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11月4日,第二届航天国际化发司长欧晓理等20位专家与智库学者受展论坛在中国长城工业集团总部北京邀做了主旨演讲,300多位嘉宾共商大观国际举行,论坛以"一带一路,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建设"天基航天国际化新思维"为主题,在全面丝路"的战略构想。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一带一路"是中国版的全球互联绸之路背景下,国家发改委西部司副互通战略。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  相似文献   

2.
正2015年12月22日,第三届航天国际化发展论坛在北京大观国际召开,本届论坛以"开放、创新、融合,共建天基丝路"为主题,继上届论坛提出"天基丝路"构想后,就其实践和未来发展进行深入交流和探讨。相关政府与行业主管部门领导、外国驻华使节、国际组织、智库协会、科研院所、金融机构,航天业界及企业等260余人参会。近年来,伴随我国航天事业迅猛发展,航天国际合作取得了多项成果。截  相似文献   

3.
徐菁 《国际太空》2014,(12):75-75
2014年11月4日,第二届航天国际化发展论坛在北京大观国际召开,论坛由中国航天工业科学技术咨询有限公司主办,以"一带一路·航天国际化新思维"为主题。  相似文献   

4.
正2017年12月5日,由中国航天工业科学技术咨询有限公司主办的第五届航天国际化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本届论坛由中国长城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郭昭平主持,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国际业务部部长胡忠民在会上致辞。政府相关部门、国内外智库、航天业界和新兴企业代表等300余人齐聚北京,共话商业航天发展新举措,共享发展新机遇。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建平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形成开放发展新格局"的主题报告中谈到,借助"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发展机遇,中国航天还将以更深层次的航天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5.
张曼倩 《国际太空》2016,(12):83-83
2016年12月9日,第四届航天国际化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本届论坛以“创新创见,融合融通,筑梦空间,智联全球”为主题,围绕新形势下航天国际化发展模式、技术和应用创新、资本协同和跨界融合、需求与应用对接等热点问题,从多层面、多维度展开研讨互动,探讨航天国际化发展趋势和商业航天新业态。  相似文献   

6.
正为推进航天学术交流与研讨、繁荣学术思想、引领学科发展、促进航天技术发展与创新,中国宇航学会将于2018年4月23-24日在哈尔滨组织召开"首届中国航天大会暨第三届中国航天高峰论坛"(原中国宇航学会·中国空间法学会学术年会)。大会将结合"4·24"中国航天日的主题活动,通过"大会报告+专业论坛+主题交流"的全新模式,充分发挥学会各分支机构的专业优势,逐步向国际化、规模化、一体化方向进军,最终打造成为国际一流的航天领域品牌大会。  相似文献   

7.
《国际太空》2013,(7):77
为了推动小卫星领域技术的创新和发展,秉承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现代化的发展理念,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拟于2013年10月召开以"创新与未来"为主题的"2013年(第二届)小卫星技术交流会"。本次会议由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主办,《国际太空》、《卫星应用》、《中国空间科学技术》、《航天器工程》协办。现将征文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2016年12月9日,在第四届航天国际化发展论坛召开之际,本刊记者就航天国际交流与合作相关问题采访了外交部原副部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何亚非。记者:全球化新时代,我国航天国际化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有哪些?何亚非:全球化为国际交流与合作创造了很多机会。这些年来,在航天领域,我国已与俄、欧、美  相似文献   

9.
《国际太空》2013,(6):2
为了推动小卫星领域技术的创新和发展,秉承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现代化的发展理念,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拟于2013年10月召开以"创新与未来"为主题的"2013年(第二届)小卫星技术交流会"。本次会议由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主办,《国际太空》、《卫星应用》、《中国空间科学技术》、《航天器工程》协办。现将征文具体事项通知如下:一、征文范围(包括但不局限于)  相似文献   

10.
正2020年中国航天大会除主论坛外,还开设和举办了商业航天产业国际论坛、卫星应用论坛、人工智能赋能航天控制发展论坛、中美商业航天研讨会等多个分论坛和研讨会,多位航天相关领域的专家在论坛和研讨会上,就热点和前沿问题发表权威论断或独到见解。未来5~10年,国内商业小卫星发射需求预计超4000颗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全球商业航天进入大发展期,越来越多的国家及地区更加关注本国航天的产业化发展和国际化发展。日本位居全球航天发展的第二梯队,自2017年发布《航天产业发展愿景2030》以来,日益重视航天产业化发展,关注具有产业化应用前景的"实用"项目。国际合作是日本基于国情所采取的航天发展重要策略之一,参与  相似文献   

12.
正北斗系统、火星探测、载人登月、空间引力波探测太极计划……9月18日,2020年中国航天大会开幕式结束后,作为中国航天大会规模最大、水平最高、影响最深的核心活动,主论坛邀请15位专家和领导作特邀和主旨报告,共同研讨我国航天发展战略布局、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海上丝绸之路"空间信息产业发展、全球航天与开放合作等热点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13.
<正>10月30日,中国商业航天高峰论坛在武汉市举办。这个由中国航天两大集团公司,武汉市人民政府,中国宇航学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论坛,被有关专家称为"中国商业航天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站在发展潮头谋划战略布局与蓝图的一个里程碑"。够不够得上这样高的评价,暂且不论,能够在当前世界商业航天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聚合各方专家资源,为中国商业航天的发展把脉,还是非常必要的。商业航天是以市场为主导,具有商业盈利模式的  相似文献   

14.
2015年12月22日,第三届航天国际化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本届论坛主题为“开放、创新、融合,共建天基丝路”。  相似文献   

15.
王莉 《国际太空》2014,(12):24-27
本文是中国航天工业科学技术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莉在第二届航天国际化发展论坛上所做的报告,文中提出的天基丝路构想意在"抛砖引玉",旨在探讨中国航天如何发挥航天大国的引领作用,联合丝绸之路上的相关国家,共建天基丝绸之路,对"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它贯穿欧亚大陆,东接亚太经济圈,西入欧洲经济圈)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同时探讨中国航天如何抓住这一宝贵的战略机遇,赢得自身的国际化发展。  相似文献   

16.
王涛 《国际太空》2013,(6):51-55
近年来,随着通信卫星领域"国际化"战略进程的不断加快,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成为了人力资源工作中面临的最现实的困难与挑战。根据未来的需要,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和储备,是实施"国际化"战略发展一项必不可少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7.
<正>美国载人航天的发展决策涉及到目前的航天飞机、"国际空间站"、重返月球的星座计划和飞往火星等,关系到未来的战略方向,其难度可想而知。为了对美国载人航天的未来发展做出科学决策,奥巴马政府的科学技术政策办公室在2009年5月7日宣  相似文献   

18.
正5月30日,中国卫星全球服务联盟和中国遥感应用协会在北京共同举办"第三届中国卫星全球服务国际合作商洽会暨微小卫星商业化论坛"。来自国内外航天企业、科研机构、国际组织、外国驻华机构、商协会"、一带一路"支点城市及泛区域的代表等300余人出席会议。今年是中国航天事业创建60周年。大会以"共享天基丝绸之路,中国卫星全球服务"为主题,围绕商业航天与国  相似文献   

19.
<正>4月23日至24日,2019年中国航天大会·商业航天产业国际论坛在湖南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本次论坛以"中国航天日"为契机,由国家航天局、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指导,中国宇航学会、中国航天基金会、国防科工局经济技术发展中心联合主办,未来宇航研究院承办,网易科技、远望智库协办,国内外有关机构领导、商业航天企业领导者和代表300余人参加了论坛。商业航天涉及商业运载、商业卫  相似文献   

20.
<正>2023年5月30日,美国国务院发布《航天外交战略框架》(以下简称《框架》),明确了美国航天外交的任务、政策基础、关键要素、支柱与目标,为国务院开展航天外交活动,维护强化美国在太空领域的全球主导地位提供行动纲领。该文件将航天与外交作为战略相结合,在世界范围内具有首创意义,标志着美国将进一步融合外交利益与太空利益,推进引导国际太空规则形成、发展国际航天伙伴关系、维护战略竞争优势等多重战略目标。《框架》中的相关观点,以及美国航天外交后续动向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