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碟形砂轮的面齿轮磨齿方法理论分析   总被引:4,自引:6,他引:4  
为了制造出高精度硬齿面面齿轮和获得抛物线传动误差并提高传动稳定性,提出一种采用碟形砂轮加工面齿轮的磨齿方法.分析了碟形砂轮磨削面齿轮的展成原理和碟形砂轮的运动,根据展成原理推导了碟形砂轮的齿面方程,使用渐开线失配的碟形砂轮和改变砂轮的运动,推导出双向修形面齿轮的齿面方程.建立了双向修形面齿轮和常规渐开线小齿轮啮合的齿面接触分析模型,齿面计算和齿面接触分析实例表明,采用碟形砂轮加工双向修形面齿轮的磨齿方法是可行的,获得了面齿轮抛物线传动误差,避免了边缘接触并提高了传动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赫青山  傅玉灿  徐鸿钧  马可  陈琛 《航空学报》2013,34(7):1740-1747
针对航空航天高强韧性难加工材料TC4钛合金在磨削加工中存在磨削温度高而导致工件表面烧伤的问题,提出利用热管换热技术冷却磨削弧区的新方法.分析了环形热管砂轮在加工中对磨削弧区的强化换热原理,并设计制作出能够用于磨削加工的环形热管砂轮,同时实现了对砂轮基体内环形管腔的密封、抽真空、精确注液与机械式真空封口.最后,在相同磨削工艺条件下,使用环形热管砂轮和无热管砂轮进行TC4钛合金缓进给深切磨削对比试验,验证了环形热管砂轮对磨削弧区温度的控制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设计制作的环形热管砂轮在TC4钛合金高效磨削过程中可以有效降低磨削温度,避免工件表面出现烧伤.  相似文献   

3.
郭辉  赵宁  张淑艳 《航空动力学报》2014,29(11):2743-2750
介绍了采用碟形砂轮磨削面齿轮的原理及过程,研究了齿廓包络和齿宽包络两种包络方式产生包络残差的机理.分别建立了两种加工方式下包络残差的计算模型和方法,并研究了所产生包络残差的特点.通过数值算例分析了包络过程中刀具周向进给角度、齿宽方向进给量以及碟形砂轮外径对齿面包络残差的影响规律.计算结果表明:齿宽包络比齿廓包络具有更高的效率.进行了以齿廓包络方式的面齿轮磨齿加工实验,当刀具周向进给角度分别取为2°,1°,0.5°及0.2°时,齿面表面粗糙度逐渐明显提高,齿面磨削加工印痕的数目和方向与包络仿真计算结果一致.初步证明根据包络残差计算结果选取合适的进给量参数,可以保证面齿轮磨齿加工的表面粗糙度水平并能提高加工效率.   相似文献   

4.
电镀CBN片状砂轮在高对称度、高平行度、表面粗糙度较小的转子槽磨削中,能够避免烧伤及裂纹的发生,磨削精度及效率高,获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效果,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磨削接触区温度过高是引起磨削烧伤的主要因素。本文应用SEM,EPMA、XPS及金相显微分析等技术研究了表面硬化钢和钛合金的烧伤机理。结果表明,有可能采用磨削过程特征参量来监测和预报磨削烧伤的发生。固体润滑剂渗渍涂层砂轮可以改善钛合金的磨削性能。  相似文献   

6.
王鹏  王莹  汪鼎  田莹 《航空工程进展》2018,9(3):388-395
磨齿加工时齿坯几何中心与回转工作台轴心存在安装偏心误差,降低了磨齿加工精度。以数控成型砂轮磨齿机工作原理为基础,建立偏心误差磨削加工几何模型;提出安装偏心误差补偿法,建立偏心误差补偿数学模型,通过数学模型求出磨削砂轮在X、Y两个方向的进给补偿增量;以YK73125数控成型砂轮磨齿机为例,进行安装偏心误差补偿实验,齿轮的左右齿面单个齿距极限偏差绝对值分别减小了0.9μm和1.6μm,齿距累积总偏差绝对值分别减小了49.6μm和43.3μm。结果表明:安装偏心误差与单个齿距偏差和齿距累积总偏差成正比;采用安装偏心误差补偿进行磨齿加工,有效地减小了单个齿距偏差和齿距累积总偏差,齿轮的精度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一种增重法磨床砂轮平衡装置.分析了砂轮不平衡引起磨床振动的特点及增重法砂轮平衡方法的使用条件,给出了基于这一分析的一种数控全自动砂轮平衡装置的具体结构和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8.
针对钛合金风扇叶片磨抛加工中砂轮易磨损、工件表面易烧伤的问题,开展了钛合金材料磨抛加工性试验研究,主要考察砂轮选型、磨抛工艺参数等关键因素对钛合金材料磨抛加工性的影响,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保证工件表面加工质量(R_a0.8μm,表面无烧伤)的前提下,普通磨料砂轮GC46L10V磨抛加工钛合金的材料去除率和磨抛比分别可达5000mm~3/min和2.5,超硬磨料陶瓷结合剂CBN砂轮磨抛加工钛合金的材料去除率和磨抛比分别可达2000mm~3/min和4。基于研究结果,针对钛合金风扇叶片开展了砂带磨抛加工验证试验,工件加工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9.
针对内斜齿轮数控成形磨削中较难解决的磨削干涉问题,研究了内斜齿轮成形磨削的砂轮修形方法.在建立内斜齿轮成形磨削数学模型的基础上,用截圆法得到磨削内斜齿轮时砂轮与齿槽接触点所满足的条件方程组,通过牛顿迭代法解此方程组求出砂轮廓形.用数值法模拟出所求砂轮的实际磨削齿形并与理论渐开线齿形作比较,以检验磨削是否干涉及砂轮半径和安装角的选取是否正确.基于 Visual C++ 6.0 编制内斜齿轮砂轮修形及误差分析软件,通过仿真正确选择砂轮安装角、砂轮半径,并输出数控砂轮修整程序.最后通过磨削和检测实例,验证了理论的正确性和软件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金属结合剂金刚石砂轮的电火花整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火花加工法是金属结合剂金刚石砂轮的理想整形方法.它具有高效率、高精度等特点.本文讨论了青铜结合剂金刚石砂轮的电火花整形的基本规律:如脉冲电源电压、脉冲电源限流电阻、电源脉冲频率、脉冲占空比、砂轮转速、砂轮初始偏心量等因素对整形速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研制的电镀CBN开槽内冷却成形砂轮在难加工材料成形磨削中,能够有效地避免磨削烧伤的发生,成形精度、磨削效率高,可在几毫米数量级的切深条件下使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使用脉冲YNG激光对树脂结合剂砂轮进行了修锐试验研究,并采用激光三维扫描方法对修锐前后砂轮的表面形貌进行测量.通过考察砂轮磨粒突出高度及有效磨粒数等表面形貌特征,比较了在不同的激光修锐参数下所获得的不同的修锐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激光修锐树脂结合剂砂轮是可行的,并指出了进行激光修锐工艺参数优化研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激光功率谱借助电子计算机能时高速砂轮的磨损进行在城非接触式检测.概要介绍了激光功率话检测原理,检测装置,较详细叙述了激光功率谱对砂轮磨损的在线监测的可行性和监测试验,并指出本检测装置能实现全自动检测,10s内完成10240个数据的采集处理及打印,借助砂轮摩耗磨粒切刃的分布图形能直观评判整个砂轮的磨损状态.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超精密平面磨床设计中的主要关键技术.主轴及X.Y.Z轴导轨均采用了气体静压成液体静压轴承,采用误差补偿技术对X.Y轴导轨误差进行补偿,三轴均由CNC系统控制.设计了分辨率为0.01μm的砂轮特殊微量进给装置,并应用了砂轮电解在线修整(ELID)技术.  相似文献   

15.
难加工材料磨削中的砂轮粘附及其抑制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磨削中的砂轮粘附情况及其对砂轮磨损的影响 ,提出了抑制砂轮粘附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一种高精度智能式砂轮在线自动平衡仪,它由振动检测装置,砂轮平衡器和一个8031单片机用户系统组成.通过磨削试验,该平衡仪具有模仿人工操作进行控制的功能,有效地减轻了振动,提高了磨削加工质量.  相似文献   

17.
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砂轮工作面形貌的夫琅浩费衍射图像,然后通过试验分析了其实际功率谱型。试验结果表明,激光功率谱法能检测砂轮工作面形貌的特征参数及磨耗磨粒切刃的分布图形,定量而直观地评价砂轮的磨削性能,实现砂轮工作面形貌的在线检测与控制。  相似文献   

18.
渐开线碟形砂轮磨削面齿轮数控加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行面齿轮数控精密加工,提出了一种渐开线碟形砂轮磨削面齿轮加工方法.根据面齿轮成形过程及磨削加工原理,推导了渐开线碟形砂轮磨削面齿轮齿面方程,进行了面齿轮磨削加工机床设计,给出了基于机床结构的面齿轮磨削加工方法,进行了磨削加工过程中的啮合点刀位计算;借助VERICUT软件进行了面齿轮数控磨削加工仿真,最后进行了面齿轮磨削加工试验,通过对面齿轮齿面进行检测,得到齿面偏差最大值为-10.1~12.1μm,结果验证了渐开线碟形砂轮磨削加工面齿轮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9.
镍基高温合金是航空发动机部件的常用材料,其磨削加工存在工具损耗严重、寿命短等难题.针对3种新研制的刚玉砂轮(分别为粒度60#的微晶和单晶混合磨料砂轮、粒度60#的单晶刚玉砂轮,以及粒度70#的单晶刚玉砂轮),开展了GH4169镍基高温合金材料的磨削试验,从磨削力、磨削温度、砂轮磨损以及表面粗糙度等方面对3种砂轮的磨削性...  相似文献   

20.
为了制造出高精度硬齿面面齿轮,提高刀具的通用性并简化机床结构,提出一种基于四轴数控机床和盘形砂轮多线包络磨削面齿轮的加工方法。设计顶刃带有圆弧的盘形砂轮对插齿刀齿面进行仿形。建立盘形砂轮磨削面齿轮的数学模型,规划盘形砂轮的刀位轨迹。通过数值模拟方法探究刀具的顶刃圆弧半径和转矩角对齿面包络残差的影响规律。结合选用的四轴数控机床结构,推导盘形砂轮磨削面齿轮的数控运动规律,并在VERICUT软件中进行仿真加工。将仿真模型与理论齿面进行对比分析,得到齿面偏差的最大值为-4.3~4.7 μm,结果验证了所提出加工方法的正确性,也证明了根据齿面包络残差的影响规律选用合适的刀具加工参数,可以保证面齿轮齿面精度的同时提高加工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