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美军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逐步建立并持续优化了武器装备试验鉴定采办体系。在对美军武器装备试验鉴定现行与历史性政策、指令及文献资料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试验鉴定采办体系中的可靠性工作,分析了武器装备可靠性工作的特点,并结合我国现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武器装备试验鉴定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当今"快速"对武器装备采办为何如此之重要?美军分析原因在于:技术正以指数级的速度进步;很多对手通过网络结构而非分层结构进行采办,这样无疑加快了采办进程;与他们对等、近等和非对称威肋、可能通过采用技术迅速进入他们的"采办的观察、判断、决策、行动(OODA)环路",实现弯道超车式"快速"采办;如何在现行的分层采办结构中实现所需的创新和速度?面对上述不断变化的威胁,美国国会在近年的国防授权法案中纳入了大量的采办改革,其中一项就是实施快速  相似文献   

3.
美国主要国防采办项目风险评估的新举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在美国国防采办系统中,对主要国防采办项目(MDAP)实施风险管理是一项具有优先性的工作。2006年,美国国防部针对国防采办工作发布了新版的《风险管理指南》,进一步规范国防采办项目的风险管理工作。2009年,发布了《武器系统采办改革法案》(WSARA),要求主要采办项目的关键技术必须经过技术成熟度和风险的检查与评估。近年来,为落实《武器系统采办改革法案》要求,美国国防部长办公室(OSD)先后提出了结构化的框架假设、标准化的评估工具等举措,框架假设强调在项目早期对策划项目风险管理的核心假设进行识别和跟踪,评估工具则强调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加强对项目各阶段风险状况的评估。这些举措体现了美国注重从源头和全过程加强主要国防采办项目风险管理的理念。  相似文献   

4.
美国装备制造成熟度等级指南与风险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力 《中国航天》2012,(10):34-38
一、前言 为了更好地开展技术和风险管理,上世纪80年代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提出了度量技术风险的工具——技术成熟度(TRL).目前技术成熟度已经广泛应用于美国及欧洲国家的装备采办项目管理过程中.TRL能够准确地度量技术和设计的成熟状况,发现潜在的问题,从而降低采办风险,有效地减少装备采办"拖、降、涨"的现象.但在关键决策点处以及在采办的主要流程中,还缺乏一个能科学度量制造风险的工具.因此,美国国防部推出了制造成熟度(MRL),以提升采办过程中科学技术转化的效率,使新技术能更快地应用到武器系统中,形成完整的成熟度评估体系,对产品生产的经济有效性进行定量化评价.  相似文献   

5.
概述美国军方航天系统采办中任务保证的来源,介绍其任务保证的阶段与任务以及任务保证的过程,分析美军任务保证的特点及与产品保证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仿真是利用计算机模型进行的某一层次的风险评估。美、欧等对航天领域的仿真技术的应用非常重视,美国把仿真技术全面应用于概念分析、技术开发、采办、试验、部署、维持、作战效果分析、训练以及产品改进等产品研制的全生命周期,同时,美军、 NASA、 ESA等国外典型航天与防务机构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航天仿真标准(体系),我国的航天仿真工程应用标准体系建设可借鉴和参考其相关经验。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美军大力推进军事转型、提出转型通信体系的背景,阐述了转型通信体系的概念,论述了转型通信卫星的技术特点与发展趋势,剖析了美军对转型通信体系的总体需求,给出了转型通信体系发展的关键技术和主要风险。  相似文献   

8.
袁俊 《中国航天》2005,(2):36-39
美军控制太空的战略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始终没有放弃对未来可能爆发空间作战所作的长远准备,美国空军航天司令部一直在进行太空作战武器的课题研究。多年来,美国冒着违反国际公约的风险研制天基和地基反卫星武器。美军  相似文献   

9.
应国防武器装备采办中对技术状态控制、风险控制的需求,技术成熟度评价理论已在各主要航天国家得到广泛应用。通过分析美国和中国技术成熟度等级标准,提出了适用于航天器地面环境试验技术特点的8级技术成熟度等级标准和应用建议,以期为航天器地面环境试验技术状态管理提供一个行之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10.
基于卫星公用平台的卫星设计、制造理念,以卫星公用平台目录作为重要的采办工具,在当今许多国家的卫星采办项目中得以应用。本文在整理美国卫星公用平台目录建设、管理与应用领域的进展情况基础上,特别是研究分析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下属航天器快速发展办公室(RSDO)的运作情况,探讨了我国航天领域卫星公用平台型谱管理与应用的前景和方向,以及专业咨询机构在采办过程中的作用,为进一步深入实践航天产品工程理论提供了新方法、新模式。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模块化设计一直是弹载测控设备主流的实现方法。然而,模块间的信息交互方式没有统一的标准,研制单位根据自身的技术特点、信号特征进行定义,其定义的方式直接影响或决定了弹载测控设备实现的难易程度。为研发一种高效的弹载测控设备内部互联技术,使得在弹载测控设备性能要求越来越复杂的当下,让模块的连接更简单更高效,通用化程度更高,本文从功能上及硬件上对弹载测控设备进行精细化架构划分,分成三大核心模块及功能扩展模块,并定义一种高效的模块级内总线接口形式及协议。总线包含一次供电、二次供电及内部交联信号的输入输出,信号的交互采用半双工总线形式,各模块均可在线访问总线,在线编辑总线。经设计与实验验证,采用该总线的设计方法使得弹载测控设备对外接口交互简单,在线生成遥测PCM (Pulse Code Modulation,脉冲编码调制)码流便捷高效,功能扩展模块可自由地叠加或减少,不增加总线接口的硬件负担,使得弹载测控设备通用化程度很高。  相似文献   

12.
《受活》这部作品以写实和荒诞的笔调,在历史和现实中回环往复,书写了历史与现实中存在的乌托邦幻想与冲动,以及这些乌托邦行为给底层人们带来的苦难,并通过对人物心灵的剖析透视了乌托邦梦想的困境。在对残疾人与圆全人两个世界的对比中,作者肯定了受活人的生存状态,表达了对那种自由自在以及纯洁的心灵世界的向往与追求。  相似文献   

13.
月球探测器软着陆机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胡亚冰  孙毅 《上海航天》2010,27(1):43-50
综述了月球探测器软着陆机构的应用与发展现状。介绍了软着陆机构的性能要求和组成,并根据着陆腿结构和缓冲器种类对软着陆机构进行了分类。讨论了着陆器主体设计、着陆腿结构和缓冲器的模块化设计。阐述了着陆器发射、在轨飞行、着陆和着陆后阶段的动力学研究内容。分析了缓冲器设计、着陆机构基本构型设计,以及缓冲器与基本构型主要参数配置等关键技术,对月球探测器软着陆机构设计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升卫星综合电子系统的标准化、通用化设计能力以及智能化、网络化应用水平,本文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开放式模块化星载综合电子系统,通过了工程型号的实际应用验证。该综合电子系统以层次化的总线体系结构以及通用化的硬件模块、软件构件为基础构建形成一套标准服务功能包,能够根据不同的任务场景按需选装所需的功能单元,显著提升综合电子系统的货架式集成组装研制能力,同时借助统一的信息通信服务网络和软硬件基础组件,为综合电子系统的模块化升级扩展、设备级的功能重构与重组、系统级的故障容忍和恢复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实现航天器整体的高质量、高效率、效益研制与运行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郭连华  郭福成  李金洲 《宇航学报》2012,33(10):1407-1412
针对高轨伴星时差频差无源定位系统中卫星位置、速度、时差和频差等参数的测量系统误差严重影响定位精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四个或四个以上已知位置的地面标校源的高斯-牛顿定位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差分法消除星间时差、频差测量的系统误差,再利用标校源的时差频差测量方程组估计出主星和伴星的相对位置和相对速度误差,最后结合时差、频差、地球球面以确定非合作辐射源位置。理论和数字仿真均表明在时差和频差测量的随机误差较小时,本文算法的均方根误差(MSE)接近克拉美-罗下限(CRLB)。
  相似文献   

16.
一种卫星推进系统复合材料氦气瓶设计及验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忽略内衬的条件下,对一种卫星推进系统复合材料氦气瓶进行了初步设计,并在考虑内衬的情况下,对初步设计的结果进行了详细设计和改进,获得了气瓶的内衬厚度、螺旋纤维和环向纤维厚度及缠绕角等参数。用有限元法对所设计的氦气瓶进行静力学、稳定性和模态分析,并作了完整的鉴定试验。设计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网格理论的复合材料容器设计法可用于空间高压气瓶的设计,用有限元法对气瓶的力学性能进行分析和验证。两者结合,可有效满足复合材料压力容器设计及其分析的工程需求。  相似文献   

17.
圆轨道近程自主交会轨道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线性化CW方程研究了空间飞行器近程自主交会轨道设计问题。结合多冲量滑移算法和工程上对交会时间的要求,提出了快速、指数及慢速滑移轨道的概念,给出了三种轨道的设计方法和实现算法。本方法可以实现接近操作减速以及撤离操作加速的任务要求。通过仿真对接近和撤离等交会操作进行了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设计方法可行,满足交会任务对时间及状态参数变化规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霍尔推力器点火过程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总结霍尔推力器点火启动过程方面的研究成果,梳理未来的研究方向,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详细分析了霍尔推力器点火启动过程及其关键研究点,总结了霍尔推力器点火启动过程中阴极电子源效应、点火启动条件、点火启动过程及等离子体演化过程、点火冲击电流、抑制方法以及点火过程向稳态转换过程的基本概况和发展趋势。面向未来深空探测、商业航天等空间推进任务,提出了霍尔推力器点火启动过程值得研究的问题和方向。  相似文献   

19.
目标与背景的对比度分析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较深入地分析了目标与背景的对比度及其时间、空间和光谱特性,介绍了基于目标与背景的对比度的红外对抗和反对抗措施,如变频技术、变向技术、假目标等红外对抗措施以及太赫兹波探测、时间鉴别法和光谱鉴别法等红外反对抗措施.  相似文献   

20.
吴国庭 《航天器工程》2007,16(3):99-105
讨论了研制中国载人飞船舷窗防热和密封结构的几个技术难题:1)保证舷窗在返回的高温环境中防热与密封可靠;2)保证窗玻璃材料与周围防热材料烧蚀同步,避免出现局部干扰热流;3)进行多种异质材料,包括透明材料组成的复杂结构温度场的分析计算;4)通过地面模拟试验准确地预测实际飞行条件下舷窗的防热与密封性能。文章阐述了解决这些难点的主要方法和结果。神舟一号至神舟六号的飞行成功表明,舷窗结构的防热和密封性能良好,同时,也给舷窗防热与密封设计技术做了多次飞行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