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球头零件和凸、凹球面表面是航天型号产品中较难加工的零件和表面。文中介绍了在普通电火花线切割机床上用薄壁筒状电极电火花磨削加工球头及球面的方法、原理;加工方案、机床的改装;加工要点及如何选择加工参数。  相似文献   

2.
曲面加工是数控加工的基础和关键。它广泛应用于航天产品零件的加工中。进行了不同曲面刀具轨迹的生成方法,刀具轨迹干涉检查和仿真验证等方面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某航天发动机的氧泵壳体零件的返修难题,提出了在线测量与计算机仿真相结合的解决方法并确定了具体的返修方案,介绍了计算机仿真技术在电火花加工中的具体应用。经实际应用,说明了在电火花加工中采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可大大提高产品加工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对用Pro/NC软件在航天产品加工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介绍了Pro/NC刀具轨迹的编程过程、方法、加工仿真、NC检测,以及生成G代码程序等。给出了一壳体零件的加工实例。结果表明:在产品加工中应用Pro/NC软件可提高加工和编程效率。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壳体类航天产品制造过程中数控加工技术的研究,从优化数控程序、改进刀具结构、改变切削方式等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如何利用先进的CAM软件、VERICUT仿真软件、轻载高效的深孔钻削方式来突破壳体类零件的加工瓶颈,达到壳体类零件在数控加工过程中的高质量、高效率、低成本目标。  相似文献   

6.
随着计算机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CAD/CAM)技术、数控技术的不断发展,航天型号产品制造技术也面临着如何应用这些高、新技术进行技术改造,提高航天产品制造技术和工艺管理水平的问题。在“七五”计划期间,以飞航导弹制造技术改造为目的,开展了飞航导弹CAM技术研究。该项研究已成为航天系统CAM技术应用示范工程。CAD/CAM一体化技术应用于飞航导弹制造的关键环节上,改变了传统的制造方法;建立了飞航导弹CAM车间单元系统,完成了多项关键零件的加工,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1991年10  相似文献   

7.
电火花这门加工技术虽已较普遍应用,但随着生产发展的需要,对产品质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特别是对一些特殊材料零件的加工以及对加工精度要求较高的零件,或者加工技术较难,利用现有的机械磨削方法已不能进行加工。为此,电火花加工技术应用范围就逐步扩大。近年来生产实践证明了这一点。所以电火花加工技术需要发展。为高难度的加工技术开辟道路。  相似文献   

8.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科技发展,各单位数控加工设备日益增多,数控加工技术在航天型号产品的研制和批量生产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日益发展的高速加工和复合加工技术,提高了批量生产的效率和效益,适应了型号研制快速反应的需求。为给广大工艺技术人员创造一次交流的机会,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根据航天华北技术交流站工作计划,由三院航天数控加工技术交流站承办,并会同航天华北技术交流站、航天华东技术交流站、航天工具协会航天分会于 2004 年 11 月 26 日至 30 日在厦门联合举办了航天数控加工技术交流会。来自航天系统单…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航天、航空工业中,有很多零件的表面是由高次曲线组成的,如导弹的尾翼、肋骨线、飞机的机翼等,如果在数控机床上用逐点比较法加工此类零件,不仅编程复杂,而且精度也不高。 本文根据“脉冲间隔插补法”“建立了插补二次曲线的统一数学模型,用汇编语言进行了程序设计,并由二次扩展到任意高次曲线的插补。在数控线切割机上进行了插补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0.
航天精密加工技术交流站联合航天华北技术交流站、航天工具分会于 2004 年 9 月 22 日~26 日在乌鲁木齐市成功举办了精密加工技术交流年会。会议得到了精加站主管单位时代电子公司与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响应。 本次年会针对当前航天企、事业单位的科研生产形势,突出了航天产品批生产与精密加工技术研究的主题。会前共收到交流文章 49 篇,并编辑了《航天精密加工技术交流会文集》,其中包括航天产品批量生产技术与管理、精密制造技术、数控加工与计算机技术、特种加工等多方面的内容。比较全面、系统地反映了当前航天产品发展趋势与技…  相似文献   

11.
有限元模拟技术在钣金件成形中的应用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航天产品钣金零件生产的现状和特点 ,提出了应用 L S- DYNA3D计算机模拟软件 ,解决钣金零件成形和模具制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达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制造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一 超高精密加工是机械制造技术发展的支柱,已越来越得到重视和发展。在电子、光学仪器、航空、航天、机械、医疗器械及能源等工程领域中,超高精密加工这项工艺技术已是必不可少的手段,并且正在不的断完善和提高,向加工精度的极限进军。 超高精密加工技术,是从毫米级加工发展而来的。20世纪初最高加工精度为0.01毫米,  相似文献   

13.
铝合金薄壁框类零件一般尺寸大而截面积较小,加工余量大但刚度较低,在加工中容易出现变形。本文针对此类零件的变形控制进行工艺研究,分析了此类零件产生变形的主要原因,从加工工艺、零件装夹、加工参数、刀具选择等多方面提出改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变形问题,对此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加工方法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大型薄壁结构的弱刚性导致其在制造过程中变形是影响尺寸精度的主要因素,如何对加工和装配过程零组件的偏差场进行精确预测与控制是提升制造质量、改进工艺参数的关键。本文针对大型薄壁结构制造与装配过程偏差场特性进行研究,提出适用于航天大型薄壁产品装配过程偏差场预测与控制方法。以基本变形模式的线性组合构建大型薄壁结构空间偏差场,考虑大型薄壁结构装配过程内应力的协调变形,以零件与装配体之间基本变形模式的映射关系建立大型薄壁结构装配过程偏差场预测模型。基于零件基本变形模式对装配体偏差的贡献量化值进行薄壁结构装配过程偏差溯源,提出两步寻优方法求解零件特定基本变形模式的最优控制点集,以最优控制点集的偏差调整实现大型薄壁结构装配过程的偏差控制,为航天大型薄壁结构装配过程的尺寸精度预测与控制提供理论基础与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5.
以典型零件加工为例,通过探讨高硬度薄壁零件在数控车床加工中存在的易变形、零件尺寸及表面粗糙度不易保证、断续切削时刀具易破损等技术问题,对加工难点进行分析,给出了工艺路线和加工方案,通过优化、完善夹具设计、加工程序和切削参数,使用新型刀具,并打破硬态切削的一些常规做法,从而有效解决高硬度薄壁类零件的车削加工难题。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数控加工软件的内容和形成过程。提出零件代码和装夹代码,直接建立计算机管理目录的方法,解决数控加工软件在管理中的问题。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一种薄壁长筒复杂车铣类零件加工精度难以保证、加工效率低的特点,分析了该类零件加工中的难点及易出现的问题,设计了加工该零件的加工工艺及加工工装,并将该工艺及工装应用于实际加工。结果表明:使用该工艺及工装不仅能够保证零件的尺寸和形位公差,减小了零件的变形量,保证了零件的加工质量,而且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8.
图1所示零件属小量多批生产,加工中偏心距的尺寸误差难以控制,极易超差,采用了以下的加工方法很好地解决了此偏心零件的加工技术难题,观介绍如下:1.将三爪卡盘卡爪上分别焊上钢头,用铣床和车床将它修整成为一副软爪。软爪尺寸见图2,图中L》Ze+4mm式中:L为卡爪加长长度;e为被加工零件偏心距。2.将三爪卡盘从车床上卸下,利用压板安装在铣床上。在三爪中夹持一根心棒,。已律直径d—D-(Ze+4-smm)式中:D为被加工零件直径。用干分表扰正三爪卡盘中心,锁定横向进给,将工作台纵向准确送给5.01mm。3.重新装夹该心棒,使它…  相似文献   

19.
大型口框零件的加工有一定的难度,经过工艺方案的选择,利用现有设备,扩大了机床的加工范围。通过对口框零件的工艺攻关,解决了加工中口框压弯成型、零件热校形、口框打孔等加工难点。  相似文献   

20.
表面光整加工技术简介北京无线电测量研究所郭燕红表面光整加工技术作为机械加工的最终加工工艺。是近20年来才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目前,在发达国家机械加工行业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如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产品,90%的零件最终加工均经过光整加工。美国在金属加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