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国航天     
《太空探索》2015,(4):4-5
<正>探月三期再入返回飞行器服务舱完成第三阶段拓展试验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器服务舱继续为嫦娥五号任务开展在轨验证,于3月7日完成第三阶段拓展试验,模拟嫦娥五号上升器与轨道器在月球轨道交会对接之前的飞行控制过程,验证嫦娥五号上升器远程导引控制策略、天地协同控制时序、轨道测量与飞行控制精度等相关技术,获取试验数据和经验,评估轨道设计和交会方案,为后续嫦娥五号任务顺利实施提供参考。据有关专家介绍,服务舱的工作完成得非常好,实现了一次发  相似文献   

2.
月面高温下推力器可靠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嫦娥五号着陆上升组合体落月后将经历月昼强红外辐射环境,由于推力器喷管导热影响,使推进剂管路与电磁阀面临高温环境,推进系统存在管路内氧化剂汽化和推力器性能下降甚至无法正常工作的问题,影响上升器月面起飞正常姿态控制。为了研究高温下推力器的工作性能,进行了高温下氟塑料阀芯与氧化剂相容性调研,提出了电磁阀和推力器可靠性增长及可靠性验证试验方法,分析了温度与电磁阀阀芯行程的关系,获取了高温环境下推力器的稳态及脉冲工作性能,在小子样条件下评估了推力器可靠性置信下限及月面起飞上升推进系统可靠度,通过月面高温排气及月面起飞上升姿态控制对研究结果进行了航天器在轨飞行验证,圆满完成了上升器月面起飞上升任务。所提出的研究方法及思路具有很好的工程适用性。  相似文献   

3.
探测器起飞稳定性是上升器月面起飞的重要性能指标,研究其特性对上升器返回地面具有重要的意义。选择上升器起飞稳定性主要影响因素,结合优化拉丁超立方试验设计方法和径向基神经网络建立了上升器起飞过程动力学近似模型,定量地判定出姿态角位移、姿态角速度对各影响因素的敏感程度。以上升器的姿态角位移和角速度分别为5°和5(°)/s为稳定判定条件,给出了单个影响因素的取值边界。编写了上升器起飞稳定性多因素边界条件分析程序,采用三维空间的方式建立了上升器起飞稳定性边界条件表达式,并以样例确定了起飞稳定性边界条件。  相似文献   

4.
10月1日注定个好日子.清晨,新中国的第61个生日刚刚在举国欢庆的气氛中拉开帷幕,即将发射嫦娥二号卫星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传来喜讯:连日来阴雨绵绵的天气突然放晴,灿烂的阳光重新照耀竖立着长三丙火箭的2号塔架.这里,航天人将送给祖国一份厚重的礼物.  相似文献   

5.
为实现我国首次月球样品无人采样返回任务,设计了嫦娥五号(Chang’E 5)探测器制导、导航与控制(GNC)系统.根据任务要求和探测器特点,GNC系统设计分为轨道器GNC子系统、返回器GNC子系统和着上组合体GNC子系统.给出了嫦娥五号探测器GNC系统的架构设计、工作模式以及在轨飞行结果.结果表明,GNC系统设计正确,成功完成了动力下降、起飞上升、交会对接、返回再入等关键动作,实现了月球表面起飞上升、月球轨道交会对接以及携带月壤以近第二宇宙速度二次再入返回的三项首次任务,各项功能性能满足任务要求.  相似文献   

6.
在"百度"上输入"李本琪"三个字,会出现9650个页面,这位下达"点火,起飞"命令的"嫦娥一号"卫星发射01指挥员,在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名闻天下.10至11月间,李本琪的曝光率不亚于任何一位明星大腕.  相似文献   

7.
西昌最近一段时间由于发射嫦娥一号探月卫星而出了名了.在发射"嫦娥"的那几天里,成群成群的记者簇拥在那里,每天发回连篇累牍的报道,其中有两个词汇是最抢眼的:"嫦娥"和西昌.  相似文献   

8.
目前,嫦娥二号任务正在按计划进行,将于金秋择机发射。嫦娥三号和嫦娥四号已完成方案阶段研制工作,正式转入初样阶段研制。嫦娥三号计划将于2013年前后发射。探月三期工程将于2017年实现。  相似文献   

9.
<正>2013年12月1日19时30分,西昌卫星发射场。群山环抱中,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静静地伫立在二号发射塔架旁。它托举着的就是万众瞩目的主角——嫦娥三号。6个小时后,承载着中国探月新梦想的嫦娥三号就将怀抱"玉兔"从这里启程,奔向38万千米之外的"月宫"。低温燃料加注:火箭发射倒计时发射场区,几名身穿蓝色静电服、手戴棉质手套的工作人员在二号塔架开始为第三级火箭添加"动力"——液氢和液氧。这标志着火箭发射已进入倒计时。一旦开始加注低温推进剂,发射就进入不可逆状态。火箭上端,雾气缭绕。尽管燃料贮箱进行了严格的保温设计,火箭周围的空气还是迅速地被冷凝成水汽。为了防止结冰,要不停地用氮气吹除,直至发射前的最后几秒。发射塔架500米外燃烧池内,大火熊熊燃烧——液氢液氧是易燃、易爆的气体。  相似文献   

10.
正2月19日,从国防科工局组织召开的探月工程重大专项领导小组第十五次会议传出消息,嫦娥三号着陆器于2月18日成功自主唤醒,进入第28个月昼,工作正常。经探月工程重大专项领导小组会议审议,嫦娥五号任务正式由初样研制转入正样研制阶段,预计于2017年前后完成研制并择机发射。探月工程三期2011年正式立项,主任务嫦娥五号以获取月球样品并返回  相似文献   

11.
正新闻:2018年的第一个工作日,刚刚更名不久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召开了2018年型号工作会议。据会议透露,2018年,航天科技集团将实施以长征五号发射、嫦娥四号探月和北斗卫星组网为代表的35次宇航发射任务,发射次数将创历史新高。解读:据航天科技集团2018年型号工作会透露的内容来看,今年的宇航发射可谓次数多、戏码重,既有长征五号"王者归来"、北斗三号卫星  相似文献   

12.
10月1日.举国欢腾,神州共庆. 嫦娥二号奔月.今年的国庆于国人而言注定多了一些特别,添了几分浪漫. 北京时间17时59分.卫星发射进入1小时倒计时准备,记者走进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指挥控制大厅,隶属于该部的远望三号、五号、六号船将在无际蔚蓝之中,见证千年神话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13.
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于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着陆,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此后,嫦娥五号返回器安全运抵北京,完成了开舱及相关处理工作,科研人员顺利取出了月球样品容器.经初步测量,嫦娥五号任务采集月球样品约1731克.  相似文献   

14.
<正>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发射升空,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飞行19分钟后,器箭分离,嫦娥三号顺利进入地月转移轨道,踏上赴月之旅。这是长征系列火箭的第186次发射,长征三号乙火箭的第25次发射。与发射嫦娥二号卫星火箭相比,此次发射的火箭进行了多项技术状态更改,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进一步提高了可  相似文献   

15.
正5月21日凌晨,中国成功发射了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的中继卫星"鹊桥"。随后,中继星"鹊桥"飞行到月球背面上空的地月引力平衡点L2点,并在那里稳定运行,为下半年发射并在月球背面着陆的嫦娥四号探测器提供通畅的地月中继通信支持。那么,为什么发射嫦娥四号之前要先架设"鹊桥"?对于月球背面探测这一世界难题,中国给出了怎样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日前,航天科工8359所探月三期上升器羽流导流缩比试验方案设计顺利通过评审。 上升器羽流导流器方案设计是探月三期工程中月面稳定起飞的关键技术。8359所项目组在前期研究过程中,对导流器类型反复仿真和筛选,最终确定了试验方案。  相似文献   

17.
放飞     
阳春三月,大西北戈壁滩深处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春风虽然来得迟了点.但毕竟还是登陆了。塔架边的弱水河上.冰已融化得无影无踪、神舟三号飞船的发射场离弱水河并不远,步行40分钟足够了。场地上没有太多的建筑物.一个发射塔架.几幢总装、测试厂房。平常.那里总是静悄悄的.在神舟二号去年1月发射后,它已寂寞好长时间了。3月22日,它又迎来了久违的盛日。  相似文献   

18.
"长征五号"(CZ-5)运载火箭是中国全新研制的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先后圆满完成了中国首次火星探测、探月三期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发射任务.运载火箭历经30余年关键技术攻关和工程研制,在研制过程中,研发团队攻克了大量的工程技术难题,积累了丰富的大型低温运载火箭研制经验,构建了新一代运载火箭的研制体系,运载火箭的研制能力...  相似文献   

19.
<正>2018年12月8日凌晨2时23分,嫦娥四号探测器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嫦娥四号"的发射,是近年来我国航天乃至世界航天的一件大事,本文将和大家聊一聊与"嫦娥四号"任务相关的一些情况,就大家都关心的几个核心的问题进行初步的解答。  相似文献   

20.
主编的话     
近期,我国在空间科学与技术领域捷报频传.从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成功着陆,我国探月工程的"绕落回"三步走发展战略圆满收官;到2021年4月29日成功发射天和号空间站核心舱,今明两年将全面展开空间站的建造;再到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着陆器祝融号在经历了296天的太空之旅后,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