中都有关于采用微弧等离子焊的论述。作者曾经用工业纯钛BTI—O制的薄板工件(厚度小于1.0毫米)进行了试验研究。 大家都知道,薄板金属焊接的主要困难是不易保证正确的焊缝成形。焊缝的成形取决于焊接熔池的状态,熔池表面有无各种薄膜,熔化金属的容量和被焊边缘的变形等等。当焊接薄板接头(特别是对接接头)时,可能出现烧穿,和由于装配不准确、有间隙而引起的下弯以及焊边翘曲等形式的缺陷。 薄壁金属获得优质焊接接头的主要因素是:1.接头的形式和结构;2.装配和焊接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