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冲击响应谱时域波形合成技术是目前实验室环境下模拟实际复杂冲击环境的重要手段。文章在研究局域均值分解(LMD)方法和冲击响应谱时域波形合成原理的基础上,对实测冲击时域波形进行分解得到一组具有不同频率分布的PF信号分量,然后对不同频率分布的PF信号分量进行聚类分析并重新构造得到一组新的PF信号分量,使得PF信号分量的频率-幅值特性与设定的冲击响应谱试验条件一致。将重构后的PF信号分量组合即可得到合成后的冲击时域波形。数值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基于LMD的冲击响应谱时域波形合成新方法生成的冲击时域波形能更好模拟真实冲击环境,冲击响应谱具有较好的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2.
航天继电器多余物自动检测算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航天继电器内部多余物的存在导致继电器可靠性下降,成为困扰其发展的关键问题。传统多余物PIND(微粒碰撞噪声检测)方法检测精度低,且无法对多余物进行自动检测。分析了航天继电器PIND检测输出信号特性,将信号分为四类,并提出采用计算波峰系数、实小波幅值检测、复小波相位检测等算法,实现了对不同特点信号的高精度多余物检测,并通过实际继电器检测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冲击响应谱时域信号是一类典型的非平稳信号,正交化HHT(Hilbert-Huang transform)法是进行非平稳信号时频分析的好方法。文章首先对冲击响应谱试验机实测到的时域冲击信号进行了正交化HHT频谱特性分析,然后将演变谱理论和正交化HHT法相结合,对实测的时域冲击信号进行了人工合成。频谱分析表明:合成的时域冲击信号与实测信号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且在信号的非平稳模拟方面,明显优于传统的三角波合成方法。最后,以该方法合成的时域信号为数据基础,进行了冲击响应谱的统计拟合,得到了冲击响应谱数学模型,结果可作为相关试验的输入条件。  相似文献   

4.
冲击试验条件的转换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冲击试验条件的转换方法进行了研究。利用从频域响应谱到时域激励信号的不唯一性,由小波合成法构造足够数量满足响应谱试验规范的时域激励信号,并施加到单机的有限元模型。用MSC.NASTRAN软件仿真计算单机中元器件安装位置处的响应。统计响应样本,获得在一定概率条件下元器件可能出现的响应峰值。将该峰值作为元器件冲击试验的半正弦波幅值,并以元器件产生最大响应的激励持续时间作为元器件冲击试验的作用时间参数,实现冲击试验条件的转换。给出了一个单机模型的冲击试验条件转换实例。  相似文献   

5.
冲击响应谱控制系统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用计算机仿真的方法,进行了用电动振动台实现模拟爆炸冲击环境的冲击响应谱控制方法研究,根据冲击试验规范合成时域波形,分量级转化为驱动信号输入到振动台系统,计算系统响应加速度及冲击响应谱,用波形幅值均衡法对冲击响应谱进行修正,实现冲击响应谱控制.  相似文献   

6.
固体火箭发动机冲击信号响应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固体火箭发动机地面点火试验的点火冲击信号进行了冲击响应谱计算。计算程序采用较为先进的改进递归滤波器法,并介绍了冲击响应谱的计算原理、程序验证和试验数据处理结果验证。  相似文献   

7.
大载荷谐振板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使跌落式谐振板装置的特性满足大载荷冲击试验的要求,采用有限元方法对谐振板和大载荷(100 kg)谐振板的固有频率及它们在半正弦冲击信号激励下的响应进行计算,得出相应的冲击响应谱。根据计算结果反复调整谐振板的结构尺寸、激励源,使响应点的时域响应和冲击响应谱符合要求。研究结果显示:大载荷对谐振板装置的冲击响应谱有很大的影响,导致响应时域延长、转折点频率降低、冲击谱幅值降低。  相似文献   

8.
战术导弹活动多余物检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多通道进行位移信号采集 ,建立了导弹内各种信号的基本类型和特点 ,对特征量的提取 ,实现了多余物信号与其它噪声干扰信号的识别。根据时差分析方法及各通道显示的波形特征 ,可定性判断多余物所在的区域。这种技术通过信号采集系统的研制 ,对多余物位移信号特点及复杂的噪声规律进行分析研究 ,采用多余物定位技术 ,研制出一套适合现场进行战术导弹活动多余物检测的检验装置、信号采集系统、分析识别及定位软件 ,提高了多余物检验的灵敏度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获取测试目标的动态响应参数是航天器产品冲击测试中的关键内容,传统接触式传感器方法存在安装困难、监测维度单一、难以适应复杂测试环境等缺点。提出了一种用于获取冲击测试动响应的高速视觉测量方法,利用双目视觉原理获取测试对象的三维运动轨迹,并在此基础上解析测试过程中的冲击响应参数。该方法在空气炮冲击测试试验中获取的冲击响应谱曲线与加速度计的测量结果一致,识别结果相对偏差优于10%,表明高速视觉测量方法在航天器冲击测试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0.
粘弹阻尼减振在导弹隔冲击结构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任怀宇 《宇航学报》2007,28(6):1494-1499
火工品装置爆炸分离冲击,是导弹所经历的最严酷的力学环境,对其附近弹载仪器设备产生强烈的机械瞬态响应而导致严重的影响。提出应用粘弹阻尼减振于隔冲击结构中,概要分析了隔冲击机理,阐述了粘弹性阻尼材料基本特征,归纳了粘弹约束阻尼层结构减振关注的要点,建立了合理的隔冲击结构有限元动力学模型。理论和试验预示,粘弹阻尼减振是解决隔爆炸分离冲击结构的有效途径,具有较强的工程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