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详细介绍了交流大电流检定装置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对交流大电流表和电流源的检定方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并着重介绍了交流标准大电流源和电流互感器的设计思想和研制方案 ,对整套装置的扩展不确定度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激光在测量表面粗糙度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激光测量粗糙度的新方法。对测量原理和各种测量装置及其应用做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3.
详细介绍了电磁干扰测量系统的重要性能及误差分析,重点介绍在考虑了外界环境因素影响下系统本身的误差分析及误差合成,给出了用本系统测量干扰的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4.
USB-GPIB接口卡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以USB-单片机-GPIB为框架的数据传输系统,实现主机通过USB接口对具有GPIB接口的仪器设备的控制。详细介绍了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软硬件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5.
结合研制工作实际,介绍一种以ARM9为核心的宽频功率源接口电路设计方案和程序设计方法。给出了电路设计方案,介绍各电路模块的功能和设计思想。在介绍VxWorks操作系统架构的基础上,给出了应用程序设计的详细流程。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噪声标准装置中一种高灵敏度中频接收机的设计,该接收机可替代安捷伦8970等噪声系数测试仪完成噪声功率的测量工作。本文比较详细的介绍了它的设计原理,并给出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7.
关于发展载人航天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90年代载人航天的新动向;详细阐述了发展载人航天的重要意义,并提出要切实把握住载人航天的总目标。  相似文献   

8.
详细介绍了高频宽频偏压控晶体振荡器的工作原理,根据技术指标给出了实际电路,并对电路进行了分析,最后给出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9.
简要介绍了雷达的基本工作原理,详细叙述了对雷达发射机、接收机等主要技术参数进行自动监测的工作原理及其系统组成。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几种真有效值交直流转换的方法,并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较详细地介绍了目前国外应用较多的对数—反对数式真有效值转换的原理。  相似文献   

11.
针对无人机系统的研发和试验需要,设计研制了无人机半实物仿真系统。仿真系统采用传感器仿真和动力学/运动学建模,实现了对无人机系统的总体设计,验证了飞行控制软件的可靠性和控制率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飞行器测控通信系统测试需求,提出了实现一体化、自动化测试的设计目标,给出了基于CPCI总线的一体化测试方案,其软件功能满足不同测试流程的测试需求,测试过程及进度可配置。通过设备的集成化、一体化设计,减少了设备数量、降低研制费用,大大提高了测试效率。同时,测试平台的通用化设计,能够满足不同项目的测控通信系统测试需求,实现了地面测试设备的再继承和重复使用。最后展望了自动化测试在测控通信系统中的技术发展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机载电子对抗系统效能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干扰方程计算出了最小干扰距离,用检测理论求得了干扰压制九,用排队论导出了突防概率,并对攻防双方武器系统的战术技术性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一种三点差分GPS定向方位引入方法,实现了方位角的引入。阐述了该方法的原理和应用设备,进行了误差分析,并通过比对试验,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气象卫星的现状和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气象卫星现况及未来发展,指出极轨气象卫星和静止气象卫星的发展方向,并对我国气象卫星系统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一种测量接触电阻的新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民 《宇航计测技术》2005,25(3):22-25,31
总结接触电阻的测试方法,讨论了产生测量不确定度的因素,对四线法测量原理和消除热电势的方法进行了论述。提出了接触电阻的间接测量法,给出了间接测量法的计算公式,该方法可以用于测试电气回路中的接触电阻,并可以应用在环路电阻标准器的计量校准中。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脉冲多普勒雷达导引头“遮挡”效应产生的原因,介绍了锵决“遮挡”的两种方法:记忆跟踪法和变PRF方法,提出了采用四种重频脉冲交替变换解决遮挡的方法,同时该方法能有效的解决导引头测距模糊问题。最后利用MATLAB软件对四重频脉冲进行了时域仿真,并对该方案进行了硬件实现。  相似文献   

18.
为验证蝗虫通过翅膀不对称运动进行空中姿态调整机理,设计了仿蝗虫空中姿态调整机器人系统,通过曲柄摇杆机构实现翅膀拍动。分析了机构特性,建立了翅膀拍动模型,计算了不同拍动频率、不同拍动幅值下翅膀受力及力矩情况,分析了左右翅膀同步拍动与异步拍动时对机体产生的影响。最后,搭建了实验验证平台,实验结果表明,左右翅膀的同步拍动不会引起机体姿态较大变动,而两侧翅膀拍动相位的不同将引起机体来回摆动,拍动幅值的不同将引起机体的滚转运动,且拍动频率越高,机体滚转越明显。证明了蝗虫利用翅膀不同步运动进行空中姿态调整机理的正确性,也为仿蝗虫机器人空中姿态调整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了防止计算机辐射的危害,深入分析了计算机辐射的成因、危害、限额值、测量方法等问题。指出:这一研究作为电磁兼容学的一个分支,国内外正加强重视并扩大研究规模。文末指出了当前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An analysis for manned missions targeted to the Jovian system has been performed in the framework of the NASA RASC (Revolutionary Aerospace Systems Concepts) program on Human Exploration beyond Mars. The missions were targeted to the Jupiter satellite Callisto. The mission analysis has been divided into three main phases, namely the interplanetary cruise, the Jupiter orbital insertion, and the surface landing and exploration phases. The interplanetary phase is based on departure from the Earth-Moon L1 point. Interplanetary trajectories based on the use of different propulsion systems have been considered, with resulting overall cruise phase duration varying between two and five years. The Jupiter-approach and the orbital insertion trajectories are considered in detail, with the spacecraft crossing the Jupiter radiation belts and staying around the landing target. In the surface exploration phase the stay on the Callisto surface is considered. The satellite surface composition has been modeled based on the most recent results from the GALILEO spacecraft. In the transport computations the surface backscattering has been duly taken into account. Particle transport has been performed with the HZETRN heavy ion code for hadrons and with an in-house developed transport code for electrons and bremsstrahlung photons. The obtained doses have been compared to dose exposure limi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