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劳动力流动问题近些年来成为学术界探讨的热点.制定正确的劳动力流动政策能够促进我国城乡差距的缩小并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参考美国经济学家达托罗的理论并结合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实践,提出打破束缚劳动力流动的制度性枷锁、建立统一有序的劳动力市场、加快中小城市建设、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提升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水平、加强农业和农村建设等具有针对性的并且适合于我国劳动力流动的政策.  相似文献   

2.
广东省已进入老年型社会且人口老龄化进程有加快的趋势,其人口老龄化的突出特征是未富先老、老龄化速度相对其他省份较慢、老龄化地区发展不平衡、老年人高龄化,等等。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计划生育政策导致的出生率下降、社会发展带来的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人口迁移流动的影响等,在这些因素中,人口迁移对广东省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作用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状况的主要特点为:人口众多、增长速度较快、农村人口多,文化素质较低;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平均受教育程度较低。文章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了改变我国人力资源开发落后状况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4.
中部崛起重在"三农"问题的解决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中部拥有我国1/3的农村人口和粮食产量,因此,解决“三农”问题就成为中部崛起的重点和难点。要做到这一点,必须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壮大县城经济,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妥善处理各种经济、社会关系。此外,还需要中央政府的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5.
2007年是我国发展和改革的关键之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从“又快又好”发展到“又好又快”发展的政策转变,意味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新时期。为此,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并切实将其落实;在宏观调控中完善市场机制,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快领导制度、组织制度、考核制度建设,发挥制度的综合效应,同时考虑制度实施的成本和环境。努力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真正从经济发展的“又快又好”迈向“又好又快”。  相似文献   

6.
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向城镇转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文章在反思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存在的原因和弊端,阐述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及其对经济的双重影响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制约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认为除了户籍制度障碍和加入WTO后受到冲击外,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能力下降以及第三产业发展不充分也是制约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并提出了逐步取消户籍制度,提高城镇化水平,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充分空间和载体,将农村劳动力转移纳入国家劳动就业规划以及拓展国际劳务市场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空间维度总结了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影响因素、成本测算与分担机制的研究现状,从时间维度梳理相关热点问题的历史演变过程,较为清晰地呈现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的研究脉络。结果表明: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框架已逐步搭建完成,但市民化成本边界尚未界定清晰,导致现有的成本测算模型计算结果差异较大,而成本分担机制的构建定性研究居多,今后应进一步结合定量方法完善相应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8.
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农村发展目前面临的最大制约因素就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存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是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的迫切需要。目前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由制度障碍,自身素质等多种因素造成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一、中部崛起的着力点 中部崛起的一切工作应从严格控制中部6省人口增长与提高人口素质开始。就控制中部6省人口增长而言,要针对中部的农村(尤其是偏远地区的和城乡结合部的农村)人口进行普查,确实掌握中部6省的实际人口数量。这对于中部崛起的全面规划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0.
农村合作消防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消防服务属于准公共产品.长期以来,我国的消防服务是由国家提供,并且主要针对城市.农村的发展,使农村消防服务迫在眉睫,需要建立与农村生产力水平和经济社会结构相适应的新型农村消防服务体制.为了使农村消防服务的供给更有效率和实际可行,建立农村合作消防机制是走出农村消防困境和解决农村消防不足的最佳选择,也是适应我国农村特点的消防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1.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合新增长理论 ,对农村经济发展进行历史分析 ,认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障碍在于农村人力资本匮乏。因而要解决“三农”问题 ,使农村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地发展 ,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是千方百计开发农村人力资源 ,其中尤其是要搞好农村各种教育 ,形成雄厚的农村人力资本 ;进而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美国、日本、法国等发达国家在建立农村金融体系的过程中体现出三点共性:(1)合作金融是农村金融体系必不可少的部分;(2)商业性金融是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3)政策性金融是农村金融体系的补充。在我国,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多层次农村金融体系,首先必须鼓励金融组织创新,推动交易工具和业务品种的创新;其次要对现有农村商业性金融机构进行功能定位;再次需要加强政策引导和社会信用制度建设,通过塑造有适度竞争的农村金融市场,用市场化利率覆盖农户的经营风险。  相似文献   

13.
世界及其主要经济体对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使用计量方法分析世界经济及美国、欧盟、日本三大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增长率对中国实际GDP增长率波动的影响,验证了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经济正在逐步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中国经济波动与世界经济波动的相关性在逐步增强;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世界经济波动对中国经济周期波动造成的实际影响,从结果看,中国经济波动较三大经济体受本身波动的影响较大,美国经济增长对中国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日本和欧盟经济增长与中国经济增长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4.
俄罗斯改革的教训说明仅仅有推进改革的决心和勇气是不够的,还必须把握好事关成败的改革方向和道路的选择问题。通过分析近年关于国企产权改革的大辩论,指出新自由主义产权理论倡导的大规模私有化,不是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与时俱进”的规范改革,而是已被各国长期实践证明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返古复辟”,只顾改革而不问方向乃是“大是大非”问题,很可能导致国企改革道路偏离社会主义的大方向,无法实现党中央制定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倘若中国受新自由主义误导效仿众多经济转轨国家推行大规模国企私有化,就很可能步其后尘落入巨大社会灾难的陷阱。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人力资源与经济结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中国的人力资源结构在经济结构调整中的作用,指出人力资源结构若不能随经济结构的变动而变动,将对经济结构的调整产生负面影响,从而制约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老人缺乏经济保障是造成农村养老纠纷事件多发的根本原因,作者在分析农村老人缺乏经济保障原因的基础上,对解决农村老人经济保障问题的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中部地区大多为农业省份,农村人力资源相对丰富.农村人力资本开发对农业发展影响的省际差异如何,值得深入研究.基于中部地区各省份1990~2011年的相关数据,将农村人力资本开发指标与C-D生产函数相结合,运用Stata软件就中部省份农村人力资本开发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差异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中部各省区农村人力资本开发对农业发展的产出效率不尽相同,山西、江西两省农村健康人力资本开发效率高于中部地区的其他省份,安徽、河南的农村教育人力资本开发收益较高;湖南、湖北在教育与健康人力资本开发上的产出效率均处于中间状态.因此中部省份的农村人力资本开发策略应各有侧重.  相似文献   

18.
作为科技兴农的重要教育阵地,建设农村图书馆是实现城乡居民文化平等的根本保障,是促进基层图书馆有序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需要,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工程。然而,当前农村图书馆面临着基础设施较为落后、经济投入不足、专业人才严重缺乏、农民意识相对淡薄等问题,这严重阻碍着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与中国文化教育事业的进步。因此,探索农村图书馆的发展出路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9.
专业市场是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大背景下,适应商品经济发展而形成的一种制度安排。它并不是在原有制度安排基础上的转换和修正,而是一种新的流通组织形式。从制度变迁的三个经典理论模型(戴维斯—诺思模型、拉坦模型、林毅夫模型)出发,探寻专业市场的形成、发展及其前景。  相似文献   

20.
画廊作为联系画家与收藏者之间的中介,具有重要的经济和学术价值。中国的画廊业目前呈现出数量多、差别大、层次低等特点,在经营上存在着经营不规范、画家与艺术家关系权责不清以及部分画廊缺乏诚信等诸多问题,中国的画廊业一方面应当完善画廊代理制,另一方面也应当探索自己的经营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