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概述国外军用直升机装备发展现状,从新军事变革、现代化升级、无人化和新概念旋翼机四个方面总结、归纳了国外军用直升机装备发展趋势,探讨、分析了国外军用直升机技术包括设计/制造、智能/复合材料、先进航空电子等技术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未来战争对部队的远程快速机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美国等世界航空大国已经开始新概念飞行器的研究。其中包括V-22倾转旋翼机、“超蛙”倾转机翼一旋翼高级战术运输机以及无人运输机(UALV)、大型地效飞行器等新概念运输机方案。  相似文献   

3.
在众多飞行器中,旋翼机以独有特点和优势脱颖而出,受到广泛关注和喜爱。本文对旋翼机的历史及国内发展情况进行了介绍,对比了旋翼机与固定翼飞机,直升机的不同,突出介绍了旋翼机的优点,并对旋翼机在中国市场的应用前景及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自转旋翼机的历史、特点和优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转旋翼机(多称为旋翼机)是旋翼飞行器的一种,用途广泛;三,四十年代曾经大量使用,近几年来又获得新的发展,本文回顾了自转旋翼机的发展历程,从气动和结构特点等方面阐述了自转旋翼机气动效率高,操纵简单,且安全,廉价等优势,说明自转旋翼机既可以作为民用飞行器,也可以作为一种军用装备,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5.
倾转旋翼机适合我国民用航空任务场景,是未来民用直升机的重点发展方向,开展应用需求与关键技术分析是推进我国民用倾转旋翼机发展不可或缺的一步。基于宏观发展环境分析,本文针对应急救援、交通运输和通航作业等领域,研究了民用倾转旋翼机的应用需求。结合XV-15、V-22等典型倾转旋翼机的研制经验和溯源分析,从安全与适航出发,开展了民用倾转旋翼机关键技术元素的识别,并重点分析了飞行控制系统、传动系统、故障模式与安全性设计等关键技术。本文研究成果对我国民用倾转旋翼机的工程化研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变速旋翼技术是未来新型旋翼机在整体性能上实现革命性突破的关键技术之一。变速传动系统的发展为研发高速高效旋翼机提供了新的可能。  相似文献   

7.
张锋 《国际航空》2014,(9):68-70
先进军用旋翼机被美国视为未来军事力量部署的关键一环,在其研发过程中引入了不少创新概念。美国在旋翼垂直起降系统的研发过程中,开展了多个项目计划,并通过先进旋翼机能力促进体系满足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V-22"鱼鹰"飞机在试验与使用过程中发生的重大意外事故,对V-22飞机存在的主要设计缺陷及反复质量问题等进行了剖析,形成对我国倾转旋翼机发展的启示和建议,为我国后续发展倾转旋翼机装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国外倾转旋翼机的发展历程及具有代表性的V-22"鱼鹰"设计特点进行分析,总结了倾转旋翼类飞机的设计特点及技术难点,并对倾转旋翼机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为国内此类飞机的研制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自转旋翼机的纵向稳定性,首先应用配平分析法求出各个飞行状态的旋翼转速,求出转速后用列文伯格-马夸尔特算法对旋翼机的姿态和操纵进行配平,得到各个飞行状态的姿态角和操纵量。运用五点中心差分法求纵向稳定导数,从而得到状态矩阵以及纵向运动模态,然后建立旋翼机纵向稳定性分析模型,利用所求得的一些模态分析旋翼机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旋翼转速随前飞速度的变化不明显,旋翼机的操纵主要是纵向的,旋翼转速主要取决于桨盘的倒角;在速度范围内,除了旋翼转速模态,旋翼机的其他纵向模态是稳定的,旋翼自由度与旋翼机机体存在耦合,重心相对推力线的垂直位置对稳定性有明显的影响,重心位于推力线上方具有更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过渡段飞行控制技术是倾转旋翼机飞行控制系统的关键技术。本文在倾转旋翼机过渡静力平衡特性和力矩配平特性分析基础上,对倾转旋翼机过渡段基准飞行轨迹及短舱转角规律进行了设计。然后利用推力矢量技术,采用拉力矢量/空气舵组合操纵方法,对倾转旋翼机过渡飞行段控制律进行了设计与仿真研究。  相似文献   

12.
基于爆震燃烧的新概念发动机脉冲爆震发动机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脉冲爆震发动机(PDE)是21世纪最有前途的革命性航空航天动力之一。它基于爆震燃烧的新概念,具有结构简单、尺寸小、适用范围广、成本低等优点,推重比可达20。PDE既可用作导弹、靶机、诱饵机和无人机的动力,也可用作桨尖喷气旋翼机的动力,未来还有可能用作军民用飞机甚至太空飞行器的推进装置。目前,以美国为首的不少国家都投入经费和制定计划开展PDE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小型无人倾转旋翼机气动与操纵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倾转旋翼机飞行模式多,各部件气动干扰复杂且操纵面冗余,特别是倾转过渡模式,短舱带动旋翼系统倾转,结构布局发生改变,从理论上确定气动与操纵特性难度大。为了研究倾转旋翼机的气动与操纵特性,对某小型无人倾转旋翼机展开全尺寸、全模式吹风试验,其中不带动力试验主要用于研究倾转旋翼机在不同迎角、短舱倾角、前飞速度等飞行状态下的气动特性;带动力试验主要用于研究倾转旋翼机不同飞行模式带机翼与不带机翼时,旋翼/机翼/襟副翼相互干扰作用,以及总距、副翼、升降舵的操纵功效。根据试验数据推导出小型无人倾转旋翼机全包线飞行的操纵特性方法,对进一步完善倾转旋翼机设计以及试飞试验的成功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直升机技术》2000,(1):39-39
关于意大利倾转考旋翼机“伊利卡”(ERICA)方案已透露了更多的信息。意大利奥古斯塔公司目前与美国韦斯特兰公司联合向欧洲联盟第5届框架会议研究计划组提出了第2代倾转旋翼机设计方案,以便获得制造这种20座倾转旋翼机地面试验机的经费。  相似文献   

15.
倾转旋翼机的不同舵面存在冗余操纵,而冗余舵面的分配策略和飞行转换路径对其控制重构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建立的小型无人倾转旋翼机全量非线性飞行动力学模型在不同飞行模式下的进行配平计算、模型线化后,求出单位操纵面位移所引起的俯仰、滚转和偏航力矩的改变量,即考察倾转旋翼机各操纵面的操纵功效,并对其结果进行详细分析,以确定倾转旋翼机的冗余舵面控制重构能力;确定各飞行模式下倾转旋翼机的操纵方式,给出舵面分配策略的权重系数矩阵;在此基础上,提出三种不同的全模式飞行转换路径方案,并分别计算三种方案下倾转旋翼机的飞行速度与前倾角、姿态角及操纵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三种方案都能实现对飞行器的合理操纵,表明倾转旋翼机的冗余舵面控制重构是可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款瞄准民用市场开发的新一代倾转旋翼机,阿古斯特韦斯特兰公司的AW609有可能成为首款通过适航认证的民用倾转旋翼机。  相似文献   

17.
预测国际公司近日表示,在2004~2013年间,全球将总共生产448架军用旋翼机,其中包括新旋机和改进的旋翼机,估计总价值为40亿美元。同时,可能会有1668架翼机进行大的改进,估计价值为43亿美元。未来10年将生产5448架军用旋翼机  相似文献   

18.
以自行设计的倾转旋翼机为研究对象,建立悬停模式下纵向动力学模型。通过悬停实验,对倾转旋翼机的分系统——舵机模型、旋翼气动力模型和悬停纵向模型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模型能反映倾转旋翼机悬停模式的基本特性,可为飞行控制系统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倾转机翼无人倾转旋翼机的稳定性,发展了一种倾转机翼无人倾转旋翼机飞行力学模型,并开展了仿真研究。旋翼气动模型采用动量-叶素理论,机翼、尾翼和机身的气动模型在升力线气动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了旋翼动量源方法以计入旋翼尾流的气动干扰影响。在全机飞行力学模型配平的基础上开展了动力学稳定性分析,并与常规倾转旋翼机飞行动力学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倾转机翼无人倾转旋翼机在悬停状态下,表现出俯仰角衰减迅速的稳定模态;在直升机模式小速度前飞时,改变重心位置及机翼倾转段面积可使机体纵向震荡模态发散速度减缓,系统稳定性增强。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倾转机翼无人倾转旋翼机的稳定性,发展了一种倾转机翼无人倾转旋翼机飞行力学模型,并开展了仿真研究。旋翼气动模型采用动量-叶素理论,机翼、尾翼和机身的气动模型在升力线气动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了旋翼动量源方法以计入旋翼尾流的气动干扰影响。在全机飞行力学模型配平的基础上开展了动力学稳定性分析,并与常规倾转旋翼机飞行动力学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倾转机翼无人倾转旋翼机在悬停状态下,表现出俯仰角衰减迅速的稳定模态;在直升机模式小速度前飞时,改变重心位置及机翼倾转段面积可使机体纵向振荡模态发散速度减缓,系统稳定性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