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京航空工艺研究所自行研制的钛合金紧固件热镦工艺及设备,于1992年9月在北京通过技术鉴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工艺所研制的连续式热镦机及其相应的热镦技术属国内首创,处于国内技术领先水平。 在飞机连接结构中,钛紧固件的减重效果尤为明显。在复合材料结构的连接中,为减轻电偶腐蚀,更需采用钛紧  相似文献   

2.
一种高效、先进的金属蜂窝环封严结构,1991年底由北京航空工艺研究所研制成功。专家们认为,该所的蜂窝拼焊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所研制的蜂窝环完全可以替代进口,有关方面已决定将在新研制的航空发动机上采用这种封严蜂窝环。  相似文献   

3.
某工程CAD技术攻关成果通过部级鉴定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北京航空工艺研究所在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的配合下完成的具有当代国际先进水平的某工程CAD技术攻关项目,于1994年元月中旬通过了部级技术鉴定。与会专家对研制的CAD软件系统进行了严格测试,对用CAD...  相似文献   

4.
2006年9月13日至14日,国防科技工业标准化研究中心在北京召开了人机工程技术咨询组(DTISC HFE TAG)成立暨项目研讨会。与会专家来自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总装航天医学研究所、总装装甲兵装备技术研究所、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浙江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均为我国、我军在人机工程方面具有较高学术造诣的专家。  相似文献   

5.
某工程复合材料结构部段及高温树脂研制成功北京航空工艺研究所研制成功的某工程复合材料结构部段及QY8911-Ⅱ型双马树脂,于1994年9月5日通过了总公司技术鉴定。有关专家一致认为,采用整套先进制造工艺技术及高性能QY8911-Ⅱ型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研制...  相似文献   

6.
由我校附属工厂研制的JQ—0.6型微型氢氧气焊机于91年2月1日通过省级鉴定。来自西安交大、西工大、机电部二十所、西安市第四医院、陕西显象管厂、西安航空发动机公司、西安航空电器公司等单位的专家、教授、主任医师,工程技术人员近二十人参加了鉴定会。鉴定结果认为:该焊机以电解水产生的氢氧气体作为能源,功率小,效率高,是一种新型气焊装置,其性能和质量已达到国外八十年代同类产品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并填补了微型焊接设备领域中的一项空白。  相似文献   

7.
中国航空学会工艺专业委员会于1988年4月1日至6日在空军5718厂召开第五届学术交流会。出席会议的单位23个,代表33名。与会人员中有德高望重的老专家、学者,经营有方的企业领导人、年富力强的中年工程技术专家和思想开拓的青年知识分子。会议邀请了广西省科协、广西航空学会领导。会前征集论文38篇,会上交流28篇。论文基本上反映了我国飞机制造工艺的现状和水平。其内容有工厂近年来的生产经验总结;航空工艺重点课题的研究成果;飞机工艺基础理论研究以及有关新机研制的综合评述、生产过程的科学管理等。这些论  相似文献   

8.
北京航空工艺研究所根据新机研制需要而研制的一种高性能复合材料树脂基体——QY8911双马来酰亚胺树脂体系,1990年12月18日通过技术鉴定。 鉴定委员会认为,该树脂体系填补了国内空白,居于80年代中期美国同类树脂体系水平。 QY8911树脂质量稳定、性能可靠、原材料立足国内、合成路线简单、易于操作、适于批量生产,已用于航  相似文献   

9.
“摄像定标手动C扫描伪彩色显示记录系统”鉴定会,于1992年1月7日至8日在航空航天部北京航空工艺研究所召开。鉴定会由部科学技术研究院主持。参加鉴定会的有部科技司、清华大学、无损检测学会、三院三部、航空科技成果办、六二一所、七○三所、五二九厂等单位的代表共二十余人。鉴定委员会由中国无损检测学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教授张家骏等八位专家组成。 会议期间,与会专家认真听取了课题组的研制报告、查新报告、效益分析报告;审阅了有关图纸资料;对系统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了测试,并观看了现场操作。专家们对该课题所取得的成果及社会经济效益给予了充分肯定。 该课题是航空航天部科学技术研究院下达、由北京航空工艺研究所承担的“七五”预研项目。在部院领导和主管业务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课题组全体同志经过五年多的努力,对该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手动缺陷定标装置进行了多种技术途径的探索试验,先后研制了机械定标装置、声定标装置、鼠标定标装置及摄像定标装置,最后采用摄像定标,较好地解决了手动缺陷定标问题。摄像定标装置具有重复性好、扫描面积可调的特点,在缺陷定标装置中,是目前最佳的一种方案。本系统中的数据采集单元完成了全回波的数值化,能较全面地采集缺陷信息。该系统具备较强  相似文献   

10.
《国际航空》2003,(11):53-55
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是我国从事机载、弹载计算机和航空软件研制的专业科研机构,建所45年来不仅为我国航空计算机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而且培养了包括国家级专家在内的一批计算机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1.
等离子喷涂三项成果通过鉴定北京航空工艺研究所研制的真空等离子喷涂设备、加力燃烧室热障涂层和涡轮外环复合封严涂层,通过技术鉴定。真空等离子喷涂设备采取引进同自行开发相结合方式,其性能价格比优异,节省大量外汇。自行研制的真空系统性能先进,过滤器过滤效率高...  相似文献   

12.
抛丸试验机研制迈出坚实的一步北京航空工艺研究所承担的抛丸试验机研制任务,系航空工业总公司下达的攻关项目。抛丸试验机是用来成形和强化机翼壁板的设备,弹丸抛射装置是该机的关键部件,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机床的性能及研制的成败。日前,试验装置通过了阶段性成...  相似文献   

13.
由中国航空精密机械研究所研制的CJC-1超精密车削装置和CJT-1超精密镗削装置于1992年12月29日通过了由部科学技术研究院主持的专家技术鉴定。清华大学梁晋文教授等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对这两个装置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一致认为:这两个装置所采用的模块化设计  相似文献   

14.
为满足航空发动机研制中对各种压力参数测量的需要,三○四所组织技术人员,在原固态压阻式压力传感器系列产品的基础上,进行了微型化技术研究。通过近三年的研制,目前,已研制成功性能稳定的直径为o25mm的小型固态压阻式压力传感器系列产品。并于1996年12月26日通过了由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科技局主持的技术鉴定。来包总公司、研究所、院校、部队的九名专家认为,该项目已完成了课题预定任务,并在小型化传感器的材料工艺、结构设计、实验研究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具有特色的工作。该传感器的主要性能指标:不重复性可达02%F.S,非线性可达…  相似文献   

15.
中航工业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成立55年,始终致力于对航空制造技术研究和专用装备开发应用工作,已获得相关国防专利、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100余项;多次荣获国防科技进步奖、机械工业科技进步奖、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科技进步奖,作为全国唯一的航空工艺研究所在航空专用装备研制上有着与生俱来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全钢丝载重子午胎一次法成型机通过鉴定由北京航空工艺研究所承担的“八五”重点项目─—全钢丝载重子午胎一次法成型机项目,于1996年5月在湖北十堰市通过了由化工部和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联合组织的成果鉴定会。由15名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认真听取了研制技术报告...  相似文献   

17.
2001年 5月28日至 6月 9日,中国航空工业第三○三研究所的唐辉民副所长和郁韶深高工与中航一集团国际合作部的邹剑峰经理作为中国航空研究院代表团的第三组访问了俄罗斯有关航空工艺材料研究生产单位。参观访问了俄罗斯航空材料研究院(ВИАМ)、航空工艺研究院(НИАТ)。单独与俄罗斯沃斯霍德机械厂(ПМЗВосход)的领导和专家举行了会谈,还参观访问了俄罗斯航空仪表工艺研究院(НИТИ),与该研究院的领导和专家举行了会谈。   三○三所与上述两个单位的会谈是友好和富有成效的,达到了增进友谊、加强了解和促进合…  相似文献   

18.
简讯     
4月24~25日,麦道飞机公司在京举办了国际航空货运研讨会,来自中、美、日、德等13个国家和地区的120多位代表探讨了航空货运市场的发展和提高服务质量以适应市场需求等数十个专题。与会官员和专家重点讨论了中国航空货运市场发展及麦道货机在适应市场需求方面的特点,并一致认为,随着中国航空货  相似文献   

19.
由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第三0四研究所研制的《航空发动机试车台推力系统校准装置》课题已经完成,并于1995年4月26日在京通过部级鉴定。航空发动机推力的校准是发动机研制和生产面临的重要技术难题,它制约着新型飞机的发展。为解决这个关键技术,三0四所自1992年就开始技术攻关,经近4年努力,终于完成了这一课题。该课题系国防科工委标准计量局“八五”计划项目。鉴定会由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技术质量监督局主持,来自航空发动机研制、生产等单位的专家对课题进行了鉴定,认为该校准装置准确度高、零漂小,能够满足发动机推力校准及测量使用…  相似文献   

20.
针对某款航空活塞发动机建立仿真建模,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和适用性;根据匹配要求,进行了增压器选型分析。考虑不同飞行高度中冷器效率和各部分流动阻力变化的前提下,以增压压气机耗功最小为优化目标研究了在全飞行高度运行工况下不同压比分配对发动机增压性能的影响,探究了最适压比分配规律,以此为依据总结出一套基于实验制定二级增压压比分配方案的方法,使二级增压器能全工况运行在高效率区且保持7%以上安全裕度,为基于安全性的二级涡轮增压航空活塞发动机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