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了某型发动机火焰筒在手工氩弧焊接过程中产生焊接变形的原因,提出了改进焊接夹具、增加定位焊点、焊前热处理、合理的装配焊接顺序和必要的焊前清理等措施,有效地消除焊接变形,提高了该产品合格率。  相似文献   

2.
对用手工TIG焊方法代替目前航空部队采用的手工电弧焊(SMAW焊)修理飞机起落架进行了初步探讨,并经试验得出了TIG焊的最佳焊接工艺。  相似文献   

3.
我公司生产的油滤零件,其加工组合一般采用电烙铁手工锡焊, 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质量不够稳定。此外,由于焊接时需使用氯化锌焊剂。每道工序都必须反复清洗,消耗大量的酒精和丙酮,增加产品成本,对操作者身体健康也有影响。因此,油滤焊接工艺必须革新。我国电子工业部门已推广波峰浸焊新工艺,油滤焊接能否采用波峰浸焊,应用超  相似文献   

4.
部分印制电路板通孔焊盘与接地层连接,手工焊接过程中接地层散热严重,焊点透锡率不足。为解决此问题,通过ABAQUS软件计算多层印制板手工焊接普通焊盘、低透锡率焊盘的温度分布情况,分析整板预热对温度及透锡率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未预热状态下低透锡率焊盘的镀铜层散失热量约为普通焊盘孔的4倍,低透锡率焊盘孔非焊接面温度为125~126℃,远低于锡铅共晶焊料熔点(183℃);预热85、100、115℃情况下低透锡率焊盘非焊接面温度分别提高至171.5、179、187.5℃。模拟与实验结果表明,整板预热85~115℃可有效改善通孔焊盘透锡率、提高焊点服役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现有的壁板法兰盘焊接工装结构简单,压紧力小,并且为手工焊接,焊后法兰盘焊缝残余应力与变形大,质量稳定性差,不能满足型号使用需求。本文从影响法兰盘焊接质量因素入手,研制了法兰盘自动化焊接工装,在模拟仿真的基础上,得到0.15~0.25 mm的过盈装配量法兰盘与孔径采用的过盈量为最优,采用先装壁板后装法兰盘的流程可有效避免装配裂纹,并通过焊前加热垫板的方式解决法兰焊缝打底裂纹难题,采用自动焊工艺焊接的法兰成型美观,焊接缺陷比手工焊降低70%以上,接头低温平均抗拉强度达到348 MPa,延伸率为6.7%。  相似文献   

6.
点焊是利用焊点(即核心)使焊件达到永久连接的一种焊接方法。它的特点是:加热速度高,并且集中;核心形成过程快,生产效率高;容易实现机械化及自动化。因此在车辆、飞机和电器工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摩托车的焊接结构中,由于钣金冲压件多系低碳钢薄壁结构零件,平板件少,各种圆弧弯曲面零件多,形状较为复杂,因此,点焊就成为摩托车生产中的主要焊接方法。  相似文献   

7.
某厂炼铜用的冷却水装置,外套是用紫铜管与不锈钢管对接焊制成的。要求焊后长期使用焊口不脱落,通水进行压力试验时(水压为0.15MPa)不渗漏。过去采用银、铜钎料钎焊,但钎焊接头强度低,使用寿命短。我们采用手工钨极氩弧焊试焊效果良好,解决了该厂的实际问题。 1.焊前准备 冷却水装置外套的结构尺寸如图1所示,为确保构件焊后同心,焊缝背面无焊漏,设计了定位芯棒,它与焊件的装配情况见图2。芯棒由H62黄铜制造,用于承托焊缝并起散热作用。芯棒外壁应贴紧接管内壁,其端头钻有通孔,以便焊后从焊件中取出。  相似文献   

8.
G105钻杆的工具接头和管体采用摩擦方式进行焊接,对摩擦焊接头进行了适当热处理.对钻杆工具接头、管体、焊合区三点弯曲试样的断裂韧度进行了测试,分析了弯曲试样的微观组织和断裂形貌以及接头焊合区韧性损伤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本文叙述了20多年来苏联从事太空焊接技术研究的情况和取得的进展.文章指出了研究太空焊接的必要性与特殊性,同时介绍了多功能电子束手工焊具对太空大型结构件成功地实施电子束焊接.  相似文献   

10.
热处理对6061_T6 FSW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0年代初,英国焊接研究所发明了一种新型的固相焊接方法——搅拌摩擦焊(Friction Stir Welding,FSW),近来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1-2].与传统熔化焊相比,FSW焊接过程无飞溅、无烟尘、无气孔,不需添加焊丝和保护气体,是一种绿色制造技术,而且FSW的接头具有晶粒细小,疲劳性能、拉伸性能和弯曲性能良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采用真空电子束焊(EBW)和自动钨极氩弧焊TIG两种焊接方法,通过X射线检测、拉伸试验、弯曲试验、显微硬度测试以及金相分析等手段,对TA15钛合金板材的焊接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表明,TA15钛合金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  相似文献   

12.
采用脉冲TIG焊对T250马氏体时效钢薄壁旋压圆筒进行焊接,通过优化焊接工艺参数,得到了外观成形良好,内部缺陷达到QJ175—93 0级标准要求的焊缝。在焊前和焊后对T250马氏体时效钢薄壁旋压圆筒进行了热处理,研究了热处理对焊接接头金相组织、显微硬度、角变形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时效处理后,焊缝金属枝晶晶界中存在逆转变奥氏体组织,显微硬度低于母材;熔合线附近焊接热影响区晶粒长大,最大处晶粒约为基材的6倍;焊前时效处理大幅度减小了焊接接头角变形;在焊后对试样进行500℃时效处理的情况下,焊前时效处理使焊接接头抗拉强度和弯曲角都有所提高;焊前对旋压圆筒进行500℃时效处理,焊后进行500℃时效处理,得到了最佳焊缝强韧性匹配。  相似文献   

13.
钛合金T-型结构单面焊背面双侧成形焊接接头组织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TIG焊、激光-TIG电弧复合焊工艺,采用单面焊背面双侧成形焊接技术对钛合金T-型结构进行焊接.对两种工艺进行金相组织、拉伸、弯曲、疲劳性能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激光-TIG电弧复合焊工艺焊接钛合金T-型结构,近缝区及热影响区晶粒长大倾向明显要小于TIG焊接头,激光-TIG电弧复合焊工艺的明显高于TIG焊工艺,复合焊接的疲劳强度相比TIG焊提高约50%.因此,激光-TIG电弧复合焊工艺焊接钛合金T-型结构综合力学性能优于TIG焊接头.  相似文献   

14.
针对TA15钛合金的线性摩擦焊开展了焊后热处理制度优化研究,在确定的热处理制度下测试了线性摩擦焊接头的力学性能,开展了具有典型结构特征的四点弯曲梁的静力/疲劳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TA15钛合金线性摩擦焊接头的静强度、疲劳性能和断裂韧性等均较好,可以用于飞机结构件的焊接。  相似文献   

15.
针对生产现场大尺寸LY12CZ铝合金薄板(2500mm×6000mm×2mm)的拼焊成形,采用动态随焊锤击碾压焊接新技术,有效防止了LY12CZ铝合金焊接热裂纹的产生,并基本消除了薄板焊接变形。通过调整随焊锤击工艺参数和焊接线能量,使锤击碾压行为与焊接熔池的凝固过程相匹配,从而实现了LY12CZ铝合金焊接无裂纹、小变形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搅拌摩擦焊(FSW)作为一种新型的固相连接技术,具有一系列传统焊接无法比拟的优点[1-2].如焊接时的无飞溅、不需要气体保护、焊后工件残余应力和变形小、焊接接头抗拉伸性能和抗弯曲性能良好、生产成本低和无污染等,这些性能在铝合金焊接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3-4].搅拌摩擦焊在加工过程中涉及到温度场、材料组织变化、材料流动、应力应变和振动等多方面的问题[5-8].为了提高搅拌摩擦焊的焊接质量,必须要设计一套能同时检测搅拌摩擦焊加工过程中的温度、三向力和振动信号的在线检测系统.  相似文献   

17.
针对变截面结构产品,提出了一种变截面搭接结构搅拌摩擦焊接方法,通过加装辅助板将整条焊缝焊接方向上补偿为等厚度。焊接采用一次定位焊接+二次定位焊接+正式焊接的工艺方式,一次定位焊为预定位,二次定位焊保证辅助板与试片主体结构之间形成有效连接,正式焊保证形成完整的焊缝。焊缝表面成形良好,超声相控阵检测无超标缺陷。通过对力学性能的分析,变截面搭接结构处焊缝与非搭接处焊缝和常规对接焊缝的力学性能基本相同,平均抗拉强度均达到母材的70%以上,平均延伸率均在5.8%以上。变截面搭接焊缝焊核处晶粒形态为细小的等轴晶,靠近轴肩影响区部分的晶粒尺寸大于靠近焊缝根部的晶粒尺寸,受再结晶影响,焊缝两侧热机影响区处辅助板搭接界面消失。  相似文献   

18.
采用基于三轴联动系统的无倾角搅拌摩擦焊方法,研究了2mm厚2219铝合金焊接试验过程,重点分析了微观组织分布特点和接头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采用内聚花纹锥形轴肩搅拌工具,实现了无倾角搅拌摩擦焊接过程,焊缝外观及内部质量良好,但搭接界面处存在Hook现象,在前进侧呈现先向上后向下弯曲,指向焊核区的纹路特征,而后退侧呈现了向上弯曲的Hook钩状纹路;2mm厚铝合金2219无倾角式搅拌摩擦焊搭接接头拉伸剪切抗力平均为5630N,与母材抗拉力的比值为75.7%;同时,通过试验证明了无倾角搅拌摩擦焊方法对曲线焊缝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9.
在飞机制造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钣金钳焊零件,如进气道、排气管、整流包皮等。其结构多是由许多块曲面钣金件经组焊而成的复杂双曲面,一般在端头有安装协调要求,准确度要求较高,而中间过渡区则要求较低。这类结构焊接变形大,且变形后难校正。生产中一般对钳焊件都配有暂焊(焊接)夹具,因为焊缝形状复杂和焊接保护的原因,这类夹具都设计得较复杂和笨重。本文介绍了某型机钣金钳焊件的生产经验,提出了小批生产中不用焊接夹具的设想。 1.某型机前、后进气道的钳焊 (1)结构概况 某型机共有三台发动机,前面对称布置两台,后面一台,均在传动平台上。发动机前、后进气道均是由多块钣金零件焊接而成的复杂双曲面焊接件。材料为LF3(板厚0.8mm)。前进气道给两台发动机进气,形状比后进气道更复杂。前、后进气道结构见图1。  相似文献   

20.
综合信息     
PW—1铜铝管储能焊机研制成功 西安航空发动机公司焊接研究所研制的PW—1铜铝管储能焊机,经大批电冰箱铜铝管接头焊接考验,已基本定型,并于1991年10月12日通过公司级鉴定。 PW—1储能焊机采用一种特殊的电弧焊,是由储存在电容中的电能快速放电产生的电弧加热焊件,并以冲击力的作用顶锻两焊件,形成牢固的焊接接头。因此,用它焊接的铜铝管接头性能好,质量稳定,产品合格率在95%以上。这种焊机设计布局合理,使用安全可靠,且国产化率达到100%。焊件经过抗拉、打压、弯曲、金相检查及热周期、泄漏率等焊接性能指标测试证明:目前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可与同类进口产品相媲美。 它的研制成功,为我国电冰箱生产的国产化提供了良好的焊接设备,可为国家节约大量外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