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针对基于微波多层LTCC基板的带状线功分器输入端口存在的大高度差过渡问题,提出一种新型带状线到共面波导宽带同层过渡结构。在传统过渡模型基础上,引入高阻线及共面波导到带状线的交叉过渡形式,使得传输性能有所改善。仿真结果显示,在0GHz~40GHz范围内带状线到共面波导水平过渡的回波损耗小于–20d B,插入损耗小于0.2d B。应用过渡结构的带状线功分器性能指标满足要求,验证了过渡结构设计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在毫米波段内实现更大的功率输出,提出了一种毫米波功率合成技术及三维堆叠封装。基于MEMS工艺平台,设计了硅基基片集成波导功分器,在33~37 GHz实现了20 W的功率合成;利用晶圆级键合技术,将功分器和功率放大器进行三维堆叠封装,实现小型化和高密度集成,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毫米波大功率合成以及三维堆叠封装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腔体尺寸角度出发,认为某一方向的尺寸随温度是线形变化的。推导出了腔体各个部件的温漂影响因子,该因子反映了腔体的某个部件对整个腔体的温漂影响的大小。通过进一步的推导,引出了腔体温漂影响因子。依据腔体的温漂影响因子,对腔体的各个部件选择合适的材料,使腔体温漂得到补偿,并提出了腔体等效温度系数的概念。利用补偿后的腔体设计出了温度稳定的滤波器,并对影响滤波器温漂特性的关键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了一种毫米波宽带低副瓣波导缝隙阵列天线。该天线分为上下两层,利用下层的功分器和反相器使电磁波从上层的辐射波导的两端向中心进行馈电,激励12个非均匀波导缝隙辐射单元。该天线呈中心对称结构,结构紧凑,并使得天线的方向图具有稳定性。在辐射波导中引入二阶短路金属阶梯,并且阵列的辐射单元采用非连续的双层缝隙,拓展了天线的工作带宽。所提出的加载二阶金属阶梯双层缝隙阵列天线的阻抗带宽达到16.3%(35.35~41.55 GHz),峰值增益为16 dBi,工作频带内天线的增益下降低于2.5 dBi,副瓣电平低于-20 dB。  相似文献   

5.
文章结合航天应用需求和脉宽调制器的特点,对宇航用脉宽调制器评估试验的方法和项目开展了深入研究,针对脉宽调制器在寿命前后及不同温度下的典型振荡频率的温漂,基准电压的温漂及长期稳定性,以及外接电阻、电容与振荡频率的关系等特性进行了评估。并通过试验验证了评估方法的有效性,可以为脉宽调制器的宇航应用提供全面的数据支撑和应用指导。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一种高增益、高效率的星载毫米波合成孔径雷达(SAR)有源相控天线阵的设计。天线单元采用了窄边开缝的波导缝隙天线,辐射缝隙与波导宽边垂直,天线具有效率高、匹配良好的特点。在方位向,波导缝隙天线组成直线阵,直线阵内采用折叠的波导功分器降低了直线阵的剖面高度。在距离向,波导缝隙直线阵紧密排布,形成一维相扫阵列。定标网络及馈电网络均采用波导形式并集成于天线阵列背面,其中,定标网络通过定向耦合器改善了定标通道的一致性及带内起伏特性,馈电网络通过魔T结构改善各有源通道间的隔离度。以距离向84个直线阵为一个子阵列,最终设计的天线全阵在方位向共包含8个子阵列,总体尺寸是595.8λ0×56λ0(λ0是中心频率在自由空间中的波长)。实测天线带内最高增益为54.37 dBi,辐射效率65.2%。天线阵列具有高增益、高效率的优点,同时结构简洁紧凑,适用于星载毫米波SAR系统。  相似文献   

7.
侧重分析静态回归直线误差模型及工程应用的可行性 ,通过例证比较说明统计估算法的优势。阐述环境温度引起仪表回归直线的平移和旋转 ,导出温度误差为零位温漂及灵敏度温漂相对值的代数和 ;该误差模型具有通用性 ,可推广至其它环境因素对回归直线影响的分析。介绍时漂的基本概念及经验公式。强调静态不确定度应包括回归直线误差及环境因素影响的误差。  相似文献   

8.
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具有隔直特性且输入输出同侧的Gysel功分器。利用微波电路设计软件ADS,得到功分器的初值,再利用HFSS软件对模型参数进行仿真优化,该方法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设计成本。仿真和实测数据吻合良好,结果表明,该功分器在要求频带内具有较小的插入损耗和较高的隔离度,适用于要求大功率容量的射频系统中。  相似文献   

9.
在某型宽带平面单脉冲天线系统的研制中,采用了多层四元微带天线阵作为馈源,运用T型功分器和威尔金森功分器设计了一个一分四路的功分器作为阵列的馈电网络,并利用商业软件HFSS对整个阵列进行了仿真和优化设计。通过实验测量,该天线阵的阻抗带宽达到了24.8%,在工作带宽内,方向图特性良好,满足了系统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0.
文章将一种新型一维PBG(photonic bandgap)结构单元应用到设计中。该PBG结构单元具有慢波特性,应用到威尔金森功分器的设计中,达到减小尺寸和抑制高次谐波的目的。新型威尔金森功分器的尺寸比传统的功分器尺寸减少40.9%。测量结果显示,在威尔金森功分器中加入一维PBG结构单元不会增加功分器的插入损耗。  相似文献   

11.
表面充放电是引起航天器异常和故障失效的常见原因之一,表面电位探测器是监测航天器表面充电效应的有效载荷。目前测量表面电位的应用较多的技术方案是电容分压式,但这种方案的探测器长期工作时会出现输出电压漂移的现象。针对此问题进行详细的理论分析,得出诱导输出电压漂移的主要因素是电容分压自身的指数型传递函数特性、反向输入偏置电流、前放输入阻抗有限和静电荷泄漏。最后,提出了增加偏置到地回路和增大输入阻抗、增大指数项时间常数、数据校正、电荷清零等优化方法,并通过分析和测试最终得出了电容分压式表面电位探测器的应用结论。  相似文献   

12.
S波段大型功分馈电网络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满足某平面阵列天线高增益、低副瓣的要求,设计了工作在S波段、相对带宽为10%的1—48的大型功分馈电网络。该馈电网络采用带状线功分器与微带线功分器级联而成。利用HFSS、Ansoft Designer等电磁软件对其进行仿真设计。实测结果表明在所要求的频段内,网络的输入驻波小于1.50,相位误差小于10°。  相似文献   

13.
文章基于对波导结构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大功率合路器的设计。波导结构标准的E面T型结能够对功率进行分配/合成,但其枝节的端口响应及枝节间的隔离使得其无法直接用于功率合成/分配。将溅射薄膜电阻后的陶瓷基片引入T型结中,并对T型结的枝节段进行尺寸优化,得到一个端口匹配且隔离度良好的合路器。基于对波导特性、匹配网络理论的分析,设计了一个覆盖Ka频段的功率合路器。  相似文献   

14.
一种宽频带圆极化微带天线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计了一种宽频带圆极化微带天线。其结构为双层介质与空气层结合,辐射贴片为单个圆形金属片,通过电容耦合馈电的两个圆形金属片与威尔金森功分器相接,功分器的两个端口输出的功率幅度相同,相位相差90°。天线的3dB极化带宽为56%,VSWR<2的驻波比带宽为64%,增益在52%的带宽范围内变化在1dB以内。天线的远场方向图极化特性在35%的带宽范围内较好。  相似文献   

15.
郭东文  张焱  刘强  孙兆阳 《遥测遥控》2022,43(1):105-110
压控振荡器VCO(Voltage Controlled Oscillator)是输入控制电压影响输出频率的振荡电路,可用于产生调频信号.应用于安检成像时,其输出信号的线性度通过影响副瓣电平和距离分辨率,从而决定了安检成像的效果.为了提高安检成像效果,提出了一种基于多项式拟合的VCO开环线性校正法,使VCO的输出频率通过...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一种X频段双圆极化器的设计。设计实例采用方波导和圆波导两种形式,具有结构紧凑、功率容量大、极化轴比小、频带宽和适于星载使用等特点。仿真结果表明:设计出的双圆极化器,隔离度大于29dB,电压驻波比小于1.2,轴比小于0.5dB。该极化器的设计方法可应用于星载X频段双圆极化数传天线的设计。  相似文献   

17.
介绍一种小型化Ku波段镜像抑制混频器设计方案,以单片无源双平衡混频器为基础,对主要关键电路射频正交耦合器、中频正交耦合器以及本振同相功分器进行电路优化设计及制作。在近1GHz的带宽内成功实现了镜像抑制大于20dB,插入损耗小于10dB,隔离度大于25dB的Ku波段无源镜像抑制混频器。实测结果表明,系统具有低损耗、高隔离度、高镜像抑制及高集成度的特点,在捷变频雷达、通信及遥测等系统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文章采用TERATECH公司研制的肖特基二极管,设计了一种星载183GHz分谐波混频器。长9mm、宽0.42mm的混频器电路被放置在腔体中,包括波导过渡到微带的本振和射频频率匹配部分。仿真结果表明本振功率仅为3mw时,变频损耗在173GHz~193GHz频率范围内小于9dB,变频损耗幅度平坦度小于1dB。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系统应用对于220GHz频段的大功率辐射源的需求,文章设计了一种折叠波导行波管,在215GHz~225GHz的带宽范围内能够输出10W以上的功率,增益大于25dB。通过模拟计算确定了折叠波导高频电路、注波互作用、电子光学系统以及输能窗等主要部件的设计尺寸,并加工了折叠波导高频电路样品,对制造工艺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