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新闻摘要     
苏联最近透露两次火箭爆炸悲剧,一次是1980年3月18日在普列谢茨克宇宙发射场给东方号火箭加燃时发生的,死55人;另一次是1973年6月23日在普列谢茨克宇宙发射场给宇宙号火箭加燃时发生的。美国私营火箭公司开始接收发射业务。该公司的单一发动机工业研究火箭(IRR)是首次完全由私人支持研制的火箭,它能发射小型商业有效载荷进入低地球轨道。该公司希望IRR能建立低费用运载火箭市场。美麦道公司又获得新的发射合同,即  相似文献   

2.
1986年4月10日欧洲阿里安空间公司宣布了在东京设立办事处(在美国华盛顿的办事处系由道格拉斯飞机公司代办——编者)。期望日本政府就此予以协助。东京办事处将导致在日本和太平洋地区出现一个永久性信息活动点。日本有两家私营卫星公司(空间通信公司和日本通信卫星公司)与阿里安空间公司洽商用阿里安火箭发射它们的卫星(共四颗),并签定了1988年的预定书。阿里安空间公司经理弗雷德里克·德阿  相似文献   

3.
日本两家私营通信卫星公司——空间通信公司和日本通信卫星公司,分别于5月6日和8日,与欧洲阿里安空间公司正式签订了利用“阿里安4”型火箭发射4颗国内通信卫星的合同。日本空间通信公司是由三菱商事(投资60%)和三菱电机(40%)合资经营的公司,成立于1985年3月。公司目前已向美国福特宇航公司订购了两颗新的大型通信卫星(SCS-1a 和 SCS-1b),并命名为“超  相似文献   

4.
新闻摘要     
▲月4日,巴西同阿里安空间公司签定用阿里安火箭发射两颗“巴西卫星-2”的合同,总计1.25亿美元。预计1994年春秋发射。▲日本又成立一家私营卫星公司“卫星日本”(Satellite Japan)。该公司由日商岩井和住友公司联合投资,1994年发射两颗Ku波段卫星,每颗卫星上有24台转发器。▲苏联将和平号空间站全尺寸模型运到巴黎航展,其中包括与之对接的几个实验舱,另外还有资源卫星的回收舱和能源号火箭中心级的RD-120液氧和液氢发动机。▲美国交通部空间交通办公室预测,从1993年到2005年,每年低轨道有效载荷数目  相似文献   

5.
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NASDA)最早曾预定从美国购买 H-Ⅱ火箭的部分元部件,但由于与自主开发 H-Ⅱ火箭的目标产生矛盾并出现分岐,因此未能外购。然而,随着形势的变化,为了加快 H-Ⅱ火箭的开发,NASDA 决定从研制和制造“阿里安”火箭的法国购买火箭元部件。最近已决定从法国的培西内公司,购买用于 H-Ⅱ火箭的  相似文献   

6.
日本邮政省打算研制一颗大型多波束通信卫星。1987年开始由国内自行设计。共有两颗定名为“超型通信卫星” (SuperBC),预计用H2火箭分别在1991年和1994年发射,供商用通信。“超型卫星”重两吨,可与美国私营国内通信卫星媲美。另外,引人注目的是,在日本将研制一颗大型通信卫星的同时,日本私营C.Itoh  相似文献   

7.
美国商业部最近选定了美国私营地球观测卫星公司来经营该部海洋大气局的陆地卫星商业网,从而美国正式将陆地卫星转为私营。该公司将接管在轨道上运行的陆地卫星4和5,但在最近三年内,海洋大气局将付给七千五百万美元作为公司初期经营的补贴。如果政府不予补贴,私营公司不敢接收,因为经营陆地卫星迄今尚非赚钱的生意,甚至苏联、  相似文献   

8.
美国私营斯科特科技公司和多米恩电视卫星公司在1988年10月签定了一项合同,从1989年8月起陆续将3颗直播卫星送入轨道。其中至少2颗将用中国长征火箭发射。合同规定,多米恩公司向斯科特公司支付9000万美元,斯科特公司在轨交付2颗卫星。斯科特公司总经理是前宇航员戴维德·斯科特。他认为,由于中国火箭的发射费用比欧美便宜一半,估计在轨交付的卫星费用为19000~33000美元/公斤。他设想在1989年8月用中国火箭发射第一颗卫星。  相似文献   

9.
日本     
正日本民企发射小型火箭再遭失败日本一家民营火箭公司自主研发的小型火箭"MOMO"5号于6月14日发射失败,火箭升空后不久坠入大海。根据日本星际科技公司社交媒体的消息,14日上午,该公司在北海道发射了"MOMO"5火箭,大约36秒后火箭引擎发生故障,工作人员不得不指令引擎停止,火箭随后坠入附近海域。这是该公司第五次发射这种小型火箭,其中四次发射均失败,只有去年5月初进行的第三次发射高度超过了100公里,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10.
8月2日,美国加州私营航天公司空间探索技术公司的“猎鹰”1火箭在太平洋中部夸贾林环礁奥麦利克岛上的美国陆军里根试验场进行发射时失败。火箭在起飞后约2分20秒时未能按计划实现级间分离。公司创始人、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对火箭未能实现入轨感到失望,但言称将永不放弃。  相似文献   

11.
高分辨率商业遥感卫星初试锋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年前 ,美国总统克林顿发布了 PDD-2 3法令 ,准许私营公司从太空中拍摄高清晰度图片 ,这标志着商业遥感的新时代也就此到来。在美国 ,准备依靠空间遥感赢利的公司不止空间成像公司一家 ,Ikonos卫星只是抢在了其他私营公司眼下准备发射的几颗高分辨率商业遥感卫星的前头。1 先行一步的 Ikonos- 2目前在轨运行的 Ikonos- 2卫星是1 999年 9月 2 4日由洛马公司的雅典娜 - 2运载火箭从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的。在此之前 ,雅典娜 - 2火箭曾在同年 4月 2 7日发射了 Ikonos- 1卫星 ,但因火箭整流罩分离问题 ,致使卫星未能入轨。Ikonos- 2卫星由洛…  相似文献   

12.
日本三菱重工业公司和一家大运输公司最近联合完成了从海上发射 H2火箭的研究。据研究,设想在150,000~300,000吨级的专用船上建有 H2发射台及整个勤务塔,以便将船载发射设施驶向赤道发射 H2火箭。不言而喻,船载发射台发射费较高,但可从多次发射服务中加以弥补。相比之下,不象种子岛空间中心发射受到限制,因在那  相似文献   

13.
《国际太空》2011,(8):9-14
2011年4月5日,美国私营航天公司一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首席执行官埃伦·马斯科(Elon Musk)宣布正在研制一种自人类登月以来最强大的火箭,即“猎鹰重型”(Falcon Heavy)火箭,并公布了火箭的相关设计细节和性能。根据介绍,“猎鹰重型”火箭具备强大的运载能力和低廉、经济的发射费用,  相似文献   

14.
10月 5日西德一家轨道运载和火箭股份公司的私营公司曾在1977年于扎伊尔建立了一座试验场,但却迫于苏联和东德的外交压力给撤出来了。目前它准备在利比亚的黎波里南600公里处的大沙漠上筹建一个发射场。今年年底开始将进行一系列新的火箭试验,1983年准备发射一颗小型卫星。  相似文献   

15.
美国经营运载火箭的私营空间服务公司(SSI)租用航宇局弗吉尼亚州的瓦普鲁斯岛一个发射台,将发射该公司的科奈斯托卡(Conestoga)系列商用火箭。美国运输部允许该公司用其火箭把“骨灰盒”送入轨道。该公司将直接支付给航宇局发射场操作费及发射台改建费。该公司董事长是宇航员戴克·斯劳森。他说:“第一次‘科奈斯托卡-2’将在1987  相似文献   

16.
自从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以来,苏联、美国、西欧各国、印度、日本和中国等国都是由国家有关部门或国营部门发射运载火箭和卫星的。从1979年起欧洲空间局的11个西欧成员国率先组成私营阿里安航天联合公司,利用法属圭亚那的库鲁发射场先后成功地发射了29枚阿里安火箭,为客户发射了33颗卫星。 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之后,里根总统下令禁止利用航天飞机运载商业有效载荷。美国的通用动力公司、麦道公司、  相似文献   

17.
到2000年,日本将发射10颗卫星。日本火箭系统公司(RSC)称,日本缺乏商业发射政策和规章,尽管1993年2月H2火箭将试射1颗低轨道返回式卫星验证火箭性能,但要投入商用却要到1996~1997年。届时RSC公司将购买H2火箭(目前已预订3枚)投入国际卫星发射市场。在未正式投入商用之前,H2火箭只发射宇宙开发事业团的卫星。从  相似文献   

18.
正总部设在洛杉矶的火箭实验室公司建在新西兰一个偏远半岛上的1号发射设施已经竣工。该发射场号称全球首座供轨道航天飞行用的私营发射设施,拟用于发射火箭实验室公司的"电子"小型运载火箭。公司首席执行官说,该设施获准每72小时就发射一次,但公司预计将每月实施大概4次~5次发射。公司的主要目标是要实现更经济和更频繁的航天发射,尤其  相似文献   

19.
航天简讯     
日美合作开发新一代大型火箭发动机□□日本三菱重工业公司计划与美国波音公司合作 ,于 2 0 0 3年开发出新一代大型火箭发动机 MB- XX。MB- XX将以液氢和液氧为燃料 ,采用日本 H- 2 A型火箭第 2级的发动机技术。为使箭载卫星顺利进入运行轨道 ,日美公司将在 MB- XX的研制过程中应用发动机停止工作后重新点火等新技术。新一代发动机的推进能力将比 H- 2 A型发动机高出50 %~ 80 %。目前 ,日美公司已经试制出MB- XX的重要部件——燃烧器。研制新型火箭发动机是为了向美国、欧洲、日本等正在开发的新一代大型火箭提供强大的推进器。波…  相似文献   

20.
<正>7月30日,日本北海道大树町民营航天初创企业星际科技公司在当地的试验场发射了自主研发的Momo探空火箭,但以失败告终。"Momo"原拟通过这次发射成为日本首枚由民营企业研发的进入太空的火箭。该火箭是一种单级火箭,采用液氧和乙醇作燃料,全长10米,重约1.1吨,可载带20千克有效载荷。星际科技公司的目标是在"Momo"的基础上在2020年前后开发出能够运载超小型卫星的火箭。在本次发射过程中,火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