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90年代初以来,卫星数字电视直播、卫星移动通信和卫星数字音频广播业务首先在美国取得技术突破,并迅速步入产业化和商业化轨道,形成由3个新的经济增长点组成的新兴产业。目前这三项卫星通信业务正向全球迅速扩展,其中卫星数字电视直播产业的发展势头最迅猛。以生产...  相似文献   

2.
90年代初以来,卫星数字电视直播、卫星移动通信和卫星数字音频广播业务首先在美国取得技术突破,并迅速步入产业化和商业化轨道,形成由3个新的经济增长点组成的新兴产业。目前这三项卫星通信业务正向全球迅速扩展,其中卫星数字电视直播产业的发展势头最迅猛。以生产商用通信卫星著称于世的休斯公司于1993年12月抢先开发并组建了采用数字压缩技术的商用  相似文献   

3.
郭炎生  何瑾 《卫星应用》2002,10(4):6-10
介绍了我国卫星数字电视传输发展历史,强调了建立中国广播电视卫星直播系统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介绍了卫星数字音频广播在我国收听效果测评结论。  相似文献   

4.
我国卫星电视直播产业的现状与市场需求廖春发一、国外卫星电视直播的现状目前,世界各发达国家的卫星电视已直接进人家庭,个体接收将成为卫星电视接收的主流,已投入使用的卫星电视直播系统有美国的直播电视卫星系统、日本的广播卫星系统、法国广播卫星系统和德国的电视...  相似文献   

5.
东方红4号卫星平台是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的第3代大型静止轨道卫星公用平台,具有输出功率大、承载能力强和服务寿命长等特点,卫星整体性能达到国际同类通信卫星的先进水平。该平台可用于大容量广播通信、电视直播、数字音频广播和宽带多媒体等多种国民经济建设和国内外市场急需的业务类型,并具有确保信息传输安全可靠的有效技术手段。一、东方红4号卫星平台概述  相似文献   

6.
引言 直播卫星系统的目标是实现卫星广播业务(以下简称BSS)。较之为了实现卫星固定业务和卫星移动业务的通信卫星系统,它们在系统结构和要求等方面存在着一些差异。其中最大的两个差异就在于单向性和广播性,即直播卫星系统面向最终用户进行的是单向式传输和点到面的广播式传输,而通信卫星系统则是双向式传输和点对点或点对多点的传输。 由于广播业务涉及到文化渗透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敏感问题,因此各国的广播业务规划(包括BSS规划)不仅会引起国内业界的关注,同时也会吸引周边国家的注意,尤其是对于卫星广播这种覆盖范围广大…  相似文献   

7.
一、卫星通信基本情况我国卫星通信21世纪初发展基本情况如下:(1)卫星固定通信:空间段建设大发展;相应的卫星公用通信网、卫星专用通信网和卫星广播电视传输网得到较好的发展。(2)卫星移动通信:静止轨道的便携式用户终端的全球卫星移动通信系统运营良好;中低轨道的手持式用户终端的各种全球卫星移动通信系统运营不佳。(3)卫星直接广播:国外卫星声音直播系统正在进入中国市场;国内卫星电视直播系统已纳入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前期建设准备工作已开始。(4)卫星宽带通信:积极发展卫星宽带通信业务;密切跟踪新型卫星宽带通…  相似文献   

8.
《航天器工程》2016,(2):113-119
通过分析美国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卫星增强服务,结合我国数据中继卫星系统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展现状,总结得到对我国发展数据中继卫星系统卫星增强服务,以实现低轨道航天器实时精密定轨的几点启示:加快建设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球增强系统;通过冗余提高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球增强系统可靠性;增加我国数据中继卫星支持广播的能力;建立我国数据中继卫星系统卫星增强服务标准;增加多系统联合定位技术支持;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D2导航电文配合使用;进行数据中继卫星系统卫星增强服务试验以积累技术经验。  相似文献   

9.
利用直播卫星(DBS)系统给单个的小型接收机发送电视节目的局部和临时性试验已进行好多年了。美国航宇局的通信研究卫星中的应用技术卫星系列、法德合作的交响乐卫星、欧洲空间局的轨道试验卫星、加拿大的赫姆斯和阿尼克-B 卫星以及日本的广播卫星系列,在这一领域中都作出了贡献。严格地讲,其中有些工作也许不完全属于直播卫星范畴,但它们至少与用户的需求和适  相似文献   

10.
闵长宁 《卫星应用》2003,11(3):1-10
鑫诺二号(SINOSAT-2)广播卫星是鑫诺卫星通信有限公司旨在发展我国卫星数字电视广播事业,加快推动我国卫星通信、广播产业化进程,保护我国仅有的几个广播卫星轨道资源的一项新举措。SINOSAT-2是基于我国新一代东方红四号卫星平台满足国内用户需求研制的一颗高性能广播电视专用卫星,为国家直播卫星项目的实施做好先期准备。卫星完全满足我国直播卫星系统空间段的技术要求。星上还采取了抗干扰措施。  相似文献   

11.
面向采用多频时分多址接入(MF-TDMA)体制的宽带卫星返向链路,提出了一种符合第2代数字视频广播-交互式卫星系统(DVB-RCS2)标准的差异化服务质量(QoS)资源分配策略,能够从用户优先级与业务类型区分QoS级别,为系统中的用户提供6类不同的QoS保障.基于资源分配策略设计了一种面向差异化QoS保障的返向链路资源分配算法,保障重点用户接入,并在系统资源不足时通过服务降级显著提升用户服务率.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策略在用户与业务维度均能提供差异化的服务质量,可用于宽带卫星通信系统.  相似文献   

12.
一、通信、广播卫星的轨道备分星一个实用的通信、广播卫星系统的工作是和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一旦失效,不但直接影响全国范围的通信和广播,而且还会引起全社会的强烈反响。所以为了提高系统工作可靠性,一般都采用整星轨道备分的措施。一旦工作星失效,就由轨道备分星接替工作。表1列出了几个典型卫星系统的备分星计划。  相似文献   

13.
周正  杨乐  李珍 《空间电子技术》2009,6(2):78-81,94
文章以欧洲尤里卡-147数字音频广播接收系统为研究重点,提出了一种基于OFDM的通信系统的低复杂度粗偏估计算法。仿真结果显示此算法具有较好的鲁棒性来对抗较大范围的符号定时偏移,且具有较低的实现复杂度。  相似文献   

14.
卫星导航及位置服务产业是继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之后引领第三次IT革命的新兴产业,有可能成为推动我国信息产业发展最大的亮点和新的增长点.随着北斗卫星系统组网的逐步完成,我国"十二五"规划将其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15.
旨在研究COFDM系统应用在卫星移动多媒体广播中的可用性,文章给出一种基于“级联编码 相干检测 PN序列信道估计”方案的COFDM系统的基带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建模与仿真,具体内容包括收发端主要模块的系统构架设计以及信道干扰模型的设计与分析,然后给出基于本仿真所得到的系统误码率在卫星移动多径衰落传输环境中的变化情况,并且分析了仿真结果,最后验证了这种COFDM系统在卫星移动多媒体广播领域中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16.
日本“准天顶”卫星系统是兼具导航定位、移动通信和广播功能的卫星系统。其发展背景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一、面向21世纪,中国航天技术成就显著,空间应用效益明显,空间科学向纵深发展40多年来,中国的航天科技人员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的精神鼓舞下,独立自主地研制成功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通信广播卫星、各类遥感卫星以  相似文献   

18.
摘要未来5年美国民用对地观测卫星系统将进行全面更新换代,本文分析了美国对地观测卫星系统发展现状和未来需求,介绍了下二代卫星系统组成、系统概念、遥感器配置、技术进步点等,分析了下一代卫星系统发展策略,总结了美国下一代对地观测卫星系统发展特点和趋势。  相似文献   

19.
王景泉 《中国航天》1995,(9):30-32,35
数字式音频直播卫星系统及其发展王景泉目前建立对外广播的130多个国家中,大多为地面短波系统,不仅投资高(总投资约100亿美元,运营费10亿美元),而且这种波段的电台广播信号受电离层闪烁的影响,信号极不稳定,易受各种干扰。因此,近年来出现了用卫星音频直...  相似文献   

20.
浅析了美国军事卫星情报系统及其功能,讨论了美国军事卫星情报系统的组成,并对美国军事卫星情报系统体系结构的设计进行了初步探讨,最后指出了系统技术实现的方法。系统的分析对于我国卫星情报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