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通常情况下模拟停车飞行是用放开减速板增加阻力再保持一定转速产生一定推力,当减速板阻力与推力之差基本等于停车附加阻力时,模拟接近于真实,教八飞机由于慢车推力较大,而减速板面积较小,用减速板的方法难以模拟出停车时的真实情况。本文依据教八飞机的气动特性,提出了带空副油箱增加阻力再放减速板的方法来实施模拟停车迫降,以期为飞行员正确处置停车迫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讨论减速板对平尾气动力的影响,减速板对平尾流场产生一下洗作用,使升力降低,升力线斜率降低。并用实验数据计算了减速板对平尾的干扰系数。计算了两架飞机模型的干扰系数,其分布规律不同。  相似文献   

3.
机身减速板流动特性研究(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役高机动战斗机普遍采用机身减速板来减小飞行速度和转弯半径并提高机动能力。采用物面测压及空间流场测量相结合的实验方法,在机身减速板开度60°,机身迎角0°~70°条件下,研究了机身减速板铰链力矩随迎角的变化规律,分析了减速板迎风侧和背风侧的流动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减速板铰链力矩按迎角可分为3个区域:常值区(α=0°~16°),减速板铰链力矩基本不变,因为减速板迎风侧正压力逐渐减小,而背风侧负压力逐渐增加,两种相反的变化趋势相互抵消。非线性增长区(α=16°~32°),减速板铰链力矩显著增加,因为减速板铰链力矩主要贡献区为背风侧,该迎角区内减速板背风侧存在一对不断增强的旋涡,背风侧负压力显著增加。在非线性衰减区(α=32°~70°),减速板铰链力矩在迎角32°~36°范围内急剧减小,因为在迎角36°减速板背风侧旋涡流动变为速度较低的再附流动;减速板铰链力矩在迎角36°~44°范围内逐渐增加,因为该迎角区作用于减速板迎风侧的机身涡不断增强,导致减速板迎风侧正压力显著增加;减速板铰链力矩在迎角44°~70°范围内逐渐减小,因为该迎角区作用于减速板迎风侧的机身涡不断减弱直至破裂,导致减速板迎风侧正压力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4.
飞机减速板对飞机降落起到关键的减速作用,而作动筒又是控制减速板系统的关键部件。本文介绍了一起赛斯纳525型飞机减速板作动筒断裂故障的排故过程,其中对减速板系统整体以及关键部位的检查思路可为类似故障的排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某型飞机后减速板在部队使用中多次出现减速板梁断裂、蒙皮裂纹等故障 ,打孔加型材结构改进方案经实际飞行测试取得了满意效果。为给出打孔加型材结构改进方案的使用寿命 ,进行了 2种结构后减速板的地面振动对比试验。本文对后减速板地面振动对比试验方法进行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6.
前减速板梁是减速板传递载荷的重要部位,一旦受损,轻则使飞机的寿命下降,重则影响飞行安全。本文对某型飞机前减速板左支撑梁出现的裂纹进行分析,经过精确核算、强度校核后,采取了对裂纹进行修铣的方式进行处理,可以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7.
某型飞机后减速板抗振动损伤设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型飞机后减速板在部队使用中 ,由于振动损伤原因 ,多次出现减速板梁断裂、蒙皮裂纹等故障 ,经分析 ,确定了能抗振动疲劳的打孔加型材结构改进方案 ,并经实际飞行测试取得了满意效果。本文是对后减速板的抗振动损伤设计思想和方法进行简要介绍 ,为类似问题的处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主要研究了减速板梁的结构设计技术,包括设计方案的拟定、成型工艺方法及材料的选取、铺层的设计、结构设计和分析,以及FiberSIM复合材料设计等整个设计过程。研究表明,该复合材料减速板梁满足结构强度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9.
某型飞机减速板作动筒经高温100℃浸液压油后再进行高低温试验,其漆层发生起泡故障。本文通过试验分析,找到了故障原因。  相似文献   

10.
浅析歼八飞机机体结构设计的四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智明 《飞机设计》2008,28(6):74-80
对歼八飞机结构设计中出现的4个难点问题(机翼四梁接头耳片、原型机腹鳍、减速板、机尾罩尾尖)做一探讨性浅析。  相似文献   

11.
从理论及试验上对某机在收放减速板、起落架时座舱压力表压力下降现象进行了分析,从而对这一问题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利用非实时,非线性六自由度仿真软件,对战斗机瞬态敏捷性评估中有关尺度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探讨。仿真所用的数学模型包含了典型的数字式飞行控制系统,伺服作动器,大迎角气动特性及发动机推力与减速板阻力的动态模型,最后对扭转敏捷性,俯仰敏捷性和轴向敏捷性的计算方法分别给出了简要的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13.
黄勇 《航空学报》2020,41(4):223213-223213
为了研究民用飞机减速板打开引起的襟翼载荷增量,验证襟翼中小偏度下的严重操纵载荷准确性,避免成本高昂的特殊构型试验件研制和减少机上管线敷设空间限制等问题,针对某具体型号襟翼运动机构,建立了基于光纤传感的操纵载荷测量系统、测量系统校准方法,完成襟翼作动器操纵载荷和翼面总载荷的直接验证与确认。试飞实施结果表明,基于光纤传感的襟翼操纵载荷识别及测试技术在某型号减速板打开后襟翼操纵载荷试飞中的研究应用,为襟翼操纵载荷验证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高精度、低成本试飞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14.
航空结构复合材料主承力接头研究及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史坚忠  黄维杨 《航空学报》1998,19(4):493-496
复合材料主承力接头研究, 在国外起于70年代末并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如A-7飞机减速板接头、A-310和A-320[ 1]垂尾的主承力接头等, 这些接头都是层压式结构, 并与主结构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5.
航空液压系统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能源系统,它是整个系统的核心,负责为机上系统提供动力;另一部分是各个功能子系统,如起落架收放、减速板收放等.功能子系统根据功能又分为飞行操纵液压系统(飞行控制用户)和通用液压系统(功能子系统用户).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机头控制提高战斗机大迎角稳定性的方法;分析了加装鸭翼、边条、翼刀、涡发生器、涡襟翼、背腹鳍、展向吹气、扰流减速板、防尾旋伞的气动机理;以苏-27为例,介绍了气动布局中合理搭配和修形对提高飞机大迎角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随机振动载荷作用下的结构疲劳寿命估算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介绍了随机过程功率谱密度(PSD)函数的特性,讨论了在各种不同随机振动载荷下应用有限元分析(FEA)获得的应力响应功率谱密度(PSD)函数寿命预测的公式,并设计出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可用于飞机研制工作的结构疲劳寿命估算计算机程序(FORTRAN程序)。为说明寿命预测的实际过程,文中最后对某型号飞机减速板进行了结构疲劳寿命的估算。  相似文献   

18.
只在地面使用的反推力装置,一方面根据CCAR 25.933的要求在空中要防止意外打开;另一方面在地面使用时要求迅速可靠地打开,因此判断飞机在“地面”或“空中”成为反推控制系统的一个重要设计内容,若该条件判定飞机在地面的约束过于严格,则飞机着陆时反推不能尽早打开,影响反推在飞机高速时高效发挥作用;反之,若判定飞机在地面的约束过于宽松,则会增加反推在空中意外打开的概率,影响安全。分析了几种现役民航飞机的反推“地面/空中”判定条件,认为飞机后轮刚刚触地(但不一定触发轮载信号)是一个较好的“地面/空中”判定条件,设计时应注意判定条件须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不能因某一判定信号故障,导致反推、减速板或刹车中任何两个同时不能工作;不能因减速板或刹车的工作状态导致反推力装置不能打开,同时注意判定条件会影响适航的验证方法。  相似文献   

19.
新型飞机天线的最佳模糊与灰色布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现代飞机天线布局受到外部多因素(气动外形、结构、外挂、起落架、减速板、襟翼、尾舵、座舱、进气口与尾喷口等等)和内部多因素(内部安装的各类设备、电线电缆束、波导馈电系统、环控管、维护口盖和通道、油箱、电源系统、隔框、发动机和机炮等等),使机载天线位置在最佳与不佳选择上出现模糊。为此,作者早在10年前就提出了飞机天线最佳模糊布局的理论,并成功地应用于我国新型飞机的天线布局,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针对关键特性及其分解信息在飞机数字化设计、装配和容差分配中如何应用和实施的问题,以CATIA及CAA平台、Oracle9i和VSA公差仿真软件为基础,研究了一种基于三维模型的关键特性数据构建、存储和表达方法,并开发了可视化平台来直观地描述关键特性信息在飞机数字化装配工艺设计中的应用。以某型飞机减速板为对象,验证了关键特性数据从定义、存储至容差仿真的整个应用流程。实例表明,提出的方法可为飞机装配工艺设计人员提供有效的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